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0615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7.33
页数: 5
摘要: 现蔡官镇境,春秋时期为牂牁国辖地,战国时为夜郎国辖地。境内地处安顺市西秀区东北部,距市区12.5公里,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沿金银山山脉一线地势较高,为全区的温凉区。
关键词: 蔡官镇 地理位置 气候

内容

现蔡官镇境,春秋时期为牂牁国辖地,战国时为夜郎国辖地。秦时属夜郎县。汉后改隶牂牁郡。三国、两晋时仍隶牂牁郡。南朝,谢氏收复夜郎之地,属谢番。隋朝隶属牂牁宾化县。唐、宋为羁縻之地。元宪宗七年(1257),改普里部为普定府,大德七年(1303)改府为路,隶属云南曲靖宣慰司。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置普安县、安顺州,隶属普定路。明洪武五年(1372),改普定路为普定土知府,十六年(1383),隶属普定军民府,十八年(1385),隶属安顺州,二十五年(1392),隶普定卫。宪宗成化中年(1465~1487),隶属安顺州。清朝隶属安顺府。民国3年(1914),隶属安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安顺县。1958年,隶属安顺市。1963年,隶安顺县。1990年,安顺县、市合并,隶属安顺市。2000年6月,撤市建区,隶西秀区。
  1991年12月,撤区并乡建镇,蔡官镇成立,辖5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50562人(2002年),居住有汉、苗、回、白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674人,占总人口的13.2%。
  境内地处安顺市西秀区东北部,距市区12.5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05°57′~106°05′,北纬26°18′~26°26′,总面积116.11平方公里,东临平坝县、西秀区大西桥镇、七眼桥镇,南接西秀区东关办事处,西邻轿子山镇,北连普定县、织金县、平坝县,与织金县隔河相望。境内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属黔中腹地的北部低中山丘峰丛盆地,地势自南西向北东倾斜。海拔在1200~1500米之间,相对高差488.8米,最高点1658.8米,最底点1170米。地形地貌以高原丘陵、山地为主,岩溶丘陵、孤峰、峰丛盆地、盆地相间,古风化壳分布较广。西北部张家寨、刀鞘至东北部格来月、陇巴一带低中山地起伏较大,切割较深,岗嘎碴、小路沟为明显的沟谷,是西秀区内典型的黔西山字构造体系的逆断层。矿产主要有煤,其余有高钙石灰石、大理石、硅铝土等10余种,煤具有开采价值的储量为2亿吨,分布于境内金银山山脉15公里长的地段,横断面煤层有0号至17号,燃烧值均在5500~7500大卡之间,含硫量中。其它矿产可开采价值尚未探明。
  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沿金银山山脉一线地势较高,为全区的温凉区。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5℃;年降水量1365毫米;无霜期284天。河流主要有果者河、千峰河、驿马寨河,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254.7平方公里,河流总长31.5公里,年平均流量1.465立方米/秒。其次有鸡场大寨河、大堰河,属长江水系,河流总长11公里。
  元代以前境内的政权属中央王朝羁縻政权,元代实行土司制度,朝廷封授大、小土司。明初始土流并治,明朝中期改土归流,明王朝平定土司叛乱后实行流官制。乾隆年间改军屯为民屯,逐步完善和健全高度集权的统治体系。清中期以后,土地逐渐集中到地主手中,贫富差距较大。咸丰、同治年间暴发农民起义。民国初期,各路军阀轮番争夺,政局多变,地方不靖,匪患迭起,经济萧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体制逐渐由个体、私营走向国营、集体,广大贫苦人民从封建土地私有制中解脱出来,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1958年,搞一大二公、大跃进、大炼钢铁,结果劳而无功。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挫伤了广大干部和劳动人民的积极性,经济建设受到大的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继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境内民主政治建设走向法制化轨道,经济建设走过管理和体制改革的历程,从计划经济走向商品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的体制逐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利用区位和自身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与世界多元化经济发展格局相适应,共生存,同发展。
  明朝和清朝初年,境内大部分居民从江南一带引进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各族群众开垦荒地,种植业扩大。民国期间,政府无心力于农业发展,境内农业生产仍停留于清代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倍受重视,依靠集体力量大规模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经半个世纪的建设,农业灌溉水利化、电力化有了一定基础,农副产品从原始的人力和简单动力加工逐渐走向电力机械标准化加工水平。随着良种良法的推广普及,粮食生产从追求产量到优质高效,精耕细作向调整种植结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多种经营为主体的综合农业体系。至2002年,镇内粮、菜、竹、茶四个基地已见雏型,一是以崩角村为中心的蔬菜基地;二是蔡官、塘官等田坝为中心的优质大米种植基地,三是樊家庄为辐射中心的楠竹种植、加工基地;四是樟树寨村为中心的高品质茶叶基地。
  境内茶叶大面积种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1999年,镇人民政府引进优质茶叶品种以樟树寨村为中心连片种植,经过三年培育,至2002年,优质商品茶园达3500余亩,其茶叶制品毛峰茶倍受茶叶专家、消费者及茶商的青睐。林业生产历程比较曲折。清末民初,境内生产出售大宗五倍子。1958年大炼钢铁,林业遭受大面积损毁,古树和珍稀树种几乎被毁灭。所存无几。1971年后,境内聚集体力量,科学规划,连片造林,后逐步推行和落实各种责任制,加强林地管护。2002年,有林地面积48500亩,木材储量103370立方米,蔡官林区森林覆盖率70%以上,境内森林覆盖率达27.8%。畜牧业方面发挥了猪、牛、禽养殖优势,品种改良、配合饲料、科学饲养等推广和防疫治病,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2002年,粮食总产量7254吨,油菜籽1942吨。生猪存栏18325头,牛、马大牲畜13105头(匹),家禽138599只,农业总产值1826万元。
  晚清,境内家庭皆有纺织、蜡染,至民国中期,中等富裕家庭从事织染小作坊,酿酒、土陶、采煤兴起,场坝集市多云集专业从事日杂百货的小商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培育市场,扶持经济发展,开放搞活境内集市,兴建农贸市场2个,集贸市场5个,市场功能发挥较大作用,人口聚集区、交通沿线村寨商铺随处可见,各业兴起竞相争荣。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境内建有国营铸造厂、机械厂,建材、采煤、化工以集体所有制形式一度发展。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航空工业进行“军转民”探索,进入21世纪,已形成精铸,机械加工,设备制造以及转产汽车零部件基地。此外,2002年底,境内有私营企业24家。镇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招商引资以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境内的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相当大的潜力。清末民初,境内有个体开办煤厂3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煤厂属集体经营,1958年,有社办煤厂6个。1980年后,境内煤厂承包经营,2002年,境内有合法煤矿21家。20世纪70年代以前,煤矿开采的工具、照明、运输、安全等比较简单粗糙,80年代后,加强了安全与合法开采的管理,采煤工具、方式有所改进。1998年后,煤矿布局合理,生产上规模,安全有保障。
  境内交通条件良好,邮政和电信事业发展迅速。1959年,境内兴修公路初具骨架,管理区驻地和沿公路的大队可通汽车,此后,对公路整修和标准化建设,至2002年,公路形成网络,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并沟通周边县、乡、镇及村公路。1953年,蔡官邮政电信支局建立后开办业务。1994年,开通128门程控电话,至2002年,安装电话达668门,建有移动电话通讯基站3个,通电话的村26个。
  20世纪90年代初期,蔡官对小城镇建设进行规划,形成以长山新路口为中心的小城镇雏型。1997年,新建和扩建新路口主干道。1992年至2002年,新建和扩建了信用社、卫生院、计生站、派出所、企业站、地税所、初级中学、林业站、教师安居楼等一批现代化建筑。村寨建设、人畜饮水得到改善。民国初期及以前,境内教育多为私塾,民国14年,开办国民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工作受到重视,接受教育的学生增多,教育网点延伸到自然村寨。此后,教育工作经历曲折,80年代教育基本形成体系,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2年,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完小5所,与安吉厂联办高级中学1所。
  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民国初年,蔡官开办民族教育馆,设有教导部和艺术部,从事地戏、绘画、俗演等专业研究和开展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得到逐步加强,进一步向农村发展。70年代建立广播站。80年代初期,建电影队。2002年,建村级卫生室34个,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器械完备,设有病床20张;安装闭路电视的有18个村。
  境内为多民族杂居地,民俗各异。汉族居住在境内各地,操汉语川黔滇方言,主要传统文化有玩花灯、跳地戏等;苗族传统文化有芦笙歌舞、跳花等,白族、苗族居住在境内部分村寨,多与汉族杂居,少部分集中居住;回族主要聚居在樟树寨村、林场村、大石地、瓜偏岩自然村,信仰伊斯兰教。现代时装为各民族群众喜爱,苗族、回族、白族青年崇尚现代时装,部分汉族中老年妇女着屯堡服装。汉语为各民族共使用的语言。现代音乐、电影、电视、体育为各民族群众所喜爱。白族、汉族信仰宗教有原始宗教、道教、佛教。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占有粮食551市斤,人均纯收入1866元。80年代初,电视机进入农村家庭,2002年,各类家用电器普及到农村家庭。居住房屋从茅草土屋、石木结构房屋向现代建筑转变,家居装饰步入城市化中档层次。交通工具亦有时代性转变,从步行、骑马转变为乘坐公共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微型小客车、轿车进入农村寻常百姓家庭已成现实。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蔡官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