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漿虫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西南區生產防旱廣播座談會特輯》
唯一号: 230034020230002301
专题名称: 吸漿虫
文件路径: 2300/01/object/PDF/230010020230000103/001
起始页: 008.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吸浆虫是一种伤害小麦的毁灭性害虫。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Gehin、麦黄吸浆虫C.omtariniatritciKiby之分。其成虫身体小,橘红、橙黄或姜黄色。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小麦品种更新及传统有机氯杀虫剂禁用等原因,吸浆虫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防治技术已不能控制其危害,并且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小麦吸浆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越冬。次年当土层10厘米地温达到10℃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且小麦拔节时破茧出土;当土层10厘米的地温达到15℃左右,小麦进人孕穗期时陆续化蛹,蛹期为8~10天,10厘米地温达到20℃左右,小麦进入抽穗期时,开始大量羽化出土,并在当天或第二天交配后把卵产在已抽穗未扬花的麦穗上,卵期3~5天, 幼虫孵化后从内外颖穗隙间侵入,黏附于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食浆液,造成减产。小麦进入腊熟后期,大部分吸浆虫老熟,随雨滴、露水或自动弹落在土表,通过土缝潜入土中,经2~3天即开始结圆茧休眠,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在不良环境下,小麦吸浆虫的幼虫具有多年休眠的习性。 成虫以上午7~10时和下午3~6时羽化最盛。畏强光和高温,故早晨和傍晚活动最盛。 小麦吸浆虫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发生迅速,造成毁灭性危害,条件不适宜时在土中存活7~12年,仍可保持繁衍能力。小麦吸浆虫幼虫在土壤中生活可达10个月以上,具有极大的隐蔽性。

知识出处

西南區生產防旱廣播座談會特輯

《西南區生產防旱廣播座談會特輯》

出版者:西南區生產防旱辦公室

西南区生产防旱办公室与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于四月廿六日联合举办了西南区生产防旱广播座谈会,并已于廿七日重播一次。目的在使全西南广大农民和各级干部进一步战胜自然灾害,作好生产防旱工作。但因各地收音设备不健全,以及气候不良等因素的影响,据反映收听不清楚,要求印发。因此,希收到这本特辑后,认真组织学习,继续贯澈生产防旱精神,并从已经获得的胜利基础上,进而克服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的夏荒,再一次胜利地完成今年的爱国增产任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