三、卫生防疫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946
颗粒名称: 三、卫生防疫保健
分类号: R197
页数: 2
摘要: 民国时期,农村无卫生防疫保健机构,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使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受到很大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安顺县政府建立卫生防疫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派人指导卫生部门开展农村卫生防疫保健工作。
关键词: 卫生 防疫 保健

内容

民国时期,农村无卫生防疫保健机构,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使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受到很大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安顺县政府建立卫生防疫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派人指导卫生部门开展农村卫生防疫保健工作。
  (一)地方流行病防疫
  1.伤寒病。1984年,小格志自然村、甘塘村发病率为39.7%;陇陇村48例,发病率为31%;小黑土村发病147例,发病率为65%,死亡6例,死亡率0.217%。1991年,朵嘎村发现伤寒病7例,防疫人员及时消毒就地治疗疫情没有扩散。
  2.麻疹。1981~1982年麻疹流行,陇灰村、猓狸自然村麻疹导致部分儿童合并肺炎死亡,1983年领导重视,重新组合防疫人员,季节性接种“三苗”,对8岁以上、4岁以下儿童普种一次麻苗,7岁实行加强复种免疫,预防效果提高,达到了有效控制。
  3.白喉。白喉是历代传染病,传染性强,患病人死亡率高,卫生院每年都对儿童全面开展白喉病毒预防注射。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防治
  地甲病和地克病主要由食物缺碘所致。防止这两种病的发生,主要手段是在食盐中加碘,宣传动员群众食用加碘盐,让病区儿童育龄妇女,碘缺乏病人服用碘油丸。
  (三)计划免疫
  从1987年接种卡介苗,实行“四苗”防“六病”冷链运转,每年不少于6次,接种率上升到85%。1991年要求各种苗接种率达90%以上,“四苗”覆盖率达85%以上,1992年实行计免保偿、有偿服务、计免工作经常抓,使儿童常见的疾病不再流行和扩散。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