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九章 教育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0500
颗粒名称:
第十九章 教育 卫生
分类号:
G40;R19
页数:
17
摘要:
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宋旗镇的教育和卫生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
宋旗镇
教育
卫生
内容
第一节 教育
一、学前教育
1986年,宋旗公社破木大队始办幼儿班1个,安顺市教育局和有关部门为该班赠送桌椅19套和教学玩具(小自行车、小凳子),首任教师方梅,月工资49元,开设课程有拼音、认数、音乐、美术、舞蹈。教育方法以游戏为主。1994年,宋旗镇19个教学点开设学前班,学生524名,教师19名。1998年,干河村村民焦兴琼在干河开设1个私办幼儿班,有学生25人。
学前教育主要通过语言、音乐、游戏等作业,对幼儿进行“五讲四美”、“五爱”,学英雄模范人物教育,使幼儿增强是非观念,培养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的社会公德。
二、初等教育
民国初期,境内已有私塾22堂,学生457人,教师28人,学生出钱就读。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课程为读书、习字和做八股文。较大的私塾有张坪村4堂,学生80余人,塾师有:张沛林、张云苏等。兴隆村有私塾2堂,兴隆、高寨各1堂,学生50余人。塾师有兴隆贾云坤、高寨张修芝。高寨私塾因用塾师私房教学,收费偏低,教学较好,当时临近村寨的学生集中在高寨就读。白果村私塾1堂,学生30余人,塾师有杨文周,汪少尧等人。吕旗村私塾一堂,学生20人,塾师有陈子安,齐保全(由25岁任教到70岁),其余各村均办有私塾班。
(一)学校设置
民国10年(1921),有的村寨已有专人出资办学。30年代,青杠林和破木山相继办“县立两级小学”和“初级小学”。
是年,由项云安出资,刘、吴二姓投劳修建猫猫洞村学校1所,有3个班,学生50余人,兼任校长项云安出资,请教师3人上课。打纸村原有私塾,以庙租经费开支,民国32年(1943),蒋继民出资建校在寺庙两侧,时有学生150余人,班级6个,教师8人,蒋继民兼任校长。龙旗村民国35年(1946)由庙租经费出资,群众投劳修建学校,时有班级3个,学生60余人,校长陈光泽,有教师3人,每年学生交费6斗米或1石谷子。
破木村原办私塾,由庙租费开支,民国18年(1929)出卖庙田1块(6石租)建校,时称“清白乡第六保国民小学”,学校负责人王云亭,办一至五年级5个班,学生130余人,教师6人。民国20年(1931),由安顺县统编为“县立第十四初级小学”。25年(1936),安顺县《国民政府教育实施纲领》规定,学校以地名命名后改为“破木山初级小学”,先后任教教师有王志平、任天华、张进益、李世元、彭文英等。
清末民初青杠林村私塾较出名,陈玉彬教的学生曾有3人中状元。民国18年(1929),陈久德在安顺已成商家,将自己家乡的房子捐资办学,办一至五年级共5个班,校长谢恩璜,教师8人,学生180余人。25年(1936),按《国民政府教育实施纲领》规定,以地名命名为“县立青杠林初级小学”。30年(1941),国民政府实行“新县制”,按《国民教育法令》规定,全县改设21所中心国民学校,青杠林初级小学改名为“武林乡中心国民学校”。
1951年成立武林小学,校长刘洁莹,教员8人。1955年,境内11个村办学校。
1957年反右扩大化,严重地伤害了广大教师,学校教育一度受到影响,随后的3年困难时期,初等教育全面瘫痪。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6年,境内每个村都办小学班。经过70~80年代的巩固发展,到1999年,全镇有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村级完小,10个教学点,86个班,在校学生2916人。
(二)学制、课程和课时计划
1.学制
民国时期,实行“壬戍学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沿用“四·二分段学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制度被打乱。1970年进行教育改革,小学普遍实行五年制,取消初小和高小的分段。1981~1986年小学五年制过渡到六年制,初中从两年制过渡到三年制。1988年五年制小学和初中两年制全部取消。
2.课程设置
民国时期,小学堂设置课程有国语、算术、书法、体育、图画;初期开设讲课、书法、珠算、作文等课程。1955~1958年,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图画;1962年贵州省颁布小学教学计划,四、五、六年级每周增设珠算课1节,语文、算术的自习学时增多。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仅开设语文、政治、数学、军体、革命文艺、劳动等几门课。1984年按贵州省教育厅教学计划执行。
三、初中及职业教育
(一)初中教育
1970年,根据“读初中不出公社”的要求,将67~69届小学毕业生合办成70届戴帽初中班2个班。一个班在张坪学校,另一个班在破木山,学生共76人。
1972年,改学制为三年,初中班增加到6个,学生250人。1975年,破木大队、大寨大队、龙旗大队都先后办过初中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班级增加到8个,学生470人。到1999年,宋旗镇初中学生达到807人,教职工50人。
1997年,投资32万元在宋旗村修建宋旗镇初级中学教学楼840平方米。
开办初等教育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1997~1998两年共考取中专中师75人,高中17人。1999年,被安顺市教委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1993年第一次在宋旗镇设中考考点(借双阳中学教室),被市招生委员会评为“招生考试先进单位”。
历任校长,高寨学校:胡光弟、张教祥、王金秀、宋兴昌;宋旗学校:王顺勤、杨守明、陈明亮(副校长主持工作)、王学礼。
(二)职业教育
1957年,张坪办农中1个班,学生13人(男生12人,女生1人),主要课程为农业基础知识。1958年开办1个班,学生39人(男生9人,女生30人),教员2人,1959年9月后停办。
1989年,宋旗学校开办职业教育1个班,课程开设家电维修和缝纫。党员1人,教员2人。
(三)驻镇工厂学校
贵航职大 贵航职大始建于1983年,学校占地38亩,教职工106人,专职教师6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39人,外聘名誉教授16人(其中外籍教授2人)。1992~1996年,学校分别两次通过中航总公司组织的办学评估,成为教育部1993年3月公布的合格高校之一。
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专用教室20余个,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配套齐全。设有物理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电器实验室、汽车拆装实验室。
除本校设置的12个专业外,还与北航、南航、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南昌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学院联办大专升本科、硕士研究生班。
建校十余年来,先后为贵航集团输送了2000余名各专业大专毕业生,100余名本科生,硕士生40余名。
双阳中学 双阳中学建于1975年,占地6408平方米,校舍5092平方米。1999年,有教师73人(高级8人,中级41人),教学班18个(初中12个、高中6个),学生700余人。
学校配有音、体、美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
近几年高考升学率都在75%以上。
双阳小学 双阳小学始建于1965年秋。学校有3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24个教学班,1000余名学生,50名教职员工。1995年在安顺市政府组织的教育督导检查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该校从90年代初开始进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全面发展的教改实验,提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开齐学科,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在每周三下午,根据学生兴趣组织了电子琴、手风琴、美术、书法、剪纸、足球、乒乓球、象棋、标本、英语打字等20余个课外活动小组。手风琴小组成立10余年来,成绩斐然,1996年,参加安顺地区手风琴协会成立大会演出,受到省、市音乐界人士的称赞,并被邀请参加1997年贵州省“六·一”儿童白云大联欢的演出。先后有2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手风琴业余考试各等级证书。美术、书法组学生的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地、市的奖励。部分作品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乒乓球组在1999年安顺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两个单项冠军和团体亚军。
1999年,该校被教育部、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达标先进学校”的光荣称号,少先队大队被全国少工委评为优秀并授旗。
四、成人教育
(一)扫盲
1957年,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扫盲。三年困难时期,扫盲工作一度停止。1963年,农村经济开始复苏,1964年开始面上“四清”。随着运动深入,扫盲工作又出现一次高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扫盲工作又一度停止。1974年恢复扫盲,1976年转为政治夜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扫盲机构健全,市、县建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公社配备农教管理机构,学校配备农教专干。安顺市教育局杨召模、肖广元2位教师到镇督促指导工作,并组织扫盲验收。此间,由于政府重视,经费落实,各村都开办扫盲班,由各村小民办教师1~2人授课,做到“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两教一肩挑”。50余名村小教师白天教孩子,晚上教大人。扫盲班在每年的2~4月开班,8~10月组织验收。张纯玉在扫盲工作中荣获国家、省级表彰。吴家福、严琼芳获地区表彰。1985年,经市政府验收,原高寨乡获“无盲乡”和无盲之家”称号。此后,扫盲工作转入巩固、提高阶段。1992年,宋旗镇与高寨乡合并后,又掀起一次大规模扫盲,即高标准扫盲。到1994年底,有350人脱盲,剩余文盲224人,文盲率下降到2.3%。达到“两基”的标准。1997年,经地区行署验收,批准宋旗镇为“两基”工作基本合格单位。1998~1999年,根据验收团提出的意见,宋旗镇政府、教办拟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继续坚持扫盲,1999年在打纸村、大坡村、兴隆村各开设扫盲班1个,学员80人,脱盲40人。
(二)农技培训
1992年高标准扫盲之后,农民扫盲工作转为巩固提高阶段,成人教育主要以培训农业科技为主,继续扫除剩余文盲。1993年,宋旗镇建立农技校,全镇办农民文化技术培训班19个班。每年由镇农技校先培训村干部和部分骨干,然后由镇农技人员到各村配合村干部组织短期培训,一年培训4~5期,每期培训400~600人。培训内容主要以种植技术为主,兼养殖技术、人口学、副业加工等。通过培训,部分村民初步掌握1~2门农技技术。如:新屯普遍推广“两杂”种植,干河推广玉米育苗移栽,龙旗种植蔬菜,大营办加工业、水果种植,大坡奶牛养殖,石板村香葱种植,白果村养鸭等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安顺市农业局、市妇联在宋旗镇大云村进行绿色证书培训,培训学员200人,并颁发了结业证书。
五、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一)民族教育
1950年,武林乡开办苗族青年文化夜校,招收12人入校学习,少数民族干部娄发旺、杨朝文、杨泽民、杨兴成,被选送中央民族学院深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在村小工作的少数民族教师,把本民族的语言当作小学生学汉语的拐杖,打纸的王学英、石头的王顺勤、杨恩才、白果的王国昌、王志成、汉族教师张礼贵,生活在汉苗杂居的村寨习得苗语,在教学中用苗语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汉语。
50~60年代开展扫盲,在汉苗杂居地和苗族村寨,扫盲教师用汉语和苗语交替教学,帮助苗族学员学习文化知识。
(二)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也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宋旗镇的特教班教师,都受过不同层次的培训,他们为残疾生测查鉴定,建立档案,为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卫生院鉴定,有22名适龄残疾儿童,5名属重度,17名进入不同班级学习。目前有5名已超过学习年龄,12名仍在学校学习。
六、教学
(一)思想品德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生在校的思想品德课以教育学生“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公共财物)为主,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强调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按《全日制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的规定,对学生进行双重任务的教育,1965年,“四清”运动开始,学校配合工作队开展一些政治活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所学的课程都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最高指示”为教材。1978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小立志为人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1982年对学生加强“五爱”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3年后,贯彻邓小平“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题词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德育工作的决定》,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作为主要内容。
(二)教学工作
民国时期境内各私塾的教学方法单一,一般采用“先生讲、学生听”,“先生教、学生读”的死记硬背,沿袭清末注入式教学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各类学校中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以课本为中心,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按国家颁布《教学规程规定》,教师每学期必须拟定教学计划来指导教学工作,讨论备课,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互相取长补短,促进教育教学工作。1956年,对语文教学开始提倡推广,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为达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选派部分教师到安顺师范学校进行短期培训。1958年,根据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各校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1962年,教学工作倡导讲实效,反对形式主义。提倡讲课抓重点、难点,要精讲多练,要求课堂所学东西要当堂消化。1964年,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指示,小学力求克服“满堂灌”,课要少讲精练,尽量减轻学生负担。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部分教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批斗。这时期的教学秩序混乱,学校都“停课闹革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师被打成“臭老九”。提倡“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生大部分时间参加劳动接受教育。1972年,课堂教学初步得到重视,各种教研、教学活动在中心完小的统一安排下相继开展,学校建有学农基地,宋旗学校得到赵家村支持,划了4亩多地给宋旗完小,学校每周安排1个下午的劳动时间。1974~1975年,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张铁生“白卷英雄”和湖南“马振扶事件”的影响,教师出现厌教情绪。1983年教育部门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考核,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三)教材
民国时期,小学堂也有统一的教材,一般以《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为地方教科书。1953年使用国家新编的教材,即语文、算术、美术、音乐。1963年使用国编教材,增加省编应用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统编教材停止使用,教材以《毛主席语录》、《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毛主席诗词》和党中央的指示为小学教科书。1968年、1969年使用省编的语文、算术、珠算等教材,把体育课改为军体课。1970~1972年使用省编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材。1973~1979年使用省编十年一贯制教材。1980年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一教材。1983年使用国家新编的中、小学统一教材。1988年各中、小学统一使用国家统编十二年制教材。
(四)卫生、体育
1.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根据规定,定期请医务人员给学生讲卫生知识,注射防病疫苗。1966年根据国家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的指示,各校安排一名校领导管理师生生活和学校卫生。各校订立卫生制度,安排一定时间搞卫生工作,各中小学逐渐形成“每天一次小扫除,每周一次大扫除”的卫生制度。1962年贯彻疾病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教育,教育学生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东西,饭前洗手。各校又根据卫生部等八个单位《关于中小学保护视力办法》,把保护学生视力列入学校工作计划,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为10小时,初中生为9小时。
2.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贯彻毛泽东主席的“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采取具体措施,加强体育教学。1954年推行《体育锻炼标准》。1957年,在学校教育中宣传体育的重要性,将“身体好”列为“三好”学生条件之一。1963年,根据教育部重新修定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学每周上体育课2学时,教学内容以队列训练为主。1978年,各校根据国家教委要求,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教学。1982年,国务院重新修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各校开展教学“达标”活动,体育教学得到加强。
(五)勤工俭学和劳动教育
50~60年代,曾组织学生打草鞋、挖沙、栽花生、捡谷穗和种蓖麻。“文化大革命”时期,各学校遵照毛主席学工、学农、学军的“五七指示”精神,开展勤工俭学。宋旗学校七九届初中毕业生曾新建鱼苗场,收入500元,解决学生书杂费及学习用具。为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师生进行建校劳动,为学校节约开支1万余元。在镇林业技术员指导下,组织播撒绿化树苗。各校点在完小的带动下,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工作的内容,组织学生植树种草,美化校园。
(六)学籍管理
1.学习成绩考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科成绩以平时考查、月考、学期考试各占三分之一为学期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品行成绩以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区别,以丙等为及格。1952年,部分学校试行五级记分法。1955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加强平时学习成绩考查,减少书面考试次数,只举行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考题以教科书为标准,不超出标准命题和出深僻的难题。1963年,再次强调平时考试次数不宜过多,规定每学期2次,即半期考试和学期考试。“文化大革命”时期,考试制度被视为“管、卡、压”,学习成绩考试一律采用“开卷考试”。考试时,学生可以照抄教科书,可以交头接耳商量。1978年后,重视教学质量,出现考试过多,分数至上,搞“题海战术”。1981年后,贵州省教育厅规定减少考试次数,严禁出僻、难题、逐步恢复学生成绩考查制度,严格考查方法。1998年,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小学实施“减负”工作,取消半期考试。
2.留级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政府规定,中学不及格三科留级,仅两科不及格不留级,分数在40分以下留级,40分以上准予补考,补考1科不及格可暂准升级,次学年不及格的留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无严格的学习考查制度,升留级制度取消。1978年后,恢复升留级制度,但无统一标准。1985年实施《国家义务教育法》,中小学一律不准留级。
3.奖惩
学生学习优良,品行好,由学校或各级政府给予名誉奖励或物质奖励。1955年,鼓励学生身体好,学习好,品行好,学校表彰“三好”学生。1981年,贯彻执行《全日制中小学计划》后,采用各种形式鼓励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表彰“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少先队员”、“红花少年”和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学生违反校规,屡教不改的,经校务会议研究,给予批评教育。
4.整顿学生学籍
“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的学籍管理不健全。1981年,根据贵州省、安顺地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学籍的管理。1982年后,结合普及初等教育工作,小学完善“两簿、两卡、四册”。1986年,招收新生要求报批手续,招生数报市教育局备案。初中毕业证书由安顺市教育科验印,小学毕业证书由宋旗镇中心完小验印,中小学新生招生,开学初填报学籍登记表一式三份,学校、镇教办、教育局各留存一份。初中填写学籍登记卡,学生转出、转入、流失必须在学籍登记表上注明原因、时间。
七、教职工队伍
(一)队伍的发展
民国年间,破木有县立小学堂1所,教员1人。私塾3所,教员3人。青杠村办有私塾,学生20余人,教师5人。1951年,政府在青杠林开办武林小学8个班,有学生300余人,教师16人,破木公立学校1所,教员5人。1953年民办学校出现,破木学校有教师7人。1955年有公办教师5人,1962年有公办教师8人,民办教师17人。1981年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开展民办教师整顿工作,聘用39人为民办教师。1986~1999年,38名民办教师选招为公办教师,其中1名为年龄超年限,教龄又不满25年,未能得到转招。1999年,在职公办教师共140人,代课教师66人。
(二)社会地位
民国年间,从事教育的人,一般是身份低下不得志者,“家有三斗粮,不为教书郎”,教师工作是没有保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1957年,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严重伤害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1965年“四清”运动中,有2位教师被定为阶级异己分子,在运动中被开除工作籍。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列为“臭老九”,惨遭批判。1968年,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师定期汇报思想,接受再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不少教师身心受到伤害,多数教师不敢大胆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被列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师地位从改造对象上升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之一。1979年,分别对1950~1966年“反右派”、“反右倾”、“四清”、“文化大革命”中在教师队伍中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平反,对从事30年教学工作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为提高教师素质,1981年,对民办教师进行整顿。1983年,对无相应学历青年教师进行“教材教法”业务考核。1984年,在教师队伍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积极培养教师入党,先后安排21名教师的家属和子女“农转非”。提拔优秀教师任中、小学校长。1985年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的节日。1987年,首次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职称评定工作,通过评审,评出小学高级教师10人。1988年,国家、省、地、市、县分别表彰在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获国家级表彰的1人,省表彰的2人,地区表彰的2人,市级表彰的5人。一年一次的教师节,镇党委和政府都表彰先进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三)教师待遇
50年代初期,教师工资每月有保障。1982年,国家首先对教职工进行调资。1984年,国家对教职工增发洗理费、报刊费和知识分子补贴,1985年理顺工资。1987年增发教育行业工资,人均普增10%。1988年,完成评聘工作后,教师领取了相应的职务工资,教师工资相应提高。
90年代后,随着职称评聘和从教30年荣誉证书的发放,教师中领中级职称工资的人数逐渐增多,到1999年,领取中级职称工资人数19人,教育成了受社会各届羡慕的职业。
(四)师资培训
为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搞好人民教育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组织教师培训卫生防疫知识。1956年,为推广普通话教学,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学习。1966年进行业务培训,1974年,为提高中、小学校负责人的管理能力,组织学校校长参加培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提高文化业务素质,1982年拟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派8名教师参加电大学习,选派14名教师短期培训和离职进修。1983年,派7名教师集中培训,是年10月,组织全镇青年教师参加贵州省统一进行的“教材教法”考核。1984年,整顿“以工代干”教师,将“文化大革命”以来以招工形式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进行文化、业务考核,6人转为国家正式教师。1986年,推荐3名教师离职到安顺教育学院进修。1987年,部分教师参加全国统一的“专业合格证”资格考核。11名教师参加中师函授学习,1988年,推荐2名教师到贵州省教育学院进修,从1993~1999年,为提高教师的合格学历,18名教师先后参加了“三沟通”的在职进修,21人参加卫电师专学习,全镇小学教师合格率达92%,初中教师合格率达100%。
八、教育行政
(一)教学管理
1952年,在破木村始办公校1所,有1~4年级。1953~1963年,由于区设的校点增多,中心校规模扩大,从原来的1~4年级增至6年级。为能系统地管理各项工作,学校设置了1名教导人员和1名会计,分别负责教学工作和学校经费的收支管理及教师工资的发放。1964~1965年,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除原有的机构设置外,还增设了少先队总辅导员。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校长改称主任。革命委员会成员按“三结合”配置,有老干部,造反派和贫下中农代表。农村学校实行贫下中农管理。1977年后,学校负责人恢复校长称谓。至此,学校管理机构逐步步入正轨,分设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会计,出纳等。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由教职工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
(二)教育经费
解放前,教师的待遇是谁读书谁拿钱。王茂春在破木办学,每个学生每年出300公斤稻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经费由国家统筹。在公粮征收中的地方附加公粮中解决。1952年,中小学经费由国家统包,列入事业经费开支,人民助学金也列入经费预算,教育经费增加。1953年,教育经费用人民币计算,有教师12人,工资188.8元,随着教师逐渐增加,到1960年,实行“精简机构”,经费开支下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视教育,逐年增加教育经费。
(三)集资办学
解放前,村校多为旺族捐资修建。猫洞学校为项氏家族修建,龙旗学校为陈氏家族修建。50年代,武林小学为社会各界备木、石料投工投劳修建。60~70年代,利用寺庙、祠堂、公房为教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富而兴学,特别是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后各级积极办学,社会踊跃捐资助学。猫洞村吴国民老人,捐资7万元修建猫洞小学,带动本村捐资18万元建教学楼。
1986~1999年,群众集资37.83万元。社会捐资25.4万元,政府投资47.2万元,新建和维修学校10所,改建面积4081平方米。见附表:
第二节 卫 生
一、卫生机构人员
民国期间,境内无卫生机构,民间病人,轻者找懂草药的土医治疗,重者送往安顺城区医院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10月,安顺卫生科组建区卫生所,各乡抽人培训,后回原地开展医疗工作。1958年公社建立卫生所,境内有张坪卫生所、高寨卫生所、龙旗卫生所、破木卫生所。1966年公社合并,张坪卫生所并高寨卫生所,龙旗卫生所并破木卫生所。当时各大队配赤脚医生1人,负责各大队简便医疗业务,据统计有赤脚医生23人。
1983年,安顺县卫生局拨款4000元,卫生所投资800余元,在高寨公社大楼侧面建成120平方米3间办公室开展业务。1986年,为便于开展业务,将原办公房出售,售价3500元。高寨乡政府投资1200元,在大坡脚村建成70平方米办公室2间。1998年12月,因建宋旗镇卫生院欠款,将高寨卫生所办公室出售,收入17200元投入建院。
1972年安顺县卫生局拨款1500元,宋旗公社拨款3000元,业务收入投资1000元,共计投入5500元在破木村建砖木结构办公室三间共140平方米,1978年出售3000元。1976年,卫生所由破木村迁至大营村。1980年,卫生所有医务人员7人,配有简易医疗设备,能处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
1992年,建立宋旗镇卫生院,用原镇卫生所的办公室办公,有在编正式人员3人,卫生所集体人员9人,1999年,卫生院有人员12人,1996年,宋旗镇筹建卫生院办公楼,属安顺地区拟办10件实事项目之一,建筑面积515.2平方米,共3层,总造价201800元,其中:安顺地区拨款6万元,安顺市拨款5.5万元,宋旗镇投资2.36万元,卫生院职工人均集资1500元,1997年12月竣工,1998年11月6日搬进新大楼办公。医院主要设备有病床10间,手术床1间,产床1间,100毫安照光机1台,高倍显微镜1台,腹部手术包1个,电压消毒锅等一般器械设备。
1999年,辖区有村级卫生室19个,每村有防疫保健人员2~3人(大村4~5人),行政上受村委领导,业务上受镇卫生院指导,负责该村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接生等。
二、医疗
民国期间,境内民间医生接骨合榫的有吕旗村尹光文、龙旗村李进明、打纸村蒋成仁。专治天花病、接种痘苗(时称痘匠)的有打纸村的魏云其、魏明刚、魏明周;兴隆村的潘丙先、潘云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建立一系列卫生防疫、医疗保健体系,医疗卫生人员逐渐增多。50年代末,公社建有卫生所,各村都有卫生员。60年代,医疗技术水平提高,防疫保健措施有力,常见传染病如天花、疟疾、白喉等病状得到有效控制。各村有经过卫生部门培训的接生员,产妇和婴儿在产期有了安全保障。90年代,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增多,各村卫生室有2~3人,大的村还有个体医生诊所,宋旗镇政府所在地有卫生院和双阳厂职工医院。1999年,基本做到常见病在各村治疗,重病在镇卫生院或双阳厂职工医院住院治疗,特重病和疑难病才送安顺市各大医院住院治疗。
三、卫生防疫保健
民国时期,农村无卫生防疫保健机构,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使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受到很大威胁。民国27年(1938),打纸村流行霍乱病,发病120余人,死亡38人。民国33年(1944),大坡脚村伤寒病(当时称鸡窝病)流行,有一院落18人发病,死亡12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安顺县政府建立卫生防疫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派人指导卫生部门开展农村卫生防疫保健工作。
(一)地方流行病防疫
1.伤寒病 1974~1979年,先后在张坪村、大坡脚村发生伤寒病,发病率占该村人口的10%。安顺县防疫卫生部门到村指导,公社卫生所密切配合,积极开展伤寒疫苗预防接种和治疗,对水源、家庭水缸加氯消毒,隔离病人,用石灰处理病人排泄物。根据患者的药敏试验,采用以氯霉素为主的治疗方案,控制了张坪、大坡脚两村伤寒病源。
2.“2号病” 80~90年代有发生。由于长期加强防治,病源被控制。1998年8月17日,打纸村发病31例,经过历时13天精心治防,控制了霍乱病扩散,患者全部康复。是年9月12日,平寨村发病30例,历时9天防治,患者全部康复。
3.麻疹 1956年,境内发生麻疹大流行,预防无特殊方法,只以隔离为主控制发病率。1969~1976年,预防方法采用接种麻疹疫苗,对8个月至5岁年龄的儿童进行接种免疫,这段时期年均发病率下降。1977~1984年为计划免疫期,麻疹预防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对18个月以上的儿童,进行一年一度免疫接种。1985~1990年,为计划免疫冷链运转期,麻疹疫苗实现在冷藏条件下储存、运输、保管和使用,保证疫苗低温管理,保证疫苗有效活性,克服以前一年两次接种时间的限制。农村每两月接种一次。1987年后,又增加对7岁儿童进行加强复种免疫,预防效果提高,达到了有效控制。
4.白喉 白喉是历代传染病,传染性强,患病人死亡率高。对易感儿童全面开展白喉病毒预防注射。
5.痢疾 肠道传染发病例数〓每年各类传染病例的1/4强,又以肠道痢疾为最高,主要是菌痢和阿米巴痢疾。迁延型病人起传染作用,通过水污染途径传染。预防中,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主要根治带虫者和保护水源来实现。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防治
地甲病和地克病主要由食物缺碘所致。防止这两种病发生,主要手段是在食盐中加碘,宣传动员群众食用加碘盐。病区儿童、育龄妇女、碘缺乏病人用碘油丸服用。
(三)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一计划预防接种。50年代期间安顺县卫生局、组织老前辈对天花、白喉、麻疹等疾病培训,在群众中开展普种,同时大搞爱国卫生运动,使疾病减少。60年代,逐年接种牛痘苗,天花被消灭。第二阶段,对原接种牛痘苗对象接种牛痘,巩固效果。从70年代开始,对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采取一年一度的突击性预防接种。建立0~4岁儿童预防接种卡。1976年后,将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三联制剂作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1977~1979年实施百白破三联针增种和首次卡介苗划痕普种。在接种卡介苗、麻诊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脊髓灰质炎的同时,开展伤寒、流脑、炭疽、钩端螺旋体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等11种生物制剂的预防接种。第三阶段为计划免疫实施的80年代。1982年,农村建〓预防接种年龄卡。1987年,推行计划免疫保偿制,制定保偿实施细则和经费管理办法。1985~1987年,上级卫生部门冷链器材装备逐渐完成,首次接种对象为1986年7月1日后出生的儿童,以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种疫苗应种工作连年正常开展。
(四)农村改水
民国时期,境内农村食用的水井达不到卫生要求,水井无完整的井栏井台和排水沟等防护设施,水质常被污染,常导致伤寒、痢疾等疚病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村民改水建井、修建排水沟和护井设施,传染病被控制。到1999年,宋旗镇改水19个行政村,占90.47%,改水农户3823户,占全镇总户数的95%,饮用卫生水的人20552人,占全镇总人口95.4%,其中安装自来水的有张坪、大营、宋旗3个村共824户,占改水户的21.5%,饮用自来水的人口3387人,占已改水人口的16.5%。
(五)妇幼保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立接生站,培训接生人员,进行孕妇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开展妇女病防治和普查工作。贯彻防治妇女病,做好妇女劳动保护指示,妇女保健部门,在开展文明礼貌活动中大力宣传普及妇幼卫生保健知识。农村妇幼保健重点是推行新法接生,培训农村接生员,号召广大妇女接受新法接生,教育妇女在孕前、孕期及产后正确的生活方式。完善村级卫生室,提高农村接生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妇女病防治,对妇女常见疾病如宫脱、闭经、子宫肌瘤、宫颈糜烂、阴道炎、霉菌感染等妇科病定期检查治疗。幼儿保健:每年组织各村儿童进行体检,进行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接种率在90%以上。
知识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书系统地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宋旗镇的历史沿革、自然风物、政权、军事、公安司法、经济管理、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宋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