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族来源与迁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267
颗粒名称:
【民族来源与迁徙】
分类号:
C912
页数:
4
摘要:
安顺县的民族来源与迁徙。
关键词:
社会
民政
民族
来源
迁徙
内容
[汉族]
殷商至东汉时期的今安顺境地,是为濮人所居。春秋时期强盛一时的牂牁国当系濮人所建,战国时期的夜郎国亦为濮人所为。西汉时期,因设郡县,有汉军及“田南夷”之民进入今安顺,但极为少数,郡县之民仍为濮人。
汉族入牂牁始于唐蒙时的龙、傅、董、尹等大姓。诸葛亮平定“南中”带来了一部分。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又有“益州民流于荆州及越巂、牂牁”。自此,汉人逐渐增多。
明初,因设卫、所、屯、堡,驻军屯田,汉人源源而入。至明中期,已是“故卫所所治皆中国人”。天启年间(1621~1627),水西安氏对明廷敌视,这批汉人几乎被杀尽,幸存者廖廖无几,以致《明实录·熹宗天启实录》卷26第15~17页云:“逆贼安邦彦围攻省城(贵阳)……其西三卫、龙里卫各府州除威清、平坝二卫,余官民俱杀尽”。是为民族变动中极惨的一次。
清初,汉族极少。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从外地迁进了大量汉族。安顺府亲辖地“新增户口三千四百五十户”,相当于原来的几倍。
蔡官镇今辖之地隶属于牂牁、夜郎国及后来府、县领地,汉族来源基本相同。
[苗族]
蔡官苗族的族属渊源与古代“九黎”、“三苗”有密切关系。黄帝时代,苗族先民生息在黄河中下游一带(苗语称“乃当不达”),组成部落联盟——“九黎”,以蚩尤为首领。故《周书·吕刑》中有“蚩尤对苗民制以刑”之说。后因蚩尤“不用帝命”,被黄帝和炎帝部落联合打败。九黎部落战败后,一部分南下到长江中游一带,组成新的部落联明——“三苗”。《国语·楚语》载:“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后也《礼记·衣疏·引甫刑·楚语》赤载:“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居于西裔者三苗”。商周时期,“三苗”又有部分迁徙到湘、黔、桂交界,以沅江中心的“五溪”地区,称为“五溪蛮”。《溪蛮丛笑》:“五溪之蛮……含有五:曰苗、曰徭、曰僚……”唐宋之际,因人口增长和战争因素的影响,苗族先民中的一部分逐渐西迁,经过贵阳来到安顺。在安顺苗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苗族先民杨鲁因战败,带领部落从贵阳迁安顺的传说。元世祖至元27年(1290)初,罗思、吕国瑞“请创罗甸宣尉司”时,即“言招罗甸国扎哇、龙家、宋家、仡佬、苗人诸种苗人四万六千六百户”。
蔡官苗族有3个支系,最先迁入者是“蒙阿里”(小花苗)、“蒙阿志”(水西苗),以阿达卜为中心,元朝初年,阿代卜瓦解,3支苗民散居各地。故明《贵州名胜志》称:“苗者,古三苗之裔,自长沙、沅、辰、夜郎之境皆有之……普定卫,晋为兴古郡地,唐为罗甸国地,罗鬼,仡佬,阿励苗所居”。“蒙擂”(锅圈苗)支中的大坡硐王、杨、吴三姓是清初自黔北迁入。
《安顺府志》载:神宗万历2年(1574)秋,贵州按察使林烻章泱安国亨、安智狱,令国亨输的都尕你二则溪,及水侧之毛家等寨于智。(水侧凡十三寨,曰毛家、曰可瓦、曰大南、曰王庄、曰张三、曰坝豆、曰红岩、曰左王、曰右王、曰陂花、曰蔡官、曰黎儿、曰鲊陇)。考毛家、可瓦、张三、坝豆、红岩、鲜陇皆在今定下里之鲜陇;陂花、左王、右王、蔡官皆在定下里之白泥田;惟黎儿、大南、王庄存考。(蔡官:为修《府志》时所用地名,当时应为彭家庄)。七年(1579),毛口六队苗作乱,巡抚、贵州右副都御史王缉抚之。
[回族]
回族来源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和阿拉伯人,十三世纪中期,成吉思汗西征攻占了许多伊斯兰教国家,将被征服的各国军队和征召的人民混篇为“探马赤军”,领回国攻打金、宋。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忽必烈自甘肃、宁夏地区率十万蒙古混合军攻占云南,留其部下兀良合台带兵镇守。兀良合台部的回回军士便留下来定居云南。
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一带,至元十三年(1276)设为乌撒路,十五年(1278)改为军民总管府,由云南行省派官治理,屯军戍守,一部分回回军士到那里,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亦奚薜(水西)土官蛇节和顺元路土官宋隆济反元,元廷派兵镇压。“大德七年六月乙未(1303年7月),以亦奚薜就平,探马赤军二千人讨阿永(今川、黔交界)叛蛮”。又有一批回回军士进入威宁。明洪武十四年(1381),回将沐英与傅友德南征,攻占乌撒,设置卫所,留兵“屯垦北关至下坝”和“大桥一带,分兵布将,创兴士屯”。明军中一部分回回军又定居下来。由于上述原因,故《威宁县志》载“威宁西北一带……多回族。其先皆出自甘、新,随元、明两代征西南,故移植于滇及黔之边地……就威宁而论,户已逾万”。威宁马家屯坟山的一块墓碑记载更为详细:“予族世籍平凉(甘肃平凉),于洪武十四年晋守乌撒,历明至清三百余年”。
境内的回族,多系清从云南昭通、威宁迁来,其杨、李、撒、张、刘、猫、丁、马8大姓中,杨、撒2姓是光绪年间(1875~1909)为虫灾、官府所迫,在其祖先杨洪友等的带领下来到安顺塘官乡马鞍山;李姓是其祖先李德安、李德胜发动反封建官府斗争失败,李德安为官军所杀,李德胜被迫于光绪十七年(1892)从威宁戛里带领全家逃来安顺;马姓是其祖先马士洪杀死了抢夺其马的土豪恶霸(马士洪原在威宁以赶马为生),被当地官府通缉而逃来安顺樟树寨。
除由威宁迁入外,还有少数是来自兴义、兴仁、普安等地。如丁姓是其祖先丁益堂同治年间(1862~1875)在兴仁参加金万照的反官府斗争失败后领家族18人逃来安顺,先到火烧寨,光绪年间又搬到樟树寨。至2002年,樟树寨回族有十个姓氏,为:杨、李、撒、张、刘、猫、丁、马、锁、董。
[白族]
白族,亦即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进行识别的待识别民族——南龙人。
南龙人族别的识别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以费孝通教授为领队的国家民族识别工作组曾对南龙人作过调查,在取得大量资料的前提下,作出了南龙人是少数民族的结论。但族称一直未得到落实。直到20世纪90年代,经国家民委多方考证,确定为白族。
白族(南龙人)是古代龙国人与一部分明初西迁贵州的应天(南京)人的融合体。战国初年,中原龙国为楚所灭,楚将所俘龙国人流徙到贵州。故称“盖徙〓氏之裔”。秦汉之际,龙家有所发展,龙、谢2姓与傅、尹、董3姓并列为牂牁5大姓。晋至唐,龙家利用各封建王朝“以夷制夷”政策之便,势力得到了很大发展,其赵、谢2姓均雄长牂舸及其附近的地区,成为闻名遐尔的“西谢蛮”和“西赵蛮”。宋代,大姓势力强弱起伏不定,唯龙家势力始终保持极盛,为西南“七番”之首,以致被史家当作“七番”之王录于史书。元初,龙家势力虽有所减弱,但仍不失为当时贵州西部的一大部族。元世祖至元27年(1290),斡罗思、吕国瑞“靖创罗甸宣慰司”时,“尚言招罗甸国扎哇并龙家、请宋家……诸种蛮夷四万六千六百户”。龙家在贵州仅次于彝族,居第二位。
人明以后,龙家的分布基本遍及贵阳及其以西地区。在安顺者多在城府附近。《贵州图经新志》卷九载:“安顺州,州民皆龙家夷类,多张、刘、赵、谢四姓”。这一时期,龙家内部分成了大头龙家、马蹬龙家、狗耳龙家、曾竹龙家和白龙家五种。安顺有马蹬龙家、大头龙家、曾竹龙家3种。据田雯《黔书》载:“马蹬龙家在宁谷、西堡、顶云之间”。《百苗图》说:“大头龙家,镇宁、普定属有之”。宣统《贵州地理志》认为:曾竹龙家,在安顺府属。
明初,龙家得到发展的同时,又有一部分应天府人为逃避明成祖朱棣的迫害迁来安顺。《安顺府志》载:“侬家,一曰龙家,相传外省客籍,又传自明时奉调来黔……府大洞口、中树、讨兑寨、木头寨有之。普定大桥坡、小张官屯诸寨亦有之”。这些远道而来的南京人,得到古朴龙家的友好相待,“以夏变夷”隐居下来,改变原来的风俗和姓氏、融合于龙家。故称:“惟龙家为近朴直。吾先知其可依也。乃率所属以和之,和其理居,和其姓氏,和其衣服、礼仪、语言,器用”。这个龙家人与南京人的融合体,经过长期的发展而成为今天当地的白族。
龙家早期除部族首领有姓氏外,庶民一般有名无姓,后随其首领姓赵或姓谢。南京人与龙家人融合后,对外以赵、谢为明姓,对内则有鲜为人知的萧、祝、陈、周、张、钟、司、焦、秦、朱、柏、颜、晏、韩、曾、黄、傅、赫、金、吴、郑、穆、李、刘、宋、姜、薛、徐、龙、何、王、冯、华、岳、路、常、董、程等49个暗姓,其中明赵姓包括27个暗姓,明谢姓包括22个暗姓。清时,为避免同姓通婚受异族议论,明赵、谢2姓中部分人改为文、万、成、张等姓。
[仡佬族]
仡佬族来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鸠僚濮。濮人的故地,是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东汉孔晃注:“卜人,西南之蛮”。孔安国亦说:“濮为西南夷也”。在贵州的是鸠僚濮。
三国时期,贵州西部的鸠僚濮逐渐发展并危及蜀汉南部。《华阳国志》载:“平南事讫,……兴古僚种反”。《晋书·武帝本纪》亦载:“武帝太唐4年(283)六月,牂牁僚二千余落内属”。咸丰《安顺府志·纪事志》:(蜀汉)后主时,普里(今安顺)佯僚反,命济火讨平之。
晋至唐,僚人事件、史书不绝。有“僚在牂牁”、“僚自牂牁北入”、“剡州僚叛”、“讨恶僚,刚夷数千落”等记载。
宋元时期,“普星附于暴蛮”,僚患渐戢。明清之际,因“开发苗疆”,僚事复现,“洪武二十六年(1393),西堡长官阿得及诸寨寨长作乱”。“洪武28年8月(1395年9月),西堡长官阿傍作乱”。“武宗正德五年(1510),西堡〓僚阿得、狮子孔阿汇据沧浪叛”。明人曹学全认为:“普定卫(今安顺市西秀区境)……仡佬、阿利苗所居”。这些“僚”或“仡佬”即今境内仡佬族先民。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