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小学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905
颗粒名称: 主要小学简介
分类号: G527
页数: 23
摘要: 旧州镇主要小学简介。
关键词: 旧州镇 小学 简介

内容

旧州小学
  清末民初(1916年),县府在旧州南街五显庙开设“旧州初级高级两等小学堂,以原五显庙在浪塘等地的田租充当办学经费,民国19年(1930)改名县“第六两级小学堂”,民国26年(1937)改名“旧州国民小学”,民国30年(1941)改名碧波乡国民学校。1952年改名“碧波小学”,1979年定为安顺县重点小学,1982年命名为红领巾学校,1985年县评为先进集体,1986年县命名为体育特色学校,1990年县评为教改实验成绩突出先进单位,1993年评为市体育达标学校。
  1993~1999年连续6年学生各科统考在全镇名列前茅被评为教学成绩显著的先进单位。1997年为镇的文明单位。2000年市评为计算机培训考核先进单位。2001~2002年度又再次被镇评为文明单位,区先进教工之家,先进家长学校,教学质量先进单位。2002年有20个班,教师54人,学生1194人,是境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的中心完小,属西秀区义教工程重点学校。完小辖平桥、把士、新寨、文星、浪塘、五翠(含猓狸)、松林、高坡(含羊保)等8所村级小学。有教师(含代课教师)105人,学生2755人。
  詹家屯小学
  民国期间(1936年)詹家屯开办短期小学,1941年命名为保国民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命名为詹家屯普通完小,属旧州小学管辖,50年代中期开办高小。1984年由县下文为詹家屯完小,配置学校领导机构。1988年完小迁址茶坡土地关,原詹家屯学校改为村小,新建的詹家屯完小在创办过程中,由于师生共同努力,政府的关心支持,变化较快,受到县区镇的多次嘉奖。
  1989年、1991年和1994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1990年小学毕业升学考试取得旧州区第二名并获奖。1992年被旧州区评为学校管理先进单位,1993年被市评为先进教工之家和镇的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02年完小有11个班,教职工25人,学生525人,辖詹家屯、龙潭、横水、罗官、苏吕等村小,辖区内有教师64人,班级41个,学生1555人。
  陇灰小学
  民国期间办私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中期办民办小学, 1954年为公办小学,1966年由安顺县下文为“陇灰公社完小”而建立学校行政机构,1968年校址迁到木叶寨,借木叶寨集体食堂作教室,90年代建了新教学楼房,修了水泥操场和围墙,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01年市授予“全市小学校园建设”先进单位,镇授先进党支部,2002年镇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2年完小有20名教职工,7个班,402名学生。辖猛贡、陇灰、蒙村、西地、朵嘎、汪寨、甘塘等村小。辖区教师62人,班级44个,学生1700人。
  四、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一)学制
  县办公立学堂后为初等四年、高等四年,民国初又执行“壬戍癸丑”学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的四·二”分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沿用四、二分的六年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旧州中学停招,小学校学制混乱, 1970年为五年制,取消初小与高小分段。为执行贵州省教育厅六年制教学计划,1981年后境内小学从五年制过渡到六年制。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清末,境内初等小学堂课程设置为讲经、修身、体操、中国文学、算术、地理、历史、格致、随意等,高等学堂为讲经、修身、国文、算术、地理、历史、格致、
  随意、体操、品行等。北洋政府期间乡村中私塾课程设置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千家诗》等。程度高的读“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小学按国家教育计划开课,1950年开设的有讲课、书法、笔算、珠算、唱游、劳美、作文、社会、地理自然、政治常识、卫生、音乐、历史、算术等,每周31节。1952年、1955年国家教育部调整减少8科。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的几年中没有统一的课程,境内各小学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教材,正规的学校安排有政治、语文、数学、军体、革命文艺等,学制为五年制。“文化大革命”后由五年制过渡为六年制。境内学校课程安排按国家规定执行,但有些村小在80年代仍有复式班教学,由于人力物力的条件不具备,有的课程开不齐或有减少课时的现象。90年代后,政府加大各种投入,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课程设置一律按国家计划执行。
  各阶段课程设置列表如下:
  五、中学教育
  (一)学校设置
  境内中学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1956年安顺县首次在旧州小学附设初中,招收一个初中班。1957年成立旧州中学,校址在北门口,招收2个班,当时的旧州中学是安顺县唯一的一所县属中学,面向全县招生。同年旧州区在旧州白果园赵家四合院里开办区的农业中学,面向全区招生,1957年初招收1个班,1958年4个班,1959年有6个班。1960年因国民经济困难影响,旧州区农中停办。1964年旧州公社又在三元桥河边开办公社农中,面向旧州上半区招初中生1个班,1965年有2个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旧州中学“停课闹革命”,旧州公社农中又停办。1969年旧州公社又在旧
  州小学开办戴帽初中班,招境内学生6个班,第二年又新招4个班,小学校舍师资大量被占,1970年陇灰公社中心小学也增设初中戴帽班1个,直至1993年陇灰完小才脱戴帽一个班,第二年有两个班,每班20人左右,1984年脱帽。1976年高坡大队学校增设戴帽初中1个班,第二年办两个班,初三学生移送公社中学,1981年停办戴帽初中。1974年罗官村小也招收初中戴帽1个班,学生25人,1976年停办戴帽初中。1977年旧州公社学校又增设1个高中班(两年制),往后未招,1978年本届高中毕业后高中停办。1979年旧州公社学校初中由旧州小学迁址旧州西街三元阁,在1984年的体制改革中,三元阁初中部更名为旧州初级中学,1989年詹家屯完小增设初中戴帽班1个,1991年招收3个班,学生172人,1994年脱帽停办初中。
  主要中学简介
  旧州中学
  1965年在旧州小学戴帽,1957年正式设立旧州中学,招收2个班100人, 1958年招新生4个班。1959年招新生4个班,毕业1个班,在校生有9个班。1961年又只招一个班,毕业4个班,农业人口学生奉命下放70%,学生只保留3个班。1962~1963年各招新生4个班,毕业1个班。1964~1966年各招新生4个班,每年毕业1个班,1967~1969年“停课闹革命”未招生。这期间旧州中学更名为“红卫中学”,同年贫下中农进驻管理学校。1970年增设高中,招新生2个班,初中招4个班,学生增到900人,教职工50人,1971年恢复旧州中学原名。1980~1986年初中发展为9个班,高中保持8个班,学生达1100余人。1987~1990年高中7个班,初中13个班,学生达1300余人,教职工64人,1991~1993年高中升学率大滑坡,1994年初中有14个班,高中停办,学生不足千人。1995~2002年初中班起伏变化大,高中时办时停,1998~1999年与安顺宏志中学联办高中,2000~2001年学校自招高中班。2002年由于高中学生少,把高中生移送安顺行知中学。2002年学校有初中16个班,学生900人,正式教职工52人,代课教师3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中级21人,小学高级1人,初级22人,未评职称8人,工勤8人。
  旧州中学自建校以来,多次进行教学改革,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勤工俭学成绩显著,产品曾送北京展览,《光明日报》曾载文赞扬,1959~1961年的
  三年升学考试成绩名列安顺地区农村中学前茅。70年代“开门办学”,师生奋力开辟浪塘、凉水井茶山种茶,面积130余亩,年产茶1000余公斤。1979年为重点中学,1982年地区行署置为“兼顾办好学校”。1980年以后,学校进行教育结构改革,先后开办过职业班、民族补习班和民族高中班。
  旧州初级中学
  旧州初级中学的前身是几起几落的旧州农中及小学戴帽初中班,旧州初级中学自1984年9月正式命名后,由于各级政府关心支持,学校变化较大,学生逐年增多。1984~1985年有8个班,学生400人,1986~1990年由8个增至13个班、学生达750人,1991~2002年3年中,由8个班增至17个班。学生由800人增至1346人,学生升学率也逐年上升。是西秀区农村初级中学中办得较好的学校。2000年初中毕业生考取市一中、二中34人,民中37人,在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96年被安顺市招生委员会评为招生工作先进单位。1996~1999年连续3年被旧州镇评为“文明单位”。1999年和2000年被西秀区评为教学质量提高先进单位。2001年被西秀区评为“校务公开”先进单位。2002年获西秀区教育质量奖。
  (二)课程设置
  1956年,旧州小学由县附设的戴帽初中班开设,科目有政治、常识、语文、数学、历史、体育、音乐、美术等。任课教师是由县派来的金耀荣与孙世芳。1960年开设政治、语文、外语(俄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体育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师受批斗。1970年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农业基础知识、革命文艺、军体等。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草案》将革命文艺、军体、农基分别更名为音乐、体育、生物。1981年后,境内各种形式的中学均按教育部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1985年中学五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过渡到六年制。恢复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制。
  六、成人教育
  (一)民众教育
  境内成人教育起源于民国时期,民国25年(1936年),县在旧州东街清元宫内设立民众教育馆,馆长韩文泰,馆内藏有大量的图书,孙纯忠曾在民教馆中任图书管理员,民教馆主要招收16~30岁的失学民众,教员由小学教员及公职人员承担。民教馆中的图书,任由识字人和学生借阅不收租金。民国31年(1942年),为贯彻“新县制”,实行“政教合一”,境内的民众教育纳入旧州的中心国民小学,东街的清元宫只办图书馆,成人学生在中心国民学校内,邓根培在任旧州中心国民学校的校长时还兼任旧州民教馆的第二任馆长。开设初高级成人班6个,学生200人。民众补习教育以抗战教育、识字教育为中心,这套省编的民众识字教材旨在使民众在抗战时期获得公民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培养民族意识,激发抗战情绪。另外还有乡土教材。此外,还有《公民常识》、《算术》、《职业常识》等。在1943年的初级、高级民众初习班中初级课程有:国文、外国文、算术、常识(社会、自然)。高级课程有:国文、外国文、数学、生物、矿物、化学、历史、地理。1945年国内战争爆发后,民众教育受到影响停办,失学青年插班进入国民学校就读。
  (二)扫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成人教育,并下大力在农村扫除文盲。1953~1957年旧州区组织干部自学扫盲,后又由机关干部教师组织在农村、街道办扫盲夜校,由学校校长王有凡亲自抓。1959年旧州境内又掀起冬春扫盲高潮,由学校教师及旧州中学,旧州区农中师生分片包干突击扫盲。1964年冬至1965年春,在省教育厅的号召之下,境内各校点又在夜晚办扫盲班。此次有条件的村寨至少办1个班。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工作停止。1974年恢复扫盲。1976年转为政治夜校,各级扫盲机构建立并健全,市县成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各公社配备农教管理员,旧州公社农教管理员由石永华担任,1977~1983年间在公社范围内的16个大队中办扫盲夜校16个班,1980年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到境内高坡、中红、罗官等地组织验收。1984年旧州大队政治体制改革后,旧州区、乡成立农教专职干部,由王廷国任专干,旧州镇专干由王学俊任职,詹家屯乡专干由许家荣任职,陇灰乡专干由熊厚杰任职。从1984~1987年詹家屯乡在8个行政村中分三批办了19个扫盲班,组织453人入学,经县区验收有301人脱盲,脱盲率为66.22%。1986年从县教育经费中抽2%作为扫盲经费,境内又扫除了部分文盲。1987年政府组织公民办教师1人帮教1个文盲,中学生2人帮扫1个文盲的活动,此举成效较好。90年代中扫盲工作成绩显著。1993年境内在松林、浪塘、五翠、横水、罗官等地办了10个班,学员200人,脱盲151人,脱盲率为75.50%。1994年在把士、平桥、文星、苏吕、高车、平寨、茶坡、詹家屯、龙潭、罗官、陇灰、西地等村寨办了12个班,学员250人,脱盲180人,脱盲率为72.99%。1995年又在新寨、苏吕、高车、茶坡、詹家屯、龙潭、汪寨、甘塘等地办了12个班。学员240人,脱盲人数183人,脱盲率为76.25%。1996年又办了10个班,学员120人,脱盲人数97人,脱盲率为88.33%。1998年办5个班,学员100人,脱盲79人,脱盲率79%。1999年办4个班,学员70人,脱盲40人,脱盲率57.78%。2000年办10个班,学员2000人,脱盲175人,脱盲率87.5%。2002年办13个班,学员250人,脱盲率80%。2002年办12个班,学员240人,脱盲185人,脱盲率77.08%。经过多年努力,全镇在36787人的总人口中,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的年满15周岁以上人口为20039人,现只有文盲、半文盲716人,文盲率为3.4%。非文盲率为96.6%。已达到上级规定的“两基”标准。
  (三)农技培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80年代的高标准扫盲之后,境内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适应农业科技的需要,成人教育从扫盲逐步推向培训农业科技为主。1996年旧州镇在旧州小学附设一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学员440人,学种植、养殖,人口教育等专业,24个行政村办24个班点。学员350人。1997年镇培训395人,村培训684人。1999年办25个校点,镇培训440人,村培训1400人。2002年办25个校点,镇培训120人,村培训750人。1999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市镇妇联在詹家屯完小借教室对茶坡村、高车村、平寨村妇女进行绿色工程培训。利用冬季农闲晚上上课,并给培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通过几年来的办班培训,农业科技在境内得到广泛推广,在水稻的两段育秧、玉米育苗、山药种植、折耳根种植和科学饲养牲畜、家禽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四)干部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工农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党和政府通过扫盲分期分批地把干部送到上级党校及其他专业学校培训。1980年后为了提高广大干部、教师文化水平,1994年9月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安顺分校在旧州开办教学班,学制3年,学员60人,通过严格考试,毕业38人。
  七、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
  (一)民族教育
  清雍正三年(1725年),县在旧州设立“训苗义学”。法国传教士在旧州北街设立天主教堂,招收汉、苗子弟传教和读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办。民国30年(1941年),县又在布依族聚居的罗官、苗族聚居的五翠建立保国民学校。1945年贵州省主席曾几次来旧州和安顺城郊的少数民族学校视察。1982~1984年县在旧州中学开设高中民族班,学制2年,招收两届共100名少数民族学生。1987~1989年旧州中学又开设初中民族补习班,学制1年,招收两届共100名学生。1986年县在18个民族乡中进行普及初等教育验收,其中有旧州镇(享受民族镇待遇)。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16%,詹家屯苗族布依族乡为96.60%,陇灰苗族布依族乡为96.74%,旧州普及率为94%,詹家屯为94.75%,陇灰为91.7%。
  (二)特殊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十分重视,镇农教专干为境内残疾及弱智儿童建立档案,盲哑人送安顺盲哑学校,2002年境内的44名三级弱智残疾儿童已在各校随班就读,1名送安顺盲哑学校。从80年代后镇内的部分弱残儿童经培养已有一技之长,可以谋生。高车的王方,已学会家电维修;罗官王永辉,已学会理发并在刘官开店。
  八、教学
  (一)思想品德教育
  清末境内学校按清廷学部规定,小学教育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为教育宗旨,以“三纲五常”为中心内容,强调“忠、孝、节、义”。
  民国17年(1928年)又以“三民主义”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民国28年(1939年)将“礼义廉耻”作为校训,把“国民党员守则12条”列为“青年守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培育目标是使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1957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强调以德育为主。1978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小立志为人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1981年按照上级要求把周会课改为思想品德课。1982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教育,要求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强壮体魄”的一代新人。1983年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德育工作的决定》,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90年代中抓文明教育活动,旧州小学给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授牌。
  (二)教学工作
  民国时期教学方法为先生讲、学生听,先生教、学生读,注重死读硬背。民国后期旧州的保国民学校注重了启发式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坚持课外活动和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按照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育教程规定》计划教学工作,组织讨论备课,观摩教学等活动。1953年旧州小学成立教研组。1956年旧州小学部分语文教师采用普通话教学。1958年根据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境内各中小学师生参加“大炼钢铁”运动,旧州中学师生在黄腊打寨筑炉炼钢,1962年教学工作讲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抓好基础、落实备课,讲课抓重点、难点精讲多练、当堂消化。1965年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七·三”指示,提倡“十大教授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部分教师遭受批斗,教学秩序混乱,各校相继停课,1972年课堂教学得到上级重视,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由于形式主义和形而上学泛滥,各校不同程度地搞开门办学,旧州公社学校在高坡山上建校舍开坡种茶,种小麦、油菜。旧州中学在浪塘凉水井也建校舍,开辟荒山建造茶园,由于劳动过多,学生学业荒废。1974~1975年由于受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和“马振扶事件”的影响,教师厌教,教学工作流于形式。1978年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教学方法和制度,教学秩序又走上正轨。1983年各校教师进行了“教材教法进修考核”,狠抓了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的提高。90年代后,教学工作围绕抓“两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而进行教学。小学取消升学考试。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三)教材
  民国时期的私塾及小学堂以《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等为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使用新编教材:语文、算术、美术、音乐、历史、地理、自然等。1963年增加省编应用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统编教材停用。教材以《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中的老三篇、《毛泽东诗词》和中央指示为教材。1968~1969年使用语文、算术、珠算等省编教材,把体育课改为军体课。1973~1979年使用省编十年一贯制教材。1980年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一教材。1983年使用国家新编的中、小学统一教材,1988年各中、小学统一使用新编十二年制教材。1990年境内学校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六三”学制教材,此教材包括小学、初中所有学科。1993年后又使用国编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的教材。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试行)》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育大纲》后,2000年9月又开始使用新教材教学。
  (四)体育、卫生
  1.体育教学
  民国时期11年(1922年)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每周两课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贯彻毛泽东的“健康第一,学习第二”指示,加强了体育教学。1954年推行《体育锻炼标准》。1957年学校将“身体好”列为“三好生”条件之一。70~80年代中,旧州中学每年都召开冬运会或春运会,旧州公社学校也经常召开春运会。中小学还经常选派运动员参加地、省田径运动会。1985年旧州中学、旧州小学、旧州初级中学等校经验收体育户外教学基本达标,旧州小学被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88年,詹家屯完小,陇灰完小体育教学也验收合格达标。90年代中期之后,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成绩。
  2.卫生工作
  民国27年(1938年),县成立健康教育委员会,指导各中心国民小学卫生保健工作,学校环境卫生、个人保健按条例执行,并进行评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更加重视,学校定期请医务人员给学生讲卫生知识和注射防病疫苗,1960年境内各中、小学订立保健工作制度,注重校园卫生和个人卫生,每天一次小扫除,一周一次大扫除。1962年根据卫生部《关于中小学保护视力办法》的条例,学校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并保证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高中8小时)。每学期定期检查视力。1980~2002年学校根据卫生部和教育部重新颁发的《学校卫生条例》和《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素质测试细则》,旧州中学和旧州小学都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情况学校建立了集体卫生和个人卫生保健制度。政府和学校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通知》的精神,新建了校舍,注重了采光,设置了桌凳,美化了校园,使学生有了美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各校建立了学生健康卡片,作为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五)劳动教育与勤工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60年代,为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将“热爱劳动”作为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每周至少一次或一下午的劳动。为贯彻毛泽东主席“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旧州中学1958年在新建校舍四周种玉米、小麦、蔬菜、瓜果等10余亩,还在猓狸垦荒种水稻,没有耕牛,师生员工拉犁犁田,学校师生种蔬菜基本自给,勤工俭学经费发给学生作生活费用。学校种的南瓜送上北京展览。旧州区农中的勤工俭学基地,在白果园背面。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蔬菜。基地田在家汤田坝,有5亩多,主种水稻。每年冬春两季都到老落坡林场种树。学校还组织学生编箩筐,学生生活及学习办公费都由勤工俭学收入解决。旧州中学利用每天下午课余时间劳动,区农中是上午上课,下午劳动。1961年为执行中共中央“各行各业都要支持农业”的指示,境内中小学师生下队帮助“双抢”及“三秋”劳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后,劳动上升到主要地位,各中学和中心完小都搞开门办学,各村小开辟大寨田,旧州中学在浪塘开辟茶山130余亩,年收入3000余元;旧州公社中学和完小在高坡开山种茶、小麦、油菜。詹家屯村小在茶坡蚂蚁坡开大寨田3亩,苏吕小学在老山箐开大寨田2.5亩。70年代初期旧州小学的劳动基地在打寨山。80年代以后的各校把劳动列入教育工作内容,主要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如投工投劳搞校园建设,种花、种树、美化环境,“双抢”和“三秋”时有一周农忙假,90年代后农忙假逐渐取消。
  (六)学籍管理
  1.学习成绩考核
  民国时期的旧州两级小学及后来的保国民学校,学生成绩分日常考查和临时测验,学期考试及毕业考试。平时成绩、临时测验、学期考试的成绩各占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科成绩以平时成绩考查、月考、学期考试各占1/3,合为学期成绩,采用记分制,60分为及格。品行成绩以甲、乙、丙、丁四等区别,丙为及格。1955年按教育部规定,加强了平时成绩考查,减少书面考试次数,按教材内容出题,只举行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1963年后,规定每学期举行半期和期末两次考试。“文化大革命”时期,采取开卷考试。1978年后,由于重视教学质量,考核加强,出现了考试过多现象。1981年省教育厅规定减少考试次数,严禁出现偏题、难题,恢复学生成绩考试制度,严格了考查方法。1987年高中实行会考制度,考试成绩计入毕业成绩。1998年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生实施“减负”工作。取消半期考试及小学升初中毕业考试的统考。
  2.升留级制度
  民国时期旧州的保国学校中,学生学科成绩有一半不及格的要留级,语文、算术两科不及格必须留级,连续留级两年的令其退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政府规定初小一科主科不及格在40分以下的留级,40分以上可以补考后决定升留级,高小一科主科和一科副科不及格留级,中学三科不及格留级,两科不及格分数在40分以下留级。“文化大革命”后由于无严格的学习制度,升留级制度取消。1978年又恢复升留级制度,但无统一标准,1998年提倡素质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取消留级制度。
  3.学生奖惩
  学生学业成绩优良,操行成绩甲等或有特殊模范行为的,由各级政府或学校给予名誉奖励或物质奖励。1955年以“身体好、学习好、品行好”表彰“三好”学生。对个别品行败坏、学习不好的学生可以开除。1981年后为贯彻执行《全日制中小学计划》,采用各种形式鼓励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表彰“优秀共青团员”及“优秀少先队员”、“红花少年”和“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对个别品行不良,破坏校规的学生,学校只能给予批评教育,转化为后进生,取消开除制度。
  4.整顿学生学籍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只有学生花名册,学籍管理不健全。1981年根据省、地要求,学校才加强对学生学籍管理,1982年后,结合普及初等教育工作,小学初步建立完善“两簿、两卡、四册”。1985年后由区“三教”专职干部王廷国主抓学籍管理工作。1986年招收学生要求要有报批手续,报市教育局备案。高中毕业生经地区教育局验印,初中毕业生经市局验印,小学毕业生由学校验印。中小学招收新生时,开学初填报学籍登记表一式三份,学校、镇教办、教育局各保存一分。初中填写学籍登记卡,学生转出、转入、流失必须在学籍登记卡表上注明原因及时间。
  九、教职工队伍
  (一)队伍发展
  清末民初公立学校形成后,教师队伍也就开始形成。民国9年(1920年),旧州有1所公立学校,教职工5人。民国28年(1939)至民国38年(1949)有公立学校3所,教职工24人(旧州中心国民学校17人,詹家屯保国民小学4人,罗官保国民小学2人,五翠保国民小学1人)。私立、私塾学校未有统计数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收录用民国时期的公立、私立教师。1953年有公办及民办的教师34人。1955年后使用经过正规师范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任教,教师队伍不断扩大,1958年大跃进,学校不断发展,教师又有所增加。1965年境内公、民办教职工124人(含旧州中学)。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1970年后无师范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1972年从代课教师中转正了一批公办教师和社会青年顶替当教师,各村小又发展了部分民办教师,1976年镇内公民办教师达165人(含旧州中学)。1981年境内民办教师整顿,由县颁发任用证书和试用证书,1986年镇内有公民办教职工及代课教师294人(含旧州中学)。为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民办教师待遇,从1986~1999年镇内65名民办教师中有59名转为公办教师。1996年又招聘9名“五大生”任教。2002年镇境内有教职工292人,代课教师75人(含旧州中学及旧州幼儿园)。2001年镇招聘师范生13名。
  (二)社会地位
  民国21年(1932年),政府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地位低下,政府聘校长,校长聘教师,教员随时可能被解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地位提高。但在1965年的反右斗争中,境内有4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劳教改造。1959年“反右倾”批判部分教师走“白专道路”,教师政治待遇再次受到冲击,学校工会停止活动。1965年的“四清”运动,人人写检查过关,8人被划成“阶级异己分子”开除工作,有4人被劳教,有1人遣送原籍接受劳动改造。有3人发生活费,仍在学校做杂事接受改造。从四清积极分子中选拔6人进入教师队伍。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少数教师被列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并遭批斗游街示众,知识分子被列为“臭老九”。1968年,旧州中学、旧州小学都进驻贫下中农代表管理学校,按受“斗私批修”教育。从1957年起,境内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教师身心受到伤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师地位日愈提高。1978年县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旧州区成立落实政策领导小组,罗百祥任组长。对1957年的“反右派”、1965年的“四清”及“文化大革命”运动中12名教师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平反。1980年,各校基层工会恢复,1984年,中学和各中心小学都建立党支部,每个支部每年至少发展一名积极分子入党,教师“入党难”的问题不存在了。还对满30年教龄的教师发荣誉证书。同时镇内15名教师家属解决了“农转非”,学校领导干部从优秀教师中提拔。1985年后镇境内有2名教师选任县市政协委员,1人选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从1987年起每年都开展对教师职称晋级的评聘工作。从1993年起镇政府每年都表彰一批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三)教师待遇
  民国20年(1931年)县立的旧州两等小学校长月薪20.50元(法币),高级教员15.20元(法币),初级教员12.50元(法币),班主任12元(法币)。民国30年(1941年),中心国民学校校长月薪60元(法币),高级教员40元,民国31年(1942年),教员月薪为十八级,每级5元,校长为九级75元,教导主任十级70元,教员四至十二级50~60元。当时物价上涨,校长月薪只能买一斤猪油。政府从公粮款中作适当补贴。民国34年(1945年),补贴部分由学生家庭负责,教师待遇没有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教师实行月薪制,教师生活有了保障,1956年工资改革,教职工按资历,学历和工龄评定工资。1971年,1977年和1979年3次调资,中小学的涉及面为42%和47%,民办教师每月公助6元,后增至8元,1982年对教师调资(其他行业推迟半年),小学教师平均工资由43.10元上升到47.75元。中学教师由44.50元上升到54.35元。民办公助上升到12元。1984年增发洗理费、报刊费、知补费。1985年理顺工资教师工平均月增资23.31元,1987年增10%的行业工资, 1988年后教师按专业技术职务领取相应工资。小学民办公助提高到36.67元,中学40.33元。90年代后教师工资又逐年增加,民办教师基本转为公办教师。教师已成为社会上人们所羡慕的职业。
  (四)教师培训
  民国30年(1941年),旧州中心国民学校校长袁敬恒到省受训。安顺县成立国民教育师资培训所后,旧州有1名教员参加训练,1942年有3名教员参加第二期和第三期训练。1955年又选拔部分教师范院校进修。1956年教师中派部分教员参加县举办的普通话培训班。1966年境内小学教师参加县文教局举办的业务培训。1974年,旧州中学、旧州小学校长参加县举办的理论培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内中小学教师合格率低于全县总的平均合格率,针对合格率低的现象,政府把师德、文化、业务水平作为师资建设的主要工作来抓。1982年遵照县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境内教师自学、参加电大班、短期培训、离职进修等方式提高文化和业务水平。1983年组织教师参加省统一的教材教法的学习与考试,均取得教材教法合格证书。1984年将“文化大革命”中“以工代干”的9人通过整顿转为正式教师。1986~1997年有24名教师离职进省教育学院和地区师专培训部进修。189名在职教师进大专和大学本科函授学习,并取得了文凭(含旧州中学)。1987年部分教师参加“专业合格证”资格考试。2000年,安顺师专培训部又在旧州开设小学语文专业培训班,学制3年,学员128人(包括刘官乡和黄腊乡)。通过多方培训,2002年镇境内小学教师合格率为78.7%,中学教师合格率为90.47%。
  十、教育行政
  (一)管理机构
  民国16年(1927年)安顺县设立教育局,旧州设教育委员1人主持工作。民国29年(1940年),旧州设文化干事1人,由旧州国民学校校长钟子惠(女)兼任。
  1941年11月安顺县设立教育科,1952年全县设16个学区,1953年旧州学区(包括刘官、黄腊乡)设负责人主持工作,由碧波乡中心小学校长兼任。1956年县实行文化、教育合一,改教育科为文教局。1964年旧州区设专职视导员1人。
  1965年的“四清”运动结束后,旧州小学增设政治指导员1人(罗百祥任职)。陇灰小学设置行政机构,设政治指导员1人,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1971年旧州区设区学办公室主任1人,工作员1人。1982年旧州区学校办公室更名为教育办公室,1984年政治体制改革中旧州初级中学、詹家屯小学、旧州幼儿园同时设置行政机构,各设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幼儿园设园长1人。1992年2月旧州镇教育办公室更名为教育辅导站。1996年8月又把教育辅导站恢复为教育办公室。
  (二)学校管理
  民国3年(1914年),旧州两等小学堂负责人为堂长。1934年更名为校长,实行校长负责制。1952年后,旧州小学设校长1人,教导主任1人。1958年旧州中学建立党支部,狄广川任首任支部书记,校长1人,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旧州区农中支书1人,由旧州大队支书肖怀安兼任农中领导。1963年旧州小学为全日制小学,由于规模大,另设置财务人员,由梅德三兼职。旧州中学建立校长领导下的校务会。1968年旧州小学,陇灰小学,旧州中学成立革委会,学校负责人改称主任,1978年三所学校领导又恢复校长称谓。1984年又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各乡镇学校的人事权,财权由县下放到乡镇,2002年区又收回“两权”。1987年詹家屯完小设立学校党支部,周赞文校长兼任支部书记。旧州镇自1984年以后小学分为旧州、詹家屯、陇灰3个学片,每个学片各有8所学校,各村小设负责人,由各片区完小行政领导统管。
  (三)教育经费
  民国时期旧州公立学校经费来源于政府,不足部分由当地有识富户及学生补给,私塾学校经费全由学生家庭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经费由国家公粮中征收。1952年教育经费仍由国家统包。农村私塾过渡为民办学校,由于民办夜校班日益增多,国家给民办学校补助逐渐增多。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教育经费大幅度下降后停滞不前。1978年后,教育复苏百废俱兴,教育经费成倍增长。1985年旧州区(含黄腊乡和刘官乡)教育经费结算是390797元,1991年是728391元。6年时间教育经费翻了一翻。1992年撤区并乡后,旧州镇(不含旧州中学)教育经费总决算是554694.00元, 1998年是1235050元,这6年时间教育经费又翻了一翻。2002年教育经费总结算是3224438元,比1998年增长2.7倍。
  (四)集资办学
  民国31年(1942年),金襄七、金铸九、王作宾为旧州的碧波乡中心国民学校捐资建筑费用3200元,贡献木料181根,请建筑民工312个工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把部分庙宇祠堂捐献作校舍,如苏吕堡大庙、詹屯玉皇阁、旧州五显庙、三元阁等都改作学校。1956年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后,农村学校维修经费主要靠群众及社队,詹家屯学校由詹家屯、茶坡、汪田、小河等村献料投工、投资兴修,高车学校由每户出谷100斤及投劳兴建。龙潭小学迁址“一四二”基房。陇灰完小利用集体公房作教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把办教育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镇内学校经上级拨款,群众集资和个人捐资把原来的旧庙,祠堂或公房改造成钢筋水泥结构的高层楼房。有些学校另选校址新建校园。1988年,政府投资给詹屯完小4万元、民委投资1万、群众集资1.5万元,在茶坡土地关新建了校园。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