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个体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046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个体商业
分类号:
F727
页数:
2
摘要:
宋旗镇个体商业民国时期,境内的个体商业为一家一户的半农半商,为小手工业商业的小农经济封闭状态。
关键词:
布匹
食盐
农户
内容
民国时期,境内的个体商业为一家一户的半农半商,为小手工业商业的小农经济封闭状态。无固定经营店铺,开展经营活动主要以人挑、马驮赶转转场的方式进行。经营方式多以物易物,日用品以食盐、燃油、布匹等为旺。经营布匹以自加工自销售为主。织布纺纱各村都有,猫猫洞和张坪寨大部分农户有布机,境内当时有织布机600余台,纺纱车650台。所织品种有粗纱布、中纱布、细纱布。规格为宽一尺或一尺二寸,以六尺为一墨,布有长短,有五墨的长三丈,六墨的长三丈六尺,七墨的长四丈二尺,以刷子布为牢实。布疋除销往安顺城内小布店外,其余部分以赶转转场进行销售,销往省内毕节、水城、紫云、关岭、普定、织金等地。
境内有个体农副产品长途贩运户120余户,其中贩运畜禽的75户,贩运粮食、桐油、菜油的40余户。贩运畜禽主要从省内织金、普定、兴仁、紫云等地各乡场购买,以人挑马驮到安顺、贵阳出售。从事粮食贩运户主要从普定、马堡、白岩、补郎、马场等乡场购买大米、玉米、豆类、花生等挑回安顺出售。有140余户赶转转场卖小杂货,有30余人货郎担, 20余人挑沙锅,15余人挑煤走村串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50年代,食盐、棉布、糖果、燃油和铁、木制中小农具等物资由供销社经营,境内半农半商等个体商业自然停止。1960年11月,划给农民自留地,恢复家庭工副业,次年,又恢复集市贸易,商业方面又恢复国营、集体、个体三条流通渠道。高寨公社有570户农户重新恢复织布、纺纱业,其中猫猫洞村有154户。半农半商的长途贩运,赶转转场和市场商品流通逐步繁荣。
1964~1966年,开展“四清”和“文化大革命”,境内个体工商业户受到批判,有的被抄家和没收物资、商品,视为投机倒把分子处理。1965年,高寨公社对30余户养鸭户收归集体,对66户继续织布的禁止织布,农副产品上市交易被视为资本主义泛滥。境内个体工商业的恢复发展被限制和禁止。
1967~1968年,造反派抓批斗“走资派”和开展夺权斗争。境内的个体商业除织布纺纱业外,个体商业和长途贩运户又开始出现。
1960~1970年,进行大刹资本主义歪风。1971~1972年,境内部分长途贩运户冒险从事经营活动,当时安顺城内已实行军管,成立了纠察队,限制农民将农副产品进入市内交易,高寨公社出动民兵堵截普定、织金等地农民和本地农民进城出售农副产品,对贩运畜禽、鸡蛋、鸭蛋、花生、豆类等农副产品和猫猫洞村农民加工的豆腐干、张坪村农民加工的甜糕、粑粑等一律没收。1975~1977年,个体商业开始恢复,农副产品能够进入安顺市内交易。1978~1979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将原一个月赶四天场改为赶两天场。境内地处安顺城郊,上级安排高寨公社组织民兵进行阻止农民进城赶场,对不执行规定的人,所贩运的农副产品一律没收,高寨公社在一个赶场天出动民兵26人,没收三头猪肉,鸡蛋12.6公斤,活鸡3只,狗肉27.25公斤,豆腐干5038块,甜糕92公斤,凉粉25公斤,菜油5公斤,小秤14把。除没收物资外,还强制贩运者就地参加义务劳动1~2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境内个体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猫猫洞村的刘怀安、刘玉江,白果村的李有华,大坡脚村的杨奎率先在本村开办个体商业经营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境内个体商业又得到恢复,部分农民根据过去经商的经验,将承包的土地转包后,走出家门专门从事经商,到1999年底,全镇共有个体商业户521户,从业从员1050人,其中:在境内经营的59户,到省内各县市经营的183户,到昆明、广西等省经营的130户,从事长途贩运149户。
知识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书系统地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宋旗镇的历史沿革、自然风物、政权、军事、公安司法、经济管理、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宋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