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治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唯一号: 230030020230003843
人物姓名: 吴正治
人物异名: 字:当世;号:赓阉
文件路径: 2300/02/object/PDF/230010020230000202/001
起始页: 0121.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618
卒年: 1691
籍贯: 湖广汉阳

传略

清初名臣吴正治。吴正治(1618一一1691),字当世,号赓阉。湖广汉阳(今湖北汉阳)人。少年时机敏聪慧,意气豪迈。9岁能属文,颇受一些宿儒的青睐。13岁应郡邑童子试,获第一。吴正治以此自勉,愈加勤奋苦读。顺治五年(1648)乡试中举,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国史院编修。清世祖雅重词臣,多次亲临史馆校试,吴正治“才调敏赡”,深受清世祖的青睐。 顺治15年(1658),吴正治以其德识群侪,被授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分管南昌道。吴正治居官所至,以“清廉执法”著称。初抵衙署,布政使交代常例银给他,吴正治拒绝收纳,将银如数贮藏于内府库。每至岁末,官吏均离署归家,吴正治则单骑行部,察看刑狱。一次,行至一州,见囚禁人犯甚多。他仔细查阅,囚徒尽为非法拘系之人。他痛斥州官,令将他们全部释放。州官畏惧治罪,馈金对吴正治进行贿赂,被吴正治严词拒绝。官员们称之“清洁可敬”。吴正治在南昌执政十个月,平“剧盗”,出疑狱,境内颂声翕然”。 顺治16年(1659)吴正治迁升陕西按察使,(1660)再擢工部侍郎,不久调任刑部。当时“刑狱繁兴,重案株连日众”,汉官都莫敢起奏。但吴正治针对时弊,上疏建议“赦疑宜速,丈量土地宜停,状外指扳宜禁,私嫁条例宜酌”。吴正治的这些建议,清朝廷都一一采纳。 康熙8年(1669),吴正治被提升为兵部督捕侍郎,12年,迁左都御史。清朝初立,为防范汉人的不满和反抗,颁布了一些十分苛刻的法令,一人犯法,连坐十家。“逃人法”更是为了维护一种残存的农奴制度而颁布的。在这种严酷的刑律统治之下,百姓皆“丧其乐生之心”。不少汉族官员为了反映这种酷律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弊端,上疏上奏,奔走呼号,但清政府对此忘讳颇深,对上陈条述此种问题的人或惩治,或贬斥,或流徒。吴正治对个人进退毫不关心,于1673年再次率同僚合词陈请,废除连坐十家之例。康熙清政之后,即采纳了吴正治的建言,“逃人之禁稍宽”,世多以是称之。后迁工部尚书,调礼部。 吴正治崛起草茅,以其行学受两朝礼遇。官高显贵,但他仍性甘俭约,居官“守成法、持大体,遇事竭忠诚,尽言无隐”。康熙18年(1679),61岁的吴正治“自陈乞休”。康熙皇帝嘉奖他“端勤诚慎”,安慰挽留。20年(1681),拜武英殿大学士,任《太祖实录》、《圣训》、《会典》、《方略》、《一统志》编修总裁官。加封太子大傅。康熙屡嘉言吴正治说其有宰相风仪。1687年,吴正治再请乞休,康熙黄帝召许原致仕。30年(1691),卒,终年74岁。谥文禧。

知识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思乡之情愈趋浓烈。他们也急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为了推动国内对家谱利用,发掘这一祖国文化宝藏,改变中国家谱的内轻外重状况,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的足迹,我们还会走向明天。继承这部历史,弘扬这部历史,我们的民族因此生生不息。 我们纪念家族的祖先,因为我们的身体中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智慧、仁爱和忠孝是烈祖烈宗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纪念我们的祖先,是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他们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这也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源泉所在。 人类社会由原始群居,形成氏族部落,而组成国家,至今有五千余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绝非一个单一之民族,均系几个或至几十个民族之组而成。而每个民族又是若干个氏族、家族、家庭之集合体。相反,绝没有脱离氏族、家族、家庭的空洞之国家存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家庭又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恰恰是这个小地方,最能显现一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尤此说明,每一个家庭良好与否,关系到民族之兴旺发展,关系到国家之强盛繁荣。 吴姓谱书之立,主要以研究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的家族发展史。家庭史又是研究孝道美德和饮水思源的品质,谦让和开拓的精神。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足迹,我们继续走向明天。

阅读

相关专题

编修
职位
按察使
职位
督捕侍郎
职位
尚书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