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传统丧葬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331
颗粒名称:
【传统丧葬习俗】
分类号:
C912
页数:
7
摘要:
各个民族的传统丧葬习俗。
关键词:
社会
民政
丧葬习俗
内容
[汉 族]
正常于家中死亡的老(中)年人,咽气后,请与死者同性老年人为其洗澡,男死者须剃头,女死者则梳戴,换上新制装老衣(棉布制品一般为3、5、7件不等)后,移到堂屋脚朝大门停放,以硬币(铜钱)或纸币含于死者口中,各3张钱纸捏于死者双手,脸上盖了1张白粉纸,停放毕,孝女孝媳哭丧,取1只盆放于死者下边的地上,盆内点1长明灯,由女老人为其念“上路福”,焚烧3斤6两“倒头纸”,在三岔路口焚烧死者用过的旧衣物、床铺草等。用白纸朦住神榜上的“天地国亲师位”几个字,子女(孙)头戴白纸孝帕,腰系反手草索(绳)。夜间邻里集聚相与击鼓唱孝歌,歌词多为七言句,主要为历史故事。每日深夜,丧家着人散发爆苞米花或葵花籽。
道士请进家后,在堂屋设灵堂,大门顶上贴白纸或黄纸书写的“当大事”3字,单字呈吊角样单贴,2扇大门各呈吊角贴1张白纸,门枋上贴哀联,外挂“望山钱”,入棺时死者头位于棺材大头,小头对门停放后,道士为死者“开路”。然后每晚做1~2个道场,出殡前1晚办1回灵,亲朋绕棺。道士念诵经文,并执幡前导,家人亲族等各执香1柱,鱼贯随绕,每至灵前即着1揖。三更后,蒸糯米饭1甑,盛3杯供灵,曰“衣禄饭”,供毕,倾入1小罐内,放酒药少许,封口,安葬时随葬墓侧或置于墓顶,余众人分食。“做道场”视死者家庭状况而定,一般2~7天不等。经济宽裕的人家对死亡男性老人“开堂典祖”、死亡女性老人“点钥匙灯”。
“开堂典祖”在出殡前一天的白天中午进行,孝子换吉服,着袍褂于灵前,捧主奉大宾,四拜跪请赐题,执事者刺孝子指血润笔和朱,奉大宾。大宾将死者一生情况挑重点写成半文半白的祭文,在灵堂外当众读唱毕,大宾赐孝子盐茶禄米金银,致赞词,孝子叩谢,行四礼,棒主置灵桌,旋行妥主礼毕,鸣炮。
为死亡女性老人点灯,则几天几夜不等,在专制灯架上放碗盛菜油,点燃后,由“懂行”女老人若干绕灯架边走边念经。曰“拜灯”,所念经文主要有《普光经》、《血盆经》等。
死者未入土期间,亲朋好友前来吊唁、下祭、妇女哭丧。祭的内容有“花花祭”、“猪羊祭”之分,前者一般为关系较远的亲戚,祭帐为床单、毛毯、绒被等。另加“一桌碗”(贡品)、酒、猪肉、香纸炮等。后者则关系较近,一般为女儿女婿的较普遍,用1头整猪,1只羊,宰杀,烫洗净毛(猪则留背上一撮毛)后请人抬往丧事户(“开堂典祖”必须置猪羊祭)。
死者在办完灵、做完道场后择吉日在清晨出丧,天未明,撤灵座,抬柩置前门,日“偷丧”、以牲礼祀五丁力士,曰“祭舆”。发丧时,亲族群来执旨绋,以雄鸡1只站棺上。教子于灵前拄“哭丧棒”,另由其他人打“引魂幡”、撒“买路钱”。过桥时,孝子须匐伏桥头,使柩从身上抬过,曰“背棺”。入土前,埋放棺材的择地定向“石井”中要用引子杆(紫苏)、豆草等烧井,撒生石灰、雄黄,曰“暖井”。用公鸡跳井,吉时纳棺入井,曰“下圹”。棺材入井盖上石板后,孝子反手背土撒盖石上,最后垒土成坟,再用公鸡祭扫,坟顶放“衣禄罐”。参加安葬的人员从坟上回来时,必须垮过燃烧的火堆,称“打火焰”,抵家以香烛酒礼祭祀家神,由道士念诵后,揭去封龛白纸,曰“安神”。以后每天傍晚孝子均要送火把到坟上,以供亡人之用。安葬后3日,以汤馔酒礼祭后土于墓所,为死于户复山添土,曰“复山”,由道士念诵,作契一张埋于坟侧,曰“拉地契”。以后每7日焚帛1次,曰“烧七”,延至49日,为“做七七”,满百日或周年均须祭祀诵经,百日内孝子不得理发,不着红紫色装及丝织品,守制3年,过年门贴素联。死者外者除不能抬回家中停放而外,其余做法均相同。汉族丧事由于亡者停放时间较长,所需办理程序较多,帮忙人员队伍庞大,耗费开支则不是一笔小数目,故云:“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汉族立碑习俗
立碑前
主人家先请阴阳先生看坟的“座向”、“伸向”、“地形”。然后看当年是否利于立碑。
如坟山地形看似“鱼、鸟”,则该处不适宜立碑(意为“鱼跃鸟飞”,如碑立其上,则鱼不能“跃龙门”,鸟不能“翱翔长空”,暗指坟主后代不能兴旺发达)。
如坟山地形似“牛脖、虎口、狮尾、龟背”,不适宜立碑。(意为:“牛脖压石不利耕,虎口立碑啸声绝。狮尾堆垒奔跃难,龟背载物不利行”)。
选碑
碑石材料最好选择双层石料,表示有“后尘”,暗喻坟主子孙兴旺发达。
碑石正面略带银筋石纹,表示主人家有“金银”,暗喻立碑后坟主子孙财运亨通。
碑的规格,根据坟主生前的“生辰八字”和坟的座向来选定。
写碑
平水碑(不带对联的碑):碑右边写立碑时间,所书时间必须满足“生、老、病、死、苦、生”的重复数法,最后一个字为“立”,须处于数“生”字或“金木水火土乾坤天地”的“地”字位置。
左边写子孙姓名,“右边大,左边小”,按从大到小排列,“右边男,左边女”不能左男右女。
敬尊碑 带有对联或横向“敬”字,表“尊敬”或坟“座向”、“伸向”地形、地貌等的碑。写法类似平水碑,只是加上对联。
立碑
先按时把辰碑立好,再请先生掐公鸡鸡冠血点碑头、碑中、碑脚。
子孙或亲戚“献碗”敬祖,“献碗”分“荤碗”和“素碗”。
“荤碗”为猪小肚做的“象”;猪肺做的“鸭子”;猪心做的“塔山”;猪小肠做的“寿条”;千张1碗、红肉1碗,表示坟主在阴间养有各种家畜。
“素碗”是用米面做成的“金山银山”、“宝塔”、“寿字”、“鹤字”,表示“寿比南山、鹤断南桥”等。“鹤为白头鹤,寿为金色寿”。
鸣放爆竹后,众人方可返回。
汉族迁坟习俗
汉族从古至今都不主张乱迁坟。风水先生曰:“多修在生德,别乱动祖坟”。“德是先行字,坟为后迁移。”
如因特殊原因确要迁动坟莹,得有3个步骤:
(1)先看主人家已逝3代祖坟的“风水”,后看3代人的家庭情况和发展。如3辈大家庭中有1代(家)兴旺发达,则上辈的祖坟是绝对不能乱动的,以此类推,直到“在生人”的“家庭几家不走运程”,倒霉之事常出现的这1代的上辈祖坟。
(2)风水先生“看坟”
如主人家记得祖坟的位置,按地形与主人家当家人的“生辰八字”,推断什么时间能动土,动土后移至什么地方。迁移到新址的坟的向山绝不能正对正北方。如主人家记不得祖坟的位置,风水先生要帮助寻找。风水先生“找坟”的方法:
①坟前看坟上植物辨认坟主性别。
②“针血点祖”认祖坟(血要这几家人的“男丁”血)。
③用“乾坤移物”寻找,但这一类方法十分复杂,一般阴阳先生不敢乱用。
(3)风水先生“看坟”后,主人家得给先生“利事钱”。
(4)祖坟迁到新坟址后,就像“在生人”砌新房搬家一样,风水先生得烧冥钱向新“土地神”买“地盘”。并用1只大红公鸡的鸡冠血点新坟地。仪式完毕,公鸡由风水先生收下。
(5)新坟包好后,要点烛焚纸敬奉祖坟,众人跪拜,于新坟餐饮1次,意为为坟主“贺喜”。鸣炮毕,方可返家。
[苗 族]
苗族的丧葬习俗,正常死亡者土葬,非正常死亡者火葬。传统丧葬仪式,分“送终”、“开路”、“开丧场”、“打牛”、“招灵”等程序。
送终 老人临终时,儿子、儿媳妇守在身边,聆听遗嘱。寿终时刻,鸣铁炮3响或放鞭炮1串,家族中人及时给亡人剃头(妇女梳戴)、洗身、剪指甲,随后将尸体装殓入棺,横着停放于堂屋神龛位置前面,头朝正房左面。派人告知内亲密友,男客前来瞻仰遗容,妇女哭丧。岳父母去世必须尽快通知女婿,大女婿得买1头小猪(可大、可小),二女婿买1猪头,10斤酒、15~30斤米,以下女婿只买1个小猪头即可,匆忙赶往祭奠。
开路 夜深人静时,开路师坐着面对亡人,用雄鸡作“开路鸡”,口诵《开路词》,指引亡灵力排各处阻拦,越过众多关卡,去与祖先聚会。有些家族指引亡灵渡过“黄河水”,有些家族指引亡灵前往“丰都城”。
开丧场和打牛 安葬死者的头天傍晚,亲戚朋友成群结队前来下祭。当晚,鞭炮声不绝于耳,锣鼓声通霄达旦。
翌日拂晓,死者在芦笙、锁呐、锣鼓和牛角声中被抬到丧场。死者一般都由女婿来抬,大女婿抬前面,小女婿抬后面,侄女婿抬两边或按亲疏顺序安排。丧场开设在离寨子不远的平坦地方,方圆十几丈。中央插着“牛伞”,侧面挂皮鼓。棺材停放在牛伞下,孝子斜披麻衣、系腰带和木弓箭,在棺材前一手牵牛,一手持钢刀扬于牛头上,孝婿手持板斧向牛头做欲打状,打牛师则口诵《砍牛词》,念毕,孝婿挥斧(锤)打向牛头。牛死后,小女婿与侄女婿负责剖牛。之后,按先家族后女婿的顺序,分别打拳棍,送亡人上山安葬。有些家族不开设丧场,打牛在家里进行,称“打强盗牛”;水西苗支系个别家族信奉基督教,已不再“打牛”,部分家族近年来对丧事进行改革,“打牛”仪式从简或略。
抬灵 死者安葬完毕,家族抬“亡灵”转回家做“好事”。用三角形竹架插在竹簸箕上,披上衣裙做亡者形象,连竹簸箕抬着“亡者”,带上糍粑、饭、酒、肉等祭品到寨门口祭祀“亡者和众祖先。”之后,吹响芦笙、唢呐在前开路,端着竹簸箕内的“亡人”回家。治丧主持人反复向“亡灵”和众祖先祭酒饭,毕即把竹架送寨外三岔路口烧掉。丧事结束。
是日傍晚,主人家将所打的牛炖好,来客每人3块牛肉,牛汤则随意而喝,称做“牛肉3块、牛汤紧摆”。这天晚上,女婿们会被外家的舅妈及姐妹们用墨汁、锅垢等涂于脸上,打花脸取乐,推入牛房睡觉取笑等。
[回 族]
回族丧葬,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
葬前准备 在心脏停止跳动之前,即清醒时,须请阿訇为其念忏悔词。确定死亡之后,将眼、口按闭、四肢拉直,置于洗床上,盖上布单、拉上布幔。
丧家用白棉布缝制“卡番”(即寿衣)、白布帽,然后将尸体洗净,洗尸十分讲究,先洗手、净下,后净上、淋口、洗鼻、洗耳、要从右至左、从上至下洗,均须重复洗3遍,然后用“展水”(白布)擦干,包以“卡番”。现以樟树寨为中心的回民寿衣一律为3丈白棉布裹遍全身,放人“经匣”(公用棺椁),由阿訇率众举行“殡礼”,通过诵经祈求真主饶恕亡者生前罪行。
安葬 人死之后,争取时间速葬,以入土为安(一般情况死者只在家中停放1夜,特殊情况下以三天为限)。墓地以平坦、干燥、幽静之处为宜。墓井挖深6尺,底大口小。在井底向北挖一容尸深洞,洞宽以能转身出入为宜,埋葬时将尸体脚南头北的平放于坟坑内,用短圆木或石板封洞口,以土填井坑,垒土成坟。念《素勒》(即《古兰经》节选)经一段。埋葬尸体第二天请人吃一顿饭,不准喝酒、抽烟。从安葬之日起7天内,每天上午阿訇都要到死者坟前诵经,丧主则以“油香”招待,每次必先由阿訇“口导”,众人才能食用。
吊丧 在入葬次日举行。吊丧者送“海的叶”(即礼物)。丧家宰牛或羊款待。缅怀方式为1星期做“头七”,2星期做“二七”,28天后做“满月”,有的还要做“四十日”、“百日”、“周年”等。
[仡佬族]
仡佬族非正常死亡者,实行“积薪而焚之”的火葬。儿童和少年死亡后草垫裹尸置于偏僻的山崖之处。
正常死亡者寿终即为其洗尸,男性剃光头,女性梳戴、穿寿衣(女性穿绣花衣),倒停尸于堂屋侧边,用白纸盖其面,然后设灵堂,置灵位,将死者生前的床铺草送烧于寨边或三岔路口,鸣炮向寨邻报丧并飞讣亲友。
丧期 死者儿女披麻戴孝,昼夜守灵,唱孝歌,出殡前准备“办灵”或“做道场”,通霄念经。
出殡日晨举行“开路”仪式,由几位长者于灵前用仡佬语唱颂“开路”歌。颂毕,孝子在前领丧,亲友将棺送往墓地。沿途不丢“买路钱”。
葬前 早先请阴阳先生据“风水”、“山脉”择好墓地,做好“生居”坟(身体永远存放的地方)。棺送墓地即择时倒放于墓井内,盖上石盖,垒土成坟。一般死者身穿入葬品由女婿购买,大女婿管上身葬品,小女婿管下身葬品。
亡期满三年,丧家为亡者办“好事”。届时丧家备贡品,由一长者用仡佬语唱颂经词,祈求亡灵保佑子孙。
[白 族]
清及以前行“焚而瘗之”的火葬,清以后基本同于汉族,唯多做“雷茶”。
20世纪60年代后提倡火葬,90年代以后离城区较近的地方及机关单位有的已改土葬为火葬,并改传统葬俗为开追悼会,举行告别仪式。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蔡官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