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0629
颗粒名称:
【气候】
分类号:
P468
页数:
5
摘要:
蔡官镇境内属于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境内一年中阴天多于晴天,阴天日数平均为236天,最少为200天,最多为259天。
关键词:
气候
气温
天气
内容
[气温]
境内属于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沿平地场—金银山—交椅山一线,地势较高,以平地场为代表点,年平均气温为13.2℃,蔡官屯、塘官屯、驿马寨、小〓街、鼠场一带,多为盆地,以蔡官屯为代表点,年平均气温为13.5℃;果者一带,地势较低,以果者为代表点,年平均气温为15.6℃。境内属于温和湿润农业气候区。在春季冷暖气流激烈交替时,乍冷乍热现象时有发生,气温变化较大。气温中年变化夏季大,冬季小,春秋介于冬夏两季之间。春天气候宜人,夏天没有酷暑,秋天昼夜温差较大,冬天没有严寒。平均初霜日为12月11日,终霜日为次年的2月19日。平均无霜期为:平地场代表点为283天,蔡官屯代表点为286天。境内日平均气温可以稳定通过零度。
[日照]
境内一年中阴天多于晴天,阴天日数平均为236天,最少为200天,最多为259天。一年中以夏季7、8月日照时数最多,平均在150小时以上;冬季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65小时;春季一般在100小时;秋季除9月可达100小时以上外,其它月均不足100小时。一年中太阳辐射量变化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9.22~10.66焦耳/平方厘米,最少值出现在12月,为3.64~4.03焦耳/平方厘米。太阳辐射总量累计介于77~89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平地场代表点为1309.6小时,蔡官屯代表点为1249.8小时,果者代表点为1300.5小时。
[四季]
农业四季按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10℃至22℃之间为春季或秋季。
春季:从3月下旬至6月下旬,气温回升较快,月平均气温由3月份的11.0℃上升为4月份的15.5℃,再上升至5月份的18.2℃。虽然气温回升较快,但由于冷空气活动仍然相当频繁,因而气候乍寒乍暖,冷暖多变,且风大,常出现倒春寒、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夏季:从6月下旬到8月下旬,气温较高,月平均20.3℃以上,极端最高温度达39℃。在这个季节中,降水量集中,平均降水量为686.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50.4%)。
秋季:从8月下旬到11月下旬,入秋以后,气温迅速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大,日平均气温曾降到7.8℃,降水量也显著减少,平均降水量为264.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6.9%。天气以阴天为主,日照减少,常出现秋风、绵雨等灾害性天气。
冬季:从12月初到翌年2月下旬,气温较低,月平均为4.2~6.4℃,极端最低温度为-5℃,阴天多,日照少,降水少,有部分降水以冻雨、冰雹等形式出现。
一年中,春季113天,夏季27天,秋季104天,冬季121天,具有明显的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的典型山区气候特点。春迟给农作物播种带来明显不利,夏短造成喜温作物所需热量不足,秋早气温下降,严重影响水稻抽穗扬花。
为了方便起见,常相应地把公历3、4、5月划为春季,6、7、8月划为夏季,9、10、11月划为秋季,12、1、2月划为冬季。
[农业界限温度]
境内界限温度的初终间积温数据为:
1.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始止期。平均初日为1月31日,终日为次年的1月14日,平均日数为353天,积温多年平均为5115.9℃。
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始止期。初日一般稳定出现在3月3日,终于12月9日,间隔日数平均为283天,积温多年平均为4726.9℃。当气温稳定通过5℃时,小麦即进入分蘖盛期;当气温低于5℃时,小麦即进入抗寒时段。
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始止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一般稳定出现在3月29日,终日为11月9日,间隔日数225天,积温多年平均为3995.5℃。10℃以上持续天数以及其积温可用来评定大多数农作物生长期的长短,还可作为鉴定喜温作物能否在该地区种植的主要依据。
4.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始止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的初日一般稳定出现在5月7日,终日为10月5日,间隔日数153天,积温3036℃。稳定通过15℃的初终期可作为水稻移栽和小麦播种的下限温度指标。
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始止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初日一般稳定出现于6月25日,终日为8月26日,初终间隔日数为63天,积温平均1107.5℃。稳定通过20℃时,水稻才能安全齐穗,玉米才能成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温度指标。
[灾害性天气]
低温
(1)春寒
据1954~1980年的气象资料,出现的倒春寒为每年的3月中旬(占70%)、下旬(占33%),4月上旬(占39%)、中旬(占26%)。出现两次的年份占59.8%,一年出现3次的年份占14.8%,最多出现4次的是1976年。从低温的持续天气看,平均每次6.7天;以3月下旬为严重,平均每次持续7.4天,最长的一次出现在1970年的3月2日至3月26日,持续24天。低温期间,极端最低气温为0.6℃,倒春寒常伴有阴雨和持续性的低温,容易造成烂秧和影响油菜现蕾开花、小麦孕穗及李子开花受粉。
(2)秋季低温
从1954~1980年发生的秋季低温来看,以每年的8月上旬发生3次,平均每次持续3.3天,日平均气温持续在17℃,极端最低气温为15.6℃;中旬为8次,平均每次持续5.1天,日平均气温在16.6℃,极端最低气温为14℃;下旬为7次,平均每次持续6.9天,日平均气温在13.9℃,极端最低气温为11.6℃。9月上旬19次,平均每次持续时间为9.6天,1965年9月持续了25天,为最长;日平均气温为14.8℃,极端最低气温为12℃。
干旱
(1)冬春旱:冬春旱发生在每年的2~3月,据1951~198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30年中有21年发生,频率为70%。
(2)春旱:发生于每年的4~5月。据1951~1980年的气象统计资料,4月中旬降水量少于38毫米的共有18年,发生频率为37%;中旬降水量小于60毫米的有27年,出现频率为90%;下旬降水量小于60毫米的有22年,出现频率为73%。到5月上旬打不起“望天落雨田”,按农业需要的120毫米降水量为计的有14年,出现频率为47%。70%~75%为小旱,50%~70%为干旱, 50%为大旱。
(3)夏旱:发生于每年的6~8月。据1951~198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出现夏旱8次,其中重旱2次。以6月出现频率最低,近30%;7月出现频率为13%;8月出现频率为20%。
冰雹
冰雹一般出现在春季。年降雹频率最大的是4月份,为70%,三年中两年有一遇;其次是5月份,三年有一遇;3月频率为23%,近四年有一遇。境内降雹带呈西北—东南走向,降雹路线有6条:张家庄—张官屯,长冲—新寨—交椅—梅家庄,侯家庄—纳井—蔡官—冷家大寨,箐脚—平地场—仲家坝—毛交坡—对沙地—沙锅寨,鼠场—格来月—小〓街—樟树寨—马鞍山—河边寨。1979年,在长山语录牌(今蔡官初级中学)、白坟林场建防雹点,进行人工防雹,使冰雹造成的灾害降到最低点。为了提高防雹效果,1980年,将防雹点移到蔡官林场。
暴雨
境内暴雨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7月。日降雨量在50~100毫米时为暴雨,在100~200毫米时为大暴雨,在200毫米以上时为特大暴雨。
1959年6月,境内降雨量达450.9毫米。
1960年6~7月,境内暴雨不断,降雨量达634.5毫米。
1970年9月19日,发生大暴雨,日降雨量达185.7毫米。
1977年6月11、16、18日,发生三场暴雨,驿马寨河水面翻过桥面三天后才退去。
1985年7月5日晚上至6日上午,发生大暴雨,降雨量达145.3毫米。
1991年7月,发生特大暴雨,日降雨量达225毫米,为百年来最大的一次。
秋季绵雨
主要发生于每年的9月至11月。在发生的秋季绵雨中,轻级占15%,中级占30%,重级占19%。出现的天数为年均24天,平均每次持续7.7天。最长的为28天(1964年10月12日至11月8日)。秋季绵雨常与秋季低温同时发生,影响秋收及秋种。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蔡官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