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原堂王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756
颗粒名称: 太原王氏历史名人传
分类号: K810.2
页数: 92
页码: 487-578
摘要: 原刊印之《王氏谱帙》对我族女性均未入谱列叙,实为封建伦礼所致,男女平等是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此次续谱实行男女平等,对民国以来出生的女性,按辈就班纳入谱牒,女婿外孙予以简序。女子之女,若从母姓王或复姓均按辈入谱。对未成年而死亡之子女,均未单独按班辈序列,而在其生父名下略作记载。
关键词: 太原堂 王氏族谱

内容

王翦
  王翦,频阳(故城在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东乡人。秦代大将军。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战国末秦初。
  其世系如下:
  王翦的七世祖错,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八世孙,魏将军。六世祖坟,为中大夫。五世祖渝,官上将军。高祖息,为司寇。曾祖恢,封伊阳君。祖父亢,父亲颐,均被召为中大夫, 皆不就。
  王翦少年时就喜爱兵战之事,成年后为秦始皇将军,作战勇猛,连战连捷,威振四海。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王翦率军攻赵,取九城而归。十八年(前229)年,再次率军伐赵,一举攻占“太行八陉
  ”之一的井胫关军事要塞。第二年,又与秦将羌□密切配合,直趋南下,占领赵地东阳,紧逼赵都邯郸。赵王迁被迫投降,赵地尽为秦国所有。秦始皇二十年,燕太子丹惧秦兵攻燕,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未能成功。始皇大怒,命王翦,辛胜率大军攻燕。翦军长驱直入,势不可挡。第二年即大破燕太子丹所率燕军,占领燕都蓟城,获太子丹首级。燕王喜仓卒奔辽东,原燕国版图全归秦国所有。与此同时,王翦之子王贲奉命率大军攻楚,击败了楚军。取胜后回师攻魏,逼迫魏王假交械投降,魏国之地也尽归秦国所有。
  秦始皇平定三晋和燕国之后,扫除了中原的全部障碍,开始筹划彻底消灭楚国的大业。他首先同年轻勇敢的将军李信商量说:"我想马上攻伐楚国,你说需要多少兵卒才好?"李信回答道:“有二十万人就足够了。”秦始皇又问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王翦,王翦的回答是:“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不高兴地说:"王将军毕竟有些老了,为什么变得胆小起来了呢?还是李将军果断勇敢,他的估计是对的。”于是不再用王翦领兵,而命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攻打楚国。翦见大王不听正确意见,便托病辞官,回家乡频阳养老去了。李信与蒙恬同楚军作战,一开始还算顺利,还了一些胜仗,但城父一战,遭到惨败,七个都尉级军官阵亡,兵力损失惨重,李信狼狈而归。
  秦始皇对这场败仗十分恼火,后悔未用王翦之言,招此重大损失。于是亲自驱车至频阳,向王翦认错,请王翦出山,继续承担统一全国的大业。王翦再三推迟不得,便说:"大王如果一定要用我率军伐楚,请给我六十万大军,否则我完不成如此重任。”始皇无奈,只好答应照办。王翦也无法再作推辞,便跟随始皇至京。
  稍作准备之后,王翦不顾年迈,率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攻楚。始皇亲自送王翦至灞上。临行之前,王翦请求始皇多给他一些田宅和园林。始皇有些不解地问:“将军前去打仗立功,为何要担心受穷呢?"王翦回答说:"大王不实行封侯制度,我当了多年将军,有再多的战功也不能被封为诸侯,所以趁现在大王用臣之际,赶紧多要一些田宅园林,好留给子孙后代尽可能多一点的家业。”始皇满口应承。当王翦率军到达函谷关时,觉得这样做还不够,于是又派人回京师向始皇请求再给一些上等田宅。左右之人对王翦此举很不理解,便劝他:“将军的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王翦说:“不是我太贪财,而是因为大王太傲慢多疑,不相信手下的将领。现在他把全国几乎所有的军队都交给了我,如果我不多要些田宅,以表示我只是贪财,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并无篡夺之心,那么大王岂不是要怀疑我向他要这么多军队是想篡夺王位吗?"一席话说得左右无不称是。
  王翦率军抵达楚国边境,楚王心惊胆颤,连忙调集全国所有的军队前来抵御。王翦见楚军欲决一死战,正处气锐之时,应予回避。于是命秦军坚壁固守,拒不出战,并安排士兵休息,养精蓄锐,又命以好饭好菜供士卒食用,还亲自与士卒同食,检查伙食好坏,鼓舞士气。等到秦军将士的锐气大增,楚军士卒烦燥之时,王翦一声令下,六十万大军一起 冲进楚营,其势如黄河决口,无可抵挡。楚军一败涂地,楚将项燕被杀,楚王负刍被擒,楚国疆土迅速被秦军全部占领。紧接着,王翦马不停蹄,率军趁胜南征百越,统一了整个南 方。
  与此同时,王翦之子王贲奉命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回师时攻占了代国,俘虏了代王嘉。于是全国统一,时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战国纷争局面结束,统一的秦王朝正式开始。王翦在统一大业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翦六子:贲,戊,勇,刚,毅,乙。贲为秦将军,通武侯。贲子离,字子明,西汉时封武城侯。离二子:元,威。元官中议大夫,避秦乱迁琅邪,为琅邪王氏之始祖。
  ①《史记》卷七十三《王翦传》。
  ②《新唐书》卷七十二中《宰相世系二中》。
  ③《续修王氏世谱•世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以下所引家 谱资料,均系该“中心"收藏,不再注明。
  ④《王氏通谱》卷首之二。王陵
  王陵,沛县(今属江苏省)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生年不详,当生于战国末年,卒于西汉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
  王陵是王翦叔父王蠋
  的后代。蠋为齐画邑布衣,燕乐毅破齐,闻蠋贤,将封以万户。蠋固谢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遂自经死,墓在临淄愚公山。蠋子匡,徙沛郡。王陵即王匡后裔。
  王陵在县中甚为知名。西汉高祖刘邦起义前,曾视王陵如兄。
  刘邦起兵占领咸阳后,王陵亦聚众数千人,占据南阳,不愿受刘邦节制。但刘邦派将军薛欧,王吸路过南阳去沛县迎接刘父与吕后时,王曾派兵协助,可知他仍然是心向刘邦的。不久楚汉相争。刘邦率军还击项羽,陵便毅然归汉,助高祖定天下。
  项羽得知王陵公开归附刘邦,十分恼火,便把王陵的母亲逮至军中,威胁王陵。陵派使者见项羽,陵母对使者说:"请你替我转告王陵,要他好好帮助刘邦。刘邦是个贤德的长者,不要因为我而背叛刘邦。"说完便自刎而死。王陵由此更加坚定了助刘邦定天下的决心。刘邦统一天下后,封王陵为安国侯,位次第十二,刘邦临终前,曾对吕后说:"将来相国萧何去世后,可以用曹参接任;曹参去世后,可以用王陵接任,命陈平帮助他。"
  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相国曹参去世,吕后按刘邦遗嘱,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二年后,惠帝去世,吕后欲立吕氏亲戚为王,询问王陵。王陵回答说:“高皇帝曾与大臣们盟誓,说'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现在你要立吕氏为王,不合盟约。"吕后对王陵的回答很不满意,怀恨在心,于是要他当太子的老师,表面上重用了他,实际上剥夺了他丞相的权力。王陵也明知吕后在行报复,心中愤怒,推说有病,堵门不出,拒不朝请,十年后在家中去世。
  王陵子名忌,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嗣爵,一年后卒,谥曰哀。忌子游,汉孝文帝前元年(公元前179年)嗣爵,景帝后三年(公元前141年)卒,谥日终。游子辟方,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嗣爵,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卒,谥曰安。辟方子定,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嗣爵,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因罪免。
  资料来源:
  ①《史记》卷五十六《王陵传》。
  ②《汉书》卷四十《王陵传》。
  ③《王氏通谱》卷首之二。王吉字子阳,琅琊皋虞(今山东省即墨县东北)人。西汉著名的清廉官吏。生卒年不祥,约生活在西汉昭帝,宣帝,元帝之间,享年六十三岁。
  其世系如下:
  王吉
  王吉是琅哪祖王元的五世孙。秦二世时,王元为临淄令,以避秦乱,迁于琅那,后徙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北),定居于此。王元配郑氏,生一子,名忠,为秦子婴散骑常侍。子婴降,忠避乱于梁,后仕汉,为后将军。王忠配孙氏,生一子,名浑,字元仲,汉高祖时拜将军,守河内,封睢阳侯,卒葬琅哪城都乡广昌里。王浑配颖川钟氏,生三子:曜,,仲。曜字明德,西汉秦州牧,年七十九,葬皋虞。王曜配彭城刘氏,生二子:袭,舒。曾仕汉为南阳太守,生二子:壬,士。仲先居不其县(今山东省即墨县西南),好道术,明天文。诸吕作乱时,齐哀王刘襄谋发兵,数问于仲。及济北王刘兴居谋反,欲以王仲为军师,仲不从,浮海东渡乐浪(今朝鲜平壤市)山中,后代以此为家,为王氏乐浪派始祖。
  王曜长子名袭,字公武,汉武帝时为秋官,拜中书监,元封二年出守太原,加后将军,卒于官,年六十九,葬晋阳。配高阳许氏,生二子:广,吉。王曜次子名舒,字促展,明经,为郎,徙家东平,卒葬新桃县。王袭长子,王吉之兄王广,字子远,西汉黄门书者,随父任复居太原,著有《吕嘉赋》五篇。
  王吉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吉少时好学明经,以郡吏举孝廉为郎,补若卢右丞(主管兵器库),迁云阳令。不久举贤良为昌邑王中尉。昌邑王刘贺好游猎,放荡无节,王吉上书观劝。刘贺虽不能改过,但心中明白王吉的忠心,常加赏赐。国人知王吉多次诤谏,莫不敬重。
  昭帝亡后,大将军霍光秉政,遣使迎昌邑王刘贺到京,即皇帝位。临行前,王吉奏书戒刘贺,劝他约束自己,尊敬霍光等忠义大臣,然刘贺即位后,益加淫乱,群臣无奈,只得废贺重立。霍光等以刘贺臣属不向朝廷举奏刘贺罪过,致使朝廷误立刘贺为帝,皆下狱诛杀,唯王吉与郎中令龚遂因忠直数谏减死,髡为刑徒。但不久便被宣起用为益州刺史,又征为博士谏大夫。时外戚贵宠,王吉上书劝止,宣帝不能用,吉遂谢病归琅琊。元帝即位后,遣使征王吉,吉年老,于去京途中病卒。元帝亲派使臣吊唁。
  王吉对经学颇有研究,兼通《五经》,亦通《驺氏春秋》,并以《诗》,《论语》教授生徒,又爱好梁丘贺所讲之《易经》,令子骏受学。是西汉今文经学著名学者之一。
  王吉原配费氏,生一子,名崧,字维岳,以吉任为郎。卒葬皋虞。崧配房氏,生一子名霸,字太始,未仕。王吉继室刘氏,生一子,名骏,字伟山,少从梁丘贺学《易》,长以孝廉为郎。左曹陈咸与光禄勋匡衡交相举荐,迁谏大夫,又迁赵王内史。王吉坐昌邑王被判刑后,曾戒了孙不要当诸侯王的官吏,故骏在赵国途中称病,免官回家。不久征为幽州刺史,迁司隶校尉,迁少府,又出为京兆尹,代薛宜为御史大夫。六年后病卒,葬皋虞社父茔。著作有《鲁论说》二十篇行世。配杜氏,生二子:崇,游。崇字德礼,以骏任为郎,历官刺史,郡守。建平三年,以河南太守征入为御史大夫,左迁为大司农,后徙卫尉左将军。平帝即位,崇为大司空,封扶平侯。岁余,因王莽秉政,谢病归,岁余卒,葬祖茔。配郑氏,继解氏,生一子名遵。游字德彝,一字自如,王莽篡位,游终身不仕,隐于琅琊山。配郑氏,生一子名望。史称王吉父子“自古至崇,世名清廉”,声誉颇佳。
  资料来源:
  ①《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
  ②《新唐书》卷七十二中《宰相世系二中》。
  ③《王氏通谱》卷首之二。
  ④《琅哪王氏通谱》卷一。
  王充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县(今属浙江省)人。东汉著名的哲学家。生于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约卒和帝永元九年(97年)。
  其世系如下:
  王充是西汉王吉之兄王广的后代。广字子远,仕汉为黄门书者,随父任复居太原。广了不相,官豫章,零陵,丹阳三郡太守,遂定居于丹阳。相后裔勇(一作汛)自魏郡元城徙会稽。勇二子:蒙,诵。诵即充之父。
  王充先人耿直任气,不屈服于豪门,与豪门结下怨仇。西汉末乱时,恐被豪门所害,王勇举家担载,迁居会稽钱塘县,以商贩为业。勇子蒙,诵任气更胜于祖先,结怨甚多,最终与本地豪强丁伯为仇,不得不举家迁徙至上虞县。至王充时,家境已十分艰难,故王充自称出身于"细族孤门"。
  王充自幼与众不同。与同龄小孩游玩,不好狎侮。同龄小孩喜欢摸雀,搏蝉,耍钱,王充独不肯,其父为之惊奇。六岁始在家中读书识,恭庄仁顺,礼敬且备,父亲没有打过,母亲没有骂过,邻居没有指责过,八岁进书馆学习,读《论语》,《尚书》,日能背诵千言。不久,其父去世,家境越发清苦。因他刻苦奋发,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京师太学深造,受业于经学大师班彪。王充在太学,好博览群书,不守经学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街市,阅书摊所卖之书,一见便能记诵,由此博通九流百家之言,成为一个通晓古今的学者。然却得不到仕进的机会,不得不回到故乡,屏居教授,靠教维持生活。
  王充在家先后做过一些小官,但都是一些幕僚属吏之类的差事,没有什么实权。在县衙,位至掾(普通的政府属员),功曹(考核政绩的官);在都尉府,也只是掾和功曹;在群太守衙门,同样是列掾和五官功曹行事一类小吏;在州府,最高官至从事(协助州刺史做监察工作)。在不长的仕途上,他因不媚于俗,多得罪当权者,或被当权者黜退,或自行辞职,始终不能长久。
  当时时俗多贪进忽退,收成弃败。王充见众人在他升擢在位之时,纷纷前来依附;而当他废退穷居时,便纷纷叛去。对此,王充十分厌恶。作《讥俗》,《节义》十二篇,记俗人之寡恩,希俗人观而自觉。其后不久,王充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作《政务》之书,为郡国守相,县邑令长陈通政事所当尚务。"对当时的政治和风俗都有议论和评击。
  除了议论政事和风俗外,王充用了更大的精力,持续多年,批评各种荒廖言论,著《论衡》一书。《后汉书•王充传》载:"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释物类同异,正时俗嫌疑。”王充自己说:"《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实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故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就在王充积极著述,批评时俗之时,被人所陷,不得已举家避难于扬州刺史部的丹阳,庐江,九江等郡,长期无安身定居之所。后来得扬州刺史董勤的赏识,辟为从事,转治中(州刺史的佐吏,居中治事,掌管文书等内部事务),时年已六十出头。不久又罢职回乡,仍以教授生徒为业。
  王充回家后,一边教书,一边著书立说,除完成巨著《论衡》外,又撰《养性》之书,凡十六篇。那时他“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但“居贫苦而志不倦”,坚持著述不息。据史籍载,他著书时,常闭门潜思,连亲邻里的喜庆丧葬之事都拒绝参加,门窗墙壁上放着,挂着的都是写书用的刀笔。当他写完《论衡》时,已年近七十,发白齿落。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他心中感到格外轻松愉快。
  晚年时,同郡山阴县人谢夷吾曾上书推荐王充,说:"王充的天才,非后世学习所得,虽前世孟轲(孟子),孙卿(苟子),近汉扬雄,刘向,司马迁,也不能超过。”汉章帝得书后,特诏以公车征充至京,王充称病未行。约七十岁左右,病卒于家。墓在今上虞县乌石山林下大队塔墅村。
  王充一生著述甚为丰厚,但除《论衡》外,其余均已失传。《论衡》今缺《招致》一篇,存八十四篇。在这部著作中,他总结了汉代自然科学的成果,继承了苟子和稷下黄老学派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以逆潮流的大无畏精神,全面地批评了当时严重泛滥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迷信中的荒谬成分与思想体系,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学说。其立论的勇敢,批评的犀利,学识的渊博,见解的卓越,在东汉学者中是首屈一指的。
  资料来源:
  ①《后汉书》卷四十九《王充传》。
  ②王充:《论衡》卷三十《自纪》。
  ③蒋祖怡:《王充卷》。
  ④《王氏通谱》卷首之二。王允
  王允字子师,太原郡祁县(今属山西省)人,汉献帝时官至司徒,是东汉末名臣。生于永和元年(136年),卒于初平三年(192年),享年五十六岁。
  其世系如下:
  王允是汉末中山太守王凌的叔父。允的祖先世仕州郡为望族。允父王述是王殷的四世孙。王述生有三子:长子名王隗。次子名王懋,东汉时官至侍中,幽州刺史。三子即王允。
  王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骑射。同郡郭林宗而奇之。允年十九为郡吏,时有宦官赵津在晋阳贪横作恶,为一县之大患,王允将他捕杀。赵津兄弟买通朝中宦官进谗言于帝,桓帝震怒,逮郡太守刘王质下狱论死。王允送丧还平原,归家二年复出仕,郡人路佛素无赖,而太守王球欲召以补吏,王允犯颜固争,太守怒,收允欲杀之。刺史邓盛闻知,驰传辟为僚属,由此知名,遂以司徒高弟为侍御史。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王允被选拜豫州刺史,征名士荀爽,孔融等为从事,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失俊等共同参与镇压义军。不久因揭发中常侍张让与义军交通罪状而被诬下狱,后经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名疏请始释。桓帝死,何进欲诛宦官,召王允同谋,辟为从事中郎,转河南尹。献帝即位,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
  初平元年(190年),王允代杨彪为司徒。军阀董卓废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献帝,自任相国,操纵朝政,为所欲为,引起朝臣和各地诸侯的不满。同年,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
  ,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及曹操等组成讨伐董卓联军,发兵攻击洛阳。董卓便挟持献帝,迁都长安,并把洛阳的宫殿,官府和二百里内的房屋焚动一空,强迫数百万人西迁。王允将兰台,石室图片秘纬要者带一部分至长安,对保存文化遗产免受摧残有所贡献。当时董卓仍带兵留守洛阳,派部将徐荣等抵挡关东联军,朝政大小,悉委之于王允。王允迫于情势,表面上随附董卓,实际上却对董卓篡逆专横的言行非常不满,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密谋诛杀董卓,送献帝回返洛阳。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还长安,大封亲信,残杀异己。第二年四月,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骑都尉李肃,中郎将吕布合谋定计乘献帝生病刚好,大会群臣于未央宫,一拥而上。董卓被刺伤,堕落车下。他大声喊叫:"吕布何在,快来救我!”吕布应声喝道:"有诏令讨贼臣董卓!”举矛将董卓刺死,接着又杀死董卓的几个亲信。吕布向吏士们大声宣布:"诏只讨董卓,余皆不问!”吏士们皆正立不动,大称"万岁"。长安城中百姓听到董卓
  被杀的消息后,十分高兴,纷纷歌舞于道。长安城内买珠玉酒肉相庆的人填满街巷。
  董卓死后,王允掌握政权。但不久,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趁机煽动部属反叛,领兵十余万进攻长安,打败吕布,杀死王允。百姓气愤,然莫敢收允尸者,唯故吏平陵县令赵戳弃官营葬。王允墓在祁县西北修善村。
  王允有二子,长子王盖,次子王景定。盖汉时官至侍中,郭,李陷长安,与父约,弟景定同时被害。孙王黑,以祖恩封安乐亭侯,食邑三百户。
  王允死时,两子及宗族十余人被杀,唯史王懋子王晨,王凌得脱归乡里。王凌,子彦云,少举孝廉,长稍迁至中山太守。曹操辟为掾属。曹丕称帝,拜散骑侍,出为兖州刺史, 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改扬,豫州刺史。正始初年(240年),任征东大将军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毕擢司空,进太尉,假节铖。司马懿篡魏,饮药死。王凌弟王宏,字长文,官至河东太守。王允被杀,弃官北居,后为雁门太守。王凌长子王广,字公渊,有志尚学,官至尚书,次子王飞,字公翼,三子王枭,字公美,才武过人,均被害。四子王金虎,字明山,善书,多技艺。人得其书皆以为法。郭,李杀其家族时,他逃向太原,追军及之,投亲家觅食,亲家告知官府吏,于是被执杀害。
  资料来源:
  ①《后汉书》卷六十六《王允传》,卷七十二《董卓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一。
  王戎
  王戎字浚冲,琅那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北)人。西晋大臣。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 (234年),卒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享年七十二岁。
  其世系如下:
  王戎是琅哪王吉的后代。吉五世孙仁即戎之高祖,汉元嘉初举茂才,授中州御史,后为扬州刺史,卒年七十,葬沂州神峰山。配陈氏,生有四子:谊,睿,典,融;另有一女,适山阳满宠。戎曾祖谊,后汉左中郎将。配卞氏,生子雄。戎祖父雄,曾任涿州太守,幽州刺史,卒年七十五,葬沂州东三十里崇祀乡;祖母庐江何氏,生三子:浑,义,鉴。
  戎父浑,乃王雄长子,少有才望,曹操辟为丞相军事,历凉州刺史,官至尚书令,封陵亭侯。卒年六十八,谥日贞,葬于沂州。配孟氏,生子戎;另有侧室,生子衣,一女适蔡州刺史叶遂。
  戎幼颖悟,神彩秀彻,视目不眩。尝与群儿戏于道左,见李树多实,儿辈多趋摘,戎独不动。或问其故。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七岁时,观剧于宣武场, 猛兽在槛中怒吼震地,众皆辟易,戎独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年十五,随父在郎舍。父友阮籍,与戎虽悬殊廿岁,而交往尤洽。及浑卒凉州,故吏丨
  赠数百万戎辞弗受,由是显名。其为人不修威仪,而善发谈端。初任相国掾,后袭父爵,历吏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及荆州刺史,迁,加建威将军。受诏伐吴,得二县,加爵安丰侯。寻迁光禄勋,吏部尚书。晋惠帝返宫,以戎为中书令,加光禄大夫,官至司徒。其后从帝北征,王师败绩于汤阴,奔于郏
  。在危难间,亲接锋刃,而谈笑自若,未尝有惧色。戎有政绩,仕途通达,然性贪吝好货,广收八方园林水碓,积钱无数,犹未知足。每日执牙筹,昼夜计算,为时人所讥。
  惠帝永兴二年元月,戎卒于郏县,谥曰元,葬河南府。因与山涛,阮籍,稽康,向秀,刘伶,阮盛等皆以文学阐述哲学,故世称"竹林七贤”。
  王戎的原配妻子江氏,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名绥,字万子,少有美名,辟太尉掾不就, 年仅十九岁即卒;儿媳裴氏,没有为王家留下后代,遂以绥之嗣弟王峤长子瑾为嗣。戎另有侧室裴氏。生一子名兴,字诗永,晋举秀才,为御史中丞,然为其父所不齿,徙家河南。戎因长子早逝,次子离户,故以从弟王愔的大儿子峤为嗣子。王峤字子嵩,博学宏辩,袭父爵为安丰侯,历黄门侍郎。配阮氏,生二子:长子瑾,继伯父绥后;次子瑜,事迹未详。对王戎的这两个孙子,谱书及本传中均无具体介绍。
  资料来源:
  ①《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
  ②《琅琊王氏通谱》卷二。
  王衍
  王衍字夷甫,琅琊临沂人。西晋著名的玄学政治家。生于三国魏甘露元年(256年),卒于晋永嘉五年(311年),享年五十六岁。
  其世系如下:
  王衍是王戎同祖兄弟。戎祖雄有三子:浑,义,鉴。浑字长源,是王戎之父,王衍之伯父。义字叔元,为王衍之父,以才勇知名,魏黄初中举茂才,历平北将军,卒于官,年七十一,葬洛阳。配羊氏,生四子:衍,愔,诩,澄。愔字方回,继从叔鉴后,诩字季允,历官修武令,征西将军祭酒,卒年四十八,葬洛阳。澄字平子,封南乡侯,迁建威将军,永嘉初都督州,卒年四十四。配卫氏。
  王衍少年时神情明秀,风姿详雅。年十四岁时,父王又有公事上呈,久不见回话,王衍毅然赴仆射差羊祜府,申陈事状,言辞清辩。时羊祜名德贵重,王衍年幼,并无屈之色,满座惊异车骑将军,临晋侯杨骏欲把其女嫁给王衍,王衍以其为外而得高位,耻之,佯狂自免。晋武帝司马炎听说王衍事迹,问王戎说:"王夷甫能和当世的会么人相比?"王戎回答说:"没有见到有会么人能同王衍相比的,应当从古人中寻找。”
  秦始八年(272年)。诏举奇才可以安边者,故尚卢钦举王衍为辽东太守。王衍不从,从此口不论世事,唯咏玄学理论不停。父卒后,家中贫困,王衍出洛阳城西田园中居住。后为生活所迫,出仕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出补元城县令,仍终日清谈,而县务却治理得很好。入为中庶子,黄门侍郎。
  王衍之时,玄学以无为本的理论遭到裴頠
  等人的批评,而王衍却坚信不疑,与裴頠公开辩论。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王衍既是个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的才子,又是个口才超群,妙善玄言的辩士。王衍自己以子贡自喻,朝野上下亦齐谓之"一世龙门”。他虽不务世事,唯谈老庄,然声名盖世,竟相仿效,玄学之风再次兴盛,他成为当时公认的玄学领袖。
  惠帝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帝位,王衍又一次佯狂以自免。不久司马伦被诛,帝拜王衍为河南尹,转尚书,又为中书令。时齐王司马□因起兵诛灭赵王伦有功,专权自恣,公卿皆向他行跪拜礼,独王衍只行长揖礼。因看不惯司马□,王衍托病辞官。
  其后,成都王司马颖专权,以王衍为军师,累迁尚书仆射,领吏部,后拜尚书令,司空,司徒。衍虽居宰辅之位,却不以经国为念,知中国已乱,思为自全之策,乃以弟王澄为荆州刺史,以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对澄,敦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怀帝时石勒寇京师,以王衍都督征讨诸军事,持节,假黄铖以拒石勒。获胜后,廷太尉,尚书令如故,封武陵侯,未受。时洛阳危在旦夕,上下多欲迁都以避难,而王衍独卖车牛以安众心,十分沉着静。
  永嘉四年冬,东海王司马越专权,挟怀帝出许昌,以王衍为军司。次年三月,怀帝诏下东海王越罪状,告方镇讨之,以征东大将军苟晞为大将军。不日,司马越被诛。众推王衍为元帅,衍推辞说:“我少年时就不想做官,后随波逐流,以至做了大官。当今贼寇蜂起,怎么能用一个没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承担重任呢?”时石勒以追司马越丧为名,举兵攻衍,军溃,王衍被俘。石勒不忍加刃,遂使人于夜间推墙压死王衍。临死时,王衍沉痛地说:"我虽不如人,但若不我崇尚浮虚,而是全力匡扶天下的话,怎么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大败。”
  其后王敦至江南时,常向人们称赞王衍,说:“夷甫处众中,如珠玉在瓦石间。”谓其洁白如玉,没有私心邪念。顾恺之作王衍画像赞,亦称衍"岩岩清峙,壁立千仞”。在当时官场腐败之时,王衍的清白行迹更显得突出诱人。
  王衍子玄,字眉子,少慕简旷,亦有俊才,与卫玠齐名。荀藩用为陈留太守,屯尉氏县。后为盗贼所害。
  资料来源:
  ①《晋书》卷四十三《王衍传》,《王戎传》。
  ②《晋书》卷四《惠帝纪》。
  ③《晋书》卷五《孝怀帝纪》。
  ④《琅琊五氏通谱》卷一。王导
  王导字茂弘,琅琊临沂人。东晋杰出的政治家。生于西晋武帝咸宁二年(176年),卒于东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享年六十四岁。
  其世系如下:
  王导是王戎,王衍曾叔祖王融的曾孙,王戎与王衍的族弟。融字巨传。二子:祥,览。览字玄通,西晋宗正卿。封即丘子。六子:裁,基,会,正,彦,琛。裁字士初,抚军长史,镇军司马,袭即丘子。三子:导,颖,敞。琅琊王氏,以王元为始祖。王导以后,亦称江左王氏。琅琊王氏自西汉王吉以后至晋代,均为名门望族,代有名贤。
  王导少年时即气韵非凡。陈留名士张公而奇之,对其从史王敦说:"此几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爵为即丘子,司空刘塞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后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
  王导素与司马懿的曾孙,琅那王司马睿友善。导知天下已乱,便倾心推奉司马睿,希望扶助司马睿复兴晋室。司马睿对王导也特别器重,引为执友。司马睿为辅国将军,力口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下邳时,请王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均与王导商量。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睿用王导计谋,徙镇建邺(入建康,今南京市)。初时吴人不附,王导献计,联络从兄王敦等北方豪族和顾荣,贺循等南方豪族共同理政,百姓屯归心,洛阳陷没后,北方士族纷纷南下,王导又劝司马睿收用贤人君子,共图大业。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称导为"仲父”,为"吾之萧何",迁导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又拜宁远将军,寻加振威将军。
  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即位晋王,又导为丞相军谘
  祭酒,俄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寻尚书事,假节。江北南下士人,谓见过王导,便不再忧惧,誉导为"管夷吾"。
  太兴元年(318年)三月,司马睿即皇帝位,进王导为骡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以讨华轶功,封武冈侯。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寻同循领太子太傅。又加导为守尚书书令。时王氏强盛,王敦有专天之心,王导坚决罅了他的企图,为社会的安定,江南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明帝即位,王导受遗诏辅政,迁司徒。王敦举兵反叛,王导大义灭亲,平息了叛乱,进封为始兴郡公,邑三千户,赐绢九千匹,进位太保,司徒如故,剑履上殿,人朝不趋,赞拜不名。
  0成帝即位,导与庾亮等同受遗诏,共辅幼主。及石勒侵阜陵,诏加导大司马,假黄铖,出讨之。军次江宁,帝亲饯于郊。其后苏峻叛乱,宗庙宫室并为灰烬,温崎议迁都豫章(今江西南昌),三吴豪族请迁都会稽(今浙江杭州),王导力劝群臣,坚守建康。石季龙南侵历史,王导加大司马,假黄铖,中外诸军事,置左右长史,司马,前往征讨。石季龙兵退,转王导为中外大都督,进位太傅,又拜丞相,并下册曰:“公文贯九功,武经七德,外缉四海,内齐八政,天地以平,人神以和,业同伊尹,道隆姬旦。”以王导为"上公”,命王导"永为晋辅”,评价极高。
  王导卒后,成帝举哀三日。及葬,给九游辒
  辌
  ,黄屋左望.前后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中兴名臣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王导出身于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练能干的政治家,东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元帝向来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室中又是疏属,他能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东晋王朝的稳固,有利于抵御北方民族南侵。自东晋至陈亡的三百年间,南方经济发展,文化更是远远超过北方,这是东晋和南朝存在在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首先创立东晋政权的晋元帝和王导是有功的。
  王导有二弟:颖,敞,少时与导俱知名,然并早卒。
  王导六子:悦,恬,洽,协,劭,荟。王悦字长豫,少时侍讲东宫,官中书侍郎,先导卒。悦无子,以弟恬子琨为嗣,袭导爵,为丹阳尹,卒,赠太常。琨子古嘏,尚鄱阳公主,历官中领军,尚书。卒,子恢嗣,义熙末为游击将军。
  王恬字敬豫,少好武,不为公门所重,袭爵即丘子。性傲诞,不拘礼法。多技蕊,善弈横,为东晋第一,迁中书郎,除后将军,魏郡太守,加给事中,领兵镇石头城。转吴国,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卒,赠中军将军,谥曰宪。
  王洽字敬和,导诸子中最知名。历官散骑,中书郎,中军长史,司徒左长史,建武将军,吴郡内史,征拜领军,寻加中书令。升平二年(358年)卒于官,年三十六。三子:王旬,王合,珉。王珣字元琳,初为桓温掾,转主簿。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琅哪王友,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出为豫章太守,除散骑常侍,迁秘书监,又迁侍中,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转左仆射,加征瞄将军,复领太子詹事。隆安初迁尚书令。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五子:弘,虞,柳,孺,昙首,在南朝宋代并有高名。王珨字元珪,早卒未仕。一子,名略,字休长。王珉字季琰,少有才艺,善行书。辟州主簿,后历著作郎,散骑郎,国子博士,黄门侍郎,侍中,代王南之为长兼中书令。太元十三年9388年)卒,时年三十八,追赠太常。珉二子:郎,练。义熙中,并官侍中。
  ,王协字敬祖,元帝抚军参军,袭爵武冈侯,早卒,无子,以弟劭子谧为嗣。谧字稚远,拜秘书郎,袭父爵,迁秘书丞,历中军长史,黄书监,加散骑常侍,邻司徒,后兼太保,封武昌县开国公,加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义熙三年(407年)卒,时年四十八。追赠侍中,司徒,谥文恭,谧有三子:王,球,琇,在刘宋时至大官。
  王劭字敬伦,历官东阳太守,吏部郎,司徒左长史,丹阳尹,迁吏部尚书,尚书仆射,领中领军,出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卒,赠车骑将军,谥曰简。劭有三子:穆,默,恢。王穆官临海太守。王默官吴国内史。王恢官右卫将军。穆三子:简,智,超。默二子:鉴,惠。义熙中,并领显职。
  王荟字敬文,少历清官,除吏部郎,侍中,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徙尚书,领中护军,复为征虏将军,吴国内史,督浙江东五郡,左将军,会稽内史,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卒于官,赠卫将军,子廞
  ,历官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长子泰,少子华。
  王导及江左王氏,在东晋一代极为显贵,"王与马,共天下”,是当时王氏势力的真实写照,而王氏对于建立与巩固东晋王朝,发展江南经济,文化,大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资料来源:
  ①《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
  ②《晋书》卷六《元帝纪》。
  ③《新唐书》卷七十二中《宰相世系二中》。
  ④《琅琊王氏通谱》卷一,卷二。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书法家。生于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卒于晋穆帝升平四年(360年);另有把他的生卒时间推后一年,即惠帝太安二年(303年)至穆帝升平五年(361年),享年五十九岁。
  苴世系加下:
  王羲之
  羲之是王导叔父王正之孙。王正历官别驾从事,尚书郎,永嘉三年卒,年七十,葬沂州父茔次。配复侯氏,乃淮安太守夏侯庄之女,生三子:长子施.次子旷,李子彬。
  羲之的父亲王旷,晋举秀才,为军谘祭酒,迁尚书郎。永兴二年拜丹阳太守。终淮南内史。晋元帝之渡江,旷实首创其议。卒赠司徒,葬于沂州。伯父王广
  .晋封武陵侯。叔父王彬,晋官尚书仆射,为青箱王氏之祖。兄籍之,字文伯,晋琅琊王文学,历安成太守。
  羲之少时讷于言,年十三,人未奇之。独周觊
  察而异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鳗称,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太尉都鉴尝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公,导公令就东厢遍观子侄。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耶!”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初受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参军,迁长史。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召为将军或尚书,咸推让。扬州刺史殷浩,劝使应命,公磨以自无廊庙志。终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寻东土饥荒,公开赈贷。但赋役繁重,公每上疏争减,陈多见从。尝上书谢安,屡蒙嘉纳。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游居焉,尝与同志晏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公为之序,以申其志。骡骑将军王述,少与羲之齐名,因尚攀缘,为公所鄙。会述后检察会稽郡,公耻居其下,遂于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辞官归隐,不复出仕。每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卒年五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葬诸暨苧萝山,著作郎孙绰志其墓。立祠蕺
  山,祀名宦,乡贤两祠。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成为妍美而方便之新体。其书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尤擅正,行,字势雄强多变化,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游龙”,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影响颇大。相传尝在蕺山遇一老姥,方卖六角扇。公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日,但言王右军书,可求百钱。姥如其言,人竞争买。他日,姥又持扇来,公笑而不答。又有道士养美鹅,公性好鹅,往观甚悦,固求分售。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公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其墨迹得人爱重如此。其书迹刻本甚多,散见宋以来所刻从帖中。行书保存于唐僧怀仁集书《圣教序》内最多,草书有《七十帖》等。然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唯有唐人双钩廓填的行书《姨母》,《奉桔》,《丧乱》,《孔侍中》及草书《初月》等帖。
  其文学之代表作为《兰亭集序》,文字自然朴素,书法遒劲,是宴游诗序中的名篇。另有简牍帖,如《报殷浩书》,《遗殷浩书》,《遗谢书》等,亦自然有致。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二卷。
  羲之妻都氏,乃太尉都鉴之女,亦工于书,封赠高平县君。生七五:长子玄之,工草隶,早逝。配庐江何氏,亦早逝。无子,以弟凝之长子蕴之为嗣。其后居兰渚。次子凝之,工草隶,历官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安帝隆安三年孙恩陷会稽,他连同三子和四子一起被杀,葬于云门山。配谢氏,安西将军谢弈女,所著诗赋诔颂行于世。有子四:蕴子,平之,亨之,恩之。其后居陕西,又分泾西。三子徽之,曾任参军之职,终黄门侍郎,后弃官东归,卒年五十七,葬于县金庭山。配贺氏,光禄大夫贺循孙女,有子三:桢之,宣之,静之。其后居剡
  溪,又分祈昌,萧山,诸暨,明州四派。四子肃子,历官中书郎,骠骑t咨议,太子左中允。徙居吴兴郡。配周氏,有一子,名未详。其后居暨阳,又分浦阳,钱塘,乐清,天台四派。五子焕之,工草隶,曾任秘书郎,其后居金华,又分睦州。六子操之,历秘书监,侍中,尚书,出为豫章太守。配载氏,无子,以史徽之次子宣之为嗣;女一,适侍中阮宁。其后居豫章,又分江南。七子献之,工草隶,善丹青,曾任秘书丞,司徒长史,吴光太守,官至中书令。配高平都氏,又继司马氏,无子,以史徽之子三子静之为嗣;女一,纳为太子妃,安帝册立为皇后。其后居会稽云门。
  ①《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
  ②《琅哪王氏通谱》卷六。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因官至尚书令,人称王大令,琅琊临沂人。东晋书法家。生于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卒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享年四十三岁。
  其世系如下:
  献之是羲之之子。其兄弟共七人,他排行最小。大哥玄之,字伯远,早逝。二歌凝之,字叔平,官居江州刺史,克将军中护军,任会稽内史时城破被害。三歌徽之,字子猷,做过大司马醒温和车骑将军桓冲的参军,后来又当了几年黄门侍郎,终于弃官东归;他和献之同时患重病,不久献之病逝,一个多月后他也故去了。四哥肃之,字幼基,官历中书郎,骠骑谘议,太子左中允,徙居吴兴郡。五哥焕之,字子肇,未仕。六哥操之,字子重,在朝为秘书监,侍中,尚书,后出任豫章太守。七兄弟当中,由于受父亲的影响,有四人擅长书法,老大玄之,老二凝之,老五焕之和老七献之,均工草隶,然而实得羲之真传,功力最深且名声最大的还是小弟献之。
  献之少有盛名,而高迈不,风流为一时之冠。尝与史徽之,操之同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日:"小者佳,古人之辞寡故也。”又尝与徽子同室,室忽着火,徽之遽不暇取履。献之却神色自然,呼左右徐出。初领州主簿,为秘书郎,转秘书丞,迁司徒长史。选尚新安公主,为简文帝婿。晋孝武帝太元中,新建太极殿,谢安使献之题额,以为万代宝。寻除建威将军,出为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太元十一年丙戌卒于官,谥曰宪,葬于会稽云门山,康乐侯谢灵运志其墓。安僖皇后立,以后父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
  南之工书,兼精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七,八岁时,学书于父,尽费苦功。尝书壁为方太大宛,观者百人,咸服其能。其书在继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当时古拙之书风,更发展了豪迈奔放的一面,有“破体"之称。论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笔力远不及父,然另有佳趣。字体英俊豪放,饶有气势,对后世书苑影响颇大。与其父齐名,并称"二王”。存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贴》,正书《洛神赋》,小楷《十三行》,及连绵草帖札多种多种,散见于宋人所刻丛帖中。
  献之的原配夫人都氏,是高平郗
  昙之女,后离异又娶新安公民司马氏为妻。由于两任妻子均未生子,故以其兄徽之的三儿静之为嗣子。静之在翰为司徒左长史,后出任义兴太守。献之还有一个当过皇后的女儿,太元二十一年纳为太子德宗之妃,次年德宗即位称安帝,册立为后。义熙八年卒于徽音殿,年二十九。葬平陵,谥曰安僖。
  静之过继到叔父门下,为献之留下孙男孙女各一人。其孙名悦之,宋司徒左长史,秦始中为黄门侍郎,御史中丞,明帝因其廉洁,曾赐给他良田五顷,并提升他做侍中,校检御 府,大官,太医诸署,卒后赠太常。孙女嫁散骑常侍谢涛为妻。献之的后代,居于会稽云 门。
  资料来源:
  ①《晋书》卷八十《王献之传》。
  ②《琅琊王氏通谱》卷六。王俭
  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南朝著作家,目录学家。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卒于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享年三十八岁。
  王俭是王导的五世孙。王导第三子,王俭的高祖父王洽,官至吴国内史加中书令,卒于升平二年。俭曾祖父珣,乃洽之长子,历官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辅国将军,太子詹事,终迁尚书令,司徒,加散骑常侍。隆安四年卒,年五十二,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日献穆,葬于辽东义州。俭祖父昙首,乃珣之五子,初琅哪王辟为大司马,宋文帝即位,拜侍中,领右卫将军,骁骑将军,迁太子詹事。元嘉七年卒,年三十七,赠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追封豫宁县侯,谥曰文,配享太祖庙庭,葬于丹阳。
  俭父僧绰,是昙首的长子,袭父爵为豫宁侯,曾任秘书丞,司徒左长史,太子中庶子。历尚书吏部郎,侍中,后为太子邵所害,时年三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愍侯,葬于丹阳。他的原配夫人,是宋文帝长女东阳公主,别娶侧室徐氏,生有二子:长子名俭,次子名逊。
  王俭刚刚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僧绰就遭诛杀。作为长子,他承袭了豫宁侯的爵位,并被叔父僧虔所收养,成年后,娶宋时帝的女儿阳羡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累迁至吏部郎。人齐,辅佐齐高帝即位有功,进封南昌县公,转左仆射,加侍中,并领太子少傅,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永明七年五月初三卒,赠太尉,谥曰文宪,葬丹阳。
  作为一位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王俭的突出成就不在于政绩,而在于学问,他博览群书,勤奋钻研,对于浩如烟海的古今书籍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精心校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依照西汉刘歆《七略》之体例,撰写完成了图书分类目录方面的又一部巨著 --《七志》。该书分经典,诸子,文翰,军书,阴阳,术艺图谱七志,附佛经,道经二类。其中图谱一志,突破《七略》收书不收图的旧例,更加丰富了缉收的内容。此外,他还撰定 《宋元徽四年四部书目》等。虽然上述著作均失传,但他的业绩却是不可湮没的。王俭原有文集行世,后遭散佚,明人辑有《王文宪集》。
  王俭之妻刘氏,即阳羡公主,生二子:长子骞,本字玄成,改字思寂,南昌郡公,梁受禅降爵为侯,累迁至度支尚书,中书令,给事中。普通三年卒,年四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安,葬上元县东。次子暕
  ,字忠晦,尚齐武帝之女淮南公主,拜驸马都尉,历秘书丞,骑从中郎,入梁为侍中,吏部尚书,后为械仆射,领国子监祭酒。普通四年卒,年四十七,赠侍中,中书令,中军将军,谥日靖,葬江南。
  王俭一共有八个孙子。其中上个为长子所生,别四个为次子所生。王骞的大儿子王规,做过吴郡太守,官至给事中;二子王矩,为国子博士;三儿子王范,未仕;四儿子王箴,陈时为秘书郎,国亡隐居宛邱,是琅那王氏中“宛邱分支”的始祖,王暕的大儿子王承,曾任侍中,国子祭酒,出为东阳太守;二儿子王训,官至侍中;三儿子王穉
  ,为太子舍人,历护军长史,终东阳太守,有惠政;四儿子王许,为司徒法曹行参军,终镇军长史。
  此外,据谱载,王规有一子,叫王褒,袭南昌侯,入周封石泉县子;王箴有二子,一名未详,一名祐,王训亦有二子,名均未详。他们都是王俭的重孙辈。
  资料来源:
  ①《南史》,《宋书》,《齐书》,《梁书》本传。
  ②《琅琊王氏通谱》卷七。王睿
  王睿字洛城,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南)人,北魏名臣。生卒年不详。其世系如下:
  王睿属琅那王氏中山分支,是西汉御史大夫王骏的后裔,王睿的六世祖王横,汉末曾任凉州军阀张轨参军。永嘉之乱后,王子孙因居于武威姑臧。横五世孙王桥,字法生,通晓天文,卜筮,凉州平,入京,家贫无以为生,以卜筮术自给。后官至侍御中散。天安初 .卒,赠平远将军,凉州刺史,显美侯,谥曰敬。长子王睿显贵后,复追赠侍中,征西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武威王,谥曰定,徙葬太原晋阳。
  王睿少传父业,以卜筮为生。但相貌传丽,魏恭宗见而奇之。兴安初,氦为太卜中散,稍迁为令,领太史。承明元年(476年),文明太后临朝掌政,王睿因缘得见,大受宠幸,超迁给事中,不久又升为散骑常侍,侍中,吏部尚书,赠爵太原公。于内参机密,外预政事,受宠日隆,朝士慑惮。太和二年(478年),孝文帝及文明太后率百官与宾客临虎圈,有一虎出圈,登门阁道而来,几至御前。左右侍卫皆惊慌逃窜,王睿独执戟御之,虎才退去,故倍受重用。三年春,诏睿与东阳王丕同人八议。次年又迁尚书令,封中山王,加镇东大将军,置王官二十二人,名士齐集中山王府。不久,僧人法秀谋逆事发,大臣多有牵连。王睿认为与其祸及无辜,不如斩其首恶,宽赦余党。孝文帝从之,得免者千余人。
  王睿出入帷幄,多有赞画,深受孝文帝和文明太后的信任。由于他在促进北魏汉化过程中的功绩昭著得到太后的大量赏赐,所受田园,奴婢,牛马杂畜前后巨万,不可胜数。犯病时,孝文帝和太后亲临探视,侍官省问,相望于道。及病笃,王睿上疏陈治道,主张慎刑罚,任贤能,亲忠信,远谗佞,行黜陟。他认为刑罚明则奸宄
  息,贤能用则功绩著亲忠信则视听审,远谗佞则疑问绝,黜陟行则贪叨改。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恤孤独,赈施穷困,录功旧,赦小罪,轻徭役,薄赋敛,修福业,禁淫祀,则国必大治。不久卒,年仅四十八岁。孝文帝,文明太后亲临哀恸,赠卫大将军,太宰,并州牧,谥曰宣王。葬于大同城东。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念其对鲜卑族汉化有功,再徙葬于太原晋阳。
  王睿弟王谌
  ,字厚诚。为给事中,安南将军,祠部尚书,赐爵上党公。加散骑常侍,领太史事。后降为侯,迁太常卿。出为持节,安东将军,兖州刺史。还任光禄大夫,卒于官。赠帛五十匹。另一弟王魏诚,为东宫学生,拜给事中,赐爵中都侯,加龙骧将军。卒,赠安南将军,冀州刺史,谥曰恭。
  王睿妻丁氏,生有二子二女:长子王袭,字元孙。年十四,以父任擢为中散,仍总中部。父死后,孝文帝令他代邻都曹,为尚书令,领吏部曹,中部。依典承袭,文明太后谓其年少,智思未周,例降为公。太后死,袭仍在文帝左右。后出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转并州刺史,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前往洛阳,途经并州,供帐粗办,境内清静,文帝嘉之。又有百姓多为立铭,置于大路,虚相称美。孝文帝闻知当面问明,尚书奏免其官,诏令降号二等。景明二年(501年)卒,赠平南将军,豫州刺史,谥日质。次子王椿,字无寿。少以父任拜秘书中散。正始初,拜中散,出为太原太守,加镇远将军,坐事免。王椿善营造,正光中,征为将作大匠,以病辞。孝昌中,尔朱荣占据并州,表加椿征虏将军,都督慰劳汾胡。事平,授右将军,太原太守。永熙中,任瀛州刺史,时有风雹之变,诏求直言,椿乃上言政事之宜。椿性严察,下不容奸,吏民畏之。天平末还乡,客居赵郡之西鲤鱼祠山。兴和二年(540年)春卒。赠尚书左仆射,太尉公,冀州刺史,谥曰文恭。椿无子,以兄孙叔明为后。
  王睿长女嫁李冲兄子李延宾为妻,次女配赵国李恢子李华。王睿长孙王忻,为太尉,汝南王悦记室参军。建义安,河阴之变遇害,赠散骑常侍,安北将军,肆州刺史,谥曰穆。孙王诞,字永安,官至龙骥将军,正平太守。也于河阴之变遇害,赠抚军将军,并州刺史。孙王殖,字永兴,官至司空城局参军。孙王永业,官至司空参军事。曾孙王祖干,官至司徒行参军,并州刺史。
  资料来源:
  ①《魏书》卷九十三《王睿传》。
  ②《琅琊王氏通谱》卷一。王融
  王融字元长,琅那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南朝齐文学家。生于宋明帝泰始三年 (467年),卒于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年)。享年二十七岁。
  其世系加下:
  王融是王导的六世孙,王俭高祖王珣的四世孙。珣之长子弘,仕晋历谘议参军,太尉长史,尚书仆射,入宋进爵为公,进位侍中,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太保,中书令。卒年五十四,赠本官,谥曰文昭。葬于丹阳。融祖父僧达,乃弘之次子,少好学,善属文,为太子舍人。孝武时为尚书仆射,加护军将军,历吴郡,义兴太守。大明初以功封五等侯,转中书令,黄门郎。后获罪下狱,死时年三十六,葬于锡谬山。
  融父道琰,是僧达的独生子。宋大明中因其父僧达被赐死,徙居新安。前废帝即位后,得迁京邑。元徽中,为庐陵内史,在上任途中即去世。母谢氏,乃临用太守谢惠宜之女,性敦敏,教子书学。
  王融少时神明警慧,受其母教诲,博涉有文才。后举秀才,由竟陵王萧子良荐为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以父宦不通,弱年即欲绍兴家业。尝上启齐武帝,求自试,得帝赏识,迁秘书丞,历丹阳丞,中书郎。适从叔俭拜仪同,以诗书道贺,俭甚奇之。武帝永明末拟北伐,使毛惠秀画《汉武北伐图》,命融掌管其事。遂上疏开张北伐之议,阿谀奉德。永明九年,芳林园禊晏,融奉帝命为《曲不诗序》,文藻富丽,为当世传诵。武帝痛危,谋奉竟陵子良继皇位,未遂。及郁林王即位,获罪收廷尉狱,赐死。
  竟陵王为武帝次子,礼贤好士。融与谢眺,任昉,沈约,陆倕,范云,萧琛,萧衍等八人,皆集其门下,世称"竟陵八友”。在这批文人方面的造诣很高。其文颇多陈述政见之作,主张"上智利民,不述于礼,大贤强国,罔图惟旧(《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要求以农,战为本,同时也反对一味强调严刑峻法。其诗讲究韵律,追求俪辞,以《巫山高》,《临高台》,《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等较为著名。与沈约共创“永明林”,为该本之代表作家。原有集十卷,已散佚,明人集有《王宁朔集》。其作品如:
  巫山高
  想象巫山高,薄暮阳台曲。烟云乍舒卷,猿鸟时断续。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嘱。怃
  然坐相望,秋风下庭绿。
  临高台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农秋开。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
  和王友德元古意二首
  游禽暮知返,行人独未归。坐销芳草气,空度明月辉。容入朝镜,思泪点春衣。巫山彩云没,淇上绿杨稀。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念君凄以寒,当轩卷罗毂。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
  江皋曲
  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云峰帝乡起,水源桐柏来。
  资料来源:
  ①《南齐书》卷四十七《王融传》。
  ②《琅琊王氏通谱》卷二。王僧辩
  王增辩字君才,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东)人。南朝梁将领。生年不详,卒于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
  其世系如下:
  僧辩是秦大将军翦的后代。翦曾孙威,西汉扬州刺史。九世孙霸。字儒仲,居太原晋阳,王莽代汉后弃冠带,绝交宦。东汉初连征不至。霸长子殷,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四世孙述,三子:允,隗,懋。懋仕东汉,官侍中,幽州刺史。六世孙光,北魏并州刺史。生,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广阳侯,因号"乌丸王氏"。二子:神念,神感。神念即僧辩之父。
  神念少好儒术,尤明内典。仕魏,起家州主簿,稍迁颖州太守。归梁封南城县侯,邑五百户。历安戍,武阳,宣城内史,皆著政绩。后为青,冀二州刺史,性刚正,所更州郡,必禁止淫祠。青州东北石鹿山临海有神庙,袄巫欺惑百姓,糜费不赞,念即拆毁,风俗遂改。念善骑射,及老不衰,曾于梁武帝前,驭马驰骋,技完群伍。晋道中,大举北伐,征为右卫将军,迁使持节散骑常侍。卒时年七十五,诏赠本官衔州刺史,兼给鼓吹一部。及元帝初,追赠侍中,中书令,谥忠公。辩母魏氏,性甚安和,善于绥接,家门内外莫不怀之。初僧辩伐襄阳以罪下狱,魏氏徙行诣贞惠四子,自陈无训诲,涕呜咽,终使僧辩得免。后僧辩虽功盖宇宙,魏氏恒自谦损,不以富贵骄,朝野共称之谓“明哲夫人”。及卒,谥贞敬太夫人。
  在神念的六个儿子中,僧辩居老二。其兄尊业,仕至太仆卿,卒赠信威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大弟僧修,未仕。二弟僧略,官居司马,承圣元年武陵王纪称帝于成都,因谏被杀。三弟僧智,为吴郡太守,兵败遇害。四弟僧愔,梁仕谯州刺史,后奔于齐。
  僧辩学涉赅博,尤明《左氏春秋》。言辞辩捷,器宇肃然,梁元帝初为江州刺史,辩随府为中兵参军。擒安成叛魁刘敬躬,又平安州反蛮,由是以勇略称。元帝除荆州,辩为谘议参军,代领竟陵太守,侯景反,辩督舟师援台城,荆湘离贰,元帝令辩与鲍泉讨之。时辩以竟陵部下尚待结集,故迟未出发。帝误为抗命,拔剑听之,中其髀。后帝知其枉,深自悔。会岳阳军袭江陵,元帝就狱出辩,以为守城都督。及岳军败退,又进平湘土。已而侯景浮江西寇,军次夏首。辩为大都督御之,军次巴陵。景已陷郢,进寇荆州,沿江屯戍,望风降服。辩偃旗息鼓,乘贼苦攻疲惫,鼓噪立出,矢石雨下,景不支溃退。帝以辩为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遂率巴陵诸军,循江讨景,拔鲁山,入罗城,克郢州。景遁回建业。即与陈霸先军,会于白茅州,追至石头城北,景走朱方,其将卢晖略以城降。元帝即位,授辩镇卫将军,司徒,永宁郡主,侍中尚书令如故。承圣三年,升太尉,车骑大将军。敬军即位,以预援立功承制,位至骡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陈霸先共参讨伐。
  同时北齐文宣帝又军纳贞阳侯明为梁嗣,初辩不纳,及时与齐军至东关,梁将裴之横军败,不得已乃约以敬帝为皇太子而接奉之。及明帝嗣位,加辩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余职如故。时霸先为司空,南徐州刺史,因自京口举兵反。即入石头城,辩与季子頠俱遇害。霸先受梁禅,是为陈武帝。初,辩平建业,遣霸先守京口,推以赤心,情结廉蔺。且以子頠许娶陈武章后所生女,惟长子觊
  早见霸先阴险,屡谏防备,辩不听之,终受其害。
  僧辩有八儿一女。前七个儿子和女儿是原配夫人刘氏所生,其中长子王觊
  在梁为侍中,入齐任竟陵太守;次子王颁,仕周为汉中太守,拜仪同1三司,隋同官居代州,齐州刺史;三子王倾,与父同在石头城被害;四子王颙
  未仕;五子名未详,一作颇;六子王頍
  ,北周露门学士,入隋历汉王谅府谘议参军;七子王显,齐纳贞阳侯时前往充质;一女,适吴兴太守杜龛。第八个儿子王颋,乃侧室所生。
  僧辩之孙,《通谱》中明确记载的有王觊之子王珌
  ,王珪和王頍
  之子王遵,此外还提及王显似生三子,然未详明。
  资料来源:
  ①《太原王氏通谱》卷一。
  ②《梁书•王僧辩传》。王褒
  王褒字子渊,一字子汉,琅琊临沂人。北周文学家。生卒年不详,约在南朝梁代和北周之时,享年六十四
  其世系如下:
  王褒是王俭的曾孙。俭二子:骞,暕骞为王褒祖父,本字玄成,避齐高帝偏讳,改字思寂。宋元徽二年(474年)生,袭南昌郡公。梁受禅,降爵为侯,累迁至度支尚书,中书令,给事中,领射声校尉,梁武帝普通一年(522年)卒,年四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安,葬上元县东。配安氏,继徐氏,四子:规,矩,范,葳
  。
  王褒之父王规字威明,齐永明十年(492年)生。举秀才,起家为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安右南康王主簿,太子洗马,拜秘书丞,历太子中舍人,司徒左西属,从事中郎。晋安王萧纳引为云麾谘议参军,后出为新安太守。父卒,袭爵为南昌县侯,除中书黄门侍郎侍中,梁武帝大通三年迁五兵尚书,俄邻步兵校尉。又为晋安王长史。安王立为皇太子,仍为吴郡太守。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大同二年(536年)卒,诏赠散骑常侍,光禄大夫,谥曰章,后改谥曰文,葬钟山南麓。王规富有文才,赋诗援笔立就,尝注《续汉书》二百卷,文集二卷。王规一子,名褒。一女,适梁临城公大连,封南郡王夫人。规弟矩,字象明,为国子博士,卒年二十九。弟范,出继从叔暹后。弟箴,字法明,仕陈为秘书郎。
  王褒七岁能文,及长,举秀才,除秘书郎,太子舍人。父卒,袭爵南昌侯,除武昌王文太子洗马,兼东宫管记,迁司徒属,秘书丞,出为安成内史。梁太清中(547-549年),侯景陷京城,江州刺史当阳公大心举州附贼,景转寇南中,褒犹据郡据守。大宝二年(551年),梁元帝征褒赴江陵,命为忠武将军,褒犹据郡拒守。大宝二年(551年),梁元帝征褒赴江陵,命为忠武将军,南平内史,俄迁吏部尚书,侍中,承圣二年(553年),迁尚书右仆射,仍参掌选事,又加侍中。同年迁左仆射。三年,江陵为西魏所陷,褒等与元帝被俘。褒曾作 《燕歌行》,妙尽关塞寒苦之状,元帝及诸文士并和之,竞之凄切之词。褒诗曰:
  初春丽景莺欲娇,桃花流水没河桥。蔷薇花开百重叶,杨柳拂地数千条。陇西将军号都护,楼兰校尉称嫖姚。自从昔别春燕分,经年一去不相闻。无复汉地关山月,唯有漠北蓟城云。淮南桂中明月影,流黄机上织成文。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城下风多能却阵,沙中雪浅讵停兵?属国小妇犹年少,羽林轻骑数征行。遥闻陌头采桑曲,犹胜边地胡笳声。胡茄向暮使人泣,长望闺中空伫立。桃花落地杏花舒,桐生井底寒叶疏。试为来看上林雁,应有遥寄陇头书。
  王褒之诗,至此方验。
  王褒等被送至长安,授车骑大将军。北周孝闵帝宇文觉代西魏为帝,封褒为石泉县子。明帝即位,笃好文学。时褒与瘐
  信才名最高,特别亲待。帝每游宴,令褒等赋诗谈论,常在左右,寻加开府仪同三司。武帝保定年间,除内史中大夫。武帝作《象经》,命褒注释,褒引据该洽,甚见称赏。建德以后,颇参朝议。凡大诏册,皆令褒具草。后授太子少保,迁小司空,寻出为宜州刺史,卒于官。诏赠光禄大夫,进爵为侯,谥曰康,葬咸阳永丰里。
  王褒妻萧氏,为梁武帝弟鄱阳王萧恢之女南阳群主,生子一,名鼒
  ;女一,适吏部郎周坟。继妻宗氏,生一子,名鼐;并有一女。
  王鼒字玉铉,仕周为开府记室参军,袭爵石泉县侯,拜光禄卿。隋代周,出为安都通守。卒年七十,赠卫尉丞,进爵为公,谥曰明威,葬咸阳东。配周氏,赠汝南县君。子八:弘让,弘直,弘庆,弘仁,弘义,弘训,弘道,弘艺。女一,适介休令柳绍。
  王鼐字思柔,仕周为起部郎,隋代周,以疾免官。唐高祖克长安,辟为记室参军,武德初拜谏议大夫。配来氏,生一子,名弘正。
  ①《梁书》卷四十一《王规传》。
  ②《周书》卷四十一《王褒传》。
  ③《琅那王氏通谱》卷七。
  ④《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卷一。王珪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唐初大臣。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二年(571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享年六十九岁。
  其世系如下:
  王珪是僧辩之孙。王硅父觊,乃僧辩之长子,梁承历初,历官至侍中。初僧辩平建业,遣陈武帝守京口,都无备防。觊屡以为言,僧辩不听,竟及于祸。西魏克江陵,觊随王琳入为竟陵郡守。齐遣琳镇寿春,将图江左。陈既平淮南,杀琳。觊闻之,乃出郡城南,登高号哭,一恸而绝。觊妻李氏,赠陇西郡君,有二子:长子王珌,字仲佩,早逝,其妻柳氏守节,遗儿名闵。次子即王珪。
  王珪性沈淡,志量隐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隋开皇十三年,召入秘书内省,为太常治礼郎。会季父倾坐诛,亡命南山十余载。唐高祖入关,李纳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建成为皇太子,迁中允,礼遇良厚。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隽州。建成伏诛,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封永宁县男,再迁侍中,进封郡公。后坐漏禁近语,除同州刺史。不久帝念名臣,又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王尝问何以为忠孝,对曰:"今帝,王之君,事思尽忠;又兼王之父,对当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问愿闻所习。对日:"为善最乐,愿王志之。"太宗闻之喜曰:“我儿可以无过矣!”
  珪少时孤且贫,人或馈遗,初不辞谢,乃贵则厚报之。其人已亡,必赈赡其妻子。兄长早逝,珪则事寡嫂尽礼,抚孤侄恩义极隆。宗姻困匮者,亦多所问恤。子敬直,尚南平公主。当时凡公主下嫁,以出帝胄,未尝奉行见舅姑礼。及珪,曰:"今上循法度,我当受公主谒,非以荣身,实召国体也。”自后公主尚有舅姑者,皆备妇礼。贞观十三年,珪病重,太宗遣公主就第省视,又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及卒,帝素服哭别,并诏魏王率百官临祭。赠吏部尚书,谥曰懿。
  王珪之妻杜氏,乃杜工部甫之曾祖姑。后来杜甫在送重表侄王砅
  使南海诗中,有“我之曾祖姑,尔之高祖母”之句,即为佐证。王珪夫妇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崇基,小的叫敬直。崇基袭父爵,官至主簿员外序;敬直为驸马都尉,封南城县男,后因与太子承乾交结而得罪,徙于岭外。王珪的四个孙子,系崇基所生:长孙名体仁,为散大夫;次孙名尚逸,为定州长史;三孙名齐望,为通州刺史;四孙名茂时,未仕。在重孙辈中,则有齐望之子旭,茂时之子光大,焘。另按谱记,王珪还有五世孙一人,六世一人,后裔一人。
  资料来源.
  ①《旧唐书》卷七十《王珪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四。王通
  王通,字仲淹,河东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2。隋代著名的儒学理论家。生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卒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享年三十八岁。
  其世系如下:
  王通的先辈为太原祁人,西晋末永嘉年间因晋室丧乱迁往南方。六世祖王玄则仕宋,历太仆,国子博士,和《时变论》六篇,言化俗推移之理。五世祖王焕,为江州刺史,曾著《五经决录》五篇,言圣贤制述之意。四世祖王虬,在萧道成代宋后,于建元年间奔至北魏,任并州刺史,始家河汾,称为晋阳穆公,曾著《政大论》八篇,言帝王之道。三世祖王彦,仕至同州刺史,因悲永安惨案(胡太后杀明帝,尔朱荣沉胡太后与幼帝钊于河,杀王公,官民二千余人),退居龙门,曾著《政小论》八篇,言王霸之业。祖王杰(一作王一),官济州刺史,谥曰安康献公,受田于龙门,始定居下来,曾作《皇极说义》九篇,言三才之去就,并有龙门禹庙碑传世。父王隆,字伯高,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曾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帝称善。后出为武阳邵昌乐县(今河南南乐县)令,再迁忻州铜川县(今山西忻县西)令。秩满退归。
  王通的兄弟,据记载当有七人:王度,兄某,王通,王凝,王绩,弟某,王静。王度初仕隋为御史,兼著作郎,又出兼陕州芮城县(今山西芮城县)令。王凝字叔恬,唐贞观初出仕为监察御史,后黜为姑苏令,不久解印回乡。贞观十九年再次起用为洛州录事,后仕至太原县令。王绩字无功,另有传。王静曾任唐高祖于牛卫。
  王通出生在世宦兼儒学家庭从小受儒学熏染,少年聪慧,十八时有四方之志,外出游历问学,“不解衣者六岁"。不久中秀才高第,二寿三年(603年)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文帝大悦。但下其议于公卿,公卿皆不悦,故未能见用。此后王通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大业未弃官回乡,路过长安,游太乐,见再仕无望,作“东征之歌”而归。歌曰:"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忽逢帝王兮,隆礼布衣。遂怀古人之心兮,将兴太平之基。时异事变兮,志乘愿违。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东归。”
  王通回乡后,著书立说,聚徒廛学,传授王道之业。他用了八,九年时间完成巨著《续六经》,书中阐述了他对天人关系与帝王之道的看法。在著书的同时,于家乡白牛溪讲学,并以孔子自称,发誓重振儒学。在此期间,朝廷多次征召,如大业十年召署蜀郡司户,十一年以著作郎国子博士征,均不就。卒后,门人私谥曰"文中子"。
  王通一生以明王道为己任,希望重兴孔子之学,重振孔子之业,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思想和主张。被后人称为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王通后人将王通讲学与学生,朋友的对话记录整理为《文中子中说》一书,流传至今。
  王通有三子:福郊,福祚,福畤。福郊一作福奖。福奖二子:佃,俊。俊子刁,隐居龙门山得道。福祚官蔡州上蔡主簿。子王勉,举进士,征贤良,皆上第,仕至河中府宝鼎县令。王勉子王怡,为渝州司户参军。王怡子王潜,为扬州天长县丞,赠尚书吏部郎中。王潜第五子王质,仕至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散骑常侍。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践,六合二县令,为齐州长史。
  资料来源:
  ①《文中子中说》。
  ②尹协理:《王通论》。
  ③《太原王氏通谱》卷三。王绩
  王绩字无功,尝居东皋,号东皋子,龙门人。唐朝文学家。生于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享年六十岁。
  其世系如下:
  王绩是王通之弟,其父隆,字伯高,幽识远悟,非礼不动,传先生之业,所在教授门徒常千余人。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去龙门,承诏著《兴衰要论》七篇。每奏,帝称善。出为昌乐令,迁猗氏,铜川,所治著称。秩满退归,遂不仕。墓在山西万荣县。王绩之母,教子有方。遭时丧乱,尝茂次子通之书于箧笋,东西南北未离身。唐武德四年,天下大定,返于故居,又以书授通弟凝。她一共生了七个儿子:长子王度,隋大业九年以御史出兼芮城令。次子某;三子王通。四子凝,仕隋为著作郎,曾任监察御史,为权贵所恶,黜为姑苏令,又为太原令,撰《隋书》未成即去世。五子绩。六子名未详。七子静。在上述七兄弟当中,王通是大学者,王绩是大文豪,可谓佼佼者。
  绩性简放恬谈,不喜拘束。隋大业中,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后出任为六合县丞,日惟耽酒,不问政事。及逢世乱,乃还乡里,积黍制酒,放诞不拘。高祖武德初年,待诏门下省,依旧制,予酒三升。同侍或问待诏乐趣何在,答曰:"有良酿足恋。”侍中陈叔达闻之,日予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贞观初年,因疴
  罢归。时有太后署史焦革者,家善酿酒,绩不惜卑躬求为丞,革死又弃职去。其饮至五斗不乱,尝著《五斗先生传》及《醉乡记》。初兄弟撰《隋书》未就死,绩续余功,亦不能成,贞观十八年卒。临终自克死日,遗命薄葬,并自志其基。
  王绩思想倾向于道家,嘲讽周,孔礼教。其诗多以酒为题材,盛赞嵇康,阮籍;又以田园闲适情趣为内容,歌颂陶潜,表现对现实之不满,亦流露颓放消极情绪。语言平淡自然,风格清朴素,能突破宫廷诗束缚。观其《过酒家》,《野望》,《田家》等诗,知其为阮籍,陶潜流亚。及发“网罗在天我将安”之语。明哲保身,公之谓欤。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王无功集》,一名《东皋子集》。其作品如:
  过酒家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秋夜喜遇王处士北场芸藿
  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田家
  家住箕山下,门枕颖州滨。不知今有,惟言昔避秦。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自得中林士,何忝上皇人。
  据谱载,王绩无后裔。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后人,见有其兄王通,王凝的子孙。在这些侄子,侄中,值得一提的是王通次子福的第三个儿子王勃。作为侄孙辈,王勃于王绩去世六年之后出生,他虽然只活了二十六岁。却以诗文扬名天下。他和他的叔祖一道,在华夏文学发展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
  资料来源:
  ①《旧唐书》卷一九二《王绩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三。王勃
  王勃字子安,龙门人。唐朝文学家。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卒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享年二十六岁。一说卒年二十九。
  其世系如下:
  王勃是王通之孙。通三子:长子福郊,未仕;次子福祚,曾任蔡州上蔡主簿;三子福畴,即王勃的父亲,历官雍州司户参军,交趾令,嗣圣时卒于泽州长史任上,王勃兄弟七人,他排行第三。长兄勔,为泾州刺史;次兄,为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大弟助,为监察御史;二弟劭,未仕;三弟劼
  ,以文显名,但早逝;四弟劝,亦有文名。万岁通天二年,王因纂连耀谋反案受到牵连,与其兄王勔,弟王助并获罪受诛。在兄弟七人当中,除王勃之外,其余皆有后代。
  勃六岁尚文辞,九岁能指颜师古汉书注之得失。唐高宗麟德初,十四岁应举及第,受朝散郎而年尚未冠。及李贤为沛王,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甚爱重之。时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览之,怒斥出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因坐杀官奴当诛,会赦除名。其父亦受连累,贬交趾。上元二年,往交趾省父,渡海溺水,受惊而死。当时年仅二十九岁。
  王勃才气横溢,文思出众,在当时颇有名声。初祖通续古尚书,共作百二十篇,起汉尽晋。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另著廿五篇补足之,可见其功力。乾封初,上游东岳,及重修乾元殿颂,极蒙赞许。又道出锺陵,为阎都督即席作《腾王阁序》,为文瑰丽飘逸,人叹为天才。序末押诗云:腾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传云,勃属文先磨墨数升,酣饮引被卧,乃寐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皆以文词齐名天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在文学创作上,王勃力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竟为雕刻”的诗风,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虽未尽摆脱六朝排偶华艳余风,但已向清新,质朴方向发展。所作骈文,音律谐和,对仗精切,句式齐整,脍炙人口的名篇《腾王阁序》即为代表作品。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谷可见王勃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其作品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资料来源:
  ①《旧唐书》卷一九O《王勃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三。王之涣
  王之焕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诗人。生于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卒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享年五十六岁。
  其世系如下:
  之涣的祖无世居晋阳,但谱书上关于他们的记载却残缺不全,其父以上几代均无稽可查。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该家族才被列入零支。尽管如此,《王氏零派通谱》仍将之归于“山西太原府•祁县世系”,至于他后来安家至绛郡(今山西绛县),不过是居住地的变动而已。
  之涣的父亲王景,官司门员外郎,莱州刺史。他有三个儿子,长子之咸,闪子这贲和季子之涣,皆有才华,善属文。其中以之涣最为出名。
  之涣虽饱学诗书,然仕途不济。开元初,当他二十五,六岁时,才混上了一官半职,任冀州衡水县主簿。后被人诬陷,弃官去。至晚年复任文安郡文安县尉。其为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以泄心曲。其诗韵律生动,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诵一时。与王昌龄,高适等甚善,常相唱和。一日共诣旗亭,有梨园伶官数十人会饮,三人拥炉以观。俄有妙妓四人奏乐,皆当时名作。三人私相语日:吾辈各擅诗名,未分高下,今诸伶所讴,以诗多者为优。初讴昌龄诗,次讴适诗,又次复讴昌龄诗。之涣指诸群妓中最佳者曰:"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当终生避席矣!"俟发讴,果为“黄河直上”诗,因大谑笑。诸伶诣问,乃告之,争相之筵席间。清代王渔洋谓唐代压卷绝诗,为王维渭城,李白白帝,王昌龄奉帚平明,王之涣黄河直上,洵属不诬。其诗如下:
  凉州词
  黄河直上白去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之涣最善边塞诗,留下的诗篇虽寥寥无几,但七绝《凉州词》和五绝《登鹳雀楼》悲凉壮阔,沉雄无比,不愧为“佳乎乐章,布在人口”之名作。《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如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究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吠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在王氏三兄弟中,之贲,之涣均无后,只有之咸生一子,日纬。王纬字文卿,初任长安尉,御史郎官,检校司封郎中等职,累迁御史中丞,给事中,御史大夫,官至检校工部尚书。卒年七十一,赠太子太保。
  资料来源
  ①《王氏零派通谱》卷十八。王维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朝文学家,画家。生于唐武后大足元年(701年),卒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享年六十一岁。另说,他的生卒年代为武后圣历元年(698年)至肃宗乾元二元(759年)。
  其世系如下:
  关于王维的籍贯世系,据《王氏箸定三房》和《旧唐书•王维传》,《新唐书•王缙传》中所载,称维之祖先本太原祁人,至父处廉,徒家于蒲,遂为河东人,故属河东王氏,京即太原王氏。另据维之先祖王卓碑文,称维等归猗氏房,应属太原王氏和琅哪王氏之外的别派,故收人《别派王氏通谱》内。然而,明代的《王谢谱系》序言中,又称太原王氏可分为正派,支派,别派三个派系,并未隔断太原王氏与别派王氏之间的兼容关系,这便是另一角度证明了别派王氏的一部分,很有可能是从原先太原王氏中分离出去,迁徙他处的,其居住地的变化,并不会改变其籍贯世系。依上述,则可大致判定王维家族系属太原王氏,太原祁县应为其祖籍,而蒲州则为其里贯。
  维高祖王儒贤,乃王卓十二世孙,赵孙州司马,曾祖王知节,为扬州司马。祖父王胄,为协律郎。以上三代均是单传,至维父王处廉,方才得以改变。处廉,终汾州司马。其妻崔氏,共生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王维排行老大,是长子。次子王缙,历官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太原少尹,兵部侍郎,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爵太原县开国伯,大历初封齐国公。三子王禅
  ,为江陵少尹。四子王线,未供职。五子王,曾任祠部员外郎,司勋郎中及太常少卿等职。关于王维兄弟的后代,本传和通谱中均缺记载,不详。
  王维少有才名,"九岁知属辞”,十五岁时和大弟大缙游历于两都,以其学识和艺技,受到上层社会的赏识和器重。唐玄宗开元九年,维进主第,初入仕途,在朝廷担任太乐丞,掌管吕中舞乐之事。因伶人舞黄狮子,触犯禁规,不久被贬出京城,到济州当了一名司仓参军。后得贤相张九龄提携,重回京城,任右拾遗,累迁至给事中。其间曾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在河西节度使幕中。天宝十五载,安禄山陷长安,为其所执,被迫任伪职。乱平之后,因尝写《凝碧池》诗而减罪,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再迁为中书舍人。乾元中,转尚书右丞。此即他生前最后所任之职,故世称"王右丞”。上元二年辛丑七月卒,赠秘书监,葬于蓝田县鹿原寺西。
  维博学多艺,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他早年向往开明政治,奋发进取,写过一些具有积极的政治讽谏诗和边塞诗,如《济上四贤咏》,《老将行》,《观猎》,《使至塞上》,《少年行》诸作,风格雄浑,气象开阔,不乏建功立业的豪气和批判现实的锋芒。晚年退居田辋州,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尢笃志奉佛,故作品大多抒写隐居的闲情逸致,意境清幽,语多禅理,超然浑化,往往流露出对现实的冷漠。有《辋川诗集》遗世。其诗歌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以描写自然风光著称,是盛唐由永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名作有《渭川田家》,《山居秋瞑》,《终南别业》,《华岳》等。
  又兼通音乐,善绘画,擅长破墨山水及松石,笔迹雄壮,似吴道子,始用皴法和渲染,布置重深,尤工平远之景。曾纷《辋川图》,山谷郁盘,云水飞动。亦擅人物,肖像,丛竹,有《孟浩然像》和《孟浩然马上吟诗图》等。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绘画之祖”,并言文人画自王右丞始。存世的《雪溪图》,《写济南伏生像》相传是他的画迹。更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凭借自己多方面的艺术才能,破门类藩蓠
  之阻隔,熔诗,画,乐之理于一炉,为增强文学与共他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做出了积极贡献,使其作品达到了画意与诗情相统一,场景和气氛相和谐,色彩和音调相融合的艺术高度。故北宋苏轼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传世之作有《王右丞集》。其作品如: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旭。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雉雊
  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从壑珠。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柘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落胡天,大漠孤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有妻,早卒。从此未再娶,孤居三十年。这也许就是他没有留下后代的原因。
  资料来源.
  ①《旧唐书》卷一九0《王维传》。
  ②《别派王氏通谱》卷七。王审知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省)。唐末五代时闽国的开国之君。生于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卒于后唐庄同光三年(925年),享年六十六岁。
  其世系如下:
  王审知是王褒的后代。褒四世孙晔,字德明,贞元中守定城宰,有于光州固始,赠尚书左仆射。哗子友,赠左仆射,光禄寺卿。友子玉,字蕴玉,赠秘书少监,累赠司空。玉子恁,字以诚,赠光州刺史,累赠太师。恁三子:长子名潮,次子名审池,三子即审知。
  王审知靠唐末共同巢起义后的动乱时机起家。当时光州屠夫王绪聚众起兵,攻占固始。王潮时任固始县佐史,王氏兄弟三人才气出名,当地人称"王家三龙"。王绪为站稳脚根,取得固始人的拥护,便任命王潮为军正,而后率军南下。由于王绪多疑猜忌,诛杀部将,引志部属不满,遂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被部将擒缚后自杀。王潮凭其才望,被推举为首领。因他治军有方,很快得到泉州人张延鲁,福州观察使陈岩的赏识,并于光启二年,景福二年先后率军占领了泉州,福州二地。唐帝任王潮为福州观察使,王审知为辅佐。王审知遂将在泉州时实施过的招抚离散,均赋缮兵等办法推广于全闽,民心大悦,使全闽出现统一升平攘新局面。朝宁四年(897年),王潮病重,舍亲子而任命审知继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年王潮死,审知袭职,唐帝又加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保,封琅那王。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四月,朱全忠又加拜王审知为中书令,并册封为闽王,此即“开闽王”之由来。当时中原群雄割据,主审知尊奉中原王朝为王朔,支持统一,深得民心。在他执政期间,自奉俭约,与民休息,劝农教织,轻徭薄赋,兴办义学,修筑道路,访求民隐,兴利除弊,极大地促进了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方面,王审知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不仅注重发展农业经济,而且广招海外商贾,发展对久贸易,致使泉州,福州两港一跃而为五代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在军事方面,王审知开创了统一全闽的新局面,尽管他并不是从中原入闽的第一人,但却由于他"功肇闽祖"而被尊为"开闽第一"。因为在他之前,无论战国时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无诸在闽建国,还是唐朝的陈元光,陈渊经营福建,均属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皆未统一八闽之地。在文化方面,王审知招贤纳士,广揽人才,业绩卓著。当时福建尚属荒服初辟之地,民多目不识丁,文化十分落后。他任进士翁承赞为相。首先在四门广设学校,招纳文士,一时文风大振。其次创办鳌山书院,按期亲临书院,论才授职,培育人才。第三是设立招贤院,广招中原名士,短短时间内,黄滔,韩渥,李洵,徐寅,王涤等数十位名士相继避乱而来,致使八闽文学之盛,为十国之冠。
  由于王审知治闽期间,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所以被推崇为福建开闽王氏的开族始祖。在他死后,其子孙先后称帝,并追认他为开国之君。
  王审知病逝后,长子王延翰继立。同光四年(926年),庄宗授延翰威武军节度使。天成元年9926年)冬十月,延翰自称大闽国王。后被其弟泉州刺史延钧和刺史延禀执杀。天成二年(927年)五月,唐明宗以延钧为本道节度使,守中书令,封琅那王。长兴三年 (931年)夏四月,延禀闻延钧有疾,遂率军袭福州,结果反被延钧执杀。次年,延即帝位,改元龙启,国号大闽,并追谥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龙启三年(935年),皇城使李仿执杀王(即延钧),谥曰惠皇帝,庙号太宗。其子断鹏立,更名王昶,建元通文。通文四年(939年),控鹤都将连重遇率士纵火焚南宫,王昶出走。重遇迎延羲而立之。王延羲称帝后,更名曦,遣使朝贡于晋,改元永隆。其弟延政为建州节度使,封富沙王。延政以曦无道,乃以建州建国,改元天德。天德二年(944年),王曦出游,醉归,被连重遇遣壮士杀之。接着,连重遇又对王氏家族进行大屠杀,凡在福州者,无论少长皆杀之。然后拥立朱文进。不久,王氏家族在泉州,漳州,汀州先后得势。连重遇见势不妙,又将朱文进执而杀之,传首建州以自归。福州裨将林仁翰又杀连重遇,并把王延政迎回福州。其时,南唐李闻闽乱,乘机发兵攻之。延政建立的殷政权遂亡。但延政后裔,遍布东南沿海及海外各地。
  资料来源:
  ①《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第八》。
  ②《开闽忠懿王氏族谱》。
  ③《谱牒学研究》第二辑,张海瀛:福建《忠懿王氏族谱介绍》。王溥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省)人。五代宋初政治家,史学家。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年),卒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享年六十一岁。
  其世系如下:
  王溥家族世代以来一直定居并州祁县。王溥的父亲王祚,为郡小吏,有心计,从晋太祖入洛阳,掌管盐铁政务,以母老解职归。后汉高祖刘知远镇守并州,统行营兵拒契丹,委祚经管粮草。不久刘知远在太原建立汉政梳,擢王祚为三司副使,协助三司使掌管汉室钱财,后入周为随州刺史,有便民政,移商州刺史,以俸钱募人开大秦山岩梯路,行旅感其德惠。显德初年,改3行华州刺史,继而出镇颖州,均部内租税,补实流徙,疏导通商渠,遂使舟楫畅通,郡无水患。北宋建立,升王祚为宿州防御使。课民凿井修火备,筑城北匙以御水灾。旋拜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
  王溥于后汉乾中举进士甲科,授秘书郎。周太祖广顺安年(951年),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击祖平河中藩镇,欲杀朝中与藩镇交结之权贵,他力谏宽抚。广顺二年 (952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加户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周祖病笃,召学士草制,以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周世宗将征泽,潞,冯道力谏,王溥独赞成。师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将讨秦,凤,求帅于溥,溥荐向拱有功堪任。显德六年夏,命参加枢密院事,恭帝嗣位,加右仆射。
  宋初,进司空,仍任宰相。宋太祖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乾德五年 (967年),丁内艰。服满,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969年),迁太子太师。赵匡胤曾说:“溥十年作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卒,宋太宗赵光义轰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
  王溥好学,手不释卷,曾集唐朝苏冕会要》及崔铉《续会要》,补其遗漏,成《唐会要》一百卷,是研究天宝以后的最早史料,可补新,旧《唐书》及其典志书的不足。王溥还根据五代实录及有关史料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该书分二百八十目,系统记载五代时期典制沿革。因五代时期史料贫乏,此书向来为学者所重视。该书既可补五代史之缺,又可纠五代史之乘谬。如卷二十五,二十六《租税》,《逃户》,《盐铁》等目中,详细开列了后唐以来各朝统治者对人民加重榨取的史实,足以补新旧《五代史》之缺。再如,《四库提要》云:"租税类中载周世宗读《长庆集》,见元微之所上均田表,因令制素成图,颁赐诸道。而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乃云世宗见元微之均田图,是直以图为元微之作,乖舛尤甚。微溥是编,亦无由订欧史之谬也。”王溥对史学的贡献不只在于编撰了《唐会要》和《五代会要》,更重要的是他将唐朝苏冕创始的会要体完善定规,后来历代皆在仿效,从而使会要体史籍成为我国继纪传,编年,本末体之后又一重大编史体例,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史学编纂方法。
  王溥有四子:长子贻孙,字象贤,少随周祖典商,颖二州,署衙内都指挥使,赠侍中,以父在中书,改朝散大夫著作佐郎。宋初,迁金部员外郎,累迁右司郎中。淳化中卒。次子贻正,官至国子博士。三子贻庆,官至北部郎中。四子贻序,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后改名贻矩,官至司封员外郎。贻正子克明,娶宋太宗女郑国长公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领高州刺史,迁右监门卫大将军,领奖州团练使。后历官成德军观察使,武定军节使,天雄军节度使,官至尚书右仆射。
  ①《宋史》卷二四九《王溥传》。
  ②《王氏零派通谱》卷十八。王祜
  王祜(《宋史》本传作王)字景叔,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省)人。北宋名臣。生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于北宋雍熙三年(986年),享年六十四岁。
  其世系如下:
  王祜是北周王褒的后代,三槐王氏的始祖。褒长子鼒,鼐次子弘直,弘直第四子琳,琳第三子皦,皦,长子宠,宠子仲连,仲连子绍,绍子玙,玙长子及,及长子铵秽子搏,搏第四子言,是王祜的祖父。言生于唐咸通十年(869年),初为滑令,世居渭南,因父搏遭人陷害,被赐死于蓝田驿,言遂迁居魏州莘亭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卒,年六十二岁。后以曾孙旦贵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许国公。配姚氏,追封鱼国夫人,生二子:彻,永。彻字伯通,为王祜之父,生于唐景福元年(892年),举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卒,年五十一,葬莘县群贤堡。后以孙旦贵,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鱼国公。配田氏,追封沂国夫人,生二子:祜,祉。
  祜少年笃志词学,后晋天福中,以书见中书令桑维翰,因桑赞"文章藻丽”而闻名京师。后汉乾祐元年(948年)科第二十名举人,联登会试第十七名进士,为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后汉初,杜重威移镇唯阳,反侧不自安,祜劝其勿反汉,被其贬为沁州司户参军。入后周,先后为魏县,南乐县令。宋太宜餐匡胤知其文章清节兼著拜为监察御史,不久迁殿中侍御史。乾德三年(965年),知制诰。六年,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
  祜为官清正廉明,积德行仁宋太祖亲征太原,已济河,诸州饷馈集上党城中,车乘塞路。上闻以稽留罪转运使,令祜知潞州。及至,饷馈无乏,路亦无壅。太谷镇守使符彦卿不力,太祖以祜代之,俾察彦卿动静。祜以全家百口性命担保彦卿无罪,对帝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以为戒。”彦卿由是获免。太平兴国初,祜移知河中府,人为左司员夕卜郎,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未几知开封府,以疾请告,太宗改拜为兵部侍郎。
  宋太宗谥祜为"忠烈”。御祭日:"惟尔祜:高标绝俗,正直言身。两都赋就,八斗才雄。腹化文昌,身藏武库。大吕九鼎之器,明堂一柱之才。六合资润于笔端,九品定称乎舌表。胸中堪镜,照秽吏之百奸;时后奇云,起疲民于九殒。对芳躅之当前,宁可自弃;念孤忠于往昔,岂昧愚忱。竟赴仙游,追踪莫及。时颁葬祭,爱贲始终。"祜晚年为积德扬善,教子成材,于开封城东居处门前植槐三株,曰:“吾子孙必为三公者”(即司徒,司马,司空)。祜有四子:其配任氏生三子,日懿,旦,旭,其继配边氏生一子勉。长子懿,字文德,太平兴国举人,登吕蒙正榜进士,历秘书丞,至道初知袁州。懿子二:长日睦,字孟和,作监主簿,华阳尉,太子中书舍人;次曰淳,字仲睦,太庙斋郎,司法参军,水部郎中。
  祜次子旦,字子明,宋进士,大理评事,平江县令,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太保,太尉,宰相。旦子三:长曰雍,字肃行,秘书省校书郎,大理评事,淮南转运按察使;次日冲,字仲和,宋进士,作监主簿,司农丞;三日素,字仲仪,太常寺太祝,赐进士,屯田员外郎,淮南转运按擦使,龙图阁直学士,工部尚书。
  三子旭,字仲明,荫补太祝,兵部郎中,知应天府。旭有子四:长日质,字子野,宋天章阁待制朝奉大夫,勋上护军爵;次日徽,字道损,历官兵部职方郎中,赠银青光禄大夫;三日诲,字信任,宋进士,历官几部郎中;四日端,字信臣,宋进士,历官秘书监,赠太子太保。
  祜四子勉,字勉之,历荆湖南路安抚副使。勉有一子,名辑,早卒。
  祜子孙果俱极显贵,故宋翰林学士苏东坡特为其作《三槐堂铭》曰:“美哉盛矣!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即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荫满庭。吾侪小人,朝不保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乐,吾公所庐;蔚蔚三槐,惟德之符。美哉盛矣!”
  资料来源:
  ①《宋史》卷二六九《王祜传》。
  ②《三槐王氏通谱》卷一。王禹□
  王禹□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文学家。生于后周太祖显德元年 (954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享年四十八岁。
  其世系如下:
  禹□祖先属琅哪王氏,由其父辈上溯的前几代人,情况均未详明,只知道他们世代居住于济州。
  禹□少时词学敏赡,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为文多涉规讽,故颇为流俗所不欢。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授成武主簿,旋知长洲县,又改大理评事。与吴县宰罗处约,日共赋咏,人多传诵。端拱元年,太宗闻其名,召试,擢右拾遗,直史馆。时边事未宁,献《御戎十策》,陈说"合兵势而重将权”等防御契丹之计。京城旱灾,上疏请减百官俸禄,节约开支,减轻刑罚。次年,拜左司谏,因上疏为他人雪诬,贬漳州团练副使。及召还,拜左正言,迁礼部员外郎。至道元年,入翰林学士院,后因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真宗即位,迁秩刑部。上疏言边防,裁兵,慎举,汰僧,亲贤五事,召知制诰。咸平初,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为宰相所不满,贬官出知黄州。咸平四年出宰薪州,未逾月而卒。
  禹□性刚直,屡遭贬斥,尝作《三黜赋》,有"屈于身而不屈于道"之句,此言不同他从政为官的原则,而且也体现在他的文学思想上。他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于文推崇韩愈,柳宗元,于诗推崇杜甫,白居易。其诗文风格简古淡雅,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揭露与批判。遗著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议》十卷,诗三卷。其作品如: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畲田词(其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春居杂兴
  雨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王禹□有二子,长子嘉,次名嘉言。嘉供职翰林馆,寇准尝称其深识远虑;嘉言祥符间中举进士,授扬州江都尉,历官福建转运使,侍御史,兵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判官,京东转运使等。禹之孙共五人,他们是:嘉之子,名未详;嘉言长子延度,为潭州观察使;嘉言次子延禧,为荆州通判;嘉言三子,名庚;嘉言四子,名瘐
  。另据谱载,禹还有八个重孙,他们是"嘉祐孙王汾,尝官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终工部侍郎;嘉言孙王鸿,王浩,王淮,王汴,王渐,王淑,王沈。
  资料来源:
  ①《宋史》卷二九三《王禹□传》。
  ②《琅琊王氏通谱》卷九。王旦
  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名臣。生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卒于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享年六十一岁。
  其世系如下:
  王旦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祜的次子。幼颖好学,六岁即信口为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淳化二年(991年)累迁知制诰。历任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理检院,进贡部郎中。真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咸平三年(1000年)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逾年参加政事。契丹犯境,随真宗至澶州。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天禧元年(1047年)以疾罢相。
  旦一生胸怀磊落,宽宏大量,知人善用,不计得失。北宋名臣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日何?旦曰:"理固然,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真宗天禧元年,旦以疾罢相,入宫见帝。帝曰:"卿今疾亟,万一不讳,使朕以天下事付之谁手?”旦仍荐寇准为相。
  旦自俸廉俭,严守家教门风。宋真宗以其所居欲为其修缮,旦辞以先人旧庐为止。婚姻不求门阀,被服素质,家人欲绘锦饰毡,不许,所服止于赐带。为不使子孙争财而自立,不置田宅。临危戒子弟日:“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天禧元年卒,帝临其丧,废朝三日,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葬开封新里乡大边村。旦妻赵氏,为景肃公赵昌言次女,封荣国夫人。生三子:雍,冲,素。四女:长适太傅韩亿,次适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苏耆,三适右正言范令孙,四适观文殿大学士吕公弼。雍字子肃,仕宋,历官司封郎中,终两浙转运按察使。配李氏,继吕氏,生二子:属,整。冲字仲和,仕宋为赞善大夫。配沈氏,生三子:庆,吉,靖。素字仲仪,仕宋,历官工部尚书。配李氏,生二子:厚,固。继腾氏,生四子:坚,巩,本,硕。继张氏,生三子:凝,常,奥。二女。
  资料来源:
  ①《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
  ②《三槐王氏通谱》卷一。王素
  王素字仲仪,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名臣。生于景德四年(1007年),卒于熙宁六年 (1073年)。享年六十七岁。
  其世系如下:
  素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祜之孙,北宋丞相王旦之子。素天资颖异,赐进士出身。初知鄂州,以直谏事仁宗,仁宗思其贤,擢知谏院,从此出入侍从将帅达三十余年。皇子生,帝将进百僚以官,惠诸军以赏。素直谏:"今西夏畔涣,契丹要求,县官之须,且日急矣。宜留爵秩以赏战功,储金缙以佐边费。”被纳。王德用以二子献侍皇帝左右,素以“臣之忧正恐在左右尔"以阻。帝赐素以银绯,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郡转运按察使。改知渭州,坐市木河东。后迁龙图阁直学士。
  素为政务合人怀。在出知定州,成都府期间,严禁重苛牙校税,厉罢铸钱十年以权物价,蜀人纪其目,号曰“王公异断"。治平初,夏人寇静边碧,素被召拜为端明殿学士,复知渭州,三镇,泾原故老皆欢贺,敌畏退去。素拓渭西南城,浚隍三周,积粟支十年。属羌奉土地来献,悉增幕弓箭手。为激发边民防御积极性,改筑堡专防为耕防结合:平时“听散耕田里,有警则聚,故士气感奋,精悍他道莫及。"熙宁初,以学士知太原府,汾河大溢,素亟命具舟楫,筑堤防,人赖以安。后入知通州,银台司,转工部尚书。熙宁六年卒,谥“懿敏”。
  。素九子。自素至第三代孙,在金兵南侵,或仕途调遣,或避难迁徙,散居繁衍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形成了华中,华南各地王氏分支。素之长子厚,无子,以三弟巩之长子奇为后。奇生二子:倓
  ,作倓生二子:道,随。道居余杭,形成王氏"余杭分支”。随居山阴,形成王氏“山阴分支”。素之三子坚,有四子:祐,褆,禧,祉。祉生二子:似,倧。似居铅山,形成王氏"铅山分支”。倧生二子:斌,跋。斌居诸暨。形成王氏“诸暨分支”。跋居萧山,形成王氏“萧山分支”。素之四子巩,有四子:奇,时,由,皋。时生四子:颜,华,熙,然。华生四子:惇,性,度,志。跋居洞庭,形成王氏"洞庭分支"。性居萧山,归萧山分支。度居金华,形成王氏"金华分支”。由居湖北,形成王氏"湖北分支”。皋生三子:易,铎,允。易居东沙,形成王氏“东沙分支”。铎居中沙,形成王氏“中沙分支"。允居西沙,形成王氏 “西沙分支”。
  ①《宋史》卷三二0《王素传》。
  ②《三槐王氏通谱》卷一。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文学家。生于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卒于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享年六十六岁。
  其世系如下:
  安石祖先为太原王氏。曾祖王明,以子故赠尚书职方员外郎,后以曾孙贵赠太师,中书令。祖王用之,官卫尉寺丞,后以孙贵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葬于临川县灵谷山。祖母谢氏,卒于皇祐五年(1053年),享年约九十岁,以子故封永安县君,葬于金溪县某乡。叔祖王贯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官至尚书主客郎中,卒于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享年六十二岁,葬于和州历阳县。
  父王益,字损之,后改字舜良,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授建安主簿。天禧中官临江军判官,安石即生于此。改大理寺丞,知庐陵县,移知新繁县,改殿中丞。天圣八年 (1030年),知韶州,改太堂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丁父忧去职。景祐四年(1037年)任江宁府通判。宝元二年(1039年)卒于官,享年四十六岁,葬于江宁牛首山。赠尚书工部郎中,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康国公(一作楚国公)。妻徐氏,早卒。继妻吴氏,金溪吴畋之女,嘉八年(1063年)卒于京师,享年六十六岁,葬于江宁府之钟山。赠长寿县君,一作仁寿县君,后赠楚国夫人。王益有弟四人,幼曰孟,官楚州司理参军。王益四弟均早卒。
  0王益妻徐氏生二子:长日安仁,字常甫,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下科补宣州司户参军,旋以转运使监江宁府盐院,皇祐三年(1053年)卒,享年三十七岁,生二女。次日安道,未仕早卒。
  王益继妻吴氏生五子:长日安石。安石弟安国,字平甫,熙宁元年(1068年)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教授西京国子,旋校书崇文院,特改著作佐郎秘阁校理,官至大理司丞,熙宁七年(1074年)卒,享年四十七岁,葬江宁府钟山其母墓左六百六十步。有文集六十卷。妻曾氏,有二子五女,长子日,次子曰。安国弟安世,官太平州当涂县主簿。安世弟安礼,字和甫,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官大名府莘县主簿。安礼弟安上,未仕。
  王益有女三人,长适尚书处部员外郎沙县张奎,次适衢州西安县令天长朱明之,次适扬州沈季长。
  王安石少年时就酷爱读书,一过目能终身不忘,作文动笔如飞,见者皆服其文之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欧阳修为之赞叹。庆历二年(1042年),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安石登进士榜第四名,签书淮南判官。七年调知鄞县,重民这利,邑人便之。皇祐三年(1051年)任舒州嘉祐元年(1056年)为群牧判官,明年知常州,又明年移提点江东刑狱。五年召入为三隔度支判官。六年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八年居母丧,在江宁。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即位,命安石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年),拜参知政事,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命王安石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创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定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制,遣提举官四十余人颁行天下,发动了一场轰动千古的变法运动。安石所定新法,对于抑制豪强土地兼并,发展经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财政收入,都是有益的,但由于推行过速。超过了中上层社会的心理承受能力,加上措施不配套和执行中的偏差,因而遭到中上层不少人物的反对。熙宁七年,神宗不得不罢安石,移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但八年二月,再拜安石为相,并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然事不顺利,情绪益差,加上爱子王病逝,多次请求辞职。熙宁九年十月,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明年,改集禧观使,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年),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换特进,改封荆国公。哲宗即位,加司空。
  元祐元年(1086年),安石卒,赠太傅。绍圣中,谥曰文,人称王文公。崇宁三年,又追封舒王。
  王安石变法坚决。熙宁三年(1070年)春,官员中流传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议论,以此指责王安石变法是胆大妄为。而这三句话,正是王安石变法的决心和信心的表现。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农田水利建设达一万多处,灌溉民田,官田三十余万顷,许多荒地变成良田。财政收入增加了许多,军备武器,边防士卒都有改善。王韶收复河,洮五州之地,是北宋空前的一次大捷。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王安石在学术研究上也有很大成绩,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学者。他在变法期间,曾训释《诗》,《书》,《周礼》,颁发到各地学官,天下号为《三经新义》。晚年居金陵,以作《字说》,是一部语简意深的文字训诂著作。王安石还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写有很多诗文,被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安石夫人吴氏,金溪吴敏之孙女。生二子二女。长子名王雱
  字元泽,聪敏过人,未冠时已著书数万言。治平四年(1967年)登进士,调旌德尉。熙宁四年(1071年),除太子中允,充崇政殿说书。氮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八年迁龙图阁直学士。安石变法,王雱是积极推行者。熙宁九年(1076年)卒,年仅三十三岁。无子,以族人之子棣为继。安石次子名旁,字仲元,官奉议郎,秘书正字。旁子桐,承议郎。桐子珏,字德全。安石长女嫁吴安持,次女嫁蔡卞。二女皆能诗文。
  ①《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
  ②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
  ③《太原王氏通谱》卷十三。王令
  王令字逢原,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北宋诗人。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卒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享年二十七岁。
  其世系如下:
  王令祖先属太原王氏。据《太原王氏通谱》载,其太高祖王安之门族在太原,而实际居住地在大名元城。另据《四库全书总目》,称王令乃元城人,幼随其叔祖乙居广陵,遂为广陵人。
  令之高祖父廷温,乃安之子,宋太开宝年间曾任秦宁军节度副使。曾祖父奉湮为右班殿值,赠左武卫大将军。祖父琪,奉奉湮之长子,官大理评事。父世伦,为郑州管城县主簿。
  王琪之弟,即王令之叔祖王乙,强记博闻,刚毅聪明,从小就喜爱读书,一直到老也没有停止学习。他乐于和穷苦的读书人交往,相互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而在达官贵人面前,却从不贪求利禄,降低人格。他考过进士,也担任过一些官职,累迁至淮南东路都巡检使。皇二年,当他做右领军卫将军时,卒于海州,年七十三。后葬真州扬子县。他有两个儿子:长子越石,与王安石同年中进士,官秦州观察判官;次子仁杰,亦进士及第。
  由于父亲早逝,王令五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小时修行为不检,无拘无束,没有多大出息。但后来跟随叔祖迁家至广陵,并在叔祖的影响和教诲下开始刻苦攻读。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业上大有长进,终于成为当时很有名气的才子。他没有任过一官半职,以教书为业,只是一个普通的“布衣”,却凭借其学识与才华显示出不同凡响的成就。与他表叔越石同年进士,比他大十一岁的发石非常赏识他的文学才能,认为可与自己“共功业于天下”,并且把夫人的妹妹许配给他。可惜的是,壮志未酬身先死,王令还未活到三十岁,就早早离开了人世。死后葬于常州武进县南乡薛村之原,王安石亲志其墓。
  王令擅长诗歌,其诗受韩愈,孟郊,卢全影响较深,想象丰富,风格豪放,意境开阔,气势雄壮,内容我涉及当时现实生活,部分诗篇能揭露社会矛盾,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的远大抱负,且同情劳苦人民。著有《广陵先生集》,凡诗赋十八卷,文十二卷,及拾遗一卷。其作品如:
  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势,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思京口戏周器之
  江南别日醉方醺,贪爱青天带水痕。忘却碧山归路直,误投浮世俗尘昏。终期散发江边钓,当有渔舟日系门。但恨故人犹喜仕,他时胸腹未堪论。
  王令之妻吴氏,乃王安石夫人的妹妹。王令死后,她守志不嫁,她有生过儿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该女嫁给吴师礼为妻,并为吴家生一子,名说。吴说是王令的外孙,他在外祖父过世之后,将其作品编作集子,以供后人赏阅。此集即《广陵先生集》。
  资料来源:
  ①《太原王氏通谱》卷十四”
  ②《临川集》。王十朋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县)人。南宋学者。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卒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享年六十岁。
  其世系如下:
  十朋祖先为琅琊王氏。曾祖父王信,生一子名格。格虽生有三子,但除长子王辅外,次子名未详,三子出家为僧,均无后代。
  十朋的父亲王辅,只喜好读书,对仕宦之途不感兴趣。他是个出名的孝子,据传其父病中,想吃新鲜鲫鱼,但当时正值盛暑,很难找到这种鱼,年仅十几岁的他便终日守在井边垂钓,祈祷神明佑助,后来终于如愿以偿,钓得一条大鱼,使父亲吃鱼之后大病全愈。
  辅之妻万氏,共生三男三女。三个儿子中,长子十朋成就最大;次子寿朋与三子伯朋,均无甚建树。
  王十朋幼年时,天资颖悟,日诵万言,再加之用心苦读,到成年后就成了当时很有名气的文人。曾经在梅溪乡间讲学授徒。在家庭中作为长子,也能够事亲尽孝,友爱二弟。奸臣秦桧死后,他前往应试,于绍兴二十七年中进士第一名,尝上《亲政策士论》,宋高宗嘉其议论醇正,授绍兴府签判。既至郡,施政得法,裁决如神,使得当地吏奸敛迹。孝宗即位后,知严州,除侍御史,上疏论史浩八大罪状,使浩出知绍兴府。隆兴元年,张浚北伐失利,主和者乘机攻击,他上疏称恢复大业不能以一败而动摇,未被采纳。及孝帝受禅,拜司封郎中,累迁国子司业。一扫秦桧久塞言路之蔽,与冯方,胡宪,查签,李浩等相继论政,太学生曾作《王贤诗》以述其事。又历知严,饶,夔,湖,泉诸州,凡所至,阖境安宁,州民咸绘而祠之,及去老少越境送。后因病辞职。虽诏封太子詹事,龙图阁学士而终未致仕。卒后赠左中散大夫,爵乐清县开国男,葬于乐清左原梅嶴
  。
  十朋生平常以诸葛亮,颜真卿,寇准,范仲淹,韩琦,唐介自勉,治学以孔孟为正宗,以韩愈,欧阳修,司马光为师。所著有《梅溪集》,前后共五十卷。他是宋代绍兴末乾道初最有名望的学者之一,为朱熹,张栻所雅重。朋公之诗,不尚华藻,其作品如:
  题湖边庄
  十里青山阴碧湖,湖边风物画难如。夕阳茅舍客沽酒,明月小桥人钓鱼。旧卜草庄临水竹,来寻野叟问耕锄。他年待挂衣冠后,乘兴扁舟取次居。
  郡圃无海棠买数根之
  少陵诗史有遗阙,海棠名花辄湮没。孤芳千载逢苏仙,竹篱一笑嫣然发。我从蜀锦边来,遥入苍苍烟雨窟。绮霞晓林神女肌,香醪春醉明妃骨。鲜鲜丝蕊垂更弱,点点胭脂匀未歇。半含欲吐不胜情,沐露梳风睡明月。为开樽酒苦多病,欲插一枝羞白发。照眼千株未观蜀,回首十年深忆越。何人好事呼名友,姚魏不容矜阀阅。凝香有地胡不植,负郭无园何处谒。不烦飞鹄衔子来,自买芳根带花掘。明年高堂来燕子,想见繁在映林樾。栽家老手在何许,雁荡山中彩薇蕨。凭谁为问花消息,有梦遥惊山突兀。自惭不是召伯棠,那得诗人歌不伐。
  十朋之妻贾氏,于乾道四年卒于泉州郡舍,年五十六。她生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闻诗,知光州,提点江东刑狱;次子闻礼,知常州,及江东转运判官;三子孟丙,幼童时聪慧过人,但七岁即早夭。长女适进士钱万全,次女适贾梓。
  十朋有六个孙子,其中夔,闽乃闻诗所生,中龙,长民,驿,䮒
  乃闻礼所生。
  资料来源:
  ①《宋史》卷三八七《王十朋传》。
  ②《琅琊王氏通谱》卷九。王悦
  王悦字习之,一字刚中,又名居正,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南宋名臣。生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卒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享年六十六岁。
  其世系如下:
  王悦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祜的后代,琼崖王氏的始祖。悦父瑞,为祜四世孙,字子祥,举人,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令,礼部尚书,赠太保。
  悦少嗜学,工文辞,人太学习新经字。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第七名举人,联捷会试第十二名进士,殿试中二甲第一名,钦点翰林院编修,累升侍讲学士,三年后拜兵部侍郎。绍兴十一年(1141年)升礼部尚书,十四年选授观文殿大学士,同平章事,拜丞相,兼枢密院,赠太师,龙图直学士。
  悦性峭直,富有正义感。因其才高学博,累与人强辩前相王安石父子之非,著有《书辨学》十三卷,《诗辨学》二十卷,《周礼辨学》五卷,《辨学外集》一卷。宋史赞誉3居正“有功于名教"。
  悦因抨击宰相秦桧奸诡,累遭迫害。初与秦桧善,桧为执政,与居正许天下事甚锐。桧既相,所言皆不酬。居正疾其诡,见帝曰:"秦桧尝语臣,中国人惟当着啖饭,共图中兴,臣心服其言。若使桧为相数月,必耸动天下。今为相施设止是,愿陛下以臣所闻问桧。” 桧衔之,出居正知婺州。州贡罗旧岁万匹,崇宁后增五倍,建炎中减为二万。至是主计者请复崇宁这数,居正力言于朝,户部督趣愈峻。居正置檄不行,语其属曰:"吾愿身坐,不以累诸君。”呼吏为文书,付之,曰:"即有谴,以此自解。"复手书五不可。上闻,诏如建炎中数。漕司市御炭,须胡桃文鹑鸽色者,居正曰:"民以炭自业者率居山谷,安知所谓胡桃文鸦鸽色耶?"入朝以闻,诏止之。
  居正被召为太常少卿,迁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大将张俊遗卒至彭泽,卒故县更,怙俊势侵辱令,令郭彦恭械之。俊诉于朝,帝为罢彦恭。居正言彦恭不畏强御,无可罪。俊又乞免徭役,居正言兵兴以来,士大夫及勋戚家赋役与编户均,盖欲贵贱上下共济国事,以宽民力,俊反不能体此乎?侍御使谢祖言劾居正凶暴诡诈,倾陷大臣,居正被罢官,屏居括苍三载。后又起知温州。居正深知在秦桧专国下秉公行政绝不为所容,即以目疾请辞,杜门,言不及时事,客至谈论经史而已。松则迫害益加,先使悦由河南开封祥符县迁知福建莆田县令,后于绍兴十五年(1145年)迁往粤东密察,赴海南琼州府同知护理太守。时金兵南侵,难归故里,遂偕夫人周氏及长子斗魁,次子斗赳卜居琼州那大。属岁饥旱,公发廪
  劝分以给食。竭诚祷雨,凡月余,决为乞得三日之霖,愿减十年之寿。不幸去世。
  众感其诚,为居正立祠,丧出城葬琼教山之途,号恸之声震野。宋高宗遗派进士陈诚之致谕谥文义。从此,王氏子孙落籍琼崖繁衍,进而远播南洋。
  悦长子斗魁,字星恒,举贡士,候选儒学教谕,袭封知府。斗魁有九子:尚仁,尚义,尚礼,尚智,尚信,尚忠,尚质,尚文,尚和。惟五子尚信有传,其余八子失记。尚信字近义,进士,始任训导,继理教谕,迁文昌白石新村。有子三:前配陈氏生长子志英,次子志温,继配生三子志俊。志温生二子清宁,清丽。清丽,无抚黎官,徙乐会同南里。斗赳为太原地主,仍归南京。
  ①《宋史》卷三八一《王居正传》。
  ②新加坡太株王氏公会印行《琼崖谱系》。王应麟
  王应麟字伯厚,又字厚斋,号深宁居士,庆元府(今浙江鄞县)人,宋末元初著名学者。生于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卒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享年七十四岁。
  其世系如下:
  鄞县王氏各家谱中,有称其先出自太原者,有称出自三槐者。《清江集》王贝琼撰《王厚孙墓志铭》称王厚孙(王应麟孙)先人为琅琊王氏,至宋徙居开封。王应麟自志云浚仪 (今河南开封市)人。
  应麟五世祖秀实,字大本,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进士,历官修武郎,承宣使。四世祖绘,字厚素,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历官武经郎,门宣赞舍人。曾祖安道。字时中,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历官武经大夫,保信军承宣传,转利州观察使。建炎初随高宗南渡,乾道间徙居浙江鄞县西南厢,卒葬邑东同谷牛囤湾。伯祖旦,字景贤,生于赠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以父恩补承节郎,累迁武翼大夫,历浙东西路兵马都监,嘉定十三年(1220年)卒,享年七十四岁。祖晞亮,字寅仲,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生,由父任为承节郎,历监宁国府南孩县酒税,户部平望犒赏酒库等职。应麟父㧑
  字谦父,晚自号竹林老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生,登嘉定十六年(1223年)进士,为安吉县丞,摄长兴县令,再摄新城县令,选国子正,除将作监主簿,出摄守婺州,摄军器监丞,改大理丞,历秘书丞,后守徽州,迁吏部郎中,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氮兼政殿说书,迁尚书左郎,出知温州,以老病归,淳佑十二年(1252年)卒,享年六十九岁,葬本县同奥庵东南山上。应麟母陈氏,绍熙三年(1192年)生,咸淳八年(1272年)卒,享年八十一岁,与夫合葬。应麟弟应凤,字仲仪,与应麟同日生,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官至太常博 ±。一子名清孙,字德甫,官修职郎。
  王应麟自幼奋读书,史载他九岁时已通《六经》,十八岁举进士,曾从学于朱熹后学,抗金派大臣王埜
  门下,初仕为西安主簿,豪民以应麟年少,瞧不起他,迟迟不交赋税,应麟不畏强暴,如实报告郡太守,将作乱者绳之以法,威望大增。其后任浙西提举常平茶盐主管帐司,扬州教授,浙西安抚司干办公事等职,均得上司好评。
  一次进士考试,召应麟为复考检点试卷官,他读到一份试卷,认为该文“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向皇帝大力推荐,列为进士第一,及唱名时,乃知为文天祥。文天祥后来成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其后,应麟被选任为主管三省,枢密院架阁文字,迁国子录,进武学博士,又迁太常寺主簿。时光南宋理宗末年,蒙古军队正加紧南侵,边境形势不利,王应麟不断上言,希望举国上下振奋精神,增强士气,希望皇帝"操纲纪而明委任,谨左右而防壅蔽,求哲人以辅后嗣”。他严正指出,当今"淮戍方警,蜀道孔艰”,“陛下勿以宴安自逸,勿以容悦之言自宽","愿汲汲预防,毋为壅蔽所欺。"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的丁大全讳言边事,对王应麟多次上疏十分反感,于是寻隙罢了王应麟太常寺主簿的官职。
  不久,丁大全罢相,朝廷复用王应麟为台州通判,继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俄兼沂惠王府教授,迁著作佐郎。度宗即位,摄礼部郎官,负责起划百官表,常操笔立就。一次丞相要他写三首辞位表,使者站在一边等候,见他一气呵成,回报丞相,丞相既惊讶又佩服,立即命他兼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不儿马廷鸾知贡举,度宗皇帝命应麟兼权直,俄兼崇政殿说书。又迁著作郎,守军器少监,针作监,氦兼侍立修注官,升权直学士院,迁秘书少兼侍讲。又迁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以秘阁修撰主管崇禧观。
  若干年后,出任徽州太守,打击豪强,减省租赋,百姓大悦。因其父曾任该州太守,亦清廉爱民,故百姓赞应麟说:"此清白太守子也。”不久召回,任秘书蓝,权中书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侍讲,迁起居郎兼权吏部侍郎。丁母忧去职,后授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上疏陈十事:急征讨,明政刑,厉廉耻,通下情,求将材,练军实,备粮饷,举实材,择牧守,防海道。不久进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迁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寻转尚书兼给事中。因看不惯朝廷腐败,辞职东归。皇帝派中使召应麟为翰林学士,应麟力辞。后二十年卒。
  王应麟以“通儒”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求知欲旺盛,学识渊博,特别擅长于考证。宋亡以后,杜门不出,朝夕读书,以著书讲学为业。其中《汉制考》四卷,对《汉书》和《后汉书》中所载过于简略的汉代制度一一作了补证。《汉书艺文志考证》十卷,对《汉书•艺文志》作了不少辩证和补充。他把《尔雅》,《说文》,《地志》,《水经》等前人著作中有关诗中地名汇编成《诗地理考》五卷,对《资治通鉴》中所涉及的历代疆域,都邑,山脉,河流加以整理,著成《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对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最能反映他治学成绩的是《困学记闻》二十卷。这是一部札记,考证性著作,分说经八卷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涉及面极广,考证造诣很深。王应麟的另一部重要著作《玉海》二百卷,是适应当时博学宏词科考试而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分为天文,律宪,地理,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官室,食货等二十一门,门下分子目,共二百四十余类,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超过了唐宋诸大类书。书中保存许多它书中没有的资料,直至现在,仍有使用价值。
  除上述著作外,据《宋史》本传载,王应麟还著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稿》二十三卷,《掖垣类稿》二十二卷,《诗考》五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答问》四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咋篇》,《补注急就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小学绀
  珠》十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泳》四卷。可以说,王应麟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
  应麟有二子:长子良学,次子昌世。良学字志甫,又字茂章,南宋淳八年(1248年)生,官承务郎等,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卒,年三十三岁,葬曾祖晞亮暮北。妻罗氏。一子,名文远,字叔永,官通仕郎,迁居慈溪县,卒年四十三岁。文远二子:懋孙,去疾。昌世字昭甫,晚号静学居士,南宋咸淳元年(1256年)生,以父恩补承务郎,未及禄而宋亡。应麟闭门著述,昌世为之搜辑,考订。元泰定四年(1327年)卒,享年六十三岁,葬曾祖墓下。妻杨氏。二子:厚孙,宁孙。厚孙字叔载,一字燕贻,晚自号遂初老人,署衢州儒学教授,邵武路教授,福建副使,皆不赴。二子:或,鹭。鹭出继叔父宁孙。宋孙字叔远,为白鹿洞山长。无子,以兄子鹭为继。
  资料来源,
  ①《宋史》卷四三八《王应麟传》。
  ②《别派王氏通谱》卷十二。王履
  王履字安道,平江路昆山州(今江苏省太仓县)人,元末明初医学家。生于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卒年不详。
  其世系如下:
  据《琅哪王氏通谱》,称王履家族属琅哪王氏阁派明州推官分支。王履的祖父王彪孙生一子名元祖。元祖字护天,业儒术,元至元年年间(1264-1294年)做过庆元路学官,以道学自任。元祖生四子:长子名兑,次子名鼎,三子名恒,四子即王履。
  王履工诗文,善绘画,曾游览西岳华山,目睹奇险风光,作图四十幅,奇秀绝伦。又题四篇诗一百五十首,为时所称。
  王履不仅具有文学,艺术才能,而且是著名医学家。他青年时期曾师事浙江金华人朱震亨,向朱系统地学习医药学。朱震亨是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字彦修,学者尊称丹溪翁,治疗以养阴为主,主张推陈致新,精于伤寒,肺痨,妇科等,著有《格致全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等。王履通过精心地学习,尽得朱震亨医术,并对传统医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素问》称伤寒病势,言常不言变,至张仲景始分寒热,然义犹未尽。于是备常与变作《伤寒立法考辨》。王履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又认为《阳明篇》无目痛;《少阴篇》言胸背满,不言痛;《太阴篇》无隘乾;《厥阴篇》无曩缩;必有脱简。于是取三百九十七法,去其重复者二百三十八条,另增益之,仍为三百九十七法,详论内外伤经旨异同,并中风中暑辨,名《沂洄
  集》,共二十一篇。又著《百病钩玄》二十卷,《医韵统》一百卷。这些医药学著作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医学宝库,长期以来为医家所重。
  资料来源:
  ①《明史》卷二九九《王履传》。
  ②《琅哪王氏通谱》卷十二。王恕
  王恕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西安府三原县(今属陕西省)人,明代中期名臣。生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卒于正德三年(1508年),享年九十三岁。
  其世系如下:
  据《太原王氏通谱》卷十六记载,王恕家族望出太原,世居陕西三原。曾祖王彦成,明弘治朝以曾孙恕贵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墓在三原县北。祖父王维真,弘治朝以孙恕贵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墓在三原县西北二里西关。父亲王促智,弘治朝以子恕贵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墓在三原县西北二里西关。王仲智夫人周氏,累赠一品夫人,生子一,即王恕。
  正统十三年(1418年),王恕成进士,由翰林庶吉士授大理寺左评事。迁扬州知座,发粟赈饥,作资政书院。天顺四年(1460年)以治行最,超擢江西右布政使。宪宗即位,诏大臣严核天下方面官,于是黜河南左布政使侯臣等十三人,而以恕为河南左布政使。成化元年(1465年),南阳,荆州,襄阳一带流民发动起义,擢王恕右副都御史抚治流民。会丁母忧,诏奔丧两月即起视事,旋与兵部尚书白圭镇压刘通,石龙领导的流民起义,严束所部滥杀,以使流民复业。移抚河南,以功进左副都御史,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丁父忧,服满,以原官总督河道,疏浚高邮,邵伯诸湖,修复雷公,上下句城,陈公四塘水闸。
  成化十二年(1476年)大学士商辂等以云南远在万里,西控诸夷,南接交趾,而镇守中官钱能贪恣,议遣大臣有威望者为巡抚镇这。于是命王恕以左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威行边境内外,自黔国公大帅下及土官夷人皆惕服奉令。疏凡二十上,直声动天下。钱能大惧,买通朝中贵倖诏还王恕,遂改恕南京都察院,参赞守备机务。不久改南京兵部尚书,考选官属,严拒请托,为同事者所忌。宦官钱能屡谗于帝,宪宗亦衔恕数次直言进谏,遂命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南畿。当时应天,镇江,太平,宁国,广德五府民田多被豪右兼并,官田重租累民,王恕便量减官田耗,又以常州羡米六万石补夏税及诸府户口盐钞六百万贯,公私两便。所部发生水灾,奏免秋粮六十万石,周行赈贷,救活二百余万口。宦官王敬挟妖人千户王臣以买书收药为名,搜刮遍江南。王恕累疏言敬等罪状,宪宗乃命械系宦官十九人,杀王臣,传首南京。成化二十年(1484年),复命王恕任南京兵部尚书。力请罢永昌寺,宪宗得疏很不高兴,王恕毫不畏惧,照旧侃侃论列。先后应诏陈言者二十一,建白者三十九,皆力阻权佬天下倾心慕之。遇朝事有不可行者,必日:"王公胡不言?”则又曰:"公疏且至矣”。不久,恕疏果至。时人歌谣曰:"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于是权贵近倖皆侧目,宪宗亦很厌恶他。成化二十年(1486年)起用传奉官,王恕力谏,宪宗更不高兴,遂强令王恕致仕,朝野大骇。王恕以好直言,终不得立朝。归家后,名声益高,台省诸臣月月推荐起用他。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死,孝宗即位,孝宗是明代中期的名君,号称"中兴令主”。他登基后斥逐奸佞,整饬吏治,采纳廷臣荐言,起用王恕为吏部尚书掌管铨选官吏。王恕感激眷遇,益以身任国事,黜陟进退皆秉公,致使吏治一清。不久加太子太保,孝宗念恕老,遇大风下雪免恕朝,又免午朝。后丘浚入阁,与王恕不相能,常干预吏部察劾天下官,王恕屡争不能得,遂力求去。上二十余疏乃赐允命,驰驿还乡,有司月给米二石,岁给夫役三人,赐宝钞三千贯。
  王恕历仕四朝,为官刚正清严,所引荐皆正直名臣。史称“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家居十三年,武宗即位,派行人带敕慰问,赏羊,酒,增廪禄,且谕以说论无隐。王恕复陈大政数事,帝优诏报之。正德三年(1509年)四月卒,讣闻,轰朝,赠特进左柱国太师。谥端毅。有司给棺椁治葬,墓在三原县西北二里西关父坟帝。吏部尚书刘用齐撰行状,大学士李东阳撰神道碑,大学士王鳌撰墓志铭,文学家王世贞为之作传。
  王恕有五子十三孙。长子王承祐,以父荫授南京都督府经历,早卒。次子王以父荫授中书舍人。三子王承祥,明弘治间举人,官至顺天府通判。四子王承禋
  明义官。五子王承裕,字天宇,号平川,七岁能诗,弱冠著《太极动静图说》。王恕官吏部,令他日接四方宾客,因此周知天下贤才。弘治六年(1493年)成进士。告归侍父,起授兵科给事中,出理山东,河南屯田。减登,莱粮额,三亩征一斗,还青州,彰德军田先赐王府者三百六十余顷。武宗立,迁吏科都给事中。刘瑾当权,以言事忤瑾。罚米三百石输塞上。刘瑾败,再迁太仆卿奉命阅视京营马匹,人称能干。嘉靖六年(1527年)累官南京户部尚书,清逋赋一百七十万石,积羡银四万八千余两,帝手书“清平正直"褒之。在部三年,致仕。卒,赠太子少保,谥康僖。
  ①《明史》卷一八二《王恕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十六。王鏊
  王鳌字济之,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中期名臣。生于明景帝景泰元年 (145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享年七十五岁。
  其世系如下:
  王鏊的祖先百八,于南宋初自河南随宋室南渡,居住在洞庭山中。曾祖彦祥,字伯英,元末曾在淮西经商,戳力治生,家业日兴,以鳌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祖父逵,字惟道,宽厚好学,得朱子,小学,四书诵读不去手,曾为粮长,死后赠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父琬,字朝用,后以字行。年二十三始入乡学,发奋读书至喀血不止,累举应天乡试不第,以近入太学,不久出任湖广光化县知县。当时刘通,石龙领导的刑襄流民起义刚被镇压,光化县境内流民散处山泽间,府州官员怕这些流民再聚众起事,竟烧毁他们的住处,驱出辖境。朝用不忍流民四散逃亡,便招安流民,著籍当地,并选俊秀子弟入学,募名壮教射,因此得罪上司,于是弃官还乡。
  王鳌十六岁那年,随父至京太学读书,博学有识,文章尔雅,国子监诸生争育其文,一时先达名流皆忘年求为友。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奇之,称为天下士。成化十年(1474年)乡试,明年会试,俱第一,主考官谢一,郑环得其文大惊,以为东坡复出,于是名声在振。廷试时箦问农桑,学校,答曰:今天下事止是乎?策末自献防汛及当时利害数千言。考官认为此卷太直,难于宣读,欲置第二甲。大学士尹直认为朝廷正求直言,吾当读之,于是置第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贵,肆力于六经诸子史事。弘治初,进侍讲学士,充讲官,每进讲必分别天理,人欲,君子,小人,治乱,乱失。宦官李广导帝出游西苑,他以周文王不敢盘于游田规谏。太子出阁,大臣请选正人为宫僚,令王黎以本官兼谕德,不久转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吏部缺侍郎,尚书韩文力荐,遂擢吏部右侍郎。在吏部,有贪昧求进者必加裁抑,清正恬退者必进之。不久针对宦官干政,赏罚不明,边防空虚的状况奏边计及设制科养士储才的建议,未纳。以父忧归。
  正德元年(1506年)四月,起吏部左侍郎。时刘瑾等专权乱政日甚,王鏊与户部尚书韩文诸大臣至左顺门拜疏列"八党"罪恶。武宗旨谓八人不可除,王鳌认为刘瑾等八人不去,乱本难除,天下难治。当晚刘瑾诸人在武宗面前哭泣并诬告说诸臣想借此侠制皇上,昏庸的明武宗不辨忠奸,遂令刘瑾掌司礼监,八党各分踞要位。大学士刘健,谢迁相继退去,内阁止李东阳一人。刘瑾欲引焦芝入阁,廷议独推王鳌。刘瑾迫于众议公论,只好采取折衷手段,命王鳌以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与焦芳同入内阁。一个月后,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国史总裁,同知经筵事。刘瑾得势后,进一步党同伐异,排挤打击反对他的官员。他特别怨恨带头上疏的户部尚书韩文,很快将韩文罢官,又创"罚米法”,令韩文输米千石至大同,并欲置韩文于死地。王黎竭尽全力救护抗争,韩文得免。郎中张玮,副使姚祥,尚宝卿,崔璿三人皆以途中乘被逮,枷于东西长安门,荷杖几死。王鏊愤而谓瑾日:"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大学士李东阳亦力救,磨等得免死遣戍,刘瑾又攻击三边总制杨一清筑边墙糜费,王鏊抗争道:杨一清为国防修边,哪能以功为罪。兵部尚书刘大夏被刘瑾逮至京,要按兵变罪定死刑。王黎再争日:刘大夏未叛,怎么能说会激起兵变?终于遏制了刘瑾随意杀害正直大臣的卑劣行径,保护了一批正派官员免遭宦官迫害。但刘瑾与焦芳狼狈为中外大权悉归瑾,王鳌独木难支,渐受二人排挤。他目睹权宦祸国祸民残害忠良而自己无法解救的状况痛心疾首,四年之内三次上疏力求辞去。刘瑾对此求之不得,怂恿武宗许其归去。于是赐玺书,乘传,有司给廪隶。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荐不起。世宗即位,遣行人存问。王鳌疏谢,因上讲学,亲政二篇,嘉靖三年(1524年)复诏有司存问。未几卒。赠太傅,谥文恪。
  王黎有四子五女:长子延喆,字子贞,恩荫大理寺右寺副。次子延寿,字子永,官至南京中军都督府都事。三子延陵,郡学生。四子延昭,官至中书舍人。长女嫁张缙。次女嫁都事朱希召。三女嫁生员邵銮。四女嫁中书舍人靳仁。五女嫁生员严濡。长孙王有壬,廷喆子,字克大,官至尚宝司卿。重孙王禹声,字遵考,官至承天府知府。
  ①《明史》卷一八一《王鳌传》。
  ②《太原王氏家谱》卷二十《传状类》。王琼
  王琼字德华,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南)晋源镇人。明代中期名臣。生于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享年七十四岁。
  王琼祖先,元初有子实居并州。子实生高祖王良。元时官至潞州(今长治)知州。元末明初,曾祖伯聚山蚕石(今太原市南郊姚村乡蚕石村)迁汾东柳林(今太原市南郊刘家堡村)居住。祖父安生二子:长子名永寿,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举人。明英宗天顺年间 (1457-1464年),官至南京工部尚书。次子永享,即王琼父,字延庆,曾受业于明代理学大师薛瑄之门。天顺三年(1459年)乡试中举。明宪宗成化时曾任昌黎知县,隆庆知州,并建新第于县城东街。王琼母亲任氏,太原县人,生四子:长子名瑶,次子即王琼,三子名阶,四子名。
  王琼二十六岁登进士后,授为工部主事。不久,升任主管水利的都水郎中,出治漕河三年。在此期间,他首先采取了核实人员编制,革除地方兼差,责令专司河道本职的措施,使漕政整肃一新。其次是建立"稽核资财,杜绝贪耗”的法规,将各州县所积扫草数量统计核实,然后量裁征数,做到了草不积腐,民不困征。并规定沿漕河州县,不得动用河防专用木材,违者严加议处。在此基础上,他还实地勘察河道闸座,计算漕船木材费用,参照王恕所著漕河通志》,于弘治八年(1495年)编著了《漕河图志》八卷。书中对漕河河图,河之脉胳原委及古今道变迁,修治经费,以及历代有关漕河奏议,碑记等无不详载备述。《漕河图志》被当时和后人都称作是一部切于实用的治理漕河的著作。王琼也因治理漕河秉公识体,敏练而著称,得到了朝廷的赏识。
  从弘治九年到十八年的十年中,他先后任山东,河南参政,河南左布政使等职。正德元年《1506年),再升左副都御史督漕运。第二年,调任户部右侍郎。三年春,廷推吏部侍郎,前后六人,皆不允。最后以琼上,许之,于是改任吏部左侍郎。当时正是宦官刘瑾专权时期,所有官员入奏,都必须先具"红本”拜谒刘瑾。王琼为官正派,从未具红本谒瑾。刘瑾便借口王琼任户部侍郎时有边臣借太仓银未偿还之事将王琼排挤出京,去南京任职。直到刘瑾伏诛,才又回京复任户部左侍郎。
  在户部侍郎任内,王琼十分注意各种条例的具体规定,并实地掌握调查了户部收支盈亏的精确数字。正德八年(1513年)六月,王琼升任户部尚书,总管天下钱财。不久,一位边镇总兵官企图向户部冒领粮饷马草,王琼屈指计算了所辖军士人数,已领粮草数量,某仓某场现存粮草数额,地方各郡每年上输,边卒岁采秋青数量,然后说:足矣,多索妄然。那个总兵官不得不佩服王琼明习国计民生,人们更以琼为奇才。正德十年(1515年),王琼出任兵部尚书。根据当时军令偏出,边军腐败,官逼民反,四方盗起的状况,他提出了全面整顿军务的方案,得到了朝廷的赞许。不久他又直对将士残酷杀戳百姓以首功进秩的规定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夺《内地征讨应按除首功疏》中痛切地指出:"此嬴秦弊政,行之边方犹可,未有内地而论首功名者,今江西,四川妄杀平民千万,纵贼贻祸,皆此议所致。自今内地征讨,惟以荡平为功,不计首给。”从此为除了“首功进秩”的残暴定制,使无辜百姓免受杀戳之苦,内地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反叛。消息传来,举朝惴惴不安,唯王琼镇定自若。他连夜草疏十三道,沉着应急,周密部署,并对众官员说:“诸君勿忧,吾用王伯安抚赣州,正为今日,贼旦夕擒耳。”于是令南和伯方寿详督操江兵防南京,南赣巡抚王守仁,湖广巡抚秦金各率所部攻南昌。七月二十四日,王守仁攻克南昌,很快就将叛乱平定。朝臣十分佩服王琼的预见和用人。第二年王琼出任吏部尚书,但他的非凡才能引起大学士首辅杨廷和的嫉妒。正德十五年(1520年)三月武宗暴死,为立嗣事,王琼率九卿在左顺门当面质问杨廷和。不久杨廷和指使同党诬陷王琼“交结内待”,定成死罪,经王琼力辩,改谪戍绥德。
  嘉靖七年(1528)二月,明廷因西北边事吃紧,由阁臣桂萼推荐,起用王琼以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提督三边军务。时已七十高龄的王琼,二月接旨,三月登程西进,为国安边定疆的壮心不减当年。同年六月,王琼率军到达西北重镇兰州,十二月抵嘉峪关。他首先开禁了关闭多年,不许吐鲁番入贡的西域关隘,恢复了边疆地区民族之间的正常往来与贸易。另一方面对无故动掠的地动,坚决予以打击。如对不断来犯宁夏灵州的北部蒙古军事贵族,采取督将士击败,剿抚兼用的办法加以解决。经过他四年的操劳,西北边境基本安定。同时,他总结了历代守边之得失,搜集了所有条例,奏疏,图舆,编著了《西番事迹》和《北边事迹》各一卷。嘉靖十年(1531年)冬,明廷召王琼回京任吏部尚书。次年秋,王琼疾逝于北京任所,赠太师,谥恭襄。长子王朝立扶灵柩回籍,安葬于蒙山脚下,后称王家坟。嘉靖十二年(1533年),诏建专祠于晋溪园之西,即今存的王琼祠。王琼和于谦,张居正并称为明代三重臣。
  王琼有三子四女:长子朝立,字乃贤,号内泉。次子朝翰,字乃屏,号月坡。三子朝儒,字乃武,号内源。长女嫁浑源州官赵魁。次女配代州崔允。三女配平定都元洪。四女配太原卫侍郎侯纶。朝翰三子:长子名壮,次子名佳。王壮有子名贞吉。王佳有三子一女:长子名贞白,次子名贞庆,三子名贞明。
  资料来源:
  ①《明史》卷一九八《王琼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十八。
  ③张友椿:《王恭襄公年谱》。王云凤
  王云凤字应韶,号虎谷,辽州和顺县(今属山西省)人。明中期名臣。生于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卒于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享年五十三岁。
  其世系如下:
  据《王氏零派通谱》卷十八记载,王云凤的五世祖伯成自保德州迁和顺乔庄里。明洪武初,伯成曾以乡耆召至南京问民疾苦。伯成生子贵,以曾孙贵赠光禄寺卿。贵生子珍,也以孙贵赠光禄寺卿。珍配周氏,生子义,曾任巡检,谭城驿丞,卒于成化十年(1474年),以子贵赠光禄寺卿。义夫人张氏生二了:长子名佐,即王云凤之父。次子名不详。
  王佐字廷辅,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生,成化年间成进士,授吏部文选司主事。不久丁忧,服满补考功司,迁验封司员外郎中。弘治间升郎中,迁太常少卿。历顺天府丞,光禄寺卿。正德初年,迁户部右侍郎,转左侍郎,不久升南京户部尚书。刚抵任,因户部广东司丢失金币册籍,逮原任尚书韩文等诘问,并将王佐一半下狱,诏令致仕归。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卒,享年七十三岁,葬县东虎谷村。王佐夫人马氏,生四子;长子名云鸣;次子即云凤;三子留京与四子诰,皆早夭。
  成化十六年,王云凤中举,二十年(1484年)成进士,授礼部主事,转祠祭司员外郎,升郎中。太监李广与宁侯表里为奸,作恶多端,云凤上疏请暂二人以消灾患。李广怒,于是借祭夭诬云凤在车驾后骑马惊主,逮下狱,贬陕州知州。孝宗即位,重吏治,斥奸佞。李广败,张等上言云凤直被诬,宜奖用,乃升陕西按察司佥事,奉敕提督学校。不久升按察副使。正德初晋山东按察使,以内艰归,服满升国子监祭酒。又因刚直得罪当权宦官刘瑾,上疏乞致仕,未许,改官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刘瑾败后,命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后数乞致仕,以忧归,家居数年卒。葬祖坟虎谷村,谥文简公。乔宇为撰神道碑。
  王云凤性刚介英迈,嫉恶如仇,著有《小学章句》,《博趣斋稿》。其道德,文章,政事皆为时人称颂,与乐平宇,太原王琼号“河东三凤”。
  资料来源:
  ①《明史列传》卷五十三《王云凤传》。
  ②《王氏零派通谱》卷十八。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浙江省)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生于明宣宗宣德七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享年五十七岁。
  其世系如下:
  王阳明是三槐王氏后代。至南宋时王寿,始迁居余姚,继而蕃息十余代,直至明朝一直定居于此。曾祖王杰,邑廪生,天顺中应贡入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荐于朝,未报,卒于太学,归葬竹山。以孙王我禄大夫,兵部尚书,新建伯。祖父王伦,字天叙,秉性孝友,好施与,工诗文,乡里称之。弘治三年(1490年)卒,以孙守仁赠光禄大夫,兵部尚书,新建伯。父亲王华,字德耀,号实庵,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授编修。弘治中,累官学士,少詹事。曾任孝宗的讲官,甚得眷遇。正德安,进礼部左侍郎。因子王守仁反对刘瑾专权乱政,被贬出京,任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刘瑾又借故将他罢官。正德五年(1509年)刘瑾伏诛后,复官。不久卒,享年七十七岁,葬山阴天桂岭之南原。有《龙山集》,《垣南草堂稿》,《礼经大义》传世。
  王守仁性聪慧颖悟,六岁时听其祖父读诗书,即能背诵。年十岁,便知读书非求,乃为学成圣贤。十五岁时曾往居庸关,山海关塞外游历,目睹边境多难于是纵览山川形胜,决心研学兵事。弱冠举乡试,学业大进,益好谈兵,且善射。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提出安定西北边疆的八项建议。不久授刑部主事,决囚江北。
  正德元年(1506年),刘瑾专权乱政,罢户部尚书韩文,逼丘大学士刘健,谢迁致仕,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位正直官员。王守仁对刘瑾的倒行逆施十分不满,抗章疏救戴铣等。刘瑾大怒,廷杖四十,将王守仁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做驿丞。王守仁的父亲王华也被迫弃官归田,亲率五子偕同守仁入黔。龙场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荒凉驿站,既无住房,又缺口粮,只好找个岩洞搭间茅草篷栖身。为作长期流寓打算,不久,王华率四子北上到遵义军民府桐梓县坎沟落脚。王守仁则因俗化导,教当地苗,僚等少数民族伐木造屋,得到少数民族的信服以,并在龙场东边龙岗山麓东洞旁建造房屋居住。王守仁将此处美其名曰“阳明小洞天"。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败亡,他调任江西庐陵知县。一家本可随行,可是王华顾虑年老体衰,不堪长途跋涉,加之成家立业不易,且已随乡入俗,不欲回籍,遂和已有妻小的几个儿子留居下来。延及明末清初,这门王氏后裔瓜瓞绵绵,已在仁怀,绥阳,桐梓等地发展为千余家。因此,现在黔北,渝南一带世居的王氏族人,多属阳明宗亲后裔,是明代越地移民,与浙东宁波,绍兴平原地带古会稽境内蕃息至今的王氏宗族同一始祖。
  正德十年(1515年),王守仁入京朝觐,迁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书杨一清知其能,调任考功郎中,氦南京鸿胪寺卿。兵部尚书王琼素知王守仁奇才,适值福建汀,漳盗起,便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擢王守仁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仅四个月就将起义镇压。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王守仁深深体会到解决社会危机的严重性,说出了"平山中贼易,平心中贼难”的命题。
  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谋反。十九日王守仁飞书报警。兵部尚书王琼沉着应变,镇静自若地对众官员说:"诸君勿忧,吾用王伯安抚赣州,正为今日。不过旦夕贼成擒耳。"不久王守仁从吉安回师征讨。七月,在鄱阳湖大败叛军,于赣江下游樵舍楼生擒朱宸濠,很快平定了这次叛乱。以功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世袭,岁禄一千石。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土酋卢苏,王受叛,明迁令王守仁以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赴广西平乱。乱平乞归,由梅岭至南安,卒于途。丧过江西,军民夹道哭送。隆庆初,诏赠新建侯,谥文成。其文治武功,完绝明代。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他五十岁时在白鹿洞招生讲学,弟子满天下。他强调知行合一,主张致良知于万事,使"天赋”的"良知”恢复和发扬光大。认为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吾人必欲致良知于行事,而后良知之知,方为完成。此即知行合一之说。又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全部哲学思想具体在《王文成公全集》三十八卷中。
  王阳明的心学在当时影响很大,其弟子分为浙中,江右,仄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七大门派。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东传日本及东南亚一带。
  资料来源:
  ①《明史》卷一九五《王阳明传》。
  ②《三槐王氏通谱》卷四。王艮
  王艮字汝止,泰州(今属江苏省)安丰场人,学者尊称他为心斋先生。他是王阳明的弟子,又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享年五十八岁。
  其世系如下:
  王艮先世居苏州,到先祖王伯寿时自苏州迁泰州东台县安丰场。五世祖国祥,洪武时曾为百夫长。国祥生仲仁洪武中官司签,为义民,戍四川,后在南征中卒。仲仁生二子,长名文贵,次子名未详。文贵性轻财好义,修桥补路,为善乡里。生子公美,倜傥有父风,曾捐资修广容桥。公美子玒,字纪芳,少喜任侠,中年乐善不倦,享年九十三。
  王艮初名银,家乡安丰是一个盐场,祖上世代煮盐,父亲王玒是灶丁。艮幼有异质,七岁受书乡塾,十一岁时因家贫不能学,辞塾师就理家政。父亲常于隆冬寒晨为官府服役,某日,艮见之,伤心地哭道:"为人子,令父受冷至此而不知,得为人乎!”于是出代父役。十九岁时与乡人同去山东贩卖私盐,途经曲阜孔庙,徘徊许久,概然奋日:"此亦人耳,为何能称万世师表呢?”归家取《孝经》,《论语》读之,以经征悟,以悟释经,如此审问明辩数年,人未识也。塾师赣人黄文刚闻艮言,诧曰:"怎么和王中丞守仁的思想如此相近呢?" 于是王艮去江西与守仁辩,久之大服,拜守仁为师,时年三十八岁。
  当时王守仁自贵州龙场驿谪归,已升任南赣巡抚,在南昌讲良知,知行合一诸学,四方学者往人。王艮去南昌后就“格物”问题与王阳明进行了辩诘,在“君子思不出其位”问题上,两人产生了意见分歧。王艮欲以草莽匹夫,致君民于尧舜,不能忘情于天下,意思是要被统治者参与天下国家大事;王阳明不同意王艮的看法,认为舜为匹夫,耕于历山,乐而忘天下,被统治者不能干涉国家大事,只能忘天下,这显然遵守着“君子思不出其位” 的正宗思想。不久,王录从分歧而不满,终于时行了一次北行传道的活动。这闪活动,遭到王门同学的非难,受到王阳明的严厉责备。但北行所至,耸动视听,千百群众,男女奔忙,皆饱义感动。在北京,不但都人聚观如堵,而且惊动了最高统治者。在这种易于招祸的形势下,同学欧阳德等劝阻王艮,王阳明最后通过移书王艮之父,才把王艮叫回会稽。
  从正德十五年(1520年)王良师从是明起,至嘉靖七年(1528年)王阳明死,这八年间,王艮大部分时间在阳明门下。在这期间,王艮的交游活动主要为两类,一面接触社会各层,一面帮助王阳明讲学。嘉靖四年(1525年),主教事。六年,至金陵,聚讲新泉书院。七年,在会稽,集同门讲于阳明书院,讲百姓日用是道。八年冬,会葬王阳明,大会同志,聚讲于书院,订盟以归。王阳明死后,王艮回到故乡安丰场讲学,四方从游日众,相与发挥百姓日用之学。王艮还将自己的思想主张传与弟子林春,徐樾徐樾又传颜钧,颜钧传罗汝芳,梁汝元,汝芳传杨起元,周汝登,蔡悉,从而形成在明代学术思想很有影响的泰州学派。该派传道讲学,主张通俗实用,发“愚夫愚妇,能知能行”的“百姓日用之学”,这种学说在下层社会传播十分广泛,具有一定有擀步性及人民性。
  嘉靖十九年,王艮在家乡安丰讲学十三年后与世知辞。他的语录文字由其子王衣,王襞和门人董燧收集编订。万历年间,其孙王之垣重刻《心斋先生全集》。
  王艮的子孙继承王艮的学术思想,也和过一些传播文化教育的事情,但成就有限,主要是收集编订王艮的言录。
  ①《明史》卷二八三《王艮传》。
  ②《王氏零派通谱》卷四。
  ③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王崇古
  王崇古字学甫,号鉴川,平阳府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西)人。明中后期名臣。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十六年(1588年)。
  其世系如下:
  王崇古是隋末文中子王通的后裔,出身是官商之家。祖父王馨曾官河南邓州学正。父亲王瑶,累试不第,家业中衰,于是弃儒从贾,先后在邓州,湖北襄阳,陕西,河南鲁山,甘肃张掖,酒泉等地进行贸易,积累一定资本后,贩盐于淮浙间。死后葬级里祖坟,以子崇古贵,赠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伯父王文显及兄王崇义民都是长芦盐商。王崇古的长姐嫁给了盐商沈廷珍,生于沈汇,沈汇父子是活跃于所越的盐商。另一妹许配商人张允龄,生三子,长子张四维,字子维,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进士,万历三年(1575年)以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王崇古是张四维的舅父。王,张二家既是姻亲,又同是薄州的豪门望族。
  王崇古性喜谈兵,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不久出任安庆,汝宁二府知府,迁常镇兵备副使。适值倭患严重之时,他率部击倭于夏港,追至靖江歼灭之。又从巡抚曹邦辅同倭寇战于浒墅,累建战功。后在东南沿海一带继续跟随抗击倭寇名将俞大猷几次与倭寇出海交战,均获大胜,成为俞大猷麾下一名抗倭猛将,并以军功累升陕西按宗司按察使,河南布政司右布政使。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王崇古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因他熟知诸边险塞,身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几次主动出击捣敌营巢,故而鞑粗骑兵屡攻其它边镇,唯独不敢进犯宁夏。隆庆初,加崇古右副都御史。其时,蒙古鞋靼部酋长吉子吉能占据河套地区,成为西北鞑靼诸部的头领,属部宾兔活动在大,小松山一带,不时南犯河,湟周围的不数民族,攻掠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四镇。而明朝的陕甘总督陈其学缺乏威略才能,总兵官郭江,黄演等战败身亡,陕西巡抚载才亦十分无能。因此明廷只好在隆庆元年(1567年)冬令王崇古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军务。为了有效地防守明朝的西北边陲,他奏请明廷发给四镇旗牌,允许巡抚用军法督战,又根据山川地理,指授部将用兵方略。不久,鞑粗着力兔进扰河东,崇古部将雷龙潜出兴武,袭破敌营,斩获着力兔部属羊马数百,明廷晋崇古右都御史。吉能率众犯边,被王崇古的部队阻遏,扎营于白城子。雷龙,赵槿等率兵出花马池,长城关与敌交战,大败之。王崇古在陕七年,先后斩获虏首三千多,西陲遂安。但是从河套以东直至宣府,大同一带活动的吉囊弟俺答,昆都力土蛮诸部当时也十分强盛,并不断地进犯边塞和内地。尤其是俺答部,招降汉人赵全及亡命之徒数万,屋居佃作,号日板升。赵全还为俺答治城郭宫殿,又日夜教俺答练兵。俺答东犯蓟昌,西掠忻,代,扰边十三年,边臣坐事得罪者接踵,还曾于嘉靖二十九年(1580年)八月入犯京师。明朝曾以高官(都指挥使)重赏(千金)募获赵全,终未成功。边将或贿敌求和,或杀百姓冒功贪赏,致使边防日坏,俺答气焰更甚,因此,祸患的程度比陕西四镇还严重。故而明廷于隆庆四年(1570年)正月调王崇古出任宣大,山西总督,整饬北部边防。他不负众望,不仅整顿了北边防务,而且促成了"俺答封贡”。
  "俺答封贡”的导火线是把汉那吉事件。把汉那吉是俺答第三子铁背台吉的儿子,长大后先娶大成比吉为妻,感情不合,又自聘我儿都司之女三娘子。三娘子是俺答的外孙女,俺答见其貌美,夺为己妻。把汉那吉恚恨,于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率妻子降明。大同巡抚方逢时接受其投降,并报告总督王崇古。王崇古认为这是以把汉那吉交换赵全,促进蒙汉和好的千载良机,当即安妥了把汉那吉,与方逢时一道疏报朝廷,建议乘机对俺答实行封贡互市,是到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大力支持。诏授把汉那吉指挥使,赐绯衣一套。俺答果然接受明朝的条件,于隆庆四年(1570年)十二月,绑解赵全到明朝,把汉那吉则被送还蒙古。俺答迎于河上。祖孙一致表示愿臣服明朝,岁贡方物。第二年二月,王崇古上《确议封贡事宜疏》,进一步提出了具体处理封贡互市事宜的八条建议,明廷大臣经一过一番争论采纳了王崇古的正确主张。于是,俺答被封为顺义王,其余蒙古诸部首领也都封给都督同知,指挥同知,千户等职。王崇古在北边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犊塞下,因收其税以充犒赏。对蒙古各部则赏给金缙,开市易马等,自此多年战乱不息的边境得以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关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每年为国家节省军费十分之七。明廷升王崇古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万历十年(1582年)俺答死,其子黄台吉袭封顺义王。后来三娘子又被封为忠顺夫人,明蒙双方很长时期内保持着和平互市的友好关系。
  万历十五年(1587年),诏以王崇古竭忠首事,身历七镇,勋著边陲,三封诰成,荫一子益锦衣卫千户。另一子谦,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长孙王之桢,以荫累官太子太保,左都督,掌锦衣卫事十七年。次孙王之柱,明官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
  资料来源:
  ①《明史》卷二二二《王崇古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三。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
  州山人,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县)人,明代中后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生于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 (1590年),享年六十四岁。
  其世系如下:
  王世贞属琅琊支后裔。曾祖略,字寄殷,号夷庵,少读书修行,不乐仕进,以子倬贵赠少司马兵部侍郎。祖父倬,字兴检,明宪宗成化年间进士,曾任浙江山阴县知县,颇具政绩,弘治中擢山西道监察御史,迁广东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整饬苏州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父亲王忬
  字民应,号思质,生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卒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嘉靖十年成进士,授行人司行人,选江西道监察御史,超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通州军务。嘉靖二十一年(1552年)巡抚山东,二十三年巡抚大同,累立战功,进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理粮饷。后因滦河失事,严嵩挟嫌构陷,诏以失律论死,天下冤之。弟世懋,字启美,官至明南京太常少卿。
  王世贞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初授刑部主事。有阎氏犯法,躲藏在锦衣卫都督陆炳家,他搜得此人,陆炳托权相严嵩说情,王世贞不允,终于置此人于法。不久迁青州兵备副使。适值其父王忬因滦河失事被嵩挟陷下狱,他与弟世懋弃官奔走,日伏嵩门,涕泣求贷。奸诈的严嵩口头上谩语以宽之,实则置王忬于死地。隆庆元年(1567年)八月,兄弟至京论父冤,言为嵩所害,父冤得白。诏求直言,世贞陈法祖宗,正殿名,广恩义,宽禁例等八事,以应诏荐起大名兵备副使,历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太仆封卿。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以右副都御史抚治卩
  阳,奏屯田,戍守,兵令诸事。张居正当国,王世贞与张不合,罢归。居正卒,起南说形部右侍郎,称病不赴。不久工春友王锡爵箫政,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升南京刑部尚书。
  王世贞在文学上成就很高。他与当时的李攀龙,谢榛,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等,被称为明代文坛上的"后七子”。在李攀龙去世之后,王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对当时的文风士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时士大夫及文人墨士,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他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认为秦汉以后,一代不如一代,主张一味复古模拟,文则刻意模仿秦汉以前的作品,讲究无一字来历,诗则模仿诗经,汉魏六朝乐府,唐人李杜。王世贞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尤大。他的史学思想倾向于复古,十分推崇司马迁,主张史贵实,史家贵直笔。他的历史著述宏富,有《弇
  山辊集》一百卷,《弇州史料》一百卷及《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明野史汇》一百卷及《皇明名臣琬琰录》等。
  世贞有五子:工子果祥,次子荣寿,皆早夭。三子士骐,字伯,号淡生,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兵部主事,改礼部仪制司,历文选,稽勋司郎中,忤大学士沈一贯罢官,光宗时追赠太仆少卿,著有《醉花庵集》,《御倭录》,《铨曹纪要附奏书》。四子士,主仲,聪慧,工制词举义及古文词,为庠差生,荫入太学,著有《算山人稿》。五子士骏,字逸季,明隆庆三年(1569年)生,补庠生,试辄高等,尤善汲引后进,一时才俊多出其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年仅二十九岁。
  ①《明史》卷二八七《王世贞传》。
  ②《琅琊王氏通谱》卷九。王家屏
  王家屏字忠伯,号对南,大同府山阴县(今山西省山阴县东南)人,明代中后期名臣。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享年六十岁。
  其世系如下:
  据《太原王氏通谱》记载,家屏先祖自凤翔屯山西云中,迁山阴。家屏高祖冲,明朝邑县尉。曾祖缙,成化间贡生,曾任临邑县知且,性清廉,勤于民事。民有讼至,情理谕之,不用荆条笞打苛责。问刑之余,单骑巡行田野中,呼农夫田妇问耕织之事。祖父朝用,号黄坡,明诸生,有俊声,为儒官,以孙家屏贵赠通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父宪武,字克定,号石溪,弱冠补邑诸生,正德间以岁贡授学官。他生于明正德四年,卒于嘉靖四十四年,享年五十六,葬山阴县周家庄南岭。弟王家玺,明廪生,配郭氏,生三子。
  王家屏自编辑奇颖,十三岁为诸生,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参与《明世宗实录》编撰。当时高拱为内阁首辅,其兄高捷任操江都御史时,曾挪用官库钱物贿赂权奸严嵩的党羽赵文华。高拱想利用自己的权位为捷掩盖这桩丑事,便派人嘱托家屏修实录时加以讳饰,但家屏箫笔直书,不予隐讳。
  家屏不仅不畏权贵,而且一生忠直,好建言进谏,万历元年(1573年),他又修《穆宗实录》。第二年实录修成,晋修撰,充任皇帝的日讲官。每次认真进讲古今帝王治乱兴衰之道,从不停辍,深得万历帝的敬重,被称为“端士”。此时张居正已取代高拱出任内阁首辅,力主改革,权倾朝野。当张居正病重时,朝中文武群臣为表示产忠和关心,多为他的疾病奔走祈祷,而家屏却不参与这种趋炎附势的迷信活动。万历十二年(1584年),家屏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左侍郎。一个月后,又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成为明政府中枢决策机构内阁的成员之一。其时内阁首辅是大学士申时行,辅臣的排名依次是许国王锡爵,王家屏,他虽居辅臣之末,但每议军事政事,总是不亢不随,秉公持法,知无不言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丁继经平忧期满三年的家屏又回到内阁,并出任总管朝廷礼乐仪制的礼部尚书。这时张居正改革时的纲纪已日益松驰,荒淫无道的万历帝贪财宠色,经年不朝,大臣的许多请示奏折扣压宫中不加批复,王家屏到任三月都未见皇帝一面。为了改变这种朝政荒怠的状况,他反复上书请求万历帝临朝听政,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的典礼。万历帝不得已召见了他一次。但此时万历帝已整日深居宫内,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王家屏对此十分愤慨,一再上疏劝谏。第二年,他以久旱不雨,疏请辞职,万历帝不准。同年十月为册立皇太子事,他又和全体阁臣联名奏请,据理力争,万历帝只好稍作让步,假意答应二十年春册立大典。
  万历十九年(1591年),阁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相继离任,家屏成为内阁首辅次年春天,礼科给事中李献可等奏请万历帝履行诺言速产太子,竟然触怒万历帝,要将李献可罢黜。为了营救李献中,王家屏封还御批,拒不执行。万历帝更怒,又下旨贬谪数名正直官员。家屏邮万历帝一再拒绝接受臣僚的意见,愤而再请罢职。有人劝他姑息迁就,他认为人君之所以为所欲为,就因为大臣贪恋爵禄,小臣畏惧有罪,故而皇帝轻视群臣的言行。如果大臣不爱禄位,小臣不怕刑诛,国事尚可救济。他不允许君主胡作非为,轻视臣僚,觉得自己位居辅弼,便应为国家大事尽言效忠,匡君过失,不必计较名位的得失。这是很可贵的思想。遗憾的是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万历帝和家屏的君臣关系已难以维持,万历帝诏准乘传归家。朝野都为失去这样一位忠直辅臣而惋惜。
  家屏辞官后,心晨仍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朝鲜向明朝求援,明政府决定出兵抗倭援朝。家屏便给辽东经略顾养谦写信,陈述其用兵救援建议。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历时已久的册立太子典礼终于举行,明廷派遣官员带着万历帝的敕书及金币羊酒去慰问他。此后三年,家屏卒。赠少保,谥文端,葬山阴县西北河阳堡。熹宗立,再赠太保,荫一子为尚宝丞。有《王文端公集》,《复宿山房全集》传世。
  家屏有八子:长子浚初,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解元,官柳州府知府,著有《薇垣小草》六卷。次子湛初,明庠生。三子沛初,四子汲初。其余四子名未详。
  ①《明史》卷二一七《王家屏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十六。王肯堂
  王肯堂字宇泰,镇江府金坛县(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医学家。约生活于明嘉靖到万历年间。
  其世系加下:
  王肯堂属太原王氏后裔。据《王氏零派通谱》称,肯堂的祖先是由江西江州迁到浙江金坛的。肯堂六世祖,字子辉,性孝友,正统间曾出粟三千石助官府赈饥。高祖镇,轻财尚义,济人之急,年十六即为税长,值岁饥,曾代人输税。曾祖瀚,明太学生,官简校。有二子,长子名概,次子名臬,即王肯堂的祖父。臬字汝陈,号迟庵,明正德丁丑进士,授兵部主事。武宗荒淫无度,四出巡游,他以职掌车驾,独具疏抗谏武宗南巡。招捕之,罚路午门五日,廷杖几死。嘉靖初起原官,两疏乞改。后历投产京吏部郎史,出知东昌府,有惠政,复以母老乞养,官至山东按察使巡海副使。
  父樵,字明逸,明正德十六年生,邑庠生,年弱冠就学,后以贡入京。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迁刑部员外郎。著《读律私笺》,十分精详。当时正值倭寇扰掠东南沿海之时,明廷派胡宗宪处置倭患。胡宗宪到浙江后,设计诱降通倭头目汪直,王樵力主将汪直杀掉以除后患。不久,升山东按察司佥事。万历初,以抚按荐,令王樵分巡浙西。张居正当国,素知樵名,于是将他从浙江按察使司佥事任上擢为宝卿。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居正乞归。各部奏请留张,万历帝决定严惩刘台,而王樵奏请全谏臣以安大臣。他说:"自古明主欲开言路,言不当,犹优容之;大臣欲广上德,人攻,犹荐反之。如宋文彦博于唐介是也。今居正留而台得罪,无乃非仁宗待唐介意乎!”于是引起张居正的不满,将王樵贬出京城,调往南京任鸿胪卿,不久自陈乞罢。家居十余年,起南京太仆少卿,再迁大理卿,不久拜南京刑部右侍郎。诚意伯刘世延主使杀人,他力主革刘世延之任,遂擢右都御史。给事中卢大中劾其年老,帝令致仕。旋卒,赠太子少保,谥恭简。
  王肯堂是王樵之子,好读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明政府决定出兵抗倭援朝。王肯堂疏陈十议,愿假御史衔练兵海上。因引疾归。京察,降调地方,遂辞官家居。不久,吏部侍郎杨时乔荐补南京行人司副,后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
  王肯堂好学博览,尤精于医。所著《证治准绳》,广搏精粹,世竞传之。又有《郁冈斋笔尘》,论药方者占书中十分之三四,很受时人的欢迎。
  资料来源:
  ①《明史》卷二二一《王肯堂传》。
  ②《明人传记资料索引》,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页。
  ③《王氏零派通谱》卷四。王时敏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又号西庐老人。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画家。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九年(1680年),享年八十九岁。
  其世系如下:
  明敏祖先属三槐王氏。高祖涌,为人宏爽,有才器,富而好行其德,里中称之。卒年七十五,葬金字坪四祖坟之右。曾祖梦祥,乃涌之长子。少而有才,尝入太学,授鸿胪寺序班,不赴。以子贵封通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卒年六十八,赐祭葬,葬于嘉定县。祖父王锡爵,乃梦祥长子。嘉靖间中举及第,授编修之职;隆庆间充经筵讲官;万历初进侍讲学士,迁祭酒,又以詹事掌翰林院后累迁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召入阁,进一品,在朝为首辅。后引疾乞休,万历三十八年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太保,谥文肃,墓在苏州府阊门外来凤桥西。祖母朱氏,乃黄岩令朱邦臣之女,封一品夫人。
  锡爵只有一个儿子,名衡,即王时敏之父。王衡字辰玉,号缑
  山,少时发奋读书,与华亭董其昌,陈继儒,嘉定唐时升,娄坚等以文行相砥砺。万历间举进士,廷对第二,授翰林院编修。万历三十七年卒,年四十九,葬于镇洋县二十者。康熙间,以孙掞
  跺,累赠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生前著有《论语驳义》,《春秋纂注》,《诸子类语》等。
  时敏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两个哥哥可惜都短寿,先他而逝。长兄鸣虞,十六岁以祖荫授中书,十七岁赴南雍应试,不久便亡故;次兄赓
  虞,继从叔父术为后,然亦早卒。时敏原名赞虞,次史死后,父亲本打算让他顶替为嗣,但偏偏长兄又死,他成了家中的独苗,也就不可能再去别家另立门户了。也许,他的更名与此有关。
  时敏系出高门,文采四照。未弱冠以祖恩荫,授尚宝司丞。天启年间升正卿,又迁太常寺少卿。明亡后,闭门不出,从此隔绝了仕途。然而。他的真正成主却表现在绘画方面。从小时候起,他就以黄公望为宗,拜董其昌为师,认真刻苦地钻研画技。在此期间,临摹了不少家藏的宋元名迹,虽多为模拟之作,但笔墨苍润松秀,颇有几分功力。经过几十年的磨砺。他的绘画水平越来越高,到晚年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成了一代画苑领袖,四面八方的画者纷纷赶来登门求教;他的画成了名贵的珍品,为天下人们所收藏。在他的众多弟子门徒当中,不乏卓越的人才,如王晕,吴历等,后来都成为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孙子王原祁,得祖父指授,成为画坛上的佼佼者。另外,他还有一个族侄,叫鉴,与他砥砺学画,以董源,巨然为宗,画风沈雄古逸,在画界名望也颇高。故后人常把他和王鉴,王翚
  王原祁合在一起,称为"清初四王";再加吴历,恽寿平,亦称"清六家”。除善画外,他还兼工隶书,能诗文,著有《王烟客先生集》,《西庐画跋》等。
  时敏共有九个儿子,其中六个是原配李氏所生,三个是继室徐氏所生。长子挺,明时官至中书舍人,尝奉使两浙,却馈遗,不宿官舍,不赴公宴。入清,闭门辞官,专事著述,所作古文脱绝蹊径,自成一家。晚年废目,使家童诵书,以听为文,口述使书之,名共稿为 《不盲集》。卒年五十九,门人私谥文贞先生。次子揆,台间进士,然力辞举荐,终不出仕。卒年七十一。三子撰,继伯父之后,为鸣虞嗣子。性温厚,工诗,善书法及丹青。卒时八十七。其文采年寿,悉肖其父。四子持,为贡生。卒年三十一。五子抃
  ,太学生,为诗善乐府体,卒年七十五。六子扶,贡生,卒年四十七。七子摭,善诗文,为海内推重,著有《芦中集》。八子掞,康熙间进士,授编修,累迁左春坊左赞,侍读学士,尝主顺天乡试,迁刑部尚书,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座年八十四。九子抑,曾任太原府同知,屡决疑狱,上官以为能,摄忻州事,尝破遗尸案,众以为神明。
  王时敏多子多孙,家中人丁兴旺。他的九个儿子均有子嗣。多则四人,少则一人,合计十九人。这十九个孙子又各有后,总人数达四,五十人。在这诸多的孙辈,重孙辈中,不乏有成就者,有的做过高官,有的文名显赫,有的工于诗词,有的则擅长丹青,实可谓人才济济,英杰辈出。
  资料来源:
  ①《三槐王氏通谱》卷十三。
  ②《太仓州志》。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农,号斋,学者称船山先生,衡阳(今属湖南省)人。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思想家。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享年七十四岁。
  其世系如下:
  其先世昶为太原王氏后裔,三国时魏南征将军,官至司空,封金陵侯。昶后裔仲,元末居高邮,从明太祖定天下,以功授山东青州左卫正千户。仲之子成,于永乐初山高邮迁衡阳,为衡阳派始迁祖。成之子全,全之子能,均嗣都尉,终于官,能之子纳,累官江西都使司,都指挥佥事。纲之子震,官至参将,骠骑将军,有四子:长子名翰;次子与三子名不详;四子名宁,始文默教子,改换门庭。宁有二子:长日亨,次日雍。雍号静峰,明隆庆四年(1570年)乡贡,初授武冈州学训,升江西南城县学谕,致讲理。雍有三子:长日惟薛,号次峰;次日惟敬,号少峰;三日惟炳,字太素。惟敬子朝聘,字逸生,一字修侯,有四子:长子三岁而疡,次日介之,三日参之,四日夫之。介之辽石子,号石崖人士,谥为贞献先生。参之于弘光年间选贡未就,廷试遇乱,以疾卒。
  夫之十四岁考中秀才,十六岁前遍读州学藏书,以年轻博学驰名乡里。明崇祯十五年 (1642年)乡试,以春秋魁与兄介之间登乡榜中举人。清顺治五年(1648年)曾和友人管嗣裘举兵于衡阳,阻击清兵南下。失败后,出任南明桂王政权行人。其间因三劾内阁大学士王化澄结党营私,几陷大狱。后辞职还乡,展转于湘西山区,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著述凡四十年,计有经类二十三部,史类四部,子类十七部,集类三十三部,其中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内,外篇》,《尚书引义》,《黄书》,《噩梦》,《宋论》,《读通鉴论》等。夫之之学,涵淹六经,传注无遗,会通心理,继承发展了王充,张载的唯物论,把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推向了高峰。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构成,以"气”变化日新的辩证性质,阐述世界一切事的存在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还对两汉神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进行了批判研究。在文学上善诗文,工词曲,论诗也多独到见解。
  夫之有四子:长日勿药,次日,,三日勿幕,四曰。为康熙贡生。
  资料来源:
  ①《清史稿》卷四八0《王夫之传》。
  ②《太原王氏通谱》卷二。王翚
  
  王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等,江苏常熟人。清画家。生于明思宗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年八十六岁。
  其世系如下:
  之先祖,自王坚始,世居常熟。王坚于宋时尝知合州,因抵御金兵有功。升任宁远军节度使,封清水县开国伯,又迁左金吾卫上将军,湖北安抚使,兼知江陵。后为贾似道所出知和州,忧郁而死,谥曰忠壮。立庙,题额报忠。坚有五子,除长子安节外,其余四子均未留下名字。字节继其父志,为南宋间爱国将领。他在任浙西兵马副都监时,镇守平江,面对元军的大举进攻,坚持抵抗。两月后坡破,他挥双剑率死士与敌巷战,终因臂伤被俘,不屈而死。安节有子,名未详;其孙名亨,性严正,通《春秋》左氏之学,明洪武中举秀才,授州部郎。后升任四川按察佥事,在当地大振风纪,蜀人称之为"王铁面”。会红苗破城,亨率戍卒以战,为贼所得,大骂不止,被刃三刀不久卒于行台。
  据谱载,王坚的子孙只传三代,至王亨便告终止,其后裔可查考者自王载仕起。载仕,即为王父,乃明朝庠生。翚之父,名豢龙,系载仕独子,以善画闻。
  王翚受其父熏陶,童年时无其他嗜好,却人迷于绘画,常引荻画壁作山水,心游目想,尽古人秘奥,而以灵心运之。他的山水画见赏于当时的有名画家王鉴,被收为弟子。后来,又转师另一位名家王时敏。有机会临摹了不少宋元名迹,广泛吸收诸家技法,并与颇具才气的恽寿平一起切磋画艺。起初,恽寿平因擅长山水画而自负,但看了王翚的作品,自愧不如,便干脆改作写生以避之。翚学成功就,跻身于大家这列,内廷知其名,遂征召之,命其主绘《康熙南巡图》。此乃难为之举,况高手云集,故无人改率先下笔。而王翚却艺高胆大,欣然领命,以奇特新颖的构思完成了全图的总体布局。该图画好之后,唐熙帝亲自观览,赞不绝口,并下诏封赏授官,翚固辞不受。从此,他声名益著,求画者甚众,拜师者盈门。翚所作多为仿古,功力颇深,但有时过于圆熟,或伤于刻露,而丘壑尤少变化。晚年于简练中求苍浑,为论者所重。偶写花卉,秀隽有致。他有一批门徒弟子,其中以杨晋较为著名。由于这群师生画家在绘画风格上自成一体,故号为“虞山派”。
  王荤在清初画坛上享有盛誉,他和王时敏,王鉴,王原祁被世人合称"清初四王",再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他在世八十六年,死后葬于虞山北麓,著名学者沈德潜为其撰写了墓志。
  翚娶妻钱氏,生二子:长子有誉,为清邑庠生;次子畴,为清朝太学生。有孙五,知名者二:玖,大椿。其中,王玖传祖父衣钵,有画名。另据墓志称,翚还有曾孙八人,但名讳与事迹均未详。
  ①《宋史》卷三十八《王安节传》。
  ②《王氏零派通谱》卷三。王士祯
  王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济南府新城县《县治在今山东省桓台县西)人,清初名臣,诗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享年七十八岁。
  其世系如下:
  士祯是三槐王氏之后。其父与敕,是祖父象晋第五子,字钦文,号匡卢,性孝谨,尤警慧。顺治初贡太学,诰封朝议大夫,国子监祭酒,赠通议大夫。与敕有四子:长日士禄,字子底,顺治壬辰进士,吏部稽勋司员外郎;次日士禧,字礼吉,官至州同知。三日士,字子侧,进士。弟兄四人皆工于诗。
  士祯为与敕第四子,生有异禀。十六岁补诸生,十八岁举乡试第六名。顺治八年中会试,十五年殿试二甲,次年选扬州推官,十七年分校江南乡试。时户,刑两部侍郎驻江宁,漱海寇重案,士祯与善类力为保全,并清扬州积逋,雪高邮居烈妇冤。在扬五年,完大案八十三件。康熙三年注上上考,擢礼部主事,寻迁户部福建司郎中。康熙十一年典四川乡试,归丁母艰,服除,初户部四川司郎中。召对,改翰林院侍讲,转侍读,入直南书充《明史》纂修官。康熙十七年典顺天武乡试,二十三年迁少詹事,丁父艰,服阙,补原书官,累迁兵部督捕侍郎。康熙三十年主礼闱。三十七年晋都察院左都御史,又晋刑部尚书,平反庶狱,矢矜乖慎。卒,谥文简。
  士祯为清代诗人。十五岁即作诗一卷,名《落笺集》。成年诗作有《带经堂集》,自选诗集《渔洋山人精华录》,此外尚有笔记《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其论诗创神韵说,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时学者慕名而来,形成"神韵派”。
  真州绝句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灞桥寄内
  大华终南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
  闺中若问金钱人,秋雨秋风过灞桥。送胡芳孩赴长沙
  青划湖边秋水工,黄陵庙口暮烟苍;
  布帆安稳西风里,一路看山到岳阳。
  题聊斋志异
  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士祯有子三:长子启涑
  ,字清远,别号石琴山人,岁贡生,任在平教谕,性淡泊,不乐仕进,著有《西城别墅诗》等诗文。启涑有一子兆酂,官至侯选光禄寺典簿,雍正八年协办濮,范县赈务,弊剔奸,全活甚众。士祯次子启浑,字弈远,邑诸生,十七岁殇。士祯三子启防,岁贡生,文登县教谕侯选知县。
  资料来源:
  ①《三槐王氏通谱》卷六。王原祁
  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太仓(今属江苏)人。清初画家。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五年(1642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享年七十四岁。
  其世系如下:
  原祁祖先属三槐王氏。祖父时敏,乃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兼工隶书,能诗文。伯父挺,是时敏的长了,性温厚工诗,善书法及丹青。父揆,是时敏的次子,明末举乡荐,清顺治年间中进士,然四十年终未入仕。而志切民生,曾几次力请地方官减免苛税,兴修水利,在世间留下佳名。卒年七十一,葬镇洋县十九都六里桥,累赠资政大夫,户部左侍郎。
  王揆有两个儿子,原祁为长兄,他的弟弟原博,字迪文,号潞亭,为州学生,康熙间曾做主事,掾事之类的小官,后戍肃州,凡七年,赎谖归里。于乾隆五年卒,寿八十五。
  原祁于康熙年间举乡荐,又中进士,曾在任县当过县令,寻以行擢刑科给事中。转礼科掌印,多称职。累升詹事府詹事,掌院学以文章翰墨结友。主知,常召入便殿,从容奏对,甚得嘉许,升为户部左侍郎。康熙五十四年年卒于官,特赠全葬,墓在镇洋县五都。
  由于受到前两代人的熏陶和影响,原祁幼时就喜爱画画,常作山水自娱。后得祖父传授指点,画艺日臻成熟,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曾入朝廷如意画馆作画并鉴定古画,充《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参与绘《南巡图》,《万寿盛典》等。其画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设色长于浅绛;其重彩之作,青,绿,朱,赭,相映鲜明,有独到之处。惟丘壑缺乏变化,但功力深厚。弟子颇多,自成一体,故有"娄东派”之称。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清初四王”,再加上吴历,作寿平,又称"清六家”。尚能诗文,著有《罨画集》,《雨窗漫笔》等。
  原祁娶妻李氏,另有侧室沈氏,共生三子。长子。字孝征,号梅冶,官居广东巡抚;次子谔,字中贻,康熙举人;季子,字叔骞,号汶漪,以父荫授工部主事。
  原祁的十个孙子,是同用"述”字取名的,他们分别叫:述浚,述湛,述淮,述汾,述洽,述献,述俭,述缙,述素。其中,前五个乃王善所生,中间两个乃王谔所生,后三个乃王所生。
  资料来源:
  《三槐王氏通谱》卷十三。王鸣盛
  王鸣盛字凤喈,号西庄,晚年自称西居士,太仓州嘉定县(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史,经济学家。生于康熙六十年(1722年),卒于嘉庆二年(1797年),享年七十六岁。
  鸣盛是三槐王氏后代。祖父焜,字大生,号卓人,康熙三十五年举人,授丹徒县教谕,卜居嘉定,为王氏"嘉定分支”始祖。乾隆间以孙鸣盛贵,被赠通议大夫。焜有四子,前三子名未详,第四子尔达,字通侯,号虚亭,清新阳学廪生,因子鸣盛贵,赠通议大夫。次子鸣韶字鹤溪,清新阳县学生,少而明敏,习古文,兼工诗画。
  尔达长子鸣盛幼奇慧,四,五岁日识数百字。乾隆九年补诸生副贡,十二年江南乡试中举人,十九年会试成进士,殿试中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一年大考翰林第一,特擢持读学士。二十四年充福建乡试正考官,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事竣还京,以滥用驿马被吏议,左迁光禄寺卿二十八年回原籍为母奔丧,后还居苏州,至嘉庆二年卒,不复出仕,励志治学三十年。
  鸣盛一生著作颇富,经史子集无不通晓。自诩其成就不亚于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算州山人四部稿》:"我于经有《尚书后案》,于史有《十七史商榷》,于子有《蛾术编》,于集有诗文,以敌《弇州四部》其庶几乎?”其治史讲究真实,致力于校勘本文,改正伪文,添补脱文,删去衍文,核实事迹;详述舆地,职官,典章制度,剖析异同,搜求根据,证实错误,皆对事不对人。其史学代表《十七史商榷》百卷中,计《史记》六卷,《汉书》二十卷,《后汉书》十卷,《三国志》四卷,《晋书》十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卷,《新•旧唐书》二十四卷,《新•旧五代史》六卷,计九十八卷,加上论史字义例概略《辍论》二卷,共百卷,包括史书十九部。在史料鉴别,辑佚,整理方面有独到处,为清代史学名著。
  鸣盛发愤重治汉学。他认为汉人应墨守汉人家法,但汉儒内部的今文与古文,郑学与王学等等的纷争长期不休。汉代积儒经典必崇一家,经学也统于一尊,各派之争销声匿迹。唐代注疏《五经正义》等,墨守注文,为严格的汉学系统。从郑玄以后,经学就不是纯粹的汉学了。到宋代王安石用自己训释的《诗》,《书》,《周礼》三经新义,取代唐朝用诗赋的明经取士方法后,先儒的传注一概废而不用,汉学消亡。鸣盛治汉学,尤重郑氏这说。通过正文学,辨音读,释古训,通传注,辑逸文,遍览群书,广采博集,力求全面发现郑学之真意旨,终成《尚书后案》三十卷。其材料丰富,考订翔实,为后人阅读《尚书》提供了方便条件。
  《蛾术编》为呜盛晚年编成的一部综合性学术笔记。以考证经义,史地,小学为主,旁及人物,制度,名物,诗文,与宋洪迈的《容斋随笔》,王应麟的《困学纪》齐名。他言而有证,不尚空谈的严肃治学态度与精神,堪为后人楷模。
  资料来源:
  ①《清史稿》卷四八一《王鸣盛传》。
  ②》《三槐王氏通谱》卷二。王念孙
  王念孙字怀祖,号石曜,杨州府高邮州(今江苏省高邮县)人。清代著名的音韵训诂学家。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享年八十九岁。
  其世系如下:
  念孙先祖为太原王氏,后迁高邮。高祖开运,治《尚书》有声于州学。曾祖式耜,为康熙副贡生,通五经,淡于仕进,以教书为业。祖父曾禄,贡生,有子四:长日安国,次日安度,三日安吉,四日安敦。安国字书城,号春圃,康熙五十六年举人,雍正二年会元,殿试第二名,授编修,充《一统志》,《八旗志》书馆纂修十年,典试福建。后迁司业,侍讲,官至乾隆吏部尚书,谥文肃。
  念孙为安国独子,自幼随父常居北京,以著名学者载震为师,学习儒家经典,入八岁即读毕《十三经》,旁涉史鉴。十四岁扶榇南归,服阙,补州庠生。乾隆三十年(1765年高宗南巡,念孙以大臣子迎銮献颂册,钦赐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累迁郎中,擢陕西道御史,转吏科给事中。嘉庆四年(1799年),仁宗亲政,奉旨巡淮安漕,济宁漕,尽汰陋规,寻授永宁河道,积弊一清,吏治民瘦悉以闻。六年,永定河涨溢,夺职留办河间漫工,工竣,赏主事衔。后奉旨署山东运河道,任职六年后复调永定河道。后因永定河复涨溢,上疏引罪,得旨以六品休。道光五年赏四品衔。
  念孙生平笃守经训,贡献非凡。已刊刻于世的有《广雅疏证》二十二卷《校正广雅音》十卷,《文雅疏证补正》,《读书杂志》八十二卷等十八种,未刊丛稿一箱,被罗振玉1922购得后,从中整理出《积大》,《方言疏证》和《古韵谱》三种,刊入1925年出版的《高邮王氏遗书》。其余未定稿十余种,被王国维清理后载《观堂林集》卷八《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
  念孙主要学术成就在音韵训诂方面。梁启超曾将其"就古音以求古义”的治学方法,概括为六个方面:注意(发现研究的地方),虚己(忠实研究客观资料,立说(提出研究目标),搜证(广泛搜集证据),断案(作出怀当判断),推许(将其判断结论推广运用),从而使其考据之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峰,《广雅疏证》即是其代表作。三国时张揖所撰《广雅》内容庞杂,错误颇多。念孙日疏三字,坚持十年,共改正错字五百七十八个,脱漏字四百九十一个,衍字三十九个,前后错乱一百三十二处,正文误入内音的十九处,内音误入正文的五十七处,基本恢复了《广雅》本来面貌。
  念孙的校书成就是与其子引之的协力研究分不开的。引之为念孙长子,字伯申,号曼卿,乾隆六十年举人,嘉庆四年一甲进士,殿试一甲第三,授编修。大考一等,擢侍讲,累官礼部尚书。父亡归,服阙,署工部尚书。应顺天乡试,下第归,急究音韵文字训诂之
  学,越四年,著有《经传释词》,《经义述文》等。念孙父子运用“内证”(求证于本书内容的文字,训诂,语法,结构,体例等矛盾处)和"外证”(广泛引用本书以外的文字或实物,以订正本书的错缺)和结合的科学方法,集中精力校订儒家经典及周秦诸子,把九经中的“衍文”,"形讹”,"上下相因而误"和"后人改注疏文"等,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各种错误的成因,对校勘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资料来源:
  ①《清史稿》卷四八一《王念孙传》。
  ②《王氏零派通谱》卷四。

知识出处

太原堂王氏族谱

《太原堂王氏族谱》

原刊印之《王氏谱帙》对我族女性均未入谱列叙,实为封建伦礼所致,男女平等是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此次续谱实行男女平等,对民国以来出生的女性,按辈就班纳入谱牒,女婿外孙予以简序。女子之女,若从母姓王或复姓均按辈入谱。对未成年而死亡之子女,均未单独按班辈序列,而在其生父名下略作记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