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206
颗粒名称: 【卫生】
分类号: R19
页数: 25
摘要: 蔡官镇卫生内容主要有:卫生机构人员、医疗制度、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爱国卫生、中医中药。
关键词: 文化 卫生 医疗

内容

[卫生机构人员]
  民国及民国以前,境内无卫生机构,病轻者找懂草药的土医治疗,病重者送往安顺城区治疗。由于缺医少药,加之愚昧,有的村民“看米打卦”、“求神拜佛”、“倒水饭”、请巫婆到家中“退鬼”等,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因而贻误治疗时机,酿成了不少人间悲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0月,安顺县卫生科组织筹建安顺县卫生院,同时先后组建区乡卫生所,各乡抽人员培训后,回原地开展医疗工作。1955年,蔡官区成立五区卫生所,办公地点在王家庄,有老式房屋五间,面积108平方米,职工6人,第一任院长陈玉佩。1958年,贯彻执行“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各公社建立了民办卫生所,境内有蔡官屯卫生所,塘官屯卫生所,小〓街卫生所,平地场卫生所。1959年,五区卫生院从王家庄搬到蔡官屯孙锡之家大院下院坝两间厢房内办工,改名为“蔡官公社医院”,当时无任何医疗器械。1961年经区委研究决定,在关口寨设一个医疗点,配有价值2000余元的药品及器械。1961年底,蔡官公社医院又从蔡官屯搬回王家庄老地点办公。增设丙种手术包,开展下腹部手术(第一个下腹部手术由陈树悦与庄忠明所作),但无化验设备。1961年8月,蔡官屯公社卫生院改名为蔡官区卫生院,1962年后有1间观察床,2间病床。1967年,县妇幼保健站支持人民币10,000元,修建长山脚下卫生院,总面积120平方米,1968年,同年增设X光机一台,德国显微镜一台,开始了化验项目。1971年,蔡官区卫生院由王家庄搬到长山脚下新建的医院办公楼办公。同时集中力量抓好卫生人员培训,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上来。
  1973年贯彻执行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精神,蔡官区各大队相继建立大队卫生所,卫生所医生称“赤脚医生”,配“赤脚医生”1~2人,负责各大队简便医疗业务,时全区有“赤脚医生”62人。
  1974年,按上级指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为男结扎、女结扎、人流引产、上环(时称“四术”)。同时,增设了乙种手术包,开展中腹部手术。
  1978年,由卫生局拔款10,000元,蔡官区拔款5,000元,卫生院集资3, 000元,修建长山脚下第二栋卫生综合门诊楼,总面积为234平方米。
  1979年,中心卫生院(现蔡官镇卫生院)逐步实现人员、设备、房屋“三配套”,整顿和巩固了合作医疗,充分利用中草药和民间单方、验方防治疾病。同时整顿了全区医疗卫生网,加强了管理,改进了服务态度,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护理,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做好各项卫生业务工作。
  蔡官区医疗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重视,每年从县人民医院抽出两名技术员对蔡官卫生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了蔡官各乡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到1980年,基本解决了农村一般疑难病症和卫生问题。
  1982年,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的推行,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也同时进行。区、乡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岗位责任制。1982年底,蔡官区卫生院有病床位10个。
  1985年,有个体开业医生3人,个体户药店6家。
  1989年,整顿私人诊所,对开业的医务人员实行统一的考试制度,在考试考核合格的前提下再严格审批手续,经卫生局同意发给行医执照,1990年10月,经卫生局批准,蔡官区合法诊所3个医生3人,个体经营药品4人。
  1993年3月,从各类卫校毕业部分学生,经市卫生局审批后,在各村开办“村卫生室”。1996年地、市、镇投资125,000元,卫生院投资155,000元,卫生人员集资2,000元,修建门诊综合楼一幢(现新路口处),共548.5平方米。
  1997年,蔡官镇卫生院增设了1000毫安X光机、B超机、尿十项、多功能呼吸机、制氧机、心电图等医疗设备,病床位增到20间。业务收入从过去的每年4~5万元,增加到现在50余万元。蔡官镇卫生院全天24小时有专职医师接待就诊。
  1998年,西秀区第一人民医院对蔡官镇卫生院进行技术帮扶,使蔡官卫生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1999年,蔡官镇卫生院充分利用已成立的44个村级卫生室,与计生站配合发放避孕药具,共发放药具286人,利用村级卫生室发放避孕药具的优势在于快捷、简便、灵活、操作难度小,育龄夫妇易于接受。促进了全镇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认可,贵州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将此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2002年12月止,蔡官卫生院有职工26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9人。44个卫生室受所在地村委会领导,业务上接受镇卫生院领导,负责该村疾病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新法接生等。
  境内的企业医院有安吉铸厂职工医院、新安机械厂职工医院。
  [医疗制度]
  职工医疗制度
  195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组、团体及所居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决定将公费医疗防治范围从1952年7月起分期推广。公费医疗推广实施,由县卫生科代为管理,经费纳入地方财政列支。在当时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为县级行政机关、党组、群众团体(包括工会、妇联、共青团的在编人员),县级文化、教育、卫生、科研单位,由国家预算拨款开支(包括差额补助)的在编人员等。1954年后,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纳入公费医疗。公费医疗使用包括门诊、住院挂号费、药品费、手术费、治疗费、检验费、材料费、接生费、床位费及经过医生诊断,可以施行绝育手术、人工流产手术的医药费。
  经费标准:1954年4月,省卫生厅规定每人每月医药费15,000元(时币,折合人民币1.5元)。1955年,蔡官区享受公费医疗人员38人。1964年3月,省卫生厅公费医疗经费提高为每人每年人民币24元。1968年11月,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办事组规定医疗费每人每月按1.5元标准交单位自行掌握,超支部分由单位自行解决。以后,公费医疗经费标准不断提高,逐步增加为每人每年30元,36元、60元。1987年2月,安顺县人民政府规定享受公费医疗的单位按在职干部、职工人均每年80元,离退休干部及职工、人均每年120元包干(包括门诊,住院)。具体办法是:离退休干部及职工无论门诊或住院实报实销,其中全年医疗费不得超过120元,节余的80%给个人,20%由承包单位留作调剂使用。在职干部、职工的门诊费用,由单位按工龄承包给个人,工龄在15年以上者,每月人均4元;工龄在15~25年之间每月人均5元;工龄在25年以上者每月人均6元。年终结算时个人的门诊费若有节余,节余额的80%奖给个人,20%由承包单位留作调剂使用,如超过规定限额的,个人必须支付超出额的20%。在职干部、职工经医院诊断确需住院治疗,经所在单位同意,其住院费予以报销。1989年2月,安顺县人民政府规定县直机关每年人均80元,各区、乡(镇)70元,离退休人员每年人均120元的经费标准。门诊费医疗标准按1~9年工龄每月3元;10~19年工龄每月4元;20~29年工龄每月5元;30年以上工龄每月6元,退休人员每月6元,离休人员每月7元。确需住院治疗者,亦按工龄长短享受公费医疗。其中1~9年工龄者,报销75%,单位付5%,个人付20%;20~29年工龄者,报销80%,单位付5%,个人付15%;退休人员,报销85%,单位付5%,个人付10%,离休人员,报销95%,单位付5%。1990年5月,市公费医疗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在职干部、职工的基础医疗费,工龄有15年以上者,每月人均5元。工龄在16~25年之间者,每月人均6元,工龄在26~35年之间者,每月人均8元,工龄在36年以上者,每月人均9元。门诊超支的医疗费用,由个人支付超出额的40%,包干管理部门报销60%;住院超支医疗费用(即超出基础医疗费的部分),个人按其工龄长短支付,工龄在15年内者,个人支付超出额的15%;工龄在16~25年之间者,个人支付超出额的10%;工龄在26~35年之间者,个人支付超出额的5%;工龄在36年以上者,个人支付超出额的2%;其余由包干管理部门报销。对离退休干部、职工及二等以上的伤残人员,每月人均10元(包括门诊和住院),门诊和住院超过个人定额的,由财政报销。对需要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的,经有关单位证明和公医办审核后,由个人支付超出额的10%,财政报销90%。对严重慢性疾病及危重疾病者,经有关单位证明和公医办审核后,可以实报实销。对计划内生育分娩者,住院费超出个人定额的部分,由包干管理部门报销。
  1952年,对享受公费医疗者,实行分片、定点、建卡工作。患病者必须凭证就医,按证登记。境内的行政干部凭公医证可以在安顺县辖区内任何一家医院看病就医。对确需转上级医院的患者,须持有县人民医院转诊证明,转省级医院患者需持有安顺专区医院转诊证明和县人民委员会的介绍手续。转省外医院则由省医院办理手续。公费医疗费因连年突破财政预算,其原因为:老干部逐年增多,没有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范围和用量,部分干部随意要药,医生难以拒绝,有的甚至用公费证到医院开保健用品和生活用品。其次多人用一公医证,或一人持证,全家看病。1985年,经县人民政府和卫生局协商,为堵塞漏洞,杜绝不合理的医疗开支,公费医疗实行定额包干,节约有奖的办法,节约归承包单位。1987年2月,成立“安顺县公费医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有关公费医疗管理工作。公费医疗实行直接由享受公费医疗的单位承包。1990年以后,干部、职工医疗费贯彻“三个一点”(即国家补助一点、个人负担一点,工作单位承担一点)的原则。1992年以后,蔡官镇的职工医疗费按每季度人均25元标准发放,离退休人员按每季度人均35元标准发放,门诊费、住院费所需医疗费财政不予报销。
  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合作医疗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医疗制度,是依靠农民自己集资或集体(生产大队、小队)投资,自己培养医生(赤脚医生)进行防治小伤小病,为农民提供保健和医疗的一项措施。
  1971年5月,蔡官区有9个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站,并实行了合作医疗,是年11月,派5人到安顺地区卫校进行学制为一年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结业后均回原合作医疗站工作。
  1973年,蔡官区各大队相继建立了大队卫生所,“赤脚医生”1~2人,负责各大队简便医疗业务。据统计,时全区有“赤脚医生”62人。1975年12月,为落实省卫生厅提出“在全省基本普及合作医疗”的要求,蔡官区选派9人到安顺地区卫校参加学制为一年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为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准备了技术力量。1977年,蔡官区实行合作医疗的有63个大队,“赤脚医生”增至93人。其中女“赤脚医生”34人,占总大队数的53.8%,生产队卫生员22人,农村接生员16人。
  1977年~1979年,蔡官区选派“赤脚医生”15人到安顺县医院、安顺地区卫校参加两年以上专业技术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有11人获得证书。1980年,蔡官区保留合作医疗点26个,占生产大队总数的41.27%,有“赤脚医生”的大队56个共计69人,农村接生员13人,生产队卫生员17人。
  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合作医疗制度也作了相应改革,原合作医疗站由集体或“赤脚医生”个人承包,独立核算,卫生局停止了对合作医疗的经费补助。
  初级卫生保健
  1993年,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到2002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蔡官镇成立了初级卫生保健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日常工作办事机构,把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按照要求,将初级卫生保健纳入卫生院、卫生室分解目标管理,完善卫生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全镇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100%。2002年12月底,辖区内建有村级卫生室44个,覆盖率达100%,其中,甲级村级卫生室20个,覆盖率45%,合格村卫生室24个,覆盖率达55%;全镇“安全卫生饮水普及率”达46.4%,改水受益人数20800人。全镇公共厕所70个,卫生厕所70个,合格率达8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4%。有户厕所10617个,其中卫生厕所4805个,合格率达45.3%,无害化处理3292个,处理率为31%。婴儿死亡率从1994年的24.6‱下降到2002年的4.7‱,孕产妇死亡率从1994年的70.02‱下降到2002年的2‱,新法接生率从1994年73.6%上升到2002年的98.5%;高危孕产妇住院监护率为100%,孕妇系统管理为88%。
  2002年,儿童“四苗”接种建卡率为95%;法定报告传染病制度化,规范化达100%。至此,蔡官镇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卫生防疫]
  民国及民国以前,境内无卫生防疫机构,瘟疫肆虐,天花、霍乱、斑诊、破伤风、伤寒、回归热、疟疾,以及儿童常见的白喉、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麻风病等传染病的发生,使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民国18年(1929),沙锅寨发生瘟疫。一年内病死29人,其中张全珍家一年内染病死了4口人。是年,兑沙地、水塔因疟疾死亡1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预防接种,贯彻实行“预防为主”方针,防疫工作列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对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防疫
  1950年~2002年,境内传染病总发生动态是:乙类传染病16种,计5713例,死亡318例,年均发病率为1.7623%,死亡率为0.01478%,病死率为0.71%。20世纪50年代平均发病率0.1679%;60年代是3.2843%;70年代为1.8977%;80年代为0.8764%。2000年发生乙类传染病10种,计203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0.537%,死亡率为0.0064%,病死率为0.43%。
  各系统发病情况:呼吸道传染病共7种,乙类6种,计7321例,死亡89例,年均发病率0.978%,死亡率0.019%,病死率1.03%。白喉发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0.04979%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的0.027%,20世纪80年代以后无发生。百目咳发病率20世纪60年代为0.3124%;80年代为0.3013%;90年代为0.0784%,达到国家的控制指标;2000年为0.0139%。
  肠道传染病发生4种,计1798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为0.3769%,死亡率为0.00271%,病死率为0.57%。1964年蔡官区塘官公社发现脊髓灰质病例,20世纪60年代发病率为0.00079%;70年代为0.00193%;80年代为0.0003%,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无病例发生。
  虫媒类传染病共发生5种,计7132例,死亡7例,年均发病率为0.2173%,死亡率为0.00093%,病死率0.49%。疟疾发生居首位,1950年和1962年曾暴发流行,主要是格来月、关口寨、兑沙地、沙锅寨、水塔坡、大荒地、果者、浪河等地,发病率达1.179%~2.3714%。经大规模抗疟防治,20世纪70年代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年均发病率为0.0237%;20世纪80年代年均发病率为0.00317%;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无病例发生。
  生物源性传染病共发生3种,计20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为0.005161%。1964年,出现钩端螺旋体病并呈局部流行,1976年再次流行, 1978年后开展预防接种,到20世纪80年代流行情况得以控制,发病率由1977年的0.0493%降至1989年的0.00047%、2002年的0.00032%,呈散在发病。1984年,狂犬病传入蔡官区,经1985年、1986年全力防治、得以控制。
  1987年~2002年发生淋病16例,发病率为0.01698%。此外肝炎、副霍乱、百日咳、菌痢、结核病和狂犬病等病例时有发生。
  预防接种
  (1)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计划预防接种
  20世纪50年代,面对危害最重的天花、白喉、麻疹、结核、百日咳等疾病,蔡官政府和卫生部门组织训练种痘员,在群众中开展牛痘普种。同时大搞爱国卫生运动,使疾病有所减少。1957年2月31日,蔡官区公所下发《关心下一代健康通知》,控制和消灭儿童易患的传染病,区委安排部署,从4月1日~10日,10天时间对全区儿童进行牛痘苗种。具体是:蔡官屯乡602人,塘官屯乡450人,箐脚乡和小〓街乡共450人,郭家屯乡480人,大洞口乡和跳蹬场乡共520人,全区共完成2502人的种痘任务。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逐年接种牛痘苗,天花被消灭。
  第二阶段:对原接种牛痘对象接种牛痘,巩固效果。1977年~1981年,共接种3271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采取了一年一度的突击性预防接种,建立0~4岁儿童的预防接种卡。1976年后,将麻诊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三联制剂作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1977年完成3818人的百白破三联针普种,接种率50.9%。1979年对2164人作麻苗普种,并第一次完成9179人卡介苗划痕普种。同年进行抽样,接种率为3.61%。1977年~1979年共完成18717人次的卡介苗、麻疹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等十一种生物制剂的预防接种。麻疹的发病在普种前1970~1976年发病率为31.16‱,普种后的1977年~1979年发病率下降到4.3145‱,百日咳从普种前的年均发病率9.372‱下降到普种后的6.426‱。
  第三阶段为计划免疫实施(20世纪80年代至2002年)。
  1982年,蔡官区卫生院在各大队建立了预防接种年龄卡。1987年推行计划免疫保偿制,制定了保偿实施细则和经费管理办法,成立了儿童计划免疫保偿领导小组。1988年蔡官区0~3岁入保儿童197人。
  1985年~1987年,冷链器材装备逐渐完善,首次运转对象为1986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以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四种为主,应种597人,实种409人,实种率68.5%;小儿麻痹糖丸应服563人,实服376人,实服率为66.8%;百白破三联疫苗应种493人,实种268人,实种率54.36%;麻疹疫苗应种586人,实种396人,实种率为67.58%。从1991年起,每年均对0~4岁儿童进行小儿麻痹糖丸强化服苗2次。
  (2)非计划免疫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础上,加大了非计划免疫工作的力度,非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世纪80年代至2002年底,蔡官卫生院先后开展了伤寒、甲肝、乙肝、乙脑、流脑、炭疽、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破伤风类毒素等11种生物制剂的预防接种。
  1993年~2002年12月,蔡官镇卫生院共接种甲肝疫苗133人,乙肝疫苗3263人,伤寒疫苗10760人,霍乱疫苗105人,乙脑疫苗2380人,流脑疫苗12750人,狂犬疫苗480人,使肝炎、乙脑、流脑、霍乱、伤寒等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地方性流行病防治
  (1)疟疾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蔡官曾流行民谣:“八月谷子黄,摆子鬼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1929年,兑沙地、水塔坡在一年内就死了1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抗疟提出了具体要求,卫生部门把抗疟问题纳入工作的首要内容,蔡官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抗疟灭疟工作,尽量降低发病率,巩固抗疟效果,在净化疟区三个环节中下功夫。蔡官地处亚热带,鉴于疟病与气温、雨量等关系密切,境内疟病传播季节5~10月份,发病高峰为8月,11月至次年3月为休止期,系不稳定的中低度疟。1956年~2002年,共对78个自然村寨进行了疟原虫调查。调查人口数共5138人,对123人进行血检,疟例占0.97%。经调查证明,境内发病以间日疟为主,分布各乡,其中以平地场乡、塘官乡、驿马寨乡多见。
  1956年~2002年,对139个自然村寨,1185人次的流行病学调查,有疟史59人,疟虫率为4.9789%。
  在1957年、1962年、1972年的调查中,查出按蚊类型与发病关系的情况。其中:中华按蚊632只,微小按蚊6只,分别占调查蚊数的91%和1.93%,巨按蚊1只,占0.39%。经调查证实,境内疟原虫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稻田和牛房为主要寄生和栖息地,住宅次之。
  1957年4月,脾肿调查29人,脾肿人数10人,占34.48%。同年8月调查30人,脾肿人数为12人,占40%。1962年调查81人,脾肿人数9人,占11.25%。
  调查结果,境内疟疾特点为:
  (1)系不稳定性中低度疟。
  (2)疟原虫以间日疟为主。
  (3)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4)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5~10月份。
  经过调查后,防治阶段为三个。
  第一阶段降低发病率,主要是在1956年~1963年间。以大面积群防群治、灭蚊、化防、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的综合措施。经8年努力,发病率逐年下降。由于对防治疟疾的特点认识不足等诸因素,以致1962年再次出现过一次小高峰。
  第二阶段,在1964年~1977年。这阶段主要清除残余病点和防止产生特病区,巩固抗疟效果。
  第三阶段,主要在1978年~1984年,此阶段称净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发现传染源,根除和防治疟疾复发。
  在疟疾的防治中,参加抗疟的区医务员41人,乡级54人,大队赤脚医生51人,社会力量95人,专业人员54人,其中8人到县级学习抗疟。1956年~1984年累计有163人的抗疟队伍活动在蔡官区的村村寨寨。
  预防的具体措施:1951年~1963年,流行季节对人房、畜圈、厕所进行1~2天的药物滞留喷洒或杀虫喷洒。1977年前,对发病率15%以上的关口寨、浪河、沙锅寨、老龙寨、果者、樊家庄进行全民性化学预防服药6~8天。隔15天服乙胺嘧啶一次,流行高峰期要求服药4~6次。1977年以后改为患者周围人群进行30人左右的化学性预防服药。
  1980年以后,对有疟史、原虫阳性和脾肿者进行抗复发治疗,具体为:百乐君24克分四日服,对有近一年疟史者总剂量伯奎90毫克,分服四天,第一、二天加氯喹0.69克。对疟疾现症病人和原虫携带者,伯奎150毫米克分五日服,第一至第三天加氯喹总量1.5克,一个月后再服治一个疗程。此称“又五疗法”。
  1957年~1982年,对现疟病人治疗598人,春抗3618人,化防3794人,药物滞留喷洒30个自然村寨,计513户,面积509平方米。发病率从抗疟前的106.9‱(1954年)下降到9.83‱(1968年),从1975年的2.98‱降到2002年的0.32‱。原虫率由1957年的29.36%下降到1984年的0.16%,脾肿率的显性检验X2等于4.42,大于3.04,P<0.05,具有显著差异。1977年~2002年,发病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
  (2)伤寒病:
  蔡官区是伤寒病的高发区,病情重、病期长,终年均有发病。夏秋季比冬春季发病高,4~9月发病占全年发病数的68%。各村之间发病率随水源流动状况而变化,地势低洼地区发病率高于山区和丘陵,贫困村庄高于富裕村庄,重发区高于始发区,青少年高于成年和老年。
  伤寒发病以村庄和家庭聚发病为主,局部地区呈延性流行和地方流行趋势。流行形式以水型为主。日常生活和蝇密度参与流行过程,食物性流行较小。
  水型暴发流行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6起,发病28人。80年代发病12起,发病163人。暴发点数和发病人数是2倍和7倍。1985年共发生3起,全区共发病121例,发病率高达132.7‱,条件差,地势低洼地发病率高达429.99‱。暴发流行形势凶猛,持续时间长,迁延至1986年。病情重,并发症高,原因为耐氯霉素菌株污染水源。蔡官区为贫水区,地表水可通过石灰岩溶洞裂隙通入地下水里,村民多饮分散式自然水源,多数水源位置低,水源短缺现象严重,在天旱和暴雨后极易发生水源污染,特别像格来月、关口寨、沙锅寨一带更为严重。1986年蔡官区的伤寒流行与此现象关系密切。
  伤寒流行多为正伤寒菌株引起,副伤寒甲、乙型可参与流行和引起散再发病,1986年,对1985年住院确诊的32例伤寒愈后人群进行带菌检查,伤寒菌株检出率为7.3%,副伤寒及其它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6.3%,伤寒菌株检出率为其他沙门氏菌检出率的50%。1985年流行的伤寒菌株,经噬菌体分型为Ⅱ型。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等治疗效果较好。1996年,关口寨小坝自然村因水源污染,伤寒病暴发流行,159人的自然村发病132人,发病率82%,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派医疗队进驻,经过全力治疗,患者全部痊愈。
  (3)麻风病
  麻风病发病较高,患病者多为生活较困难的农民,民国时期患者受周围的人群甚至亲友的唾弃,一般要遭活埋或烧死,或被迫远避于深山密林。民国7年(1918),长冲对麻风病人处置:活埋1人、烧死2人,远避深山2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麻风病的防治非常重视,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
  一是把病人送到麻风村
  1958年,县人民委会员发出《关于动员麻风病人住村隔离的通知》,后于1959年蔡官屯公社送4名麻风病人到了麻风村。
  二是进行麻风病人调查
  1953年到2002年,共进行了3次麻风病普查和一次麻风病的抽样调查。
  1953年11月县人民政府民政、卫生科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普查,查出第五区患麻风病16人,逐个登记造册存档。
  1958年进行第二次普查,由安龙麻风医院院长杨仁炳与安顺乐万麻风院医生董昌东等12人配合进行。在蔡官境内逐村进行普查。共查出麻风病人2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067%。其中男性19人,女性5人;乙型麻风8人,占33.3%,T型16人,占66.7%,已婚18人,未婚6人,属家庭内传染的6人,属家庭外传染11人,不明原因传染的7人。
  1983年5月第三次普查,县卫生部门联合蔡官区的各乡医务人员分成技术、后勤两个组按“随机抽样“线索抽样调查”、“追踪病人调查”、“病人家属体检”的方案进行,共查了109人,查出新患者2人。
  (4)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为蔡官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率居第三位。20世纪50年代发病较低,60年代为2‱;70年代为3.6‱;80年代为5.1‱;90年代为5.8‱。各年代的峰值:70年代为1972年和1979年,发病率分别为5.2‱和6.07‱;80年代代表年份为1984年和1985年,发病率分别为6.1‱和9.0‱;90年代代表年份为1991年和1997年,发病率分别为8.3‱和9.2‱,;2001年,发病出现最高值,发病率15.4‱以上。
  1996年,对塘官片区、小〓街片区、平地场片区病毒性肝炎开始监测,监测人数为1372人,发病率高达12.3‱。实际监测检查分为病毒性肝炎甲、乙两种型别,甲型肝炎58.1%,乙型肝炎22.9%,非甲非乙型肝炎19%。甲型肝炎发病以夏秋季为高,2~6岁儿童为多,乙型肝炎发病季节不明显,以青少年发病较高。
  (5)副霍乱(副二号病)
  1959年,兑沙地发生副二号病13人,死亡2人,经全力防治,副二号病得到控制。1984年在长冲、沙锅寨、发砟发生,该次发病为流行病学的古典稻叶型。发现副二号病后,区公所首抓副二号病的防治工作。凡确诊或疑似的病人即定为疫点,立即封锁。
  (6)百日咳
  1952年以来,百日咳发病遍及蔡官的村村寨寨,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到2002年,计发病1238例,死亡2人,年均发病率0.8176‱,死亡0.031‱。此病年年均有发生。百日咳流行5次,较大的有3次。
  以樟树寨、浪竹坝、鼠场、发砟、关口寨、沙锅寨、潘家庄发病较多,1979年至2002年发病31例。
  1977年8月开始,用百日咳三联疫苗一年一度接种。每年从8月开始对6个月以上儿童接种全程注射2针,以后在2~3岁和5岁时各加强注射1针。1985年建立冷链,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和省卫生厅颁发的《贵州省计划免疫工作实施细则》,接种年龄提前到三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全程三针,次年加强注射一针。区设常年操作接种门诊,农村每年5~6次,接种率为80%以上。接种前,年均发病率为0.951‱,病死率为0.58‱;接种后,年均发病率为0.356‱,病死率为0.021‱;冷链实施后,年均发病率为0.081‱,病死率为0。
  (7)麻疹
  1956年1~5月,第五区发生麻疹大流行,150天中患者达89人,死亡11人,病死率为12.34%,安顺县从1951年开展了麻疹防治,蔡官从1953年全面开展麻疹防治工作。
  第一阶段,麻疹疫苗问世前(1951年~1966年)。麻疹发病率103.39‱,呈现自然增长的流行趋势,流行和暴发流行发生于各乡。1959年为最高发病年份,发病率176.24‱,死亡率10.97‱,死亡病例虽因麻疹引起,但多因合并症所致。此阶段的预防尚无特殊方法,只是以隔离为主来控制发病数量。
  第二阶段,(1966年~1976年)。麻疹疫苗问世,预防方法采用预防麻疹疫苗接种,对8个月至5岁年龄组的儿童进行接种免疫,干扰麻诊自然流行过程,采用施药预防接种达到免疫效果。境内年均发病率较第一阶段有所下降,发病率46.39‱。
  第三阶段(1977年~1984年)。计划免疫期。
  麻疹预防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对满18个月以后的儿童,一年一度地进行免疫接种。年均发病率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又下降为12.94‱。
  第四阶段(1985年~1987年),为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期。
  麻疹疫苗实现了在冷藏条件下储存、运输、保管和使用,保证了疫苗的低温管理,保存疫苗的有效活性,克服了以前一年二次接种时间的限制。蔡官区开设了计划免疫门诊,实现了各村每两月接种一次。
  第五阶段(1988年~2002年),为加强复种免疫期。
  在第四阶段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七岁儿童进行加强复种免疫,预防效果大为提高,达到了有效控制。1995年年均发病率控制在1.5‱以下。
  (8)白喉
  白喉是古老的一种传染病,传染性强,死亡率也比较高。1952年12月~1953年3月,境内发病91例。首先是从东关的火烧寨发生蔓延到蔡官的梅家庄,后蔡官的各个乡流行。发病年龄在2~30岁为多,秋冬季节发病为主,11月最高,人群普遍易感,男女差异不明显。1952年12月30日,蔡官区组织医务人员11人参加扑灭白喉病工作,拟定了“防重于治”的总方针,宣传组织群众提高对白喉危害的认识,积极配合工作队工作,早期发现病人。对易感儿童开展白喉疫苗预防注射。第一次注射171人次,第二次注射237人(次)。1953年秋又注射预防211人。同时,对人群进行检疫,共检疫3784人,对疫区易感儿童进行全面普查,共普查319人。经普查发现带菌者24人,占普查数的14.8%,在人群检疫时开展化验169人,结果阳性19人,疑似5人。在化验的83人中,阳性11人,疑似4人。
  1950年~1980年共30年间,发生白喉316人,死亡12人。1981年至2002年的23年间,经过各种防治措施,未发现白喉病人。
  (9)痢疾
  肠道传染发病例数占每年各类传染病例的四分之一稍多,又以肠道痢疾为最高,占50~70%,主要是菌痢和阿米巴痢疾,1979年阿米巴痢疾发病率1.82%,菌痢为2.07%,两者之比1∶1.3;1980年阿米巴痢疾发病率为2.27%,菌痢为3.3%,两者之比为1:1.52;1981年,蔡官屯共269户,794人,阿米巴痢疾发病率为1.67%,菌痢1.11%,两者之比为1∶0.66。终年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高,5月—10月占全年发病的77.7~90%。21~41岁组居高,男性比女性高。1993年,蔡官镇共有6189人传染痢疾,其中男性为3418人,女性2771人。
  迁延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水污染途径传染。预防中,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根治带虫者和保护水源来实现。
  (10)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痰、飞沫、唾液等传播,临床上以肺结核为主,其次有淋巴结核,骨结核,结核性脑炎等。每年均有发病,1970年,蔡官区结核病患者73人,死亡8人;1985年,安顺地区对蔡官进行第一次结核病调查,抽样实查1987人,男1008人,女979人。出现病人5例,患病率为0.241%,男性2例,女性3例,男女比为2:3。查出病例后采取系统治疗,转归良好;结核菌素试验39人,复验37人,查验反应的37人,阳性29人,阳转率为78.29%,其中活阳性4人,强阳转率10.25%,零反应8人,占查验反应人数的20.51%,阴性反应10人,占查验反应人数的25.64%,检查卡痕39人,有卡痕31人,卡良率78.96%。
  从1951年至2002年,年均发病35人左右。2002年5月23日,蔡官镇召开结核病控制项目培训会,落实中国结核病—日本援助项目实施计划,对辖区内结核病进行普查,镇卫生院结合病人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给病人。督促患者定期痰检、胸透,填写管理卡片,搞好资料收集保管。对结核病人进行转诊,由市防疫站进行免费治疗。
  (11)狂犬病
  狂犬病亦名“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1985年2月,塘官乡的段家庄、蔡官镇的蔡官屯首次发现病例。以后每年都有狂犬病的疫情报告。患者均是被患病的狗或猫咬伤、抓伤引起。
  1983年~1984年间,蔡官区及各公社组成打犬队,深人村寨开展打犬工作,全区家犬几乎被消灭。1983年2月~2002年12月,被犬、猫咬伤、抓伤者180余人。最为严重的是1985年,蔡官村被狗咬伤6人,其中1人发病死亡。接到疫情报告后,防疫站配合蔡官区卫生院到蔡官村设点,对被咬伤者注射狂犬疫苗。1987年,县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禁止养犬通告》后,蔡官区共消灭家犬207只。同时大力宣传狂犬病的危害及被狗咬伤后的处理方法并禁止养犬,狂犬病发病率逐步得到控制。
  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分布范围广,危害人数多,病情严重。地氟病是人体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蓄积性中毒。境内属地氟病重灾区、高发区。
  1983年,对全区3974学生进行调查,氟斑牙患者2007人,氟病率50.5%,氟斑牙以着色型为主。氟病中白垩型为21.39%,着色型占50.14%,缺损型28.47%。全区人民生活在氟病区,有90%的村属重病区。2000年, 2001年蔡官镇卫生院组织力量对该病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不同程度地氟病患者高达85.7%。
  患了地氟病后,牙齿和骨骼会被损害,牙齿损害称为氟斑牙,骨骼损害称为氟骨症。
  地氟病是由于用敞灶、土灶烧煤,煤烟中的氟挥发到空气中,粘附在食物表面,人从空气中吸入和在食物中吃了大量的氟而引起发病。患了地氟病后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没有光泽。有粉笔样斑点、斑块,有的牙齿变成黄色、深黄色(俗称黑牙齿),严重的牙齿成块脱落。
  氟骨症病人感觉腰腿痛,手伸不直,关节变形,腰伸不直,甚至瘫痪,丧失生活、劳动能力。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关键是预防。2002年6月,镇卫生院加强对地氟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利用广播、会议、电视、录像、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在中小学设置地方病防治知识课程,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烧煤的炉灶要安装烟囱,不用煤火直接烘烤食物,养成食物淘洗的习惯,加煤后要马上盖严炉盖,不让煤烟在家里或接触食物。
  蔡官境内地氟病发病较为严重,波及面广,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对群众进行了宣传教育,改变燃灶和食物的贮藏及食用习惯,去除一些不合理的生活方法,开展改灶防氟,节能为主的预防工作。
  [妇幼保健]
  妇女保健
  (1)劳动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蔡官区逐步建立接生站、妇幼保健站等机构,培训农村接生员,进行孕妇的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开展妇科病的普查和防治工作。政府召开妇幼保健专门会议,贯彻“防治妇科病,做好妇女劳动保护”指示精神。蔡官区利用黑板报、简报、图片展览和文明礼貌月活动大量宣传普及妇幼卫生知识,设专门的妇幼保健专栏。
  1954年~1956年,蔡官区推行新法接生,培训各村接生员。号召和宣传使广大妇女接受新法接生。教育妇女掌握孕前、孕期及产后劳动和生活的正确方式。
  1960年,蔡官屯公社召开了除害灭病现场会,推行建立简易产房。农忙按照“三调三不调”的方法保护妇女劳动(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1961年3月18日,市卫生部门在蔡官开展宫脱、尿屡、月经不调防治工作。1962年7月,市卫生科、保健站组织防治组到蔡官区各大队开展防治试点,共检查治疗子宫脱垂患者208人,子宫复位术及上托60余人。1963年8月,蔡官区开展酒精局部注射治疗尿屡,因效果不佳而停止。
  1977年,蔡官区对实行了计划生育手术的妇女准假1月以上,1988年,制定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的五期保健措施,完善了卫生室、卫生箱设施,增加了独生子女产妇产假日程。
  (2)妇女病防治
  1962年8月,蔡官区成立了“三病”(宫脱、闭经、浮肿)领导小组。1963年3月统计,蔡官区15~48岁妇女2087人,闭经患者1131人,治疗832人。已有过生育的13117人,宫脱病人1081人,治疗989人,痊愈682人,好转307人。1965年2月18日,检查浮肿病人383人,有浮肿302人,占检查人数的78.86%,其中非营养性39人,占10.18%,心脏病7人,占1.82%,肾病、肝病、贫血8人,占2.09%,传染病和其他慢性病引起13人,均得到治疗。蔡官区医院做了大量的妇女病防治工作。治疗宫脱31人,其中中药治疗9人,上托18人,手术4人。1984年共治疗宫脱患者41人,中药治疗6人,上托29人,手术6人。1986年,已婚育龄妇女3184人,查出宫脱788人,尿屡8人,宫颈炎8人,全部给予治疗。1990年,妇检49人,查出宫颈糜烂1人,阴道炎1人,霉菌感染1人,滴虫性阴道炎1人,共治疗41人。1996年,妇检39人,查出宫颈糜烂1人。2000年以后,由于加强了妇科病的普查和治疗,妇科病人数逐年减少。
  (3)产期保健
  1986年后,对孕妇逐次进行检查登记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降低了孕妇的死亡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了新生儿和婴儿的健康素质。
  (4)新法接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妇女分娩时,或请民间接生婆,或自行用剪刀剪断脐带。接生不科学,使用器具不卫生,妇女因产后出血、产褥热而毙命者较为普遍;新生儿因患破伤风夭折现象不断发生。妇女分娩,如过鬼门关。有民谚说:“有命喝鸡汤,无命见阎王”。“有命吃鸡蛋,无命黄土县。”
  进入20世纪50年代,逐渐推行新法接生。1954年,蔡官区建立了新法接生站,当时地点在王家庄村,区卫生院政治指导员伍志林负责各类宣传训练。训练了大队接生员16名,开始新法接生工作。1962年,蔡官医院成立了妇产科,新法接生逐年提高,2002年,新法接生率上升到98.5%。
  儿童保健
  婴幼儿疾病防治:1967年,蔡官区成立了有5人组成的儿童保健组,对婴幼儿疾病开展调查和治疗工作。由于配备的技术力量较少,加之条件的限制,只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配合县妇联、各学校和区医院单独对幼儿园及托儿所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用海漂硝矫治缺典儿童1200人,蛲虫检查100人、治疗20人。1970年,预防儿童麻疹接种麻苗200人。对婴儿疾病的防治,多以突击性体验和治疗为主,缺乏系统性、广泛性和连续性。
  进入20世纪80年代,逐步对新生儿和7岁以下的儿童实行系统保健管理。1981年~1990年,共体检儿童3628人(跳蹬场公社518人,小〓街公社501人、塘官公社618人、蔡官屯公社1024人、平地场公社499人、白坟公社468人),诊治患儿227人,儿童保健咨询1248人。
  1991年,进行了弱视病调查68人,查出弱视儿童1人。1993年~2002年12月,蔡官镇卫生院对辖区内部分儿童进行了健康检查,查出患有贫血和佝偻病等营养不良儿童362人。镇卫生院收诊贫血患儿156人,并治愈149人,治愈率95.5%,好转7人。治疗佝偻病患儿206人,占儿童发病总数的96%,治愈195人,治愈率94,7%,好转6人。截止2002年底,蔡官镇婴儿死亡率为4.7‱。1~4岁儿童死亡2.87‱。
  [爱国卫生]
  环境卫生
  1953年,蔡官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细菌及消灭病毒、病菌,并开展卫生大评比,提倡人人动手,户户动员。定期检查,及时评比,各乡把检查评比的结果上报到区。1957年3月3日,蔡官屯区下发了《关心下一代健康》的通知,要求美化环境。
  1958年5月12日 ,蔡官区提出扫“四害”的卫生运动,要求社社达到“四无”即无鼠、无雀、无蝇、无蚊。是时,蔡官屯乡为第一营,消灭老鼠31958只,麻雀376只,蚊子16.7斤、苍蝇19.5斤;平地场消灭老鼠21385只,麻雀12356只、蚊子13.5斤、苍蝇15.6斤;小〓街乡、塘官屯乡也积极响应,共扫“四害”,降低了“四害”密度。
  1963年,因流行性脑髓膜炎流行,蔡官区开展了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并对学校教室内加强了空气消毒。
  1965年,蔡官区在元旦、春节前后开展爱国卫生突击运动。清除室内外一切污物垃圾,疏通阴阳井,填平坑凹。积极搞好水改和粪便处理工作。把各村的大大小小水井,普遍淘洗一次,井台砌高于地面30公分左右,修补缺漏,避免污物、臭水污染。饮河水的村寨分别设用水段,即上游为人饮、中游洗菜、下游洗衣,避免污净不分。对离水井30公尺以内的厕所一律取缔。同时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糖食果饼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管理,防止老鼠乱爬和灰尘污染,禁止酸烂变质的食品出售。
  1967年,蔡官区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春夏季卫生运动的通知》,提出注意消灭第一、二代蚊蝇和臭虫,降低“四害”密度,凡是公共厕所一周撒两次生石灰粉。1968年后,除“四害”工作终止。
  1981年,蔡官区下发了《蔡官区卫生管理通知》,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管理,对违反《通知》有关规定者,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处理。是时蔡官区做到了:公共场所无乱泼污水、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大小便现象;也无在河道乱放、乱排粪便现象;无腐烂变质的食物出售;病死的家禽、家畜及变质的肉类全部挖坑深埋,对有害有毒物进行了处理。
  1986年7月蔡官区制定了《卫生文明公约》,要求居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习以为常的小事做起”。1990年,蔡官区依照市政府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依靠科学、法制管理,常抓不懈”的基本方针,拟订了各乡(镇)的卫生目标,实行了卫生工作综合管理。1990年9月,根据市爱卫会拟定《爱国卫生活动通知》,各乡(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是年,参加卫生月活动和义务劳动总人数为3217人次。治理环境卫生,出动车4辆,清理垃圾89吨,清理沟渠400米,清理卫生死角30处,河道旁种树879株,山上种植6789株,灭鼠后密度为6.9%。1994年,蔡官镇成立了卫生组,1997年,镇政府安排专人负责新路口一带的卫生,并收取卫生费。单位内部划片包干,部门、住房、村寨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卫生条件明显好转。
  水质卫生
  民国及以前,蔡官境内各村寨的水源卫生状况较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改水建井、修筑排水沟和护井设施,传染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蔡官区村寨饮用浅层地下水占83%,饮用地表水约17.2%。小〓街、平地场、塘官等山区地下水补给量特枯年为237.48亿立方米,已利用地下水为128.5亿立方米,占枯年补给量的54.1%,提引浅层地下水的潜力不大。根据水源特点,提高饮水卫生质量,改水重点放在原有水源的改造上。1986年,交椅、塘官屯、水硐、沙锅寨由于水源污染,发生1564例伤寒病,发病率为15.51%,防疫站帮助作水井改造工作,历时2个多月,改造水井9处。1987年,对饮用水进行普查,对地面、地下水,水源污染现状进行详细统计,提出了改水的实施方案。
  1983年饮水水源普查情况:蔡官区有水源349处,地面水20处,地下水329处,被污染急需改良数310处,可受益人数57957入。
  1989年4月,日本国基本设计调查团团长松山卓见等一行3人在省地领导陪同下,对蔡官区蔡官水厂、塘官水厂的建厂方案进行了论证。1990年7月,日本政府无偿援助蔡官区饮水供应改善项目洽淡成功。此后农村改水工作在市、镇领导下逐步展开,通过接收外援、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等形式筹集资金、先后建成了一批符合卫生标准的人畜饮水设施,基本上改善了蔡官农村畜饮水卫生条件。
  学校卫生
  1963年,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利用授生理卫生课、专题报告、黑扳报、校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并建立一系列卫生制度。1965年1~6月,全区各学校半年共发生麻疹492人,死亡16人,病死率3.71%,主要发生在蔡官屯公社、白坟公社的三个大队学校,两公社的易感儿童1097人,医院要求学生服胎盘片、卫生员驻校队治疗。
  1978年以来,学校卫生工作有新的发展。到1980年,先后选定2所学校,对7至18岁学生进行体检测试,作了肺活量、心率、血压等检查,初步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1981年,对蔡官屯小学784人进行疱疹流行调查,确诊13例,患病率1.647%。以皮肤丘疹、水泡、搔痒等症状为主,严重者继发感染。发病多起于和好发于大腿内侧,经采用自制的硫磺软膏治疗,患者痊愈。
  1985年,对蔡官区各中小学生进行一次广泛的视力检查。在应检人数2178人中实检1500人。结果,视力正常的1280人,占85.33%,视力减退到0.9~0.7的163人,占检查人数的10.87%,视力减退到0.6~0.4的54人,占3.8%,0.3以下的3人,占0.2%。
  1990年,蔡官区对各中小学教室设备卫生进行监测,按《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实施。所有学校在教室采光、照明、黑板设计、桌椅高度、人均面积、卫生设施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情况,蔡官区针对各教室采光严重遮挡问题提出要求。此后,严格施行预防性卫生监测,改变了学校的卫生环境。
  1988年~1990年,蔡官农中、石头寨戴帽初中班、蔡官屯小学再次流行疱疹,确诊216例,以皮肤丘疹、水泡、搔痒等症状为主,严重者继发感染的63人,医院采用硫磺软膏、中草药煎水洗疱疹治疗,患者痊愈,疱疹得以控制。
  1992年以后,蔡官镇各学校每班每周上一节卫生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
  1994年,蔡官镇政府要求各学校安排工作人员为学生烧开水,有效杜绝因水源污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1996年,蔡官镇卫生院对各学校开展伤寒疫苗预防接种。1999年,防疫站抽查学生家中食盐,预防因食物缺碘所致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碘缺乏的学生服用磺油丸,共746份,基本上预防了地甲病和地克病的发病。2000年~2002年,在学校内开展了伤寒、流脑、钩端螺旋体疫苗、狂犬疫苗、乙脑、破伤风类毒素等11种生物制剂的预防接种。
  卫生宣传与监督
  1952年,蔡官区提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学科学、讲卫生”,在各乡各村进行全面卫生教育,开办了卫生知识培训班,举办卫生讲座12次,学习和宣传卫生知识。1958年,进一步开展“除四害、讲卫生”教育,开展除四害运动。1972年,结合备战教育,开展防核武器和细菌武器污染知识的宣传。1985年,蔡官区制定《卫生文明公约》,并广贴宣传标语,对各村进行卫生教育。1990年拟出《爱我家园》,增强了村民的卫生意识。1992年,提出“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995年,蔡官镇拟订《卫生监督条例》,组织卫生监督员4人,对辖区卫生进行调查,对食品经营的集体或个体户审发了卫生许可证。1996年~2002年,各赶集点成立卫生组,对场坝进行卫生打扫,并收取一定的卫生费。
  [中医中药]
  蔡官用中草药治病,源远流长。
  20世纪70年代后,蔡官区卫生院设置了中药房,有专职中医师3人,在临床上采用中药治疗疾病,发展地方品种,用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
  中草药
  境内的中草药品种有:
  杜仲、青皮、五倍子、紫背天癸、香樟子、一串铃、岩瓜子、随手香、牛蒡子、钟乳石、马铃子、枸杞、山楂、黄苓、木瓜、地骨皮、五加皮、薄荷、乌药、白薇、辛荑、黄莲、槐实、青术香、苦练子、当归、黄柏、益母草、桑寄生、巴戟子、桑白皮、淡竹叶、楮实、红枣、女贞子、泽兰、地串草、牵牛、马勃、决明子、山慈菇、青箱子、石菖蒲、谷精草、白前、马鞭草、刘寄奴、续断、旱莲草、卷白、茯苓、桃仁、王不留行、续随子、杏仁、射干、牛膝、贯众、刺竹、香薷、鸭跖草、茵陈、三角枫、三七、刺秋、匾蓄、瞿麦、车前草、白芨、玉子、连环草、木通、杜鹃兰、羊耳蒜、美人蕉、木姜花、商陆、龙胆草、苦参、艾蒿、沙参、桔梗、夹竹桃、水菖蒲、白苜独居、瓜子金、白头草、枇杷、地榆、板兰根、莱菔子、草玉梅、何首乌、威灵仙、藜草、苍耳、天麻、毛莨、野棉花、无花果、鱼腥草、抱石莲、胡桃、鸡冠花、水红花子、拳参、土大黄、淫羊藿、三品一枝花、柴胡、长麻、天南星、天花粉、天门冬、紫苑、百部、黄精、仙葜、董移蒜、吴茱萸、见血飞、大青叶、老虎刺、茜青草、茜草、老虎小刺、仙鹤草、瓜蒌、沙参草、金果榄、生扯拢、青藤香、三棵针、兔儿草、鼠曲草、大蓟、小蓟、山紫菀、洋金花、郁金、黄独、水吴蚣、果上叶、轮叶沙参、苡仁、金香草、黄沙草、木芙蓉、辣蓼、鳞毛蕨、虎仗、盖皮虎、独脚莲、威灵仙、夜明砂、一枝黄花、鹅不食草、元宝草、小夜关门、大夜关门、紫痛天葵、鬼针草、抬头草、狗尾草、紫山花、白堂根、一枝蒿、棕榈、鸭脚草、岸板、鹿含草、石榴、刺五加、一口血、一点血、盐映草、臭牡丹等。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蔡官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