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集资办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942
颗粒名称: (四)集资办学
分类号: G527
页数: 2
摘要: 1942年至1988年旧州镇集资办学概况。
关键词: 集资 办学 教育

内容

民国31年(1942年),金襄七、金铸九、王作宾为旧州的碧波乡中心国民学校捐资建筑费用3200元,贡献木料181根,请建筑民工312个工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把部分庙宇祠堂捐献作校舍,如苏吕堡大庙、詹屯玉皇阁、旧州五显庙、三元阁等都改作学校。1956年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后,农村学校维修经费主要靠群众及社队,詹家屯学校由詹家屯、茶坡、汪田、小河等村献料投工、投资兴修,高车学校由每户出谷100斤及投劳兴建。龙潭小学迁址“一四二”基房。陇灰完小利用集体公房作教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把办教育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镇内学校经上级拨款,群众集资和个人捐资把原来的旧庙,祠堂或公房改造成钢筋水泥结构的高层楼房。有些学校另选校址新建校园。1988年,政府投资给詹屯完小4万元、民委投资1万、群众集资1.5万元,在茶坡土地关新建了校园。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