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五章 交通 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832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交通 邮电
分类号:
F294.3
页数:
4
摘要:
旧州镇交通、邮电概况。
关键词:
交通
邮电
发展
内容
第一节 交通
一、道路
(一)驿道
据《安顺府志》考证,旧州古代驿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1.元代,旧州已有驿道穿过境内,即旧州至羊武(今杨武)的驿道。2.明代,明军平定水西司奢安之乱后,开辟了杨武经驿马站(今双堡)至安顺州(今旧州);安顺州经章家庄、阿诺甫(今二辅)至普定的通道。3.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梅万先带领石工修茸旧州至安顺的驿道。清末,主要有:旧安顺通道,途经老落坡、章家庄、沙锅寨、汤官、核桃寨、麒麟屯;旧州至广顺通道,途经小桥、响水塘、马路场;旧州至双堡,途经小河、沙子关;旧州至肖家庄通道,途经刘官、周官、鲜陇;旧州至平坝通道,途经黄腊、鲊陇、格驮。
(二)主要公路
过旧州境内的主要公路有4条:安广公路(安顺至广顺),于民国33年(1944)动工,民国35年(1946年)竣工,全长40公里,沿途经旧州、苏吕堡、水桥,全为碎石路面。
安旧公路(安顺至旧州),于民国35年(1946年)修筑,全长25公里、路面宽7米,途经七眼桥、老落坡到旧州。1953年,因老落坡山势陡峭、不便行驶车辆,安旧公路改道由大西桥、关帝庙,经九溪到旧州。
旧双公路(旧州至双堡),修于1953年,路宽6米、全长12公里,该公路以旧州为起点,途经场坝、松林、老猛、詹家屯、小河、罗官,全长10公里。
旧刘公路(旧州至刘官),修于1954年,1956年竣工,全长8公里,路宽5米,途经境内陈家庄、莲花塘、苏吕堡。
以上4条公路,以旧州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连接了周边乡镇。境内村寨都与这四条公路相连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三)乡村公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州的乡村公路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1959年,修通了旧州至鹅项水库全长4公里的乡村公路,分布在水库周围的朵嘎、甘塘堡、潘家庄等村寨也相继修通了与此路相连的村道。1985年修通了旧州至陇灰的乡村公路,同年7月旧州至木叶公路开工,至1986年春竣工,质量达到四级公路标准。进入20世纪90年代,旧州镇党委、政府决定把发展乡村公路、促进村寨经济发展列为工作重点,对境内的道路进行全面整修和建设。
1992年,把士村通向旧州的道路进行了整修,把士村3个自然村全部实现水泥路面硬化。1994年,龙潭村民及旧州初级中学师生合作,整修了全长500米的乡村道路与旧双公路相连,1995年,浪溏村自筹资金,投工修复连接安旧公路的大桥一座,桥宽5米,可通车辆,结束该村不通车的历史。1997年莲花溏村修通该村至南翠的乡村公路。1998年,高坡村修通到旧州的公路,全长8公里。
二、运输
(一)驮马及马帮
解放以前,境内运输的主要方式为马驮和人挑。当时境内部分村民养有马匹,富裕人家养有店马(12匹为一店),专事运输。境内居民用马驮食盐、烟草、棉纱、往返于城乡之间进行交易,有的远行到云南、广西等地。解放前,旧州境内,有15户农家养有店马,共17店、204匹,零星马匹2000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建设得到发展,汽轮马车、板车相继出现,驮马逐渐退出运输行业,至今境内只有西地、干冲等较偏远的村寨仍在使用驮马运输农用物资。
(二)人力、畜力车辆
1958年,在运输车子化形势下,出现了木制独轮手推车,俗称鸡公车,境内各村寨几乎每户都有,用于运输化肥、粮食、煤炭、石板等,可行走于较平坦的山间小道,载重50~100公斤。20世纪70年代,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出现胶轮马车和手推车,胶轮马车载重量大、速度快、节省劳力,十分受农户欢迎。境内宋家寨、羊保、陇灰等马车较多的村寨有马车队,专门从事运输业。20世纪90年代后,马车逐渐被小型运输机动车代替。手板车以人力拉动或推动,从业者为农闲时在家农民,也有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专门从业者。
(三)机械运输
1965年,旧州公社购进东风牌载重汽车一辆,开展农用运输。
20世纪80年代,农用机械逐渐普及,旧州公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辆,载重汽车5辆;陇灰公社拥有拖拉机2辆;詹家屯公社拥有拖拉机1辆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农村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境内车辆逐渐增多,有载重汽车11辆,大中型拖拉机130辆,机动三轮车100辆。拖拉机、农用机车农忙用于运输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农闲时参与社会运输。现今,境内有营运车辆30辆,小型面包车23辆
(四)境内车辆营运路线
旧州~安顺线。起点为旧州、经关帝庙、大西桥、七眼桥到达安顺西站。营运车辆为私营车辆,每20分钟1班。
旧州~黄腊、龙青线。起点为旧州,经苏吕堡、茶坡、水桥、刘官到黄腊、龙青。营运车辆为私营中巴车。
旧州~双堡线。起点为旧州,经场坝、松林、詹家屯、小河到达双堡。营运车辆为私营小面包车。
第二节 邮政 电信
一、邮政
20世纪初,旧州既无公路,亦无邮路,通讯十分困难,当时简用谦到安顺县城邮政局联系,要求开办旧州邮政,经邮政局同意,由简用谦承办,设安顺东邮寄代办所(办公地点在旧州),代办人为东街周明甫。简用谦去世后,贵阳总局派熊寿龄找人接办,熊乃旧州人,得知简叔平缀学在家,便动员其接办,承办的邮政业务有信函收发、汇总包裹等。
当年邮差栉风沐雨,负重徒步奔走于乡间小路及古驿道,从安顺领取邮袋,经七眼桥,马蹄关到云鹫山的邮政代办所,交出邮件后,翻过老落坡到旧州,再奔鲜陇,办完交接手续,领取回头邮件,又原路返回安顺,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保证邮路畅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8月代办所改自办,设立旧州邮政营业所,1957年改变为旧州邮电所,1958年升为邮政支局。邮政网络遍及城乡,代办所除完善已有业务外,增设了邮政特快专递、商业信函、国际汇兑、储蓄、电子汇款等邮政业务。
二、电信
2002年,由于业务的需要,邮政电信分设。现旧州电信支局设支局长1人,工作人员2人,支局负责人为杜云祥,共安通电话1500门。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