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宗族兴承常尚相字辈名字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原堂王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745
颗粒名称: 王氏宗族兴承常尚相字辈名字录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335-338
摘要: 王氏宗族兴承常尚相字辈名字录。
关键词: 王氏宗族 名字录

内容

始祖
  兴儒原住湖广南楚长沙府直隶郴州宜章县,永平乡,十五都五甲世业儒,今县城内有宗祠可考。
  李氏生殁年月失考。
  谢氏生承解公,妣性淑德温良,偕公辛勤,附育善理家政,遂至振兴,后人以得蒙福庇焉。生殁年月失考。
  尹氏生殁年月失考。
  二代祖
  承解公单传,修德不懈,以光前人乎。生殁年月失考。
  谭氏生常春,常吉,常飞。妣性慈爱贤良事俸亲孝,勤修家政,长附三子同居,和睦族人,内职称能欤。生殁年月失考。
  三代祖
  常春生殁年月失考。
  常吉承解公之次子,生殁年月失考,公性笃信温良,谦恭逊让,睦族和里,足为后嗣法。
  周氏生尚述公、尚通公、尚义公。生殁年在南楚宜章永平乡,今失考。
  妣性温良德能,勤俭自持,纺绩不代,奉事公姑,教子义方,可谓巾帼之范也。
  常飞生殁年月失考。
  陈氏生殁年月失考。
  四代祖
  尚述常吉公之长了。生殁年月失考。
  何氏生殁年月失考。
  尚通常吉公之次子。生康熙二年癸卯岁十月十七日午时,系湖广长沙府直隶郴州宜章县永平乡十五都五甲。公性最刚强。颇有才猷。于康熙四十六年至北楚麻城县。俟辛卯年携合眷十余人,沐风栉雨,不惮艰辛,行至中途,忽然沈疾,殁于七月二十日酉时,葬地今待考。迄今回忆入蜀之劳,跋涉之苦,相科公等,尊慈三迁而创业,于川东府西里梁滩桥坎上王家湾,苦志成立,特志之,以为祖之后昆,示当世以传不朽。朝伦叙。
  谷氏生相科、相元、相甲。生康熙元年壬寅岁十二月初四日戍时,系湖广长沙府,
  直隶郴州,宜章县永平乡十五都五甲,从榨崇华坊。孟母择邻居,钟郝弗能及,我祖里三迁,诚哉可并峙。裔孙国品题。妣性贤淑温良,偕公自楚入蜀,历道途之险,谋家室之安,公没后即率眷十余人,直至蜀东巴县正十甲,佃居火盆山,又五年置业王家湾,房屋三院居住,有田百余亩,而家给于兹,自后子孙繁衍,皆妣之茹苦含辛所致,非巾帼中之伟人子,特著当年盛德,昭示后人以传不朽。妣寿八十有六岁卒,乾隆十二年丁卯岁六月二十二日戍时,仍在蜀东巴县西里正十甲王家湾本庄寿终,卜葬宅前右红沙嘴墓,子山午向石坟,京五钻令牌碑右立石狮,后之子孙繁衍,荷妣在天之灵,为之庇荫也。朝伦叙。
  尚义常吉公之三子。生殁年月失考。
  丁氏生殁年月失考。
  五代祖
  相科字子联,尚通公之长子,公性颖悟,端庄自持,有能有为,尽孝尽友,昆季三人,埙篪协奏,雍睦一堂,家慈辞尘,丧祭尽礼,与弟分炊,忠厚正直,耕读传家,诗书训后。公之生殁年月失考,卜葬于宅前左牛厂坪,立午山子向石坟,方头亭子碑形,系雍正十三年立。地远宜章邑,河山迥不同,来从湘楚南,住在蜀川东,室处梁滩上,躬耕猷亩中,秧田惟水口、创业振家风。裔孙国品题。又梗概拔俗,由楚人蜀,迁徒室家,苦瘁心曲,上承祖德,下昌似续,子孙蛰蛰,世仰芳躅。裔孙家谟题。
  郑氏世学公之女。巾帼尚贤媛,坤维重淑女。原系湖广长沙府,直隶郴州,宜章县,秀才乡,七都三甲人氏。幼懐女箴,长遵母训,于归相科公,内助有力,贤良勤俭,待公逝无嗣、抚维相公之子名引麟、取名贤桂为嗣、婚配得宜,妣以冰雪为心,柏舟誓志,勤修家政,善事姑嫜,随母谷氏孺人,自湖人蜀,迁居置业,振兴家道,妣与实与有力焉。于乾隆十七年以银八百零五两买水口老房子,蓝粉之田谷四十余石,龛上三尊儒释像今存承,继二十年将王家湾业售次房才仁公,得铜钱二百零八钏,即移居老房子,愈自勤苦,义训子孙,由是世泽绵延,徽音丕振著。妣之生殁年失考。卜葬本庄外底下嘴、墓立卯酉向,乾隆庚戍年修石礅牌面单墙院。不得嵩灵降,经春复立秋,螟蛉宜抱负,燕冀远贻谋。国品题。
  相元尚通公次子,生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岁正月初九日戍时,湖广长沙府直隶郴州宜章县永平乡十五都五甲。公性光明俊伟,矢志超群,幼习诗书,谨遵庭训,志略不轨,及壮授室后,从尚通祖,协谋填蜀之晓谕,不得不乔徒之举。于康熙四十六年与父兄弟眷属,不辞风尘,至楚麻城属居二载,合眷入蜀,五十年七月父没,载道奔丧,即柩安厝,遵慈率眷至蜀东,共居王家湾,托足燕处,克敦孝友,户庭之间,雍雍如也,慈萱作古,丧葬尽礼,不留余恨,既后昆季策筹,分居各炊,各院房屋,勤俭持家,辛苦备尝,则有远识者不逮于此。享寿七十五岁,殁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五月初七日戍时仍在蜀东巴郡西里正十甲王家湾告终,葬宅前牛厂坪,石坟牌面立丁癸向,与相科墓排近。
  陈氏可刚公之女。生二子,贤榜、贤椿。生康熙二十八年己巳岁六月初二日辰时。
  系湖广长沙府直隶郴州宜章县秀才乡三都,靖忠里塘湾洞新屋凹。妣性克勤克俭,纺绩不倦,事俸姑婶,全尽孝道,兴家置业,光前裕后。享寿七十五岁。殁于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初七日戍时仍在蜀东巴郡西里正十甲王家湾寿终。
  卜葬本宅内垣塾土,古名宅右卤园果塾东土,立寅山申向石做。
  相甲尚通公之三子。公生颖悟,天性卓越,年未冠而有长者风,积学功深,欲掇科第未就,继因大清有填蜀晓谕,随从父兄眷属十余人,冒险履艰而入蜀,三迁而徒于王家湾。昆季遵慈命,聚庆一堂,共处奉亲尽孝,甘旨无缺,伯仲之间,埙篪协奏,可谓孝友无敦己。公之生殁年月待考。仍在本郡本庄寿终,卜葬宅后,立甲庚向,迄今二百余年,子孙繁盛,非公积累之深,何能得是,人命培植天命与焉,兹纪行为,俾后之食旧德,亦景仰先型于不朽云。
  陈氏生四子,贤标,贤权,贤楦,贤材。生殁葬地待考。妣性温良,义方训子,提命维严,善事姑獐,殷勤不懈,纺绩勿忘,实有与焉。
  唐氏生殁葬地待考。

知识出处

太原堂王氏族谱

《太原堂王氏族谱》

原刊印之《王氏谱帙》对我族女性均未入谱列叙,实为封建伦礼所致,男女平等是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此次续谱实行男女平等,对民国以来出生的女性,按辈就班纳入谱牒,女婿外孙予以简序。女子之女,若从母姓王或复姓均按辈入谱。对未成年而死亡之子女,均未单独按班辈序列,而在其生父名下略作记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