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0266
颗粒名称: 第十章 农业
分类号: F323
页数: 42
摘要: 从农业体制、结构、种植业、土地利用四个方面对农业的介绍。
关键词: 农业体制 结构 种植业 土地利用

内容

第一节 农业体制
  元代实行土司领主制,土司世袭其土。明朝初年,朝廷大量屯田,强占良田好土。清朝初年,继续推行屯田制度,划入荒土和没收起义及抵抗人员的屯田种。康熙初年,改屯田为私田,允许屯户买卖田土,官绅大量购入土地成为地主,大多数屯户沦为佃户。乾隆年间,官府没收“绝户”田土为官庄,规定山头地角之地悉听各族群众耕种。清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一直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一、土地改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代初期,境内各村寨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清退帮工帮粮的五大任务。土改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和征收富农出租的土地。破木乡划定成分为:地主33户,占总户数的2.90%,人口125人,占总人口的3.2%;富农44户,占总户数的3.9%,人口134人,占总人口的3.5%;上中农191户,占总户数的16.8%,人口602人,占总人口的15.7%,下中农289户,占总户数的25%,人口1025人,占总人口的26.87%;贫农(含雇农)576户,占有总户数的50.8%,人口1928人,占总人口的50.5%。
  高寨乡划定成分为:地主34户,占总户数的3.75%,人口108人,占总人口的3%,富农34户,占总户数的3.75%,人口128人,占总人口的3.6%;上中农21户,占总数的2.3%,人口93人,占总人口的2.6%;下中农288户,占总户数的31.9%,人口1205人,占总人口的34%;贫农(含雇农)519户,占总户数的57.5%,人口1997人,占总人口的56.4%。通过划定成分,结合报产、评产,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了土地登记和土地分配。每个人口分到土地按产量计算,最少的村人均分得1石2斗,最多的村分得1石5斗至1石8斗,综合平均折合习惯亩计算,人均分得土地1.2亩左右。通过土地改革,境内农民领到了人民政府发给的土地证。
  二、农业合作化
  1952年,通过土地改革后,破木乡、高寨乡分别建立了乡人民政府委员会,各村建立了村级组织,从1953~1957年间,进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社)的过渡。从1953年开始,境内的破木乡、高寨乡就出现了互助组组织形式。1953年,宋旗村李天顺,破木村张兴伍率先分别试办初级社各1个。1954年,破木乡有常年互助组25个,参加农户235户,人口1005人。有季节性互助组49个,参加农户333户,人口1715人。1955年,有常年互助组19个,参加农户173户,人口800人。有季节性互助组35个,参加农户293户,人口1295人。1954年,高寨乡有常年互助组9个,参加农户71户,人口313人;有季节性互助组59个,参加农户417户,人口1865人;1955年有常年互助组40个,参加农户440户,人口1900人;有季节性互助组40个,参加农户310户;人口1082人。互助组所获得的劳动成果归各农户所有。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1954年春天开始,境内有的村又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初级社的规模一般在30户左右,方法上采取将土地、耕畜、农具入股,社员参加分红。土地按股计酬,劳动力按投计酬。1954~1955年,破木乡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7个,高寨乡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4个。1957~1958年,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又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当时破木乡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6个,高寨乡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4个。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农户将土地、耕畜、农具均分别折价入社。农业合作社运动后,农业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三、人民公社
  1958年的春夏,破木乡、高寨乡改变为人民公社,实行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破木公社有6个大队,31个生产队。高寨公社有9个大队,39个生产队。1959年,按照上级“一大二公”的要求,破木公社改为破木管理区,属杨家桥公社管辖,高寨公社改为高寨管理区,属华严公社管辖。
  1958~1959年,开展了深翻土地(又叫深耕)运动,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以公社为营,大队为连,生产队为排投入深耕。杨家桥公社在宋旗大队办样板点,张坪公社在石板大队田坝办样板点,高寨公社将任务分到大队,组织大量劳动力投入深耕。深翻田土1公尺深,施肥三层,由于违背科学规律而失败。
  为实现“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奋斗目标,全县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实行全民总动员,破木公社、高寨公社共抽调劳动力1000余个,按军队建制以公社为连到双堡的梅旗、鸡场的猛棚参加大炼钢铁,由于强壮劳动力的抽调,水稻收割损失严重。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缩小公社规模,实行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核算基础。破木公社有6个大队,38个生产队,高寨公社由原来的9个大队变为8个,有39个生产队。是年5月,推行“三包、一奖、四固定”,各村划出少量耕地作为社员自留地,但是有的村借大包干的形式扩大社员自留地,有的生产队包产到组到户,被认定为轻集体、重个人,走回头路,是两条道路斗争的严重问题。1962年,中共安顺市委发出《关于合理调整自留地工作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意见》,明确规定社员自留地一般执行耕地面积的15%,适当分给饲料地1~2分。
  1964~1965年,开展“四清”运动,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境内各村进驻“四清”工作组,在村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对照文件,要求各级干部要洗手洗澡,轻装上阵,团结一致,共同对敌。重点解决农村“四不清”干部的问题,对包产到组到户,下放自留地的问题和资本主义泛滥情况进行清理和批判,社员的家庭副业被视为资本主义而被禁止。1965年,结合开展农业学大寨,各村开展加高加厚田坎,全镇30%的田埂都进行了加高和加厚。
  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以后,村级组织处于瘫痪状况。1972年进行整党建党工作,每个村进驻工作人员1名,帮助建立健全各村村级组织。当年农业生产由于遭受严重的干旱,境内粮食大幅度减产,破木公社减产粮食439吨,高寨公社减产粮食633吨。1973年,全镇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高潮,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1975年10月,安顺县委组织“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进驻破木公社和高寨公社的各村寨,指导开展“农业学大寨”,截至1976年底统计,破木公社改土造田561亩,累计投工投劳850个,稻田瘦田改肥584亩,投工1344个,坡改梯108亩,打石包263亩。高寨公社改土造田213亩,出动人力机公车85部,累计投工投劳1421个,修建铵水池13个。
  1977年,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中共安顺地委、行署规划高寨公社的上坪、兴隆、下坪等村和破木公社的干河在十五里坝的耕地作为农田基本建设改土造田重点,成立工程指挥部,组织地、县、区、公社机关干部参加劳动,安顺军分区给予支持,经过苦战,据1979年5月统计,改土造田392亩,累计投工241501个,挖、填、运土石方共计282022立方米,砌田埂150条,折合全长9公里。通过改土造田后,粮食翻了一番,未改前耕地产玉米和杂粮28250公斤,改成稻田后,水稻产量达到67800公斤,增加粮食39550公斤。整个改土造田规划面积1200亩(含普定魏旗乡部分村寨耕地在内),中共安顺地委、行署拨款购买推土机三台、丰收(35)型拖拉机2台投入工程使用,由高寨公社组织一个专业队继续进行改土造田,1981年,整个改土造田工程基本完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高寨公社猫猫洞村率先将土地下放到农户,1980年境内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承包到户,改变过去由集体统一生产经营管理的状况。1981年,调整生产规模。宋旗公社由原来的45个生产队变为75个,高寨公社由原来的47个生产队变为81个。
  1992~1994年,为改善和提高耕地使用效益,在龙旗、吕旗、打纸、下坪四个村分别落实了以工代赈工程(坡改梯)。1992年完成280亩,1993年完成350亩,1994年完成430亩。
  1996年,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限,全镇进行了承包合同续签工作,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节 农业结构
  一、耕作制度
  (一)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土地改革时,每个农村人口约有耕地1石2斗至1石5斗。人均折合习惯亩1.2亩左右。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破木公社耕地面积4636亩,其中:田3087亩,地1549亩,人均耕地1.4亩,随着区域的变动,1968年耕地面积10852亩,其中:田6426.36亩,地4155.6亩。人均耕地2.13亩,1978年耕地面积10964.9亩,其中:田6745亩,地4219.9亩。人均耕地1.47亩。
  高寨公社1958年耕地面积5273亩。其中:田4220亩,地1053亩,人均耕地1.49亩。1968年耕地面积7633.2亩,其中:田6235.9亩,地1397.3亩,人均耕地1.12亩。1978年耕地面积7648.2亩,其中:田6610.9亩,地1037.3亩,人均耕地0.84亩。
  宋旗镇1991年,耕地面积19006亩,其中:田13474亩,地5532亩,人均耕地0.92亩。1995年,甘苑、破木、对门三个村划归安顺经济开发区后,耕地面积16931亩,其中:田12059亩,地4872亩,人均耕地面积0.82亩。
  (二)水田作物
  民国时期,镇内土地耕作制度大部分是一年一熟制,即水田种植一季水稻后就蓄水泡冬或翻犁炕冬。旱地以种植玉米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水田种植为一年一季种植水稻。农业合作化时期小麦,油菜开始下田。1960年后,推广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蔬菜,水稻—洋芋等一年两熟制。1965年以后,部分村寨则推广水稻—绿肥。在耕作上多为四犁四耙、望天落雨田为五犁五耙后即插秧。水田农作物种植施用肥料一般以农家肥和磷肥作底肥,化肥作追肥。
  (三)旱地作物
  旱地作物多为一年两熟制,即玉米—油菜或玉米—小麦。由于农业技术的推广,耕作制度不断革新。1989年,安顺市农经委、农业局在干河村推广旱地分带轮作,面积200亩。1990年以后,旱地分带轮作逐步推广,1992年推广1000亩,1993年500亩,1994年500亩,1997年4260亩,1998年4500亩,1999年3500亩。推广的旱地分带轮作有麦肥,麦烟分带,有洋芋分带。
  (四)复种指数
  民国时期,镇内复种指数一般在102%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复种指数在103~105%之间。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复种指数逐年递增。宋旗公社复种指数1962年为153.6%,1972年为147.2%,1982年为152.2%。高寨公社1962年为112.8%,1972年为138.5%,1982年为149.8%。宋旗镇1992年复种指数为187.1%,1999年为199%。
  二、粮食、产值及种植结构
  (一)粮食
  1954年,破木乡粮食总产量为1414吨,人均产粮518公斤。1955年为1514吨,人均产粮503公斤。1958年,因违背科学规律,深翻耕地运动和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粮食产粮下降到908吨,人均产粮275公斤;1959年粮食总产量969吨,人均产粮287公斤;1960年,粮食总产量1274吨,人均产粮377公斤;1961年粮食总产量647吨,人均产粮185公斤,1962年粮食产量958吨,人均产粮322公斤;1963年粮食产量791吨,人均产粮271公斤,1964年粮食产量1958吨,人均产粮352公斤。1965年粮食产量1156吨,人均产粮347公斤。
  高寨乡1954~1965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是:1954年992吨,人均产粮455公斤;1955年1056吨,人均产粮354公斤;1958年612吨,人均产粮173公斤;1959年503吨,人均产粮141公斤;1960年573吨,人均产粮180公斤,1961年509吨,人均产粮156公斤;1962年513吨,人均产粮159公斤;1963年811吨,人均产粮244公斤;1964年1082吨,人均产粮313公斤;1965年999吨,人均产粮279公斤。
  1966~1979年,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72年遭受严重的干旱,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徘徊。
  破木公社1966~1979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分别为:1966年为1427吨,人均产粮289公斤;1967年1157吨,人均产粮288公斤,1968年1776吨,人均产粮348公斤;1969年1409吨,人均产粮258公斤;1970年1784吨,人均产粮318公斤;1971年1790吨,人均产粮319公斤;1972年1342吨,人均产粮221公斤;1973年2538吨,人均产粮399公斤;1974年2081吨;人均产粮368公斤,1975年2515吨,人均产粮336公斤;1976年2289吨,人均产粮325公斤;1977年2676吨,人均产粮366公斤;1978年2484吨,人均产粮335公斤;1979年2394吨,人均产粮320公斤。
  高寨公社1966~1979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分别为:1966年1994吨,人均产粮304公斤;1967年2118吨,人均产粮328公斤;1968年1773吨,人均产粮261公斤;1969年1103吨,人均产粮156公斤;1970年1677吨,人均产粮229公斤;1971年2071吨,人均产粮274公斤;1972年1438吨,人均产粮184公斤;1973年2230吨,人均产粮279公斤;1974年2435吨,人均产粮297公斤;1975年2516吨,人均产粮291公斤;1976年2274吨,人均产粮260公斤;1977年2659吨,人均产粮300公斤;1978年2976吨,人均产粮326公斤;1979年2611吨,人均产粮278公斤。
  1980年以后,境内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全部承包到户到人。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粮食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出现了变化。
  宋旗公社1980年粮食总产量2017吨,人均产粮262公斤;1981年为2029吨,人均产粮259公斤。1982年2435吨,人均产粮254公斤,1983年为2652吨,人均产粮271公斤,1989年2338吨,人均产粮224公斤,1990年2680吨,人均产粮251公斤。
  高寨公社1980年粮食总产量为1905吨,人均产粮235公斤;1981年2233吨,人均产粮274公斤;1982年2165吨,人均产粮258公斤;1989年2030吨,人均产粮208公斤;1990年2333吨,人均产粮231公斤。
  1991年12月,宋旗镇和高寨乡合并为新的宋旗镇,当年全镇粮食总产量5691吨,人均产粮271公斤;1992年5414吨,人均产粮257公斤,1993年6011吨,人均产粮281公斤;1994年6683吨,人均产粮314公斤;1996年6802吨,人均产粮329公斤;1997年6980吨,人均产粮337公斤;1998年7318吨,人均产粮349公斤;1999年7581吨,人均产粮361.7公斤。
  (二)产值结构
  民国时期,农业产值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林业、畜牧业,渔业一般自给自足,各村寨的副业一般以纺纱、织布小手工业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牧、渔、副业有所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副业和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发展,多种经营健康发展。
  破木公社1959年农业总产值为186596元,其中:农业产值156613元,占总产值的83.93%;副业产值27337元,占总产值的14.65%,畜牧业产值2646元,占总产值的1.41%。1963年,农业总产值为125832元,其中:农业产值124756元,占总值的99.14%;副业产值1076元,占总产值的0.85%,1975年农业总产值为511321元,其中:农业产值401548元,占总产值的78.53%;副业产值84781元,占总产值的21.1%;林业产值444元,占总产值的0.37%。
  高寨公社1959年农业总产值为160638元,其中:农业产值131258元,占总产值的81.7%,副业产值26571元,占总产值的16.54%;畜牧业产值2809元,占总产值的1.74%;1963年农业总产值为94386元,其中:农业产值92836元,占总产值的98.35%,副业产值1549元,占总产值的1.63%;1975年农业总产值653869元,其中:农业产值492431元,占总产值的75.31%;副业产值155044元,占总产值的23.71%,畜牧业产值6394元,占总产值的0.98%。
  1980年以后,农业生产承包到户,据资料统计,高寨乡1985年农业总产值为1139800元,其中:农业产值754000元,占总产值的66.15%,林业产植1400元,占总产值的0.12%,畜牧业产值246000元,占总产值的21.58%,副业产值136600元,占总产值的11.99%,渔业产值1800元,占总产值的0.16%。1986年,农业总产值为1279300元,其中:农业产值740800元,占总产值的57.9%,林业产值3100元,占总产值的26.19%;副业产值198400元,占总产值的15.51%,渔业产值2000元,占总产值的0.16%。
  1991年,农业总产值为899.66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555.63万元,占总产值的61.76%,林业产值1.47万元,占总产值的0.16%;畜牧业产值305.14万元,占总产值的33.19%;副业产值35.93万元,占总产值的4%;渔业产值1.49万元,占总产值的0.16%。1992年,农业总产值957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90万元,占总产值的40.7%;林业产值10万元,占总产值的10.04%;畜牧业产值517万元,占总产值的54%;副业产值38万元,占总产值的0.16%。1993年,农业总产值为1062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549万元,占总产值的51.7%;林业产值18万元,占总产值的46.42%;渔业产值2万元,占总产值的0.19%。1994年,农业总产值为116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46万元,占总产值的55.7%;林业产值19万元,占总产值的1.62%;畜牧业产值499万元,占总产值的42.72%;渔业产值4万元,占总产值的0.34%。1995年农业总产值为120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27万元,占总产值的52.25%;林业产值8万元,占总产值的0.67%;畜牧业产值560万元,占总产值的46.67%;渔业产值5万元,占总产值的0.41%。1996年农业总产值为119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38万元,占总产值的53.43%;林业产值11万元,占总产值的0.92%;畜牧业产值539万元,占总产值的45.14%;渔业产值6万元,占总产值的0.5%。1997年农业总产值127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17万元,占总产值的56.27%;林业产值10万元;占总产值的0.78%;畜牧业产值540万元,占总产值的42.38%;渔业产值7万元,占总产值的0.55%。1998年农业总产值为133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42万元,占总产值的55.62%;林业产值8万元,占总产值的0.6%;1999年农业总产值为2612万元(现行价)。
  (三)种植结构
  民国时期,夏粮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夏粮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秋粮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5%。
  宋旗公社60年代初期夏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70年代末期下降到35%左右。1981年夏粮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秋粮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
  高寨公社60年代初期夏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最高年份为1961年,占41.5%。最低年份是1963年,占10%。70年代中期,夏粮播种占农作物播种面积26~30%之间。1981年夏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3%。
  宋旗镇与高寨乡合并以后,1991~1999年,夏粮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0~33.5%之间。秋粮播种占67~70%之间。
  1952~1957年,经济作物占粮经面积的约5%,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约95%。1958~1959年,发展烤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1959年,破木公社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20%和80%。高寨公社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35%和65%。60年代中期,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12%和88%。1970年以后,经济作物种植出现徘徊,并有所下降。1980年以后,土地承包到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又呈上升趋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上升到10~15%之间。1991年以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民国时期,蔬菜种植一般自给自足,50年代初,蔬菜种植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2%。1960~1963年期间,破木公社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7.7%, 13.4%,5.2%。高寨公社分别为7.69%、11.3%、12%。1965年,开始引进绿肥种植,当年高寨公社绿肥种植979亩。1978年,破木公社粮食、经济、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分别为91.4%、4.1%、4.5%,高寨公社分别为87.6%、5.8%和6.6%。
  1980年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比例提高。1991年,宋旗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397亩,经济作物种植8623亩,其他作物种植2370亩,粮食、经济、其他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59.9%、31.47%、8.6%。199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23959亩,经济作物种植7160亩,其他作物种植3240亩。种植比例分别为69.73%、20.84%、9.43%。
  民国时期,镇内养地作物占农作物面积的6%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养地作物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为8%。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呈上升趋势,破木公社1958年养地作物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13.85%。1963年为11.29%;1968年为11%;1973年为10%;1978年又下降为8%。高寨公社1958年养地作物占农作物面积的13%,1963年为22.3%:1968年为11.3%;1978年为11%。1980年以后,由于推广一年两熟制和旱地分带轮作,调整用地和养地种植结构,促进了油菜、绿肥、蔬菜等养地作物种植的发展,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增加,1997年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4.25%。
  第三节 种 植 业
  一、粮食作物
  (一)水稻
  水稻是境内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较早的品种有籼稻、糯稻两种,籼稻型中有小〓粘、麻粘、大白粘、大白壳红米、金包银、青秆粘等品种。糯稻型有黄、白香糯、矮子糯等品种。1956年以后引进农育1744、台中31号、台北8号、南京1号,1975年后引进湘东、桂潮2号、遵糯3号等品种。1987年开始引进杂交水稻种植,但推广面积较少。从1989年开始杂交水稻逐步推广,品种有V优64、汕优64、V优77、汕优77、V优481、V优晚3、汕优晚3、金优晚3、田试7号等优良品种。1992年种植杂交水稻9975亩,1994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4500公斤,种植面积9600亩。1996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6500公斤。种植面积9800亩,1996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5000公斤,种植面积10850亩,1997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6250公斤,农民自购6000公斤,种植面积10900亩。1999年调运杂交水稻种子12010公斤,种植面积10600亩。
  1965年以前,水稻栽种都是传统的随手栽,密度不合理。1965年以后,推行水稻栽三角秧(称三角密植),70至80年代推广拉绳插秧,1990年以后逐渐推广4—8—5规范化拉绳插秧。1992年推广面积11453亩,1995年推广9800亩,1996年推广10600亩。
  1958~1990年,宋旗镇(破木公社)水稻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是1983年,种植面积7710亩,次为1982年的7669亩。种植最少的年份分别是1961年,种植面积为2070亩,其次为1960年的2668亩。
  高寨乡水稻种植最多年份是1978年,种植面积为6610亩,次为1976年的6537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2年,种植面积1700亩,其次为1961年的1725亩。
  1991年后,种植水稻最多年份是1992年,种植面积为13474亩,其次为1994年的1347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分别是1991年,种植面积为10625亩,其次为1995年的11820亩。
  原宋旗镇水稻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83年,总产量为2195吨,总产量最低年份是1961年,总产量为413吨。高寨乡水稻产量最高年份是1975年,产量为2188吨,最低年份是1962年,产量为374吨。1991年宋旗镇和高寨乡合并后,水稻产量最高年份是1999年,产量为5337吨,最低年份是1991年,总产量为3652吨。
  水稻与旱粮作物部分年份种植结构变化:1958年,宋旗镇(破木公社)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6180.9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3000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8.54%。1966年,吕旗、龙旗、洋界、新屯四个大队划归破木公社,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2719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5901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6.39%,其中:水稻为5733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0.39%。197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4685亩,其中:水稻5733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9%。198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031亩,其中:水稻为6228亩,占种植面积的44.38%。
  高寨乡1958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015亩,其中:水稻为3329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5.34%。1966年,张坪、白果、石板、董家庄四个大队划归高寨公社所辖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975亩,其中:水稻为5654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3%。197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9918.6亩,其中:水稻为6238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2.9%。197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580.7亩,其中,水稻6537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1.78%。1996年,宋旗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24329亩,其中:水稻为12029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9.4%。199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029亩,其中:水稻为12059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60%。
  主要品种:
  1.大白粘。境内种植大白粘历史悠久。50年代经过选种留种,成为种植的当家品种,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种植面积相应减少,1980年后,又开始恢复扩大种植大白粘,该品种株高1.25厘米,茎杆浅绿色,株松散,茎杆粗硬,耐肥,适宜于中上等肥泥稻田种植,平均着粒131粒,空壳率为11%,亩产约在250公斤左右,易脱粒,粒色为金黄色,籽粒较长,千粒重27克,出米率在72~75%之间,米白味香,生育期150~170天,是农民过去欢迎的主要品种之一。
  2.大白壳红米
  大白壳红米为境内农民的当家良种之一。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种植面积较大,该品种抗旱力强,适宜于中、下等粘土田种植,不耐肥,茎杆粗大,在成熟期软杆,易倒伏。一般株高110厘米,平均着粒110粒。粒色晴黄色或紫色,颗粒稀,千粒重26.7克,生育期155~175天。
  3.桂朝二号
  桂朝二号也是境内农民喜欢的良种,主要优点是植型紧凑,叶片较窄,适于密植,有效穗多。平均亩产500公斤,1980年后种植,株高80厘米,株长18.9厘米,平均着粒121粒。空壳率为18.2%。千粒重28克,出米率高。
  4.遵籼3号
  遵籼3号能稳产高产,适应性强,株高101厘米,结实粒为101粒,空壳率为11.8%,千粒重为24.5克,生育期为157天,适应于中低产田种植。
  5.杂交水稻V优64
  杂交水稻V优64是杂交水稻引进最早的杂稻组合。采用地膜覆盖育秧技术,提早播种,平均亩产在450公斤以上,1980年后植种,最高亩产700公斤。该品种从1987年就开始引进试种,普遍表现早熟、高产。其特点是:早熟,产量高,结实率较高,出米高,米质较差。易脱粒,抗病力强,生育期140~150天,境内各村均有种植。
  (二)玉米
  玉米(本地称苞谷),是境内旱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村村有种植。
  宋旗公社(破木公社)1958~1965年,玉米种植最多年份为1962年,种植面积1710亩,次为1959年的1459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种植面积为320亩,总产量最高的年份是1959年,产量为218.8吨,最低年份是1961年,产量为41.5吨。1966~1971年,玉米种植最多的年份是1971年,种植面积为2713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7年,面积为1350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6年,为190吨,总产量最少的年份为1976年,64吨。1972~1976年,种植面积最多年份是1974年,种植面积2735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76年,种植面积2240亩。总产量最高年为1973年,产量为350吨,最低年是1972年,产量为101.7吨。1977~1981年,种植面积最多年为1978年,种植面积为2818.5亩,种植最少为1977年,种植面积2248亩,总产量最高年份1977年,产量为152.5吨。
  高寨公社1958~1965年,玉米种植最多年份是1963年,种植面积1375.8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59年,种植面积为50亩,产量最高年为1963年,产量123.5吨,产量最低年份为1959年6.25吨,1966~1971年种植最多年份是1966年,面积913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67年,面积366亩,产量最高年份是1966年,95.46吨,产量最低年份为1969年, 60.66吨。1972~1976年,种植面积最多年份是1975年,面积646.5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72年,面积353.5亩。产量最高年份是1975年,155.1吨;最低年份是1972年,41.86吨,1977~1981年种植最多年份是1977年,面积608.5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78年,面积371亩;产量最高年份是1977年,111.63吨;产量最低年是1978年,57.1吨。
  1991年,玉米种植在引进推广良种上逐年增加,在种植上推行育苗定向移栽。1991年种植杂交玉米5030亩,1994年种植杂交玉米4550亩,1996年种植杂交玉米4300亩,其中育苗移栽1560亩。1997年种植杂交玉米350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3200亩, 1998年种植杂交玉米350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2100亩。1999年种植杂交玉米3500亩,其中育苗定向移栽3200亩,玉米总产量分别是:1993年为674吨,1999年为894吨, 1999与1993年相比较增长32.6%。
  主要品种:
  1.黄马牙
  黄马牙又称大黄包谷。种植历史较长,50年代至70年代各村均有种植。该品种的主要形状为马齿型,株高1.8~2.6米。茎杆粗壮,生长较整齐,穗位高1.3~1.5米,果穗圆锥形,有叶耳、一般长15~21厘米,最长的有33厘米,轴白,籽粒扁长,每穗10~14行,每行30~35粒,千粒重360克。该品种耐肥抗倒,适宜于上等肥泥种植,生育期155~165天,亩产250公斤。
  2.二黄包谷
  该品种在境内基本普遍栽种,属硬粒种。株高1.7~2.3米,茎杆粗壮,穗位高1.3米,穗圆锥形,无叶耳,一般长12~18厘米,最长的有27厘米,轴白,籽粒扁圆,米粒面粉少,千粒重348克,每穗8~16行,每行29~40粒,每穗230~550,耐肥抗倒,适应性强,宜在中上等肥泥种植。全生育期,140~150天,亩产一般100公斤,最高250公斤。
  3.白马牙(大白包谷)
  该品种属地方品种,种植历史较长,属晚熟类型,株高2.7—2.9米,穗位高130~150厘米。叶片宽大,总叶数22~24叶。果穗圆锥形,穗位长18~22厘米,穗行数10~16行,平均12行,籽粒白色,半马齿至马齿型,粒大穗轴小,出籽粒82%左右,千粒重400~420克,粉质多,品质较差,生育期春播为160天,一般播为140天左右,耐肥力强,不耐旱,抗倒性差,抗病性中等,黑穗病少,亩产250~300公斤。
  4.黔单四号
  黔单四号是贵州省农科院育成的杂交玉米组合,80年代在境内推广,该品种适应性强,耐水肥,抗病虫,株高2.5米左右,穗位高1.1米左右,双穗率约在30%左右。果穗大,每穗12~16行,高达18行。穗长20~22厘米,黄粒白轴,中间型,千粒重297克。一般产量在400公斤,是近年来镇内普遍引进种植的优良杂交品种。
  5.中单2号
  中单2号系中国农科院1973年育成的单交种。80年代引进种植,株高240厘米,穗位高4~6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18~24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12~16行,出籽率85%,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20~340克,着粒满尖,穗轴细小,全生育期120~130天,抗倒伏,适合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亩产250~400公斤。
  (三)麦类
  民国时期种过从美国引进的大洋麦和黄花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50年代种植的品种有:大洋麦、矮粒多、南大2419,京大,中农28,红杆线麦,米老麦,谷老麦等品种,70年代种植的品种有阿波、阿夫、阿泥、黄花麦、百泉565,郑州3号、内江5号、毕麦等。1980~1982年种植百泉565为最多年份,该品种因易感染白粉病,从1983年后,种植面积下降,1986年引进推广种植的品种有贵农10号,绵阳—8,绵阳—19,绵阳—20,黔麦早等品种。
  1988年前,麦类种植为单作,1989年,安顺市农经委、市农业局,在干河村推广麦肥旱地分带轮作,面积200亩,1991年东片区(原高寨乡)推广麦肥间作1000亩,1992年推广1000亩,1993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500亩,1994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5000亩, 1997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3010亩,其中:小麦分带2410亩,麦、肥、烟分带600亩, 1998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4500亩,1999年麦肥,麦烟分带轮作2000亩。
  破木公社1958~1965年种植小麦最多的年份是1962年,面积2809.5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面积1200亩。总量最高年份是1962年,194.7吨,总产量最低年份是1965年,35.31吨。1966~1980年,种植面积最高年份是1976年,4074亩,种植面积最少的年份是1968年,1189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76年,249.2吨,产量最低年份是1966年,53.31吨。
  高寨公社1958~1965年种植小麦,最多年份是1962年,面积 1650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65年,面积722.5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2年,128.7吨,产量最低年份是1965年,24.25吨。1966~1980年种植最高年份是1979年,面积2855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69年,面积751.5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79年,189.4吨,最低年份是1969年, 33.46吨。
  1991年后,种植小麦最多年份是1994年,面积8100亩,最少年分是1998年,面积4260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94年,1139吨,最少年份是1992年,552吨。
  (四)豆类
  1.大豆(俗称黄豆),境内各村寨均种植。主要品种有黄豆、黄兰豆(俗称绿黄豆),皂角豆、黑黄豆、白水豆、细黄豆、花脸豆等。
  大豆在境内多为以玉米套种为主,单独种植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0年,种植最多年份是1978年,面积705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面积150亩。总产量最高为1978年产量30吨,总量最低年份为1983年产量5吨,高寨公社种植最多年份是1958年,面积332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59年,面积33亩。总产量最高年为1958年产量22.26吨,最低年份为1976年产量1.3吨。1991年种植150亩,产量16吨。1999年种植600亩,产量90吨。
  主要品种:
  (1)安顺黄豆
  安顺黄豆为种植较多的品种,该品种植株矮小,对土质要求不高,粘土、沙土均可种植。株高45~66厘米,叶为蓝绿色,豆荚为黄褐色,一般株结荚150个,平均每荚有豆2粒以上,每株粒数为300粒左右,最高亩产可达到100公斤以上。生育期在109天左右。
  (2)黄兰豆
  黄兰豆,又称绿黄豆,株高45~60厘米,株型直立,豆荚为灰色,叶为蓝绿色,一般每株结荚100~150个,平均每荚2粒,最多的有4粒,豆皮为蓝绿色,含蛋白质高。
  2.豌豆、胡豆
  豌豆、胡豆境内各村均有种植,种植面积较少,多作为蔬菜食用。
  3.其他豆类
  有红豆、花豆、饭豆、榄豆、绿豆、架豆等,其中以榄豆为大宗,1990年以前与玉米间作。
  (五)杂粮
  (1)薯类
  栽种薯类品种主要以白红苕为主,红苕的适应性广,产量高,部分农民作为蔬菜食用。藤叶可喂养猪和耕畜。
  宋旗公社1959年种植红苕221亩,总产量为82.8吨,1966年种植103吨,总产量38吨,1975年种植53亩,总产量为12.67吨;1980年种植45亩,总产量为6.8吨。高寨公社1959年种植70亩,总产量为8吨;1962年种植110亩,总产量为5.5吨,宋旗镇1997年种植250亩,总产量为35吨,1999年种植600亩,总产量为120吨。
  (2)洋芋
  境内种植洋芋历史悠久,民国时期种植的洋芋品种个小、质差,产量低。1965年后,区、公社组织大米运往省内威宁兑换洋芋良种,主要品种有脚板、大红、河坝等洋芋良种,种植获得高产,深受农民欢迎。猫猫洞、下坪、上坪、干河、大寨、赵家、新屯等村种植较多。
  宋旗公社1958年种植洋芋76亩,产量20吨,1962年种植270亩,产量7吨,1967年种植80亩,总产量2.5吨,1972年种植194亩,产量6.1吨,1979年种植366亩,产量为31吨,1981年种植467亩,产量54吨。
  高寨公社1958年种洋芋132亩,产量10吨,1962年种90亩,产量3.5吨,1967年种205亩,产量9.9吨,1972年种119.5亩;产量5.68吨,1997年种410亩,产量9.3吨。
  宋旗镇1991年种洋芋610亩,产量152吨,1995年种1000亩,产量100吨,1997年种1500亩,产量240吨,1999年种1900亩,产量240吨。
  (3)高粱
  境内种植的高粱有粘、糯两个系列的品种,以红高粱品种种植较多,80年代引进河北省承德地区的高粱品种。1990年以后,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4)小米、红稗
  种植小米、红稗的土质要求不高,地质肥瘦均可种植,境内一般利用零星地块种植。红稗有托托稗和叉叉稗两种。小米、红稗一般以自食为主,口感好,均可做粑粑,品质最佳。1980年后,种植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很少种植。
  (5)荞
  荞籽有甜荞和苦荞两种,种植甜荞为较多,一年可种两季,即春荞和秋荞。一般以秋荞种植为主。遇干旱年景,可将稻田改种荞籽,弥补大季损失,甜荞可加工荞凉粉上市出售,以干河、大寨、赵家、上坪、大坡、兴隆、下坪、猫洞等村种植较多。
  二、经济作物
  (一)油菜
  民国时期,种植油菜以白菜型油菜居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开始种植甘蓝型油菜。60年代,引进种植甘蓝型胜利油菜。70年代,引进黔油—23、矮架早、贵白油菜、本地苦油菜等品种,80年代引进种植贵白3号、北京油菜。1990年以后,引进85—117、油研6号、油研7号、黔油10号等良种。80年代初期,存在撒满天星的种植方法,产量不高。1990年后,推广小窝点播和育苗定向移栽。1998年推广油菜育苗定向移栽3500亩,小窝点播4580亩。
  破木公社1958年种油菜873.8亩,产量31吨,亩产35公斤。1968年种1260亩,产量22吨,亩产17.5公斤。1978年种植582亩,产量65.4吨,亩产41公斤。1982年种植1450亩,产量118.5吨,亩产81公斤。
  高寨公社1958年种植油菜469亩,总产量15吨,亩产32公斤。1968年种植332亩,总量6.6吨,亩产20公斤。1978年种植437亩,总产量12吨,亩产27公斤。1982年种植1585亩,总产量109.4吨,亩产69公斤。
  1991年,提倡油菜下田,小麦进地,推广小窝点播和育苗定向移栽,油菜种植面积逐步增大,产量增加,1991年种油菜7410亩,产量862亩,亩产116.3公斤。1995年种植5260亩,总产量839吨,亩产159.5公斤。1999年种植7050亩,总产量978吨,亩产138.7公斤。
  (二)烟草
  (1)烤烟种植
  境内从1955年开始种植烤烟,主要种植烤烟的村有大坡、兴隆、上坪、下坪、猫洞、张坪、干河、大寨、赵家、大营、平寨、青杠等村。1958~1959年,高寨管理区大办烤烟农场。修建烘房226个。种植面积2500亩,产量达到7500担。破木管理区1959年种植烤烟689亩,产量1124担。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呈下降趋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植烤烟被列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利国富民的重要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烤烟。从1983年开始,国家对收购烤烟价格进行调整,提高中等烟价格,对烟农进行平价供应油饼、复合肥、化肥。发放贷款和支付预购定金,建造烘房给予补助,实行斤烟斤粮等优惠政策。1988年,安顺被列为烟叶出口基地之一后,安顺县科委、烟草公司为推行烤烟种植规范化、区域化、良种化,将高寨乡上坪村鹰子岩村民组100亩烤烟种植作为示范点,聘请烤烟辅导员为技术指导,村民焦龙云种植8亩,单产达到125公斤,收入4000余元,获得华严区奖励电视机一台,村民张汝祥、蒋正明也分别受到上级奖励。
  1991年以后,宋旗镇的烤烟生产呈上升趋势,1991年种植烤烟1211亩,产量760担,1992年,镇政府对发展烤烟生产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对种植烤烟的农户实行每亩补助平价复合肥20公斤;育一亩烟苗补助50元,移栽种植一亩补助5元,搞营养块袋除市政府每亩补助10元外,镇政府每亩再补助10元,育烟苗地膜由镇政府无偿提供。对收购的烤烟实行斤烟斤粮无偿补助。即烟农交售1公斤价格在2元以上的烤烟补助玉米0.5公斤,1元以下的烟叶补助0.25公斤。是年种植烤烟729亩,产量达到1000担,1993年种植400亩,产量480担。1997年种植845亩,产量达1700亩, 1998年种植217亩,产量220担,1999年种植110亩,产量140担。通过抓发展烤烟生产,富裕了农民,,增加了财政收入。1988年,高寨乡烤烟税为8100元,1989年17210元。1990年7200元。1997年宋旗镇烤烟税49683元,1998年47805元,1999年9118元。
  (2)烤烟品种
  特字400号,该品种根系发达,植株成圆筒型,不定根较多,茎秆粗壮,叶间距离较密,每株叶片23~25片,叶片为蒲扇型,叶主筋大,叶长50~60公分,叶宽25~30公分,耐寒,抗旱力弱,抗白粉病差,亩产约150公斤。
  红花大金元,从云南引进,植株呈圆筒型,有效叶片19~21片,多达23片,叶主筋粗大,抗病力强,耐水耐肥,烟叶质量好,上中等烟比例高,该品种从70年代一直推广到80年代初期,亩产约125公斤。
  北卡82,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引进试种,植株呈塔型,有效叶片20~30片,适应性和抗逆性好。易烘烤,薰烟率高。烟叶质量只是一般,亩产150公斤以上。
  K3—26,1980年开始试种,效果较好,株型呈塔型,株高120~130厘米,采收叶效为20—22片,腰叶椭圆型,1990年种植较多。
  春雷三号,1975年引进,植株为塔形,株叶片25~28片,个别株达30片,叶长50公分左右,宽30~35公分,耐寒。但抗病力弱,易感白粉病,成熟退膘好,易烘烤,退化严重,近年来已被淘汰。
  (二)土烟
  土烟(俗称叶子烟、旱烟、皮烟),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品种有大吊枝和二吊枝。在镇内种植面积较少,种植最高年份40亩左右,近年来,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
  三、蔬菜
  境内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家家户户均种植,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青菜、白菜、莲花白、茄类、豆类、瓜类、萝卜、辣椒、姜、葱、蒜等。名优蔬菜以山药、韭黄、姜、葱为主。龙旗、洋界、大营、石板等村寨种植较多。宋旗公社1960年种植蔬菜596亩;1961年种605亩,1962年种500亩,1963年种480亩,高寨公社1960年种蔬菜421亩;1962年种510亩,1963年种520亩。
  1985年后,随着安顺市区建设和工厂建设征用土地,城郊菜地被征用较多,种植蔬菜受到影响,安顺市政府安排开辟远郊二线蔬菜基地,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宋旗镇被列为二线蔬菜发展基地,1996年种植蔬菜2800亩,是历年来种植最高的一年。
  五、其他作物
  (1)花生
  境内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为本地花生,1958年,宋旗公社种植50亩,1982年种植87亩,199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2)向日葵
  向日葵(俗称葵花),种植品种有黑葵、花葵两个品种,一般与玉米套种为多,单作较少。宋旗公社1958年种葵花6亩,1979年种2亩,1982年种141亩;高寨公社1958年种9亩,1982年种30亩,1990年以后很少种植。
  (3)蓖麻籽
  蓖麻籽是油料作物之一,境内在50年代均有种植,宋旗公社1956年种12亩,1957年种22亩,1958年种35亩,1959年种52亩。
  (4)麻
  麻类主要有黄麻、苎麻等品种,境内民族村寨有种麻和织麻布的习惯,1956年种6亩,产量250公斤,1957年种7亩,产量240公斤,1958年种9亩,产量350公斤。1970年以后很少种植。
  (5)药材
  境内下坪、老凹山、破木、宋旗等村等均种植药材,下坪村1971~1979年,种三七0.5亩,种天麻0.5亩,栽杜仲6万株。破木村1975~1979年种三七30亩,种牡丹3亩,种党参2亩,栽杜仲10万株,老凹山村栽杜仲1000株。宋旗村种三七8亩,党参3亩,牡丹1亩。
  第四节 土地利用
  宋旗镇1991年总面积55.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06亩,其中:田13474亩,地5523亩。1994年,破木、对门、甘苑3个村划归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7.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31亩,其中:田12059亩,地4872亩。镇内有菜地121.8亩,果园面积172.25亩,茶园49.2亩,天然草地2528亩,林地676亩,灌木地121.65亩,疏林地676.65亩,农村居民点占地1434亩,特殊用地513亩,公路用地263.7亩,农村道路占地645.3亩,河流256.8亩,水库1055.55亩,坑塘98.1亩。
  境内土壤主要为水稻土和黄泥壤,水稻土大多数为潴良型水稻土,耕种时间长,条件好,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土壤结构好,有机质含量3~5%之间,能够稳产高产。
  第五节 肥 料
  一、农家肥
  境内施用的农家肥主要有人、畜粪尿,厩肥、油饼、煤灰、草木灰、草皮灰。绿肥类有秧青、苕参、狼鸡草、马桑、蒿,农作物秸秆等。农家肥为农作物的主肥料,水稻、玉米作物每亩约施肥1000~1500公斤,人、畜粪尿多用于旱地作物,厩肥及其他绿肥类多作稻田底肥。
  二、化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60年代以后,普遍推广使用。施用的化肥有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氨水、进口尿素和国产尿素。随后,又开始施用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作为农作物底肥。1970年后又开始使用复合肥,多作为种植烤烟底肥。宋旗公社1970年施用化肥65吨,1980年施用531吨。其中:磷肥304吨。高寨公社1970年施用化肥80吨,1980年施用542吨,其中:磷肥335吨,1991年,施用化肥2127吨,1992年3821吨,1993年2195吨,1994年2326吨,1995年2370吨,1996年2435吨, 1997年2458吨,1998年2463吨。
  三、绿肥
  绿肥(俗称肥田草),民国时期栽培较少。1965年以后栽培面积扩大,栽培的绿肥品种有箭舌豌豆和细绿萍。以打纸村猫猫关和十五里坝栽培为多。高寨公社1965年栽培979亩。1970年栽培493亩,1975年栽培393亩,1982年栽培419亩。1991年栽培绿肥700亩,1992年栽培1320亩,1993年栽培1995亩,1994年栽培2000亩,1995年栽培1400亩,1996年栽培450亩,1999年栽培800亩。
  四、腐肥、5406菌肥
  宋旗公社1976~1977年大力推广腐植酸类肥料,创办腐肥厂,生产腐植酸类肥料5000吨,高寨公社1973年,在华严区农推站的指导下自制5406菌肥324万公斤。
  五、测土配方施肥
  1988年,境内开始试行测土配方施肥,1990年测土配方施肥1500亩,1991年为1500亩,1993年为3500亩,1994年为6000亩,1995年为6500亩。
  第六节 农作物保护
  一、主要病虫害
  境内历年来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
  1.水稻白叶枯病,发病时间一般在水稻分蘖至收获时期,为一种毁灭性病害。
  2.稻瘟病,主要叶瘟、节瘟、叶穗颈稻瘟,是常见性病虫害。水稻病害还有稻曲病。虫害还有稻飞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虫、二化螟等。
  3.小麦赤霉病,1980年境内普遍发生。
  4.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中、下部叶片,对小麦受害造成损失一般在20~30%。
  5.小麦黑穗病,近年来在上级植保部门的指导下,坚持采用农药拌种基本能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
  6.玉米钻心虫(含大螟和玉米螟),每年均有发生,为玉米的主要病虫害。
  7.粘虫、蠕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在境内每年发生普遍。
  8.二化螟(俗称玉米钻心虫),主要危害水稻秧苗,容易造成枯心和白穗。
  9.油菜白锈病(俗称龙头病),各村均有发生。
  10.蚜虫。蚜虫病分布极广,以小麦、油菜危害怄气为严重。
  11.甘薯、洋芋的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蚜和白蚁。
  二、防治措施
  1.防治病虫害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以人工捕捉,药物、药械防治,化学除草等进行综合防治,主要采取:①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进行土壤消毒;②坚持温汤浸种,药剂拌种,杀灭种子表面病菌;③淘汰感病品种;④清除田间杂草,烧毁感染作物秸秆。减少病源和害虫寄生环境;⑤采取轮作技术栽培,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
  2.人工捕捉
  对水稻、玉米发生虫害采取人工捕捉,对抑制虫害蔓延起到一定的良好作用。
  3.药械防治
  50年代,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使用“六六六”粉、滴滴涕、波尔多液等药物进行喷洒。60至70年代末使用代森锌、甲基托布津、敌百虫等药剂防治。80年代,使用多菌类、敌锈纳、乐果、敌敌畏、钾铵磷、多菌灵等药剂防治。1990年后,使用大功臣、三环唑、敌杀死、速灭杀丁、杀虫双等药剂进行防治。
  4.化学除草
  70年代至80年代,开始施用化学除草剂,1990年后,使用化学除草剂减少了水稻病虫害,近年来推广使用的化学除草剂品种有“敌隆”、“扑草净”、“除草剂”。
  5.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工作,主要是从改革耕作制度,选用抗病品种,加强对种子处理,进行土壤消毒,清除田间杂草等系列配套措施进行综合防治。1991年防治4800亩,1993年防治6980亩,1994年防治3070亩,1996年防治850亩(其中植保防治100亩)。1997年进行水稻防治4800亩,玉米防治3500亩。

知识出处

安顺市宋旗镇志

《安顺市宋旗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书系统地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宋旗镇的历史沿革、自然风物、政权、军事、公安司法、经济管理、文化、体育、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宋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