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0355
颗粒名称: 三、家禽
分类号: F326.376.4
页数: 2
摘要: 家禽养殖多为鸡,鸭,鹅。
关键词: 养鸡 鸡舍

内容

(一)鸡
  境内养鸡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养鸡为自然放养,鸡舍矮小,清晨放出,傍晚回巢。在房前屋后觅食,适量投放玉米、稻谷之类饲料。农家买油、盐、针、线多为母鸡下蛋出售而得。亲友来往,杀鸡招待客人。1959年,发动农村搞“大孵鸡运动”。70年代大砍“资本主义尾巴”,唯有养鸡获幸免,政府每年如数派购活鸡和鸡蛋。80年代后,鼓励农家养鸡,畜牧部门技术员深入农家指导村民科学饲养。1993年,大坡脚村滕传恒饲养本地鸡1100只,创产值6000元。1999年,境内养鸡存栏36080只。
  (二)鸭
  境内的鸭类品种多为“安顺麻鸭”,饲养历史悠久,“安顺麻鸭”为卵肉兼用型,觅食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适于山区放养;体型中等,头貌清秀,眼大有神,颈部长大,胸腹宽大,后躯丰满,头及颈部呈油亮的晴褐色,颈中部有一白羽圈,啄为黄色;母鸭体多为黄褐麻鸭色、黑褐麻鸭色、笋壳色、浅酱色,少数为白色、黑色、粉灰色;公鸭体多为底睛红色,部分为青麻灰色、瓦灰色。
  1.棚鸭放养和庭院饲养
  境内棚鸭放养是从50年代开始,主要集中在土地坡和白果村。棚鸭放养一般由三个棚客组成,放鸭1000至1500只。备有鸭棚一个,以及鸭围栏、鸭蛋篓、鸭梢、行李和炊具。头二三水幼鸭走南方,远者放经平坝、长顺、惠水、罗甸、紫云等地转回;四五六水幼鸭走北方,放经普定、六枝、水城、织金等地转回。70年代,由于放养群鸭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限制,以集体名义到外地放养鸭的棚客极少,当时仅存白果大队的5棚、喜坡大队的3棚鸭到外地放养,许多生产队一般只养几十只,早出晚归在本地水面投放。1958年,境内高寨公社办一个养鸭场,有职工26人,饲养本地麻鸭6250只,1965年停办。80年代后,出现养鸭专业户,庭院养肉鸭颇具特色,1999年,猫洞村、下坪村有农家利用庭院饲养肉鸭的专业户。肉鸭为科学配方饲料饲养,从雏鸭开始饲养,一般40天后出栏,体重2至2.5公斤,销售价平均每只8元。猫洞村刘永昌饲养2400只,胡荣祥饲养900只,刘永志饲养600只。
  2.宰鸭业
  境内宰鸭业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的,初期在土地坡村,80年代后发展到白果村。屠宰后的鸭子胴体白漂,无血毛,无血斑。安顺城区内各菜市场内出售的鲜板鸭,80%来自白果村和土地坡等村。1999年12月统计,白果村有47户从事宰鸭业,年上市鲜板鸭30万只。
  (三)鹅
  境内的下坪、上坪、大坡、兴隆、青杠、白果为养鹅的传统村寨。鹅类品种主要是“安顺鹅”。“安顺鹅”体型大,体重4至5公斤,年产蛋40至50枚,蛋重120~150克。一般为居住靠河道、塘边或坝区的少数农户喂养,每户养2~10只不等。

知识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安顺市宋旗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书系统地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宋旗镇的历史沿革、自然风物、政权、军事、公安司法、经济管理、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宋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