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谭姓的几个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石柱县谭氏元吉号宗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686
颗粒名称: 三 谭姓的几个问题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10-13
摘要: 长冲谱最近是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在原华丰乡谭荣孝家续谱,由谭荣孝之二弟谭荣安之长子谭显元写成,此谱只写谭氏七兄弟中谭满四的后代,谭满四是谭元贞的后代;谭家园谱是涪陵鹤游坪一家坝谭兴楣等于道光三十年九月十八日写,宣统元年续修石印印成,是福五的后代。福五名谭朝禧,是谭元政的后代,五人同入川。元政是兄,元贞是弟,入川时间有前有后,族谱各写各,长冲谱变姓一说实不能成立。
关键词: 谭氏族谱 谭姓

内容

1、几首诗的问题
  凡谭氏族谱上,都载一首诗。诗的内容大同小异。现摘几首如下。
  垫江县谭氏族谱的诗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军赶散入川涯。
  巫山岸上分携手,凤颈江边插柳芽。
  体态在天皆是命,悲乡思我又思他。
  五人离别归何处,各身逃散去安家。
  涪州谭氏族谱的诗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涯。
  青芦岸上同分手,绿柳江边看发芽。
  咬破指头书血书,睁开泪眼滴恒沙。
  几人离散川东去,一梦云迷北海遮。
  否泰在天皆由命,悲欢由已总无他。
  后人追忆此诗句,千百年前是一家。
  涪州一家坝谭氏族谱诗(鹤游坪)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军赶散入川涯。
  巫山岸上兮携手,凤颈江边插柳芽。
  体态在天皆是命,悲乡思我又思他。
  五人一别归何处,一梦云游水撒沙。
  吾几自有两三路,各人逃散去安家。
  石柱县原华丰乡长冲谭氏族谱诗
  本是元宋帝王家, 洪兵赶散入西涯。
  虑茅崖上兮携手, 凤颈桥头折柳芽。
  否泰在天皆由命,哀乡悲我又思他。
  十人一别归何处, 一梦由如海抛沙。
  从今搜索天皇派,谭宗注定永登家。
  从上述几首诗来看共同之处是
  (一)是明洪武初年从湖北孝感、麻城出发入川。
  (二)一行是几家人分批入川的。
  (三)在巫山县境内分手的。
  (四)语气相似,均是逃命口气。
  不同之处是原华丰乡长冲谭氏族谱提的首句“本是元宋帝王家”,有别于其他几首“本是元朝宰相家”。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汉人,建国于960年至1279年;元朝开国皇帝是学儿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蒙古人,建国1206年至1368年。这与谭姓是拉不到一块的,所以提“本是元宋帝王家”是不成立的。但“本是元朝宰相家”还有一点理。因谭澄是元朝副都元帅,左丞相列。
  2、变姓与蒙古族问题
  长冲谭氏族谱中有"前人姓赵、金、奇、忽、成、铁”。洪武二年因帝之苗八月十五日子时变姓谭,谭共七姓,满一、满二、满三、满四、满五、满六、满七。铁木耳杨氏生铁满一、二、三、四;铁木蛟易氏生铁满五、六;铁木珍王氏生铁满七;铁木王刘氏生铁满八、九、十。铁木王父子四人变姓赵、朱、陈、扬已赶出国外去矣。七人同支入四川成都府。只此一说,别无旁证,望读者考之。
  3、弘农氏问题
  我六岁发蒙读私塾,外公说谭姓是"弘农氏",其时是一九四三年正月。现今几个谭氏族谱中在谭姓溯源中写到二十一世玉成公因佐齐王起兵诛诸品有功,封河南弘农郡主,故事称谭姓为弘农氏。这也说明谭姓与蒙古族铁姓无关(不能轻意否定谭姓与蒙古族无关谭荣金批)
  4、原华丰乡长冲谱与原双庆乡谭家园谱的异同
  长冲谱最近是一九四二年(民国三十一年)在原华丰乡谭荣孝家续谱,由谭荣孝之二弟谭荣安之长子谭显元写成,此谱只写谭氏七兄弟中谭满四的后代,谭满四是谭元贞的后代;谭家园谱是涪陵鹤游坪一家坝谭兴楣等于道光三十年九月十八日写,宣统元年续修石印印成,是福五的后代。福五名谭朝禧,是谭元政的后代,五人同入川。元政是兄,元贞是弟,入川时间有前有后,族谱各写各,长冲谱变姓一说实不能成立。

知识出处

石柱县谭氏元吉号宗谱

《石柱县谭氏元吉号宗谱》

《石柱县谭氏元吉号宗谱》可以看出:一入川前的繁衍是靠一些历史材料而得一线索。二入川后,是明朝时期,各家是找安身之地。三在清朝《康乾时期》,谭族发展很快,道光以后开始衰败,在民国时期破坏。四《吸鸦片烟》对谭姓影响很大,许多家庭都因此破落。五为官为吏不清,对国、对家、对个人、对后人都会产生极不良的后果。六国与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强则民富,“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谭族的发展史可见这一道理。

阅读

相关人物

谭澄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