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691
颗粒名称:
第十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
页数:
28
摘要:
从农业体制、农业结构、种植业、土地利用、肥料、农作物保护六个方面对旧州镇的农业进行描述。
关键词:
旧州镇
农业
种植
内容
第一节 农业体制
元代实行土司领主制,土司世袭其土。明朝初年,朝廷大量屯口,强占良田好土。清朝初年,继续推行屯田制度。康熙初年,改屯田为私田,允许屯户买卖田土,官绅大量购入土地成为地主,大多数屯户沦为佃户。乾隆年间,官府没收“绝户”田土为官庄,规定山头地角土地悉听各族群众耕种。清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一、土地改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初期,境内各村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清退帮工帮粮五大任务,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和征收富农出租的土地。旧州乡划定地主和富农的成分分别为地主113户、富农18户,平寨乡划定为地主22户、富农12户,朵嘎乡划定为地主20户、富农39户,詹家屯乡划定为地主30户。通过划分成分,结合报产、评产、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土地登记和土地分配。每个人口分到土地按产量计算最少的村人均分得1石2斗,最多的村分得1石5斗至1石8斗,综合平均折合习惯亩计算,人均分得土地1.3亩左右。通过土地改革,境内农民领到了人民政府发给的土地证。
二、农业合作化
1952年,通过土地改革后,旧州乡、平寨乡、詹家屯乡、猛贡乡、朵嘎乡分别建立了乡人民政府委员会,各村建立了村级组织。从1953~1957年间,进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的过渡。从1953年开始,境内的旧州镇(1953年撤乡建镇)、平寨乡、詹家屯乡、锰贡乡、朵嘎乡就出现了互助组织形式。1953年,旧州村率先试办初级社1个。1954年,旧州镇有常年互助组25个,参加农户235户,人口1006人;有季节性互助组49个,参加农户173户,人口1775人。1955年,有常年互助组20个,参加农户173户,人口800人;有季节性互助组35个,参加农户293户,人口1297人。1954年,猛贡乡,有常年互助组9个,参加农户12户,人口315人;有季节性互助组59个,人口1905人。1955年有季节性互助组40个,参加农户312户,人口1085人。1954年,詹家屯乡有常年互助组10个,参加农户73户,人口317人;有季节性互助组59个,参加农户418户,人口1868人;1955年有常年互助组41个,参加农户441户,人口1897个;有季节性互助组43人,参加农户311户,人口1089人。1954年,平寨乡有常年互助组7个,参加农户68户,人口308人;有季节性互助组57个,参加农户412户,人口1862人,1955年有常年互助组37个,参加农户434户,人口1884人;有季节性互助组35个,参加农户58户,人口264人;互助组每年所获得的劳动成果归农户所有。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1954年春开始,境内有的村又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初级社的规模一般在30户左右,方法上采取将土地、耕畜、农具入股,社员参加分红,土地按劳计酬,劳动力按劳计酬。1954~1955年,旧州镇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7个,平寨乡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个,詹家屯乡办级初农业生产合作社5个,猛贡乡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个,朵嘎乡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个。1957~1958年,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又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向高级农业合作社过渡。当时旧州镇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7个,平寨乡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5个,詹家屯乡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5个,猛贡乡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8个(1958年,朵嘎乡并入猛贡乡)。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农户收土地、耕畜、农具均分别折价入社。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使农业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转变集体所有制。
三、人民公社
1958年的春夏,旧州镇、平寨乡、詹家屯乡、猛贡乡改为人民公社,实行以大队为基础核算单位。旧州公社有7个大队,猛贡公社在4个大队,18个生产队,詹家屯公社有9个大队,36个生产队,猛贡公社有8个大队,34个生产队。1959年,按照上级“一大二公”的要求,旧州公社改为旧州管理区,属旧州公社管辖,平寨公社改为平寨管理区,属旧州公社管辖,猛贡公社改为猛贡管理区,属旧州公社管辖。1961年8月,撤销大公社,设立旧州区,恢复旧州公社。
1958~1959年,开展了深翻土地(又叫深耕)运动,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以公社为营、大队为连、生产队为排投入深耕运动。平寨公社以高车大队为样板点,詹家屯公社在詹家屯大队办样板点,猛贡公社在陇灰大队办样板点,旧州公社将任务分到大队,组织大量劳动力投入深耕,深翻田土1公尺深。结果是终因违背科学规律而失败。
为实现“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奋斗目标,全县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实行全民总动员。旧州公社、平寨公社、詹家屯公社、猛贡公社共抽调劳动力1200余个,按军队建制以公社为连到双堡的梅旗、鸡场的猛棚参加大炼钢铁,由于强壮劳动力的抽调,水稻收割受到严重损失。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缩小公社规模,实行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核算基础。撤销旧州大公社,设立旧州区,恢复旧州公社、文星公社,詹家屯公社、陇灰公社。是年5月,推行“三包、一奖、四固定”,各村划出少量耕地作为社员的自留地,但是有的村扩大社员自留地,有的生产队包产到组到户,被认定为轻“集体、重个人、走回头路”,是两条道路斗争的严重问题。1962年,中共安顺市委发出《关于合理调整自留地工作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意见》,明确规定社员自留地一般执行耕地面积的15%,适当分给饲料地1~2分。
1964~1965年,开展“四清”运动,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境内各村进驻“四清”工作组,在村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工作,要求各级干部要对照文件,洗手洗澡,轻装上阵,团结一致,共同对敌,重点解决农村“四不清”干部的问题。对“包产到组到户,下放自留地”的问题和“资本主义泛滥”情况进行清理和批判,社员的家庭副业被视为资产主义而被禁止。1965年,结合开展农业学大寨,各村开展加高加厚田坎,全镇30%的田埂都进行了加高和加厚。
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以后,撤销文星公社和詹家屯公社,分别并入旧州公社和陇灰公社,村级组织处于瘫痪状况。1972年进行整党建党工作,每个村进驻工作人员1名帮助建立健全各村村级组织。当年农业生产由于遭受严重的干旱,境内粮食大幅度减产,陇灰公社粮食减产430吨,旧州公社减产688吨。1973年,按照县委的要求,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截至1976年统计,旧州公社改土造田565亩,累计投工投劳890个,瘦田改肥694亩,投工1354个,坡改梯110亩,打石包造地243亩;陇灰公社改土造田245亩,出动人力机公车90部,累计投工投劳1481个,修建氨水池15个。
1977年,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旧州公社、陇灰公社分别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改土造田指挥部,组织公社干部参加劳动。据1979年5月统计,改土造田342亩,累计投工240311个,挖填运土石方共计262041立方米,砌田埂152条,折合全长9.2公里。通过改土造田后,粮食产量明显增加,未改前耕地产玉米和杂粮26250公斤,改土造田后水稻产量达到59166公斤,增加粮食32916公斤。整个改土造田规划面积1000亩。1981年整个改土造田工程基本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旧州公社旧州村率先将土地下放到农户,1980年境内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承包到户,改变过去由集体统一生产经营管理的状况。1981年,旧州公社由原来的71个生产队变为64个,陇灰公社由原来的35个变为32个。
1996年,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限,全镇进行了承包合同续签工作,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第二节 农业结构
一、耕作制度
(一)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土地改革时,每个农村人口约有耕地1.2亩左右。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旧州公社耕地面积有8674亩,其中:田6321亩,地2353亩,人均耕地1.2亩。随着区域的变动,1968年耕地面积有15311亩,其中:田13240亩,地2071亩,人均耕进1.3亩。1978年耕地面积22702亩,其中:田19142亩,地3560亩,人均耕地1.4亩。
文星公社1958年耕地面积8596亩。其中:田6919亩,地1677亩,人均耕地1.4亩。1968年耕地面积8596亩,其中:田6919亩,地1677亩,人均耕地1.3亩。
詹家屯公社1958年耕地面积7391亩,其中:田5902亩,地1489亩,人均耕地1.4亩。陇灰公社1958年耕地面积9543亩,其中田5538亩,地2905亩,人均耕地1.3亩;1968年耕地面积9743亩,其中:田6783亩,地3005亩,人均耕地1亩。
旧州镇2002年,耕地面积34404亩,其中:田25936亩,地8468亩。
(二)水田作物
民国时期,镇内土地耕作制度大部分是一年一熟制,即水田种植一季水稻后就蓄水泡冬或翻犁炕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水田种植为一年一季种植水稻。农业合作化时期开始种小麦,油菜开始下田。1960年后,推广水稻~小麦,小稻~油菜,水稻~蔬菜,水稻~洋芋等一年两熟制。1965年以后,部分村寨则推广水稻~绿肥。在耕作上多为二犁二耙,望天落雨田要三犁三耙后方能插秧。水田农作物种植施用肥料一般以农家肥和磷肥作底肥,化肥作追肥。
(三)旱地作物
旱地作物多为一年两熟制,即玉米~油菜或玉米~小麦。由于农业的技术推广,耕作制度不断革新,1989年,安顺市农业局在旧州北门外推广旱地分带轮作,面积200亩,1990年以后,旱地分带轮作逐步推广,1992年推广400亩,1995年600亩,2002年推广400亩。推广的旱地分带轮作有麦肥分带、有洋芋分带。
(四)复种指数
民国时期,镇内复种指数一般在102%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复种指数在103%~105%之间。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复种指数逐年递增。旧州公社复种指数1966年为153%,1979年为147%,1982年为152%。陇灰公社1966年为112%,1979年为138%,1982的149%。旧州镇1992年复种指数187%,2002的为199%。
二、粮食、产值及种植结构
(一)粮食
1954年,旧州乡粮食总产量为1176吨,人均产粮254公斤;1955年为1258吨,人均产粮249公斤;1958年,因违背科学规律,深翻耕地运动和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粮食下降到464吨,人均产粮124公斤;1959年粮食总产量684吨,人均产粮132公斤;1960年,粮食总产量779吨,人均产粮201公斤;1961年粮食产量786吨,人均产粮189公斤;1962年粮食产量711吨,人均产粮186公斤;1963年粮食产量790吨,人均产粮为276公斤;1964年粮食产量1962吨,人均产粮350公斤;1965年粮食产量1165吨,人均产粮345公斤。
平寨乡1954~1955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是:1954的681吨,人均产粮448公斤;1955年749吨,人均产粮416公斤;1958年347吨,人均产粮144公斤;1959年396吨,人均产粮150公斤;1960年451吨,人均产粮225公斤;1961年464吨,人均产粮214公斤;1962年589吨,人均产粮221公斤;1963年811吨,人均产粮244公斤;1964年1081吨,人均产粮312公斤;1965年990吨,人均产粮270公斤。
詹家屯乡1954年~1965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是:1954年1222吨,人均产粮236公斤;1955年1295吨,人均产粮214公斤;1958年672吨,人均产粮107公斤;1959年712吨,人均产粮126公斤;1960年812吨,人均产粮194公斤;1961年830吨,人均产粮183公斤;1962年874吨,人均产粮192公斤;1963年811吨,人均产粮185公斤;1964年901吨,人均产粮208公斤;1965年970吨,人均产粮265公斤。
朵嘎乡1954~1965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是:1954年982吨,人均产粮445公斤;1955年905吨,人均产粮340公斤;1958年341吨,人均产粮163公斤;1959年502吨,人均产粮145公斤;1960年573吨,人均产粮165公斤;1962年523吨,人均产粮167公斤;1963年814号,人均产粮254公斤;1964年1183吨,人均产粮323公斤;1965年874吨,人均产粮263公斤。
猛贡乡1654~1965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是:1954的1218吨,人均产粮346公斤;1955年1315吨,人均产粮352公斤;1958年670吨,人均产粮204公斤;1959年710吨,人均产粮215公斤;1960年809吨,人均产粮310公斤;1961年834吨,人均产粮296公斤;1962年650吨,人均产粮160公斤;1963年821吨,人均产粮248公斤;1964年1011吨,人均产粮301公斤;1965年899吨,人均产粮269公斤。
1966年~1979年,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72年遭受严重的干旱,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徘徊状态。
旧州公社1966~1979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分别为:
1966年为4386吨,人均产粮310公斤;1967年4116吨,人均产粮304公斤;1968年5438吨,人均产粮320公斤;1969年4003吨,人均产粮257公斤;1970年4410吨,人均产粮309公斤;1971年5482吨,人均产粮340公斤;1972年4479吨,人均产粮304公斤;1973年5562吨,人均产粮336公斤;1974年5463吨,人均产粮324公斤;1975年5612吨,人均产粮320公斤;1976年5653吨,人均产粮328公斤;1977年5672吨,人均产粮329公斤;1978年5722吨,人均产粮336公斤;1979年5719吨,人均产粮321公斤。
陇灰公社1966~1979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分别为:
1966年1734吨,人均产粮286公斤;1967年1930吨,人均产粮297公斤;1968年1790吨,人均产粮274公斤;1969年1614吨,人均产粮210公斤;1970年1760吨,人均产粮291公斤;1971年1820吨,人均产粮294公斤;1972年1430吨,人均产粮283公斤;1973年1910吨,人均产粮296公斤;1974年1870吨,人均产粮290公斤;1975年2010吨,人均产粮294公斤;1976年2027吨,人均产粮298公斤;1977年2131吨,人均产粮302公斤;1978年2288吨,人均产粮310公斤;1979年2345吨,人均产粮308公斤。
1980年以后,境内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全部承包到户,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粮食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植结构出现了变化。
旧州公社1980年粮食总产量6160吨,人均产粮265公斤;1981年为6254吨,人均产粮275公斤;1982年6268吨,人均产粮278公斤;1983年为6291吨,人均产粮282公斤。
陇灰公社1980年粮食总产量2260吨,人均产粮261公斤;1981年为2230吨,人均产粮271公斤;1981年为2366吨,人均产粮276公斤;1983年为2378吨,人均产粮289公斤。
旧州镇1989年粮食总产量3208吨,人均产粮354公斤;1990年3209吨,人均产量385公斤。
詹家屯乡1989年粮食总产量为2687吨,人均产粮465公斤;1990年2848吨,人均产粮474公斤。
陇灰乡1989年粮食总产量为1962吨,人均产粮253公斤;1990年2079吨,人均产量331公斤。
1991年12月,旧州镇、詹家屯乡和陇灰乡合并为新旧州镇,当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0899吨,人均产粮472公斤;1992年10997吨,人均产粮486公斤;1993年10112吨,人均产粮495公斤;1994年13483吨,人均产粮483公斤;1995年15195吨,人均产粮512公斤;1996年16105吨,人均产粮510公斤;1997年16048吨,人均产粮515公斤;1998年17089吨,人均产粮518公斤;1999年17706吨,人均产粮518.3公斤;2000年17803吨,人均产粮543公斤;2001年18799吨,人均产粮518公斤;2002年10014吨,人均产粮427公斤。
(二)产值结构
民国时期,农业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林业、畜牧业、渔业一般自给自足,各村寨的副业一般以纺纱、织布、小手工业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牧、渔、副业有所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副业和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
旧州公社1957年农业总产值为186596元,其中:农业产值156611元,占总产值的83.9%;副业产值27337元,占总产值的14.65%;畜牧业产值2648元,占总产值的1.4%。1963年农业总产值为125832元,其中:农业产值124758元,占总值的99.13%;副业部值10686元,占总产值0.85%。1975年农业总产值511325元,其中:农业产值401550元,占总乡镇的78.53%;副业产值85785元,占总产值的21%;林业产值485元,占总产值的0.39%。
文星公社1959年农业总产值为160640元,其中:农业产值131260元,占总产值的81.8%;副业产值26572元,占总产值的16.55%;畜牧业产值2810元,占总产值1.75%。1963年,农业总产值为94392元,其中:农业产值92838元,占总值的98.37%;副业产值1551元,占总产值的1.63%。1975年农业总产值65381元。其中:农业产值492435元,占总产值的75.32%;副业产值155046元,占总产值的23.71%;畜牧业产值6398元,占总产的0.98%。
詹家屯公社1959年农业产值为160428元,其中:农业产值131256元,占总产值的82%;副业产值26570元,占总产值的16.5%;畜牧业产值2809元,占总产值的17.3%。1963年农业总产值为94366元,其中:农业产值92646元,占总产值98%;副业产值1550元,占总产值的1.63%。
陇灰公社1959年农业总产值为160532元,其中:农业产值131256元,占总产值的81.6%;副业产值26571元,占总产值的16.3%;畜牧业产值2808元,占总产值的1.74%。1963年农业总产值为125835元,其中:农业产值124757元,占总产值的99.14%;副业产值1077元,总产值的0.85%。1975年农业总产值为511322元,其中:农业产值401550元,占总产值的78.5%;副业产值84785元,占总产值的21.2%;畜牧业443元,占总产值的0.37%。
1980年以后,农业生产承包到户,据资料统计,旧州镇1985年农业总产值为1149800元,其中:农业产值764200元,占总产值的66.40%;林业产值1500元,占总产值的0.13%;畜牧业产值246500元,占总产值的21.4%;副业产值136700元,占总产值的11.88%;渔业产值900元,占总产值的0.078%。1986年农业总产值为1289500元,其中,农业产值741800元,占总产值的57.5%;林业产值33250元,占总产值的2.5%;副业产值398600元,占总产值的15.4%;渔业产值115830元,占总产值的8.9%。
1992年撤并建后的旧州镇农业总产值为106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25.01万元,占总产值67.8%;农业产值148万元,占总产值的13.8%;畜牧业产值304.1万元,占总产值的28.74%;副业产值35.93万元,占总产值的3.36%,渔业产值1.48万元,占总产值的0.13%。1993年,农业总产值为1675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149.7万元,占总产值的68.6%;林业产值10万元,占总产值的0.59%;畜牧业产值318万元,占总产值的18.9%;副业产值38万元,占总产值的2.27%;林业产值20万元,占总产值的1.2%;渔业产值139.3万元,占总产值的8.32%。1994年农业总产值为1799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277万元,占总产值的70.9%;林业产值20万元,占总产值的1.11%;牧业产值498万元,占总产值的27.7%;渔业产值4万元,占总产值的0.22%。1995年,农业总产值为1977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404万元,占总产值的71%;林业产值8万元,占总产值的0.4%,畜牧业产值560万元,占总值的28.3%;渔业产值5万元,占总产值的0.25%。1996年农业总产值为2077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5139万元,占总产值的73.7%;林业产值11万元,占总产值的0.56%;牧业产值的539万元,占总产值的27.3%;渔业产值6万元,占总产值的0.3%。1997年农业总产值为221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653万元,占总产值的74.8%;林业产值10万元,占总产值的0.45%;畜牧业产值541万元,占总产值的24.74%;渔业产值6万元,占总产值的0.27%。1998年农业总产值为225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160万元,占总产值的73.6%;林业产值10万元,占总产值的0.44%;畜牧业产值308万元,占总产值的13.7%;渔业产值276万元,占总产值的12.2%。1999年农业总产值为217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552万元,占总产值的71.3%;林业产值26万元,占总值产的1.2%;畜牧业产值254万元,占总产值的18.3%;渔业产值346万元,占总产值的11.7%。2000年,农业总产值242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719万元,占总产值的71%;林业产值30万元,占总产值的1.23%;畜牧业产值493万元,占总产值的20.4%;渔业产值178万元,占总产值的7.35%。2001年农业总产值为227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565万元,占总产值68.9%;林业产值32万元,占总产值的1.4%;畜牧业479万元,占总产值21.1%;渔业产值194万元,占总产值的0.85%。2002年农业总产值233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547万元,占总产值的61.16%;林业产值40万元,占总产值的1.7%;畜牧业产值501万元,占总产值的21.4%;渔业产值250万元,占总产值10.7%。
(三)种植结构
民国时期夏粮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夏粮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7%,秋粮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
旧州公社60年代初期,夏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70年代末期下降到37%左右。1981年,夏粮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3%,秋粮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9%。
詹家屯公社60年代初期夏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最高年份为1961年,占42.5%,最低年份是1963年,占11%。陇灰公社60年代夏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70年代末期下降到33%左右,1981年夏粮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3%,秋粮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6%。
旧州镇、詹家屯乡和陇灰乡合并后,1991~2002年,夏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35.5%之间,秋粮播种在69%~72%。
1952~1957年,经济作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95%。1958~1959年,发展烤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1959年,旧州公社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21%和65%,文星公社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35%和65%,詹家屯公社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33%和67%,陇灰公社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分别为24%和76%。60年代中期,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12%和88%。1970年以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出现徘徊,并有所下降,1980年以后,土地承包到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又呈上升趋势。1991年以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民国时期,蔬菜种植一般自给自足。50年代初,蔬菜种植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2%。1960~1963年期间,旧州公社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7.8%、13%和5.5%。文星公社分别为7.85%、11%和12%。詹家屯公社分别为7.4%、12.1%和8%。陇灰公社分别为7.42%、11.4%、7.1%。1965年,开始引进绿肥种植,当年旧州公社绿肥种植1098亩。1978年,旧州公社粮食、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分别为92.5%、4.3%和3.3%。陇灰公社分别为86.6%、6.8%和6.6%。
1980年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和其他物种面积比例提高。1991年,旧州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2150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25亩,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529亩,粮食、经济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59.5%、32%和8.5%。2002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30170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2540亩,其他作物种植面积1698亩。种植比例分别为67.7%、20.4%和9.5%。
民国时期,镇内养地作物占农作物面积的6%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养地作物占农业作物面积的比例为9%。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呈上升趋势,旧州公社1958年养地作物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14%;1963年为11.4%;1968年为12%;1973年为10%;1978年又下降为9%。陇灰公社1958年养地作物占农作物面积的13.2%;1963年为22.5%;1968年为11.4%;1978年为12%。1980年以后,由于推广一年两熟制和旱地分带轮作,调整用地和养地种植结构,油菜、绿肥、蔬菜等养地作物种植得到发展,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增加。2002年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5%。
第三节 种 植 业
一、粮食作物
(一)水稻
水稻是境内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较早的品种有籼稻、糯稻两种,籼稻中有小油粘、麻粘、大白粘、大白壳红米、金包银、青秆粘等。糯稻型有黄、白香糯、矮子糯等品种。1965年以后引进农育1744、台中31号、台北8号、南京1号。1975年后引进湘东2号、桂潮2号、遵糯3号等品种。1987年开始引进杂交水稻种植,但推广面积较少。从1989年开始,杂交水稻逐渐推广,品种有Ⅴ优64、汕优64、Ⅴ优77、汕优77、Ⅴ优481、Ⅴ优晚3、汕优晚3、金优63、K优17、金优431、新香优63、新香优80等优良品种。1992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20000公斤,种植面积20000亩。1994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25000公斤,种植面积25000亩。1996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220820公斤,种植面积21280亩。1998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25000公斤,种植面积25800亩。2000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21560公斤,种值面积22000亩。2002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22500公斤,种植面积22600亩。
1965年以前,水稻栽种都是传统的随手栽,密度不合理。1965年以前,推行水稻栽三角身(称三角密植)。70到80年代推广拉绳插秧,1990年以后逐渐推广“4~8~5”规范化拉绳插秧。1992年推广面积10850亩,1995年推广18400亩,1996年推广25400亩,2002年推广25936亩。
1958~1990年,旧州镇(旧州公社)水稻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是1988年,种植面积8570亩,次为1982年的8271亩。种植最少的年份分别是1961年,种植面积为2450亩,其次为1960年的2284亩。
詹家屯乡水稻种植最多年份是1965年,种植面积为5730亩,次为1964年的5693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0年的2070亩,其次为1961年,种植面为2010亩。
陇灰乡水稻种植最多的年份是1990年,种植面积为6785亩,次为1988年的6598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的1998亩。
1991年后,种植水稻最多年份是1992年,种植面积为25973亩,其次是1994年的2586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91年,种植面积为25460亩,其次为1995年的25574亩。
原旧州镇水稻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83年,总产量为1830吨,总产量最低年分是1961年,总产量为413号;詹家屯乡水稻产量最高年份是1985年,总产量为1543吨,总产量最低年份是1962年,总产量为385吨;陇灰乡水稻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83年,总产量为1645吨,最低年份是1961年,总产量为396吨。1991年旧州镇、詹家屯乡和陇灰乡合并后,水稻产量最高年份是1999年,产量为13071吨,最低年份是2002年,总产量为4357吨。
主要品种:
1.大白粘
境内种植大白粘历史悠久。50年代经过选种留种,成为种植的当家品种,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种植面积相应减少。1980年以后,又开始恢复扩大种植大白粘面积。该品种株高1.25厘米,茎杆浅绿色,株松散,茎秆粗硬,耐肥,适宜于中上等肥泥稻田种植,平均结实粒131粒,空壳率为11%,亩产约在250公斤左右,易脱粒,粒色为金黄色,籽粒较长,千粒重27克,出米率在72%~75%之间,米白味香,生育期150~170天,是农民过去欢迎的主要品种之一。
2.大白壳红米
大白壳红米为境内农民的当家良种之一。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种植面积较大,该品种抗旱力强,适宜于中、下等粘土田种植,不耐肥,茎杆肥大,在成熟期软杆,易倒伏。一般株高110厘米,平均结实粒110粒,粒色青黄色或紫色,千粒重26.7克,生育期155~175天。
3.桂潮2号
桂朝2号也是境内农民喜欢的良种,主要优点是植型紧凑,叶片较窄,适于密植,有效穗多,平均亩产500公斤。1980年后种植,株高80厘米,平均结实粒121粒,空壳率为18.2%。千粒重28克,出米率高。
4.遵灿3号
遵灿3号能稳产高产,适应性强,株高101厘米,结实粒为101粒,空壳率为11.8%,千粒重为24.5%,生育期为157天,适应于低产田种植。
5.杂交水稻Ⅴ优64
杂交水稻Ⅴ优64是杂交水稻引进最早的杂稻组合。采用地膜覆盖育秧技术提早播种,平均亩产在450公斤以上,1980年后种植,最高亩产700公斤。该品种从1987年就开始引进试种,其特点是:早熟、产量高、结实率较高、出米高、米质较差、易脱粒、抗病力强,生育期140~150天,境内各村均有种植。
(二)玉米
玉米(本地称苞谷)是境内旱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村村有种植。
旧州公社1958~1965年,玉米种植最多年份为1962年,种植面积1710亩,次为1959~1971年,玉米种植最多的年份是1971年,种植面积271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7年,面积为1350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6年,为196吨,总产量最少的年份是1976年,60吨。1972~1976的,种植面积最多年份是1974年,种植面积2730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76年,种植面积2240亩。1977~1978年,种植面积最少的年份为1978年,种植面积为3600亩,种植最少为1977年,种植面积2043亩,总产量最高年份1977年,产量为163.4吨。
詹家屯公社1958~1966年,玉米种植最高年份为1962年,种植面积1371亩,次为1959年的136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种植面积为350亩;总产量最高的年份是1959年,产量为155吨,最低年份是1961年,产量为35吨。
陇灰公社1958~1965年,玉米种植最多年份是1963年,种植面积1368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59年,种植面积为370亩,产量最高年份为1963年,产量124吨,产量最低年份为1959年37吨。1966~1971年种植最多年份是1966年,面积915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72年,面积350亩。产量最高年份1975年,165吨,最低年份是1972,42.8吨。1977~1981年种植最多年份是1977年,面积605.5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78年,面积383亩;产量最高年份是1977年,121.6吨,产量最低年份是1978年,59.4吨,
1991年后,玉米种植在引进推广良种比例上逐年增加,在种植上推广育苗定向移栽。1991年种植杂交玉米5050亩,1994年种植杂交玉米5540亩, 1996年种植杂交玉米5400亩(其中:育苗移栽1200亩),1997年种植杂交玉米630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800亩),1998年种植杂交玉米605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500亩),1999年种植杂交玉米708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1500亩),2000年种植杂交玉米605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500亩),2001年种植杂交玉米590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700亩),2002年种植杂交玉米600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500亩)。玉米总产量分别是:1993年为680吨, 2002年为980吨,2002年与1993年相比较增长44.1%。
主要品种:
1.黄马牙
黄马牙又称大黄苞谷。种植历史较长,50年代到70年代各村均有种植。该品种的主要形状马齿型,株高1.8~2.6米,茎杆粗壮,生长较整齐,穗位高1.3~1.5米,果穗圆锥形,有叶耳,一般长15~21厘米,最长的有33厘米,轴白,籽粒扁长,每穗10~14行,每行30~35粒,千粒重360克。该品种耐肥抗倒,适宜于上等肥泥种植,生育期155~165天,亩产250公斤。
2.二黄苞谷
该品种在境内基本普遍栽种,属硬粒种。株高1.7~2.3米,茎杆粗壮,穗位高1.3米,穗圆锥形。无叶耳,一般长12~18厘米,最长的27厘米,轴白、籽粒扁圆。米粒面份少,千粒重348克,每穗8~16行,每行29~40粒,每穗230~250粒,耐肥抗倒,适应性强,宜在中上等肥泥种植,全生育期140~150天,亩产一般100公斤,最高250公斤。
3.白马牙(大白苞谷)
该品种属地方品种,种植历史较长,属晚熟类型,株高2.7~2.9米,穗位高1.3~1.5米,叶片宽大,总叶数22~24叶,果穗圆锥形,穗位长18~22厘米,穗行数10~16行,平均12行,籽粒白色,半马齿至马齿型,粒大穗轴小,出籽粒82%左右,千粒重400~420克,粉质多品质较差,生育期春播为160天,一般播为140天左右,耐肥力强,不耐旱,抗倒性差,抗病性中等,黑穗病少,亩产250~300公斤。
4.黔单四号
黔单四号是贵州省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玉米组合,80年代在境内推广,该品种适应性强,耐水肥、抗病虫,株高2.5米左右,穗位高1.1米左右,双穗率约在30%左右,果穗大,每穗12~16行,高达18行,穗长20~22厘米,黄粒白轴,中间型,千粒重297克,一般产量在400公斤以上。
5.中单2号
中单2号系中国农科院1973年育成的单交种,80年代引进种植株高240厘米,穗位高4~6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18~24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12~16行,出籽率85%;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20~340克,籽粒满尖,穗轴细小,全生育期120~130天,抗倒状,适合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亩产250~400公斤。
(三)麦类
民国时期种过从美国引进的大洋麦和黄花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50年代种植的品种有:大洋麦、矮粒多、南大2419、京大、中农28、红杆线麦、谷老麦等品种。70年代种植的品种有阿波、阿夫、阿泥、黄花青、百泉565、郑州3号、内江号、毕麦等。1980~1982年种植白泉565为最多年份,该品种因易感染白粉病,从1983年后,种植面积下降。1986年引进推广种植的品种有贵农10号、绵阳—8、绵阳—19、绵阳—20、黔麦早等品种。
1989年,安顺市农经委、市农业局,分别在茶坡村校场坝、旧州村北门口推广麦肥旱地分带轮作,面积200亩。1991年旧州镇推广麦肥间作1000亩, 1992年推广1000亩,1993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600亩,1994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1200亩,1997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1000亩,1998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500亩,1999年麦肥分带轮作408亩,2000年小麦旱地分带轮作300亩。
旧州公社1958~1965年种植小麦最多的年分是1962年,面积280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面积1018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2年,198吨;总产量最低年份是1965年,38吨,1966~1980年,种植面积最高年份是1976年,4085亩;种植面积最少的年份是1968年,110亩。总产量高年份是1976年,250.2吨;产量最低年份是1966年,55.3吨。
詹家屯公社1958~1965年种植小麦最多的年份是1962年,面积140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面积507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2年, 125.4吨;总产量最低年份是1965年,23.8吨。
陇灰公社1958~1965年种植小麦最多年份是1962年,面积1650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65年,面积712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2年,138.5吨;产量最低年份是1965年,25.4吨。1966~1980年种植最高年份是1979年,面积2865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69年,面积740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79年,194吨;最低年份是1969年,34.6吨。
1991年后,种植小麦最多年份是1994年,面积1500亩,最少年份是2002年,面积300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94年,192吨,最少年份是2002年,48吨。
(四)豆类
1.大豆(俗称黄豆),境内各村寨均有种植。主要品种有黄豆、黄兰豆(俗称绿黄豆)、皂角豆、黑黄豆、白水豆、细黄豆、花脸豆等。
大豆在境内多为与玉米套种为主,单独种植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6年,种植最多年份是1978年,面积70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面积160亩;总产量最高为1978年,产量29.7吨,总产量最低年份为1983
年,产量6.8吨。陇灰公社种植最多年份是1958年,面积340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59年,面积35亩;总产量最高年份为1958年,产量15.3吨,最低年份为1976年,产量1.5吨。旧州镇1999年种植500亩,产量65吨。2002年种植800亩,产量120吨。
主要品种:
(1)安顺黄豆
安顺黄豆为种植较多的品种,该品种植株矮小,对土质要求不高,粘土、沙土均为可种植。株高45~66厘米,叶为蓝绿色,豆粒为黄褐色,一般株结荚150个,平均每荚有豆2粒以上,每株粒数为300粒左右,最高亩产可达到100公斤以上,生育期在109天左右。
(2)黄兰豆
黄兰豆,又称绿黄豆,株高45~60厘米,株型直立,豆荚为灰色,叶为蓝色,一般每株结荚100~150个,平均每荚2粒,最多的有4粒,豆皮为蓝绿色,含蛋白质高。
2.豌豆、胡豆
豌豆,胡豆境内各村均有种植,种植面积较少,多作为蔬菜食用。
3.其他豆类
有红豆、花豆、江豆、榄豆、绿豆、架豆、棒豆,其中以红豆较为大宗,1990年以前与玉米间作。
(五)杂粮
1.薯类
栽种薯类品种主要以白红苕为主,红苕的适应性广、产量高,部分农民作为蔬菜食用,藤叶可喂养猪和耕畜。
旧州公社1965年种植红苕70亩,总产量为18.1吨;1966年种植103亩,总产量为38吨;1975年种植93亩,总产量为35吨;1980年种植70亩,总产量为18吨。詹家屯公社1959年种植70亩,总产量18吨;1962年种植110亩,总产量为16.5吨。陇灰公社1959年种植红苕221亩,总产量82吨;1966年种植105亩,总产量36吨;1975年种植253亩,总产量83.5吨;1980年种植212亩,总产量78吨。旧州镇1997年种植250亩,总产量为35吨;1999年种植600亩,总产量为120吨;2002年种植500亩,总产量105吨。
2.马铃薯(洋芋、土豆)
境内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民国时期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个小、质差、产量低。1965年后,主要品种有脚板、大红、河坝等马铃薯良种,种植获得高产,深受农民欢迎。甘塘、木叶、朵嘎、西地、汪寨、陇灰、龙潭、松林、苏吕、高坡、五翠、浪塘、把士、新寨、罗官等村种植较多。
旧州公社1958年种植马铃薯77亩,产量20吨;1962年种植270亩,产量70吨;1967年种植82亩,总产量26吨;1972年种植95亩,产量65吨;1979年种植368亩,产量为131.5吨;1981年的种植面400亩,产量150吨。
詹家屯公社1958年种植马铃薯75亩,产量21吨;1962年种植240亩,产量60吨;1966年种植7.8亩,产量2.8吨。
陇灰公社1958年种马铃薯135亩,产量100吨;1962年种91亩,产量37吨;1967年种208亩,产量102吨;1972年种植117.5亩,产量57.4吨;1977年种植417亩,产量95吨。
旧州镇1991年种马铃薯620亩,产量155吨;1995年种1000亩,产量310吨;1997年种1300亩,产量330吨;1999年种1800亩,产量428吨;2002年种1900亩,产量440吨。
3.高粱
境内种植的高粱有粘、糯两个系列的品种。以红高粱品种种植较多,80年代引进河北省承德地区的高粱品种。1990年以后,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4.小米、红稗
种植小米、红稗的土质要求不高,地质肥瘦均可种植,境内一般利用零星地块种植。红稗有托托稗和叉叉稗两种。小米、红稗一般以自食为主,口感好,均可做粑粑,品质佳。1980年后,种植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很少种植。
5.荞
荞籽有甜荞和苦荞两种,种植甜荞者多,一年可种两季,即春荞和秋荞,一般以秋荞种植为主。遇干旱年景,可将稻田改种荞籽,弥补大季损失,甜荞还可加工荞凉粉上市出售。甘塘、西地、木叶、汪寨、陇灰、新寨、五翠、高坡、龙潭等村种植较多。
二、经济作物
(一)油菜
民国时期,种植油菜以白菜型居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开始种植甘蓝型油菜;60年代,引进种植甘蓝型胜利油菜;70年代,引进黔油~23、矮架早、贵白油菜、本地苦油菜等品种;80年代引进种植贵白3号,北京油菜;1990年以后,引进85~117、油研6号、油研7号、黔油10号等良种;80年代初期存在撒满天星的种植方法,产量不高。1990年以后,推广小窝点播和育苗定向移栽。2002年推广油菜育苗定向移栽3600亩,小窝点播4850亩。
旧州公社1958年种油菜873亩,产量31吨,亩产35.5公斤;1968年种1560亩,产量32吨,亩产20.5公斤;1979年种植593亩,产量24吨,亩产42公斤;1982年种植1875亩,产量148.5吨,亩产79.2公斤。
詹家屯公社1958年种油菜854亩,产量29.5吨,亩产34.5公斤;1968年种1574亩,产量30吨,亩产19.3公斤。
陇灰公社1958年种植油菜568亩,总产量18吨,亩产32公斤;1968年种植352亩,产量7.04吨,亩产20公斤。1978年种植458亩,总产量12.4吨,亩产27公斤;1982年种植1685亩,总产量136吨,亩产81公斤。
1991年,提倡油菜下田、小麦进地,推广小窝点播和育苗定向移栽,油菜种植面积逐步增大,产量增加,1991年种油菜9410亩,产量1100.9吨,亩产117公斤;1995年种植14500亩,总产量2327吨,亩产160.5公斤;1999年种植25040亩,总产量3493吨,亩产139.5公斤;2002年种植25500亩,总产量3570吨,亩产140公斤。
(二)烟草
1.烤烟种植
境内从1955年开始种植烤烟,主要种植烤烟的村有甘塘、新寨、五翠、陇灰、汪寨、木叶、浪溏等村。1958~1959年,猛贡管理区大办烤烟农场,修建烘房42个,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达到2500担,旧州管理区1959年种植烤烟680亩,产量1120担;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呈下降趋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植烤烟被列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富民强镇的重要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烤烟。1983年开始,国家对收购烤烟价格进行调整,提高中等烟价格,对烟农实行平价供应油饼、复合肥、化肥、发放货款和支付预购定金,建造烘房给予补助,实行斤烟斤粮等优惠政策。
1991年以后,旧州镇的烤烟生产呈上升趋势,1997年,镇政府组成4个烤烟发动种植组共20人把全镇24个行政村进行分片包干动员,发动农户种植烤烟,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对种烟农户实行技术服务上门,由政府统一发放肥料、农药、薄膜、种子等物资,到烤烟收购结束后扣款,对农户每新建一个烘房,补助资金200元、树木10根。是年种植烤烟3040亩,产量达到7296担, 1998年种植500亩,产量1250担,1999年种植1000亩,产量2200担,2000年种植100亩,产量250担。通过抓发展烤烟生产,富裕了农民,增加了财政收入。1997年旧州镇烤烟税374284.8元,1998年71550元,1999年125532元, 2000年15660元。
2.烤烟品种
特字400号,该品种根系发达,植株成圆筒型,不定根较多,茎杆粗壮,叶间距离较密,每株叶片23~25片,叶片为蒲扇型,叶主筋大,叶长50~60公分,叶宽25~30公分,耐寒,抗旱力弱,抗白粉病差,亩产约150公斤。
红花大金元,从云南引进,植株呈圆筒型,有效叶片19~21片,多达23片,叶主筋粗大,抗病力强,耐水耐肥,烟叶质量好,上中等烟比例高,该品种从70年代一直推广到80年代初期,亩产约125公斤。
北卡82,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引进试种,植株呈塔型,有效叶片20~30片,适应性和抗逆性好,易烘烤,薰烟率高,烟叶质量只是一般,亩产150公斤以上。
K3~26,1980年开始试种,效果较好,株型呈塔型,株高120~130厘米,采收有效叶为20~22片,腰叶椭圆型,1997年种植较多。
春雷三号,1975年引进,植株为塔型,叶片25~28片,个别株达30片,叶长50公分左右,宽30~35公分,耐寒,但抗病力弱,易感白粉病,成熟退膘好,易烘烤,退化严重,近年已被淘汰。
3.土烟
土烟,俗称叶子烟、旱烟、皮烟,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大吊枝和二吊枝。在镇内种植面积较少,种植最多年份80亩左右,近来年,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三、蔬菜
境内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家家户户均种植。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青菜、白菜、莲花白、茄类、豆类、瓜类、萝卜、辣椒、姜、葱、蒜等。名优蔬菜以山药、折耳根、韭黄、姜、葱为主。旧州公社1960年种植蔬菜575亩,1961年种587亩, 1962年种520亩,1963年种495亩;詹家屯公社1960年种蔬菜450亩,1962年种532亩,1963年种525亩;陇灰公社1960年种蔬菜484亩,1961年种490亩,1962年种538亩,1963年种527亩。
1991年以后,旧州镇山药、折耳根栽种面积逐年增加,2002年种植山药3000亩,折耳根5000亩,是历年来种植面积最高的一年。
四、其他作物
(一)花生
境内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为本地花生,1958年,旧州公社种植60亩,1982年种植97亩,199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二)向日葵
向日葵(俗称葵花),种植品种有黑葵、花葵两个品种,一般与玉米套种为多,单作较少。陇灰公社1958年种8亩,1979年种5亩,1982年种145亩;旧州公社1958年种9亩,1982年种85亩,1990年以后很少种植。
(三)蓖麻籽
蓖麻籽是油料作物之一,境内在50年代各片区均有各植,旧州公社1956年种12亩,1957年种20亩,1958年种31亩,1959年种48亩。陇灰公社1956年种14亩,1957年种23亩,1958年种35亩。
(四)麻
麻类主要有黄麻,苎麻等品种,境内民族村寨有种麻和织麻布的习惯, 1956年种8亩,产量320公斤;1957年种9亩,产量312公斤;1958年种11亩,产量356公斤;1970年以后很少种植。
(五)药材
境内甘塘、新寨、苏吕等村均种植药材,甘塘1971~1979年种天麻0.5亩,栽杜仲5万株。2002年,旧州镇畜牧场引进贵阳振成公司的中药材黄姜种植项目,共栽种黄姜64亩。
(六)地萝卜
境内文星、旧州、高坡等村均种植地萝卜,文星村1983~2002年种地萝卜350亩;旧州村1985~2002年种地萝卜302亩;高坡村1985~2002年种植地萝卜252亩。
第四节 土地利用
旧州镇1991年总面积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404亩,其中:田25936亩,地8468亩。镇内有草地753.6亩,果园面积80亩,菜园3371亩,天然草地1064.5亩,林地3000亩,灌木地20000亩,蔬菜地2500亩,农村居民点占地958亩,特殊用地150亩,公路用地553.7亩,农村道路占地36亩,河流1111.2亩,水库722.1亩,坑塘150.2亩。
境内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和黄泥壤,水稻土大多数为白胶泥型水稻土,耕种时间长、条件好,土层深厚、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含量3%~5%之间,能够稳产高产。
第五节 肥 料
一、农家肥
境内施用的农家肥主要有人畜粪尿、厩肥、油饼、煤灰、草木灰、草皮灰。绿肥类有秧青、苕参、狼鸡草、马桑、蒿、农作物秸杆等。农家肥为农作物的主肥料,水稻、玉米作物每亩约施肥1000~1500公斤,人畜粪尿多用于旱地作物,厩肥及其他绿肥粪多作稻田底肥。
二、化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60年代以后普遍推广使用,施用的化肥有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氨水、尿素。随后,又开始施用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作为农作物底肥。1970年后又开始使用复合肥,多作种植烤烟底肥。旧州公社1970年施用化肥75吨,1980年施用631吨,其中:磷肥302吨;陇灰公社19780年施用化肥50吨,1980年施用564吨,其中:磷肥280吨;旧州镇1991年施用化肥8142吨,1992年8674吨,1993年8174吨, 1994年8230吨,1995年8274吨,1996年8342吨,1997年8520吨,2002年8601吨。
三、绿肥
绿肥(俗称肥田草),民国时期栽种较少,1965年以后栽培面积扩大,栽培的绿肥种有箭舌豌豆和细绿萍。旧州公社1965年栽培964亩,1970年栽培497亩,1975年栽增397亩,1982年栽培417亩;陇灰公社1965年栽培724亩,1970年栽培441亩,1975年栽培315亩,1982年栽培404亩;旧州镇1991年栽培绿肥800亩,1992年栽培1380亩1993年栽培1984亩,1994年栽培2000亩,1995年栽培1300亩,1996年栽培500亩,1999年栽培800亩,2002年栽培500亩。
四、腐肥
旧州公社1976~1977年大力推广腐植酸类肥料,生产腐植酸类肥料4000吨;陇灰公社1978年生产腐植酸类肥料340吨。
五、测土配方施肥
1988年,境内开始试行测土配方施肥,1990年测土配方施肥1300亩, 1991年为1400亩,1993年为3200亩,1994年为4000亩,1995年为4500亩。
第六节 农作物保护
一、主要病虫害
境内历年来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
(一)水稻白叶枯病,发病时间一般在水稻分蘖到收获期,为一种毁灭性病害。
(二)稻瘟病,主要有叶瘟、粒瘟、穗颈稻瘟,是常见性病虫害。水稻病虫害还有稻曲病。虫害有稻飞虱、稻苞虫、稻丛卷叶虫、二化螟等。
(三)小麦赤霉病,1980年境内普遍发生。
(四)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中、下部叶,对小麦受害造成损失一般在20~30%。
(五)小麦黑穗病,近年来采用农药拌种基本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
(六)玉米钻心虫(含大螟和玉米螟),每年均有发生,为玉米的主要病虫害。
(七)粘虫、糯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在境内每年发生普遍。
(八)二化螟(俗称玉米钻心虫),主要危害水稻秧苗,容易造成枯心和白惠。
(九)油菜白锈病(俗称龙头病),各村均有发生。
(十)蚜虫、蚜虫病分面极广,以小麦、油菜危害较为严重。
(十一)甘薯、马铃薯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蚜和白蚁。
二、防治措施
(一)防治病虫害
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以人工捕捉,药物、药械防治、化学除草等进行综合防治。主要采取;1.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进行土壤消毒;2.坚持温汤浸种,药剂拌种,杀灭种子表面病菌;3.淘汰感病品种;4.清除田间杂草,烧毁感染作物秸杆,减少病源和害虫寄生环境;5.采取轮作技术栽培,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
(二)人工捕捉
对水稻、玉米发生虫害采取人工捕捉,对抑制虫害蔓延起到一定作用。
(三)药械防治
50年代,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使用“六六六”粉、滴滴涕、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药物进行喷洒;60~70年代使用代森锌、甲基托布津、敌百虫等药剂防治;80年代,使用多菌类、敌锈纳、乐果、敌敌畏、钾铵磷、多菌灵等药剂防治;1990年后,使用三环唑、敌杀死、速灭杀丁、杀虫王等药剂进行防治。
(四)化学除草
70~80年代,开始施用化学除草剂;1990年后,使用化学除草剂减少水稻病虫害;2002年,推广使用的化学除草剂品种有“敌隆”、“扑草净”、“除草剂”、“百草灵”、“精克草星”、“稻田清”等。
(五)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工作,主要是从改革耕作制度,选用抗病品种,加强对种子处理,进行土壤消毒,消除田间杂草等系列配套措施进行综合防治。1991年防治7800亩,1993年防治10980亩,1994年防治9840亩,1996年防治15600亩, 1999年防治16080亩,2002年进行水稻防治15000亩、玉米防治6000亩。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