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0926
颗粒名称: 【林业】
分类号: F316.2
页数: 8
摘要: 蔡官镇的林业经济主要有:民国时期及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林业管理。
关键词: 经济 农业 林业

内容

[民国时期及以前]
  境内林木呈自然生长态势,金银山山脉以灌木林为主,夹杂部分乔木,主要为青㭎、椤木、桦槁、白杨等。境内分布的岩山乔木以楸、香樟、椿、桐子、榔、漆等为主,槐、桦香、檬梓等次之。
  1936年境内有林木、茶竹的村寨:
  红岩、霸道、格来月、盐包井、龙霸(陇巴)、小〓街、大寨的交几(交椅)大山、姨妈(驿马)寨、关口寨、马鞍山、法砟、毛栗坡、果者、高坡、长冲、右药寨(药寨)、刀鞘、鼠场、白果寨、水獭坡、仲家坝、龙天、岩上、樊家、胡家寨、坡头上、观音山、畸岭屯、白坟、厦耳、下坝、水井弯、金钟苑、水硐、董官屯、乾海坝、龙坑、贝家庄、樟树寨、老龙寨、奶子山。
  出产竹的村寨:贝家庄、罗大寨、关口寨、马鞍山、乾海坝、三岔地、法砟、毛栗坡、刀鞘、鼠场、果者、右药寨、白果寨、黄泥地。
  民国26年(1937)安顺县政府颁布“强制造林计划”,规定:每年的12月1日至第二年的3月31日为造林、下种季节,树种以桐、青㭎、杉、果木为主;土质不宜者另种其他苗木,直接播种,无论采取任何方法,均以成活计算。民国35年(1946)春,境内共育苗6.8亩,民国38年(1949),境内共育苗7.4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采种
  1955年,蔡官区开始林业采种工作,采集的种子有:马尾松、赤松、云松、油桐、杉等,1958年后,在“大炼钢铁”运动中,母树遭砍伐,成熟林减少,采集数下跌。1976年后,先后从外地调进马尾松、华山松、柳杉、杉木、滇柏等树种在境内种植。
  育苗
  1957年,境内的箐脚乡对林场进行了整顿,1959年建立林场一个,开辟了苗圃育苗,为落实“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从1960~1970年共营造苗圃育苗24亩,为境内造林奠定了基础。
  造林
  1952年4月14日,第五区集体造林200亩,有森林面积500亩,群众植树30,000株。
  1955年,蔡官区种杉树245,624棵,抚育44,400棵。
  1957年蔡官区造林3,500亩。
  1959年境内的箐脚管理区建立林场一个,造林2,190亩,实有林3, 690亩。
  1962年造林738.5亩。
  1963年,平地场公社全面开展春季植树造林运动,种植200,000株树苗;12月5日,平地场公社召开了三天的林业工作专题会,参加人员29人,讨论当年造林2千亩计划的落实完成。
  1965年,驿马寨公社组建社办林场,抽调马鞍山大队第七生产队专门负责林场生产管理,林场面积1,823亩,共种植杉树苗700,000棵,育苗2亩。
  1966年,平地场公社将林场划为“林、农、副”,林场规划:副业(经济林、果木、茶叶)等均由专人负责,绿化面积1,000亩;驿马寨公社制定出台了《山林管理制度》,制度包括三大内容一植树造林、二砍伐制度、三出售制度,建全了管护机制。
  1970年,蔡官区造林17,390亩(其中:造林面积12,692.5亩、育苗面积657亩、迹地更新面积249.5亩、幼苗抚育面积3,791亩)。林产品3,089元(油茶籽6,280.5斤,油桐籽3,524.5斤,干果产量合计12000斤)。
  1971年,蔡官区委决定,每月要有一名区委负责同志,每半个月要有一名公社负责同志去林场巡回检查,总结经验,帮助解决问题,并且形成制度,长抓不懈。
  区委组织了一个规划班子,对辖区内的山脉进行了通盘考虑,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合理布局。并且由区社两级党委领导亲自上山,一山一坡,逐个规划,划定各社队的造林范围,落实山权林界。
  在规划和落实政策时,凡属大片集中、有利于公社营造管理的,由公社统一组织劳动力上山造林,林木归公社所有。生产队对公社造林的投工,按各队造林面积和质量评定工分。公社企业收入多的,按各队当年分配的工时付给报酬。公社企业收入少的,可以以工计酬分期给付,也可以待林木有收益时,实行比例分成;凡属小片分散或离村寨较近,有利于大队或生产队营造管理的,划给大队或生产队集体造林,林木归本大队或生产队集体所有,生产队参加大队集体造林的劳动报酬,仿照公社集体造林的办法偿付,社员参加集体造林的劳动日与农牧同样记工,同工同酬。
  经过全面规划,实现了社连社、队连队的大面积连片造林的大协作,同时避免了“一平二调”,调动了生产队和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加快了造林绿化的步伐。蔡官区造林指挥部在全区全面推广“深挖、带宽、平整”的造林经验。
  从1971年冬(12月1日)~1972年春,蔡官区集中五个公社(平地场、小〓街、塘官、蔡官、白坟)的1万多个劳动力(40多万人次)和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先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在金银山、交椅山、轿子山的64条山梁,132面坡,168个山头上连片挖坡开山造林,修筑水平梯土13,863亩,营造用材林10,173亩,种茶树3,069亩。挖山整地5,030余亩,造杉、松用材林4,000余亩,蔡官区1974年有用材林36,200多亩。占宜林面积72%。在大会战中,蔡官区委决定:区社机关、各行各业,除少数坚持日常工作外,全部投入征服“三座山”的造林战斗。
  1972年春,第一次造林大会战临近结束时,蔡官区委总结白坟、小〓街、平地场公社1963年以来林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决定在大会战后,立即把社队林场办起来。从生产队抽调有社会主义觉悟的贫下中农组成专业队,抽调党员骨干加强林场的领导,明确社队林场实行“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林场场员的报酬从社队定额提取,场内评工记分,年终分配。生产队提取的钱粮,由办场的公社或大队在本公社、本大队的企业收入中付还,或待林木收益时实行比例分成。由于措施得当,政策落实,全区迅速办起一批社队林场或林茶场。1974年蔡官区有40个社队林场(林茶场),有专业人员416人,房屋90间、耕牛20头,生猪41头,马5匹;动力机械7台,其中拖拉机2台。林场在管好现有林木的同时,还搞了部分林粮间作,1974年可收粮食140,000余斤。塘官公社林场专业人员在以林为主的前堤下,生产的粮食基本可以自给。
  1974年1月,蔡官区在“绿化祖国”植树造林中,在安顺县劳模大会上对“绿化三座山、改造大自然”作典型总结。
  1975年冬春造林情况:用材林3,511亩,其中杉木2,558亩,松500亩,其他杂木树248亩;经济林2,475亩。零星植树31,800株。1977年1月~12月底,小〓街公社第二次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办起了三个林场,造林5,580亩;塘官公社造林520亩,挖坡113亩,上山造林256人,抚育林8,000亩。1979年,平地场公社造林613亩,零星植树2,556株,育苗15.5亩,幼林抚育2,229亩,迹地更新5亩。1978年,蔡官区人工造林5,301亩;1979年,4,931亩;1980年,1,138亩;1981年,3,602亩;1982年,2,971亩;1983年,3,283亩。1978年幼林抚育22,399亩,零星植树848,800株;1979年幼林抚育17,224亩,零星植树162,800株;1980年幼林抚育8,423亩,零星植树167,800株;1981年幼林抚育4,820亩;零星植树149,100株;1982年幼林抚育3,343亩,零星植树256,400株;1983年幼林抚育7,378亩,零星植树368,400株。到1990年止,蔡官区所有林区共计50,000余亩。1991年后蔡官镇政府将林场15,500亩集中管理,村级林场28个,16,100亩。镇林场分4个场13个看守点,管护人员29人。每年完成种植任务:塘官林场1,000株,平地场林场1, 400株,小〓街林场1,000株。蔡官林场1,000株;每年抚育任务:塘官林场200亩,平地场林场220亩,小〓街林场130亩,蔡官林场120亩。从2002年起对种植任务从无偿改为有偿种植,三年后经检查,成活1株1米高的小树付给种植补助费0.5元。
  1992年全镇有林场面积31,600亩,镇办林场四个,面积16,000亩,村林场25个,林面积15,600亩,人均占有林面积0.7亩,森林覆盖率达21%;封山育林任务300亩,完成450亩;四旁植树任务50,000株,完成60,000株;义务植树50,000株,完成90,000株;育苗19亩,被洪水冲毁6亩。
  1994年,全镇植树造林完成1,070亩,经蔡官镇政府和林业站两次检查验收,成活率达90%以上;种植药材黄柏300亩;育苗8亩。幼林抚育500亩,成林抚育1,500亩。
  1995年全镇造林面积1,080亩,四旁植树60,000株;到1995年底全镇林业资源31,900余亩。
  1996年全镇造林1,400亩,四旁植树62,000株;育苗11亩;幼林抚育1, 100亩;成林抚育560亩。
  1997年全镇造林面积1,530亩。
  1998年全镇造林面积725亩。幼林抚育1,400亩;成林抚育300亩;育苗4.5亩。
  2000年实施经果林(核桃、板粟、楠竹)种植500亩,分布在小〓街、浪竹坝、尾巴寨3个村。
  2002年1月,蔡官镇实施国家支持的第一期退耕还林2,500亩,其中1, 500亩荒山,1,000亩退耕地,分布在小〓街、鸡场大寨、林场、尾巴寨、浪竹坝5个村。国家补助每亩退耕地粮食(原粮)300斤/年,补助时限用材林8年,经果林5年,种植管护费20元/亩。
  2002年12月实施第二期退耕还林3,000亩,其中:荒山2,000亩,退耕地1,000亩,分布在樟树寨、老龙寨、龙天3个村(补助同上)。
  2002年初,实施花辣种植基地1,000亩,分布在蔡官屯、潘家庄2个村的大坝一带。实施经果林(桃桃、梨树、杨梅、柿子)种植300亩,分布在药寨、张官、董官3个村。
  截止2002年,群众性义务植树2千余亩。
  [林业管理]
  林地管护
  2002年,蔡官镇有林地面积44,800余亩,其中成材林32,800亩,新造林12,000余亩。
  1974~1991年,全区40个社(乡)队林场,在区及公社(乡)的领导下,不断健全和完善林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林场的管理。
  1992年,蔡官镇有林地总面积36,100亩,将林区划分为六个片15个点,明确1名党政领导具体联系,督促检查。企业站长期有2人负责林场管理事务,镇林场管理人员28人,村林场管理28人,镇林场管理人员报酬由镇负责,每年镇投入林场管护经费50,000余元;村林场管理人员报酬由村负责。2000年后,镇林场管理人员减为20人,定任务定人定点管理,管理任务包括砍伐荒坡、幼林抚育在内,每名林场人员每月荒坡砍伐任务为2亩,林术被盗由林场定点管理人员按市价照价赔偿。1992~2001年,林场管理人员每年进行树苗补栽补植。2002年春,蔡官镇制定了有偿种植政策,新栽树苗长至1米高时,由镇每株补助0.5元。
  护林防火
  冬春季节,气候干燥,为蔡官森林重点防火季节。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有效防止火灾,每年都成立森林防火机构,组成专门的森林防火队伍,但由于林地面积大,防火人员少,境内曾发生过两次较大的森林火灾:1984年5月,塘官乡林场发生火灾,烧毁大滥坝至慈姑塘共19.6亩林地;1987年5月,塘官乡林场发生火灾,烧毁东至小〓街林场、西至高坡小路、上至天鹅抱蛋、下至槽顶冲口共19个坡120余亩林地。1992年以后,镇加强了对林业火险的预防力度,每年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林业副镇长任副组长,林业站、企业站等为成员单位,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汇报。
  1992年以后,为搞好护林防火工作,镇政府制定奖惩制度,聘常住林区的护林人员,配合林业站、企业站工作人员在林区进行24小时的值班和巡护。在林区人行主干道留2米宽的防火带,对林区的139座坟墓定人定员进行管理。由于管理措施有力,1988~2002年,镇境内林场没有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蔡官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