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172
颗粒名称: 饮食
分类号: G241.3
页数: 3
摘要: 蔡官人的饮食分为储存食品、日常新鲜食品两类。
关键词: 民间 饮食 食品

内容

蔡官人的饮食分为储存食品、日常新鲜食品两类。
  储存的食品有腊肉、香肠、血豆腐、伏辣子、干巴腌菜、干豇豆、干豆鼓、糯米粑、糕粑(粘米粑)、荞凉粉、磨芋豆腐等。
  新鲜食品主要以各个季节所产蔬菜为主。
  蔡官饮食文化受外来影响较小,因而保留了其独特的传统饮食特点。常见的特色食品有:
  粑粑辣椒
  用秋末青辣椒纵向切成“滚刀”,长寸余,用盐巴腌一小时,和上糯米面粉,放入甑子里蒸熟后,倒入簸箕里,用手将成团的撕开,再拿到太阳下晒干即成。待客时,抓一把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熟即可食用。其味融脆、辣、甜、粘于一体。
  鸡辣子(辣子鸡)
  将宰好的鸡切成小块;把干红辣椒或白壳辣椒下水淘净,放入碓中舂成粑粑状,用菜油炒熟鸡肉后、放入辣子,倒进猪骨头汤或清水,煮1小时,加入甜酒汁或适量冰塘,搅拌匀后起锅即成。
  鸡爬豆腐
  从做好的鸡辣子中捞出大部分鸡块后,留下少量鸡块和鸡辣子。把新鲜的白豆腐切成块状,放入滚烫的锅中,豆腐越炖越嫩,十分可口。
  油炸豆腐
  把豆腐切成三角形或立方体,或将豆腐捣碎,加入盐和五香粉适当欠粉,用手搓成丸子,放进油锅,火力适度,到炸制表皮嫩黄时起锅,食用前,将油炸豆腐放入锅中煨透,加入调料就可食用。
  血豆腐
  每逢腊月年关,将自制的豆腐挤干捣碎,用槽血或猪血与豆府加一点肉沫混合,加盐、花椒粉、生猪油,再将其捏成拳头大小,用青菜叶包好,与腊肉、香肠一起上炕,用柏枝、香樟、柑桔类果皮烘烤其味道最佳。
  川果
  进入冬月、腊月时,将糯米粉与黄豆粉混合,灌入野外挖来的“山豆根”挤出的汁液。放在甑子里,蒸熟后,倒于簸箕内拍成盘子般大小的又薄又圆的粑粑,用剪刀剪成三角形的“粑粑果”。晾干后即成“川果”。用菜油炸川果,又黄又脆,是下酒的上好干盘。
  响皮
  先把带皮的猪肉烙去毛,用水洗净。把肉切成小块状、用清水煮熟后,再用猪油酥干(炸干)后边放入水中泡制十小时,再用清水煨,1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鲜肉
  先将糯米炒熟,用石磨碾糯米成面,再用生猪肉裹上米面去蒸,约1小时就可食用。多在端午节前制作,传说端午节做的鲜肉不会霉、不会酸、味道醇。
  千张肉
  先把较好的三线肉(腰窝处的肉)切成约10公分×10公分的块片,把肉煮熟,用甜汁制跑色,并用油炸好后,切成12~18片装成一碗,多用土碗装。放入佐料(糟辣子、腌菜、盐、油、味精一并和拌)。蒸1小时皮熟透(皮熟)为止,即可食和。
  腌菜糟辣鱼
  先把鱼炸脆,再用红辣子,大蒜、腌菜做汤,当汤滚烫时,把炸好的鱼拈下去蘸一下就可以吃。
  炒糕粑
  把糕粑切成条状,用清水淘干净,捞出后放在锅中,加入猪油炒。待粑粑略黄后,加入红糖或白糖并炒。直炒到粑粑十分黄(熟透)为止,便可食用。
  回族特色食品
  (1)牛干巴
  制作过程:将阿訇亲手宰的牛肉,分成3~5斤重的小块,放上原料(原盐、花椒粉、胡椒)腌制一个星期,然后取出置于柴火或煤灶的上方,根据体积大小烘烤一定时间即成,食用时或蒸或炒均可。
  (2)油香
  制作过程:将糯米放入50℃的温开水中浸泡半小时,滤干水,将其加工成糯米面。将米面放入特制的红糖水或白糖水中和好,舀少量预先准备的熟菜油放入铁锅中加热后,制成如盘子状大小的粑粑,放入铁锅中,依次反复将粑粑翻烤至黄色即成。
  食用程序:在红白喜事或重大节日中制作的油香,必须请阿訇口导后,方可食用。
  (3)辣酱
  制作原料:食用的新鲜红辣椒、鲜姜、大蒜瓣、胡椒、切碎,用磨磨制,然后将其盛入坛中密封,10天后即可食用。
  (4)豆酱
  制作原料:黄豆或干玉米粗糙磨制,用盆或袋子密封装好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发酵10天左右,再取出拌入鲜大蒜粒、姜、核桃米一道磨制,将磨好的原料盛在坛子中密封,倒扑在盛水的器皿中,再过10天左右即可食用。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蔡官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