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产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036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水产养殖
分类号: F326.376.4
页数: 2
摘要: 宋旗镇水产养殖养殖技术,鱼类品种,捕捞等情况。
关键词: 养殖技术 水产 人工

内容

一、养殖技术
  (一)天然养殖
  历史上,境内鱼类为天然繁衍。大堰河、猫猫洞水库、白果水库、土地坡水库、三合水库、打纸村大冲水库是鱼类繁殖的天然场所。80年代后,由于乱捕、乱炸,水质被污染,造成鲫鱼、鲤鱼、草鱼、鲢鱼、白条鱼等鱼锐减。
  (二)人工养鱼
  1.库塘养鱼
  1961年,安顺地区猫猫洞水库管理所在猫猫洞水库投入20万尾鱼苗喂养。1966年,进行一次大捕捞,收获鲜鱼8760公斤。70年代,境内各地水库、池塘普遍养鱼,5座水库先后放养鲤鱼、草、鲢鱼18次,数量32万尾;9个池塘放养24次,数量20万尾;生产队库塘养鱼320亩,成鱼捕捞年收1280公斤。1984年,宋旗公社境内养鱼水面132亩,放养鱼苗50000尾,1985年,捕鲜鱼3650公斤。1995年,养鱼专业户发展到12户,兴隆村一专业户单产460公斤。1999年,库塘养鱼放养水面1406亩,总产量5644公斤。
  2.网箱养鱼
  1997年,猫猫洞水库水管所在猫猫洞水库搞网箱养鱼,养殖面积0.6亩,以养鲤鱼、草鱼为主,半年培养10厘米左右规格鱼种1万尾,水体每立方米产量13尾,折合亩产2.5万尾。
  二、鱼类品种
  境内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谷桩鱼、鳝鱼、泥鳅等,其他水产主要有虾、田螺、蚌等。
  1.鲤鱼
  体呈纺锤型而侧扁,口端位,上唇旁有长短触须各一对,背部黑色,侧钱下方黄色,腹部白色,尾红色。食性杂,多栖于水底层,一般体重0.5至1.5公斤,又称鲤鱼为“下层鱼”,俗称“红尾巴”。有本地鲤和丰鲤两个品种。
  2.草鱼
  头方尾尖,体形圆筒状,体色为淡绿色或茶黄色,口端位。属草食性,食性杂,幼鱼期主食小型浮游动物。生活在水中层,2至3年可长至1.5至2.5公斤。
  3.鲫鱼
  又称鲫壳鱼。体扁,腹部圆,头小,眼大,短口端位,呈弧形,鳞片大而圆,体呈银灰色,背部色较深,鳍呈灰色。食性杂,成鱼与植物性食料为主,一般体重0.15至0.25公斤。
  4.鲢鱼
  又称白鲢。腹部窄,从胸部至肛门之间有腹棱。头大眼小,眼位低,吻短钝而圆,背部及头部灰绿色,体侧和腹面银白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其余部位和鳍色线稍带黄色。主食浮游植物和藻类,极少食游生物,常活动于水体中层。
  5.鳝鱼
  又称黄鳝。体细长,前端圆形,向后逐渐侧扁,尾尖细而扁。头圆尖,吻端尖,唇发达,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盖。体长0.25至0.5米,润滑无鳞,鳍退化,体微黄色或橙色,布满黑色小班点,腹部灰白色,常栖居水底泥质洞穴或堤岸的石缝中,夜出觅食,以昆虫、蛙类、小鱼为主食。
  6.泥鳅
  体长0.10至0.15米,前端略圆呈筒状,后部侧偏,腹部圆形。头尖,吻部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马蹄形。有须5对,吻须1对,下颌须各2对,鳞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两下颌呈黑色,有黑色斑点。常栖于水沟、水田和静水底层。
  三、捕捞
  居住靠河流的村民一般备有搬罾、拦河网、括网、撒网等捕鱼工具,农闲时下水网鱼。
  用细竹篾编成喇叭形状头大尾部小,长1至2米的鱼笼,安放在河溪流水中,群鱼自然游进笼中定时收取。或将鱼笼放在水流平稳处,用竹杆在水中拍击,鱼受惊,群窜入笼中收取。用细竹篾编织成中间粗、两头细、长0.3米左右的小鱼笼,中部开口,放入燕麦粑等食饵,投入河流、塘库或稻田中,群鱼争食窜入,定时收取。这种方法只能捕获谷桩鱼、马口鱼、鲫鱼、白条鱼等小鱼类。

知识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安顺市宋旗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书系统地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宋旗镇的历史沿革、自然风物、政权、军事、公安司法、经济管理、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宋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