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276
颗粒名称: 【传统节日】
分类号: C912
页数: 5
摘要: 各个民族的传统节目。
关键词: 社会 民政 少数民族 传统节日

内容

[汉 族]
  农历正月 正月初一早晨,焚香秉烛,摆上茶什果品,供奉天地诸神及祖先以后,再到长辈及邻近亲友家拜年,彼此道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二以后则到较远的地方拜会亲友直至正月十五以前。这一期间一般不从事农活,恋爱中的男青年这段时间相邀到女方家拜年,有条件的村寨组织跳神(地戏) ,玩花灯;有蓝球运动会、卡拉OK比赛等。安吉、新安两厂这期间组织耍龙、舞狮等活动。正月十五元霄节,这一天上午家家户户均包荷叶粑(汤圆),爆”虼蚤”,是夜,户户张灯结彩,闹元霄达旦,故有“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灯”之说,在当地正月十五的宴席比除夕丰盛,喻为“年小十五大”。
  农历二月 各行各业各行其事,各司其职。
  农历三月 农历三月初三,各地佛教信徒到驿马寨百斗山赶庙会,几千人不等,多则上万人,相传摸一下百斗山的“斗”,可以带来百斗的好运。清明节前后,以宗族为单位,拜扫先祖坟莹,分“大众坟”(即1个姓氏家族中的第一位先祖的坟冢)和“小私自坟”(1个大姓中单独的1个支系的分支先祖的坟冢)。古代在清明前三日,具牲礼展墓,以是日神不用事,故也上巳日,祈除不祥,或以新柳插门,童幼或簪髻上,又是日为土地会,凡祀土地者,必刑牲洒酒以〓之,是日迎城隍至厉坛,祭孤魂。
  农历四月 农历四月初八浴佛日,或者说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这一天为“开秧门”时间,即从这一天起开始水稻插秧,这一月是农忙季节。
  农历五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头几天腌制鲊肉,是日草蒲、艾草插门上,吃水煮带壳鸡蛋及爆玉米花,包棕子互赠,洒雄黄酒以避蛇虫。这天,男女老幼相约外出游玩,称“游百病”,据说游玩后百病不上身。端午节这天,境内尤以金银山彩摘白莓最为热闹。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圣帝君(关羽)磨刀胜会,前后几天将会涨大水,称为关老爷磨刀水。二十八日为城隍会,很多人这天将烧香礼拜,敬献千张(一种祭祀用纸钱)。
  农历六月 农历六月初六,祭祀土地神,各地均以刀头(猪头)酒饭供田祖,将纸钱插于田中,祈求丰收,这天在祭祀土地的同时,各村寨以户为单位,1户1人筹钱打平伙(就餐),并义务进行修桥补路,淘修水井,制定村规民约。六月二十四日 ,由妇女自行组织村寨中女性做“雷神会”,敬雷神,祈求保佑全村寨老小平安。
  农历七月 农历七月初七夜,织女渡天河会牛郎,妇女以瓜果等祭祀织女,这一活动叫乞巧。从农历七月初一或初七至十四日,每天焚香烹茶、瓜果糖食、酒饭等在堂屋中预先设置的祖宗牌位前祭祀祖先,每日如此,牌位前的桌子不能挪动,至十三或十四日晚上,虔备冥钱包袱设供门外,望空烧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放河灯,称为七月半(古称中元会或鬼节)。
  农历八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各户以瓜果、月饼等物相互赠送,晚上月亮升起时以此等物品望空供奉,称为拜月,供奉完毕后赏月食用,是夜很多年轻人到户外或在家中通霄玩耍。有的年轻人相邀“偷”别人家老瓜(南瓜),送给没有孩子的人家,预祝早生贵子。被偷瓜者也无怨言。
  农历九月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采菊花、茱萸插头上,登高望远可以避灾,家家户户舂糍粑,据说这一天酿造的米酒味道最好,可以长时间保持醇香,故有“重阳造酒满缸香”之说。1990年以后,国家将这一天定为老年节,并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娱活动。
  农历十月 农历十月初一日为牛王节,家家舂糍粑过节,中午用1升糯米喂牛,将两糍巴戴在牛角上,相传牛喝水时,照见角上两砣糍粑会很高兴,表明为丰收年见证,来年它会更加尽职尽责为主人服务,种出更好的庄稼,这天户户均以上好的食品敬供牛王菩萨,感谢它带来一年的好收成。
  农历十一月 冬至日,这一日汉族、苗族有吃狗肉御寒之说,亦有庆贺冬天到来,祈求普降瑞雪,期盼来年是个好年景之意。故有谚语:“瑞雪兆丰年”,“四季分明,五谷丰登”。
  农历十二月 农历十二月八日称为腊八,腊八开始可以宰猪炕腊肉,做糕粑等。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后避开家中所有成员相冲属相,打扫家中尘垢,夜间祭祀灶神,灶神于当晚登天,向上天汇报该户一年来的情况,除夕之夜,灶神回来后再隆重祭祀。除夕这天,家家张贴春联门神、门上悬挂五色钱五福等,酒饭、雄鸡、猪头等供品当庭设席叩拜天地及祖先,到天黑,烟花炮竹声此起彼伏,至凌晨方止,是夜,家家灯火通明,炉火越烧越旺,守岁到天明。这时长辈方给晚辈发压岁钱。
  [苗族]
  大年 苗族称春节为“大年”。大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男女青年要“游春”。男女青年选择村寨附近的一高地,女青年绣花或缝制衣物,男青年口吹芦笙、萧笛或奏二胡,或结伴游村串寨,或背一个小木箱,到每个寨子跳花,苗族姑娘则把家中糍粑放在小伙子的木箱里,以示欢迎。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各户须用红薯、酸菜、豆浆等祭祀祖先,表示晚辈绝不忘记祖先教诲,要勤俭持家,祭祀完毕,于下午用背蒌盛上,背往十字岔路口,背的人要表示背得很累,越累表示祖先留下的东西越多。于十字岔路口吃尽后返回。此称“春节谢祖”。
  跳花节 跳花节于农历正月初四开始。跳花期间,男女青年汇集于跳花坡跳芦笙舞,谓之“跳花”。蔡官镇境内的跳花坡在鼠场村对面小坡上,“跳花”时间为农历正月十四日。
  小年 苗族称农历正月十五为小年。小年过后即开始春耕生产。
  农历三月三 祭山神、打狗扫寨。苗族中的部分村寨,这天要集资买狗、让人拉着随巫师逐门逐户念《护吉去凶词》,向各家各户屋内撒“圣水”,以示扫尽“瘟疫和火灾”。
  四月八 纪念杨鲁部落的部将祖狄龙。苗族的大部分家庭这天要吃染成红、绿色的糯米饭。
  跳场 农历四月初举行,具体日期由场坝附近的苗族协商而定,蔡官镇苗族跳白岩场(今属普定县)。跳场的前一天,由苗族男子1人在场坝上穿行通知。跳场当日,男女青年着新衣在场坝自由聚集游乐、玩耍。目前,已无“跳”的意味。
  五月二十八 蔡官镇苗族前往旧州参加“晒菩萨”活动。
  六月初六 寨民聚会,公议村规民约,保护庄稼。
  七月半 祭祀祖先。用新米(或稻叶)、米酒祀奠。
  八月十五 月明之时,苗族中习惯向久婚不育夫妇送老瓜(南瓜),预祝早生贵子。
  九月初九 家家户户要“吃新”,即用新糯米打糍粑。
  腊月初八 杀年猪,打年粑。
  [回族]
  回族的重大节日,按教规规定有开斋节、古尔帮节和圣纪节。
  开斋节 是穆斯林斋戒1月期满的庆祝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简称“斋月”)。这一日,全族人要到清真寺举行节日活动,在清真寺集体就餐,然后各自到祖坟前烧插“清真香”祭祖扫墓。开斋日,由阿訇(主持教务者)念经文,全体回民均在大殿内集体跪拜“真主”(阿拉伯语为“安拉”),斋月里每户早中晚在家中点清真香以祭祖。斋戒者在这个月内白天不准饮用食物,夫妻不能房事,戒除一切私心杂念,傍晚才能食饮,整个夜间解除斋戒。
  古尔帮节 又名“忠孝节”。相传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梦见“真主”,要他亲自把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宰祭“真主”,以试其对“真主”忠诚与否。次日晨,易卜拉欣带易司马仪至麦加附近的米拉山谷正准备宰时,“真主”派天使送1只羊来代替了易司马仪。伊斯兰教信徒为纪念易卜拉欣的忠诚,定教历12月10日、11日、12日三天为古尔邦节,意即“献牲”之节。节日当天,穆斯林者由阿訇组织在清真寺宰牛、羊、骆驼以示纪念。
  圣纪节 又称“圣忌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之节。一般认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生于阿拉伯太阴历象年(571年)6月8日(公历10月17日)。故教徒们在这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借以怀念穆罕默德。10月16日,由阿訇宰牛作准备,10月17日进行纪念活动。宰牛的血不能食用必须用煤灰覆盖,不能让其他动物沾污。仪式完毕后,就餐时必先由阿訇“口导”(食用),否则其他人不能食用。
  上述节日期间,附近回民全都集中于樟树寨的清真寺,宰牛或羊和做礼拜,阿訇引领众人念经祈祷。
  [仡佬族]
  仡佬族的节日,分为仡佬族独有节日和与他族共有节日2类,前者有祭山节、尝新节和牛王节。
  祭山节 时间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日妇女不出门,男子带猪头、公鸡上山祭祀,祭毕,将祭品就地吃完而回。
  尝新节 又名“吃新节”。每年农历七月第一个晨日(龙)或(狗)日举行。届时人们可任意采摘谁家粮食做贡品祭祀祖先。意为纪念开山劈草的先人,庆祝丰收,共享劳动成果。
  牛王节 时间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日宰鸡、杀猪、酿酒、做粑粑敬贡牛王。各户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用粑粑挂在牛角上,牵到河边喝水、游走。
  与其他民族相同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过法同于当地汉族。
  [白族]
  白族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有四月八、七月初六和十月初一。
  四月八 买肉打酒,做菜供奉祖先,家人聚饮。
  七月初六 是祭祀传说中的李天王的日子。早年为族内大庆,需用36挑鸡(每挑31只),38挑鸭(每挑28只)。现在是每家用1张祖宗牌写上5辈祖先的名字,挂于神板壁上,贡以酒菜。
  十月初一 庆祝牛王之节。过法类同于仡佬族。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蔡官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