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个体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85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个体商业
分类号:
F727
页数:
2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初至2002年旧州镇个体商业发展概况。
关键词:
个体
商业
发展
内容
旧州历史悠久,是一个政治、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古镇。
民国时期,境内个体商业为一家一户,个体经营。赶转转场经营的种类有食盐、燃料、棉布和日用工业品。经营布匹是以自产自销为主。境内有手工业、商业、家庭织布200多户,织布机数百台,包括鲊陇、老邦寨在内,所织品种有粗纱、细纱小布,每匹幅宽1.2尺,总长42尺,以粗纱小布最为牢实,销往双堡、杨武、鸡场、鲊陇、紫云、广顺等地。手工织布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国家对粮棉实行统购统销,政府组织他们成立旧州棉纺厂,厂址设在旧州北街老经堂内,成品统一由安顺县联合社旧州收购点收购,随着轻纺工业发展,旧州棉纺织厂便停止生产。
20世纪50年代初,境内有农副产品长途贩运户151余户,主要经营牛马家禽,贩运户从紫云、鸡场等地购进商品,然后人挑马驮、运往安顺、贵阳等地销售。另有200多户小本经营户赶转转场卖小百货。到1952年,主要生活资料:食盐、棉布、糖烟酒类;生产资料:燃油,铁、竹木农具等商品都由供销社经营。境内半农半商个体经营自然消亡。1960年11月政府划给农民自留地,恢复家庭工副业,次年又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商业方面恢复了国营、集体、个体三条流通渠道。境内旧州公社、詹屯公社、陇灰公社610余家半农半商户,又开始了个体经营,使集贸市场日渐活跃。1962年旧州开展“经营管理”运动。1964~1966年,开展面上“四清”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公私合营、综合商店、合作小组工商业户在“四清”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被抄家和没收财物,视为投机倒把分子处理,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又一度受到限制。
1960~1970年,割资本主义尾巴。1967~1968年,个体工商业和长途贩运户又开始出现。1971~1972年两年间,又有部分长途贩运个体商冒险从事经营活动,当时限制农民将农副产品进入城市销售,各公社宣传向农民打招呼,对贩运畜禽、花生、葵花、豆类等农副产品,不管是农民和个体经营户,一旦发现要一律没收。1975~1977年个体经营逐步恢复,农副产品准许进入市场交易。1978~1979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减少场期,将原来每月赶4天场改为2天场,如有不按规定,发现后一律制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境内个体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公私合营、综合商店、合作小组、个体工商业户率先恢复原有铺面和进入市场经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境内市场日趋活跃,个体工商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部分农民开始走出家门从事经商。到1990年底境内共有工商部门发证注册的个体商业户251户,从业人员668人。
2002年,境内的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51户,各村寨都有个体户经营,旧州从北门外到场坝沿河建起了一幢幢鳞次栉比的楼房商铺,形成了一条新的商业街,经营户经营品种繁多,应有尽有,基本可满足境内居民需求。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