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迴龙寺轶事二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氏本支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405
颗粒名称: 二 迴龙寺轶事二则
分类号: K917
页数: 3
页码: 97—99
摘要: 迴龙寺,位于河图乡河图村,龙川江之畔。曾闻祖辈传言:我时芳祖,由黔入川,止于河图坝,板桥河一带,插占为业定居,选定一地基修建住宅,是地山形水势优美,境地清幽,景色宜人,诚为一块风水好地,值奠基动土之际,适逢土里挖出一尊菩萨。时芳祖认为,此地被菩萨早已占了,不如另选屋基。于是将原来选定的这块地基及附近的田土产业,一起捐舍给修建寺庙,其产业收入用于建寺养寺,至寺庙建成后,遂命名迴龙寺。
关键词: 族谱 李姓 寺庙

内容

(―)
  迴龙寺,位于河图乡河图村,龙川江之畔。曾闻祖辈传言:我时芳祖,由黔入川,止于河图坝,板桥河一带,插占为业定居,选定一地基修建住宅,是地山形水势优美,境地清幽,景色宜人,诚为一块风水好地,值奠基动土之际,适逢土里挖出一尊菩萨。时芳祖认为,此地被菩萨早已占了,不如另选屋基。于是将原来选定的这块地基及附近的田土产业,一起捐舍给修建寺庙,其产业收入用于建寺养寺,至寺庙建成后,遂命名迴龙寺。
  迴龙寺占地面积约二千多平方,庙宇气势雄伟,雕梁画柱,光彩辉煌,蔚为壮观。全寺分上下两殿,中间隔一场坝。上殿:中间为正殿,左右辅房多间,为住持、僧人住房、客堂、厨房等用。正殿正中,供有释迦、文殊、普贤三尊佛像,两边排列十八阿罗汉,其上阙排列二十四诸天神像。下殿:有观世音、韦驮、灵官、川主、黑神等诸神像,这些神像,有石凿、木雕、泥塑,形像各一,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迴龙寺,历来每天早、中、晚,按时烧香、撞钟、击鼓、敲磬,声远四方,亦仿佛为“人间”报时!年年月月,各种定期的圣会不断,大殿之盘香烟雾燎绕,四时不绝;佛前长明灯白昼不灭,是为保一方“清吉平安”。四方善男信女,朝佛拜会者,络绎不绝,是所谓“修来世”。故曾是香火兴旺一时。该寺住持,一代一代承传,皆对我李姓族人,多所尊重,视为大施主。
  忆昔年少时,笔者曾多次随长辈游历回龙寺,至今依稀犹记,棱廓朦胧,正殿前长廊左边,有四楞碑两座,皆高达两米余,上有顶盖,各有碑铭;一为记载该寺筹建概况及一些零星施主的捐助;一是记载李氏入川及布施状况。而今旧地重游,寻踪访迹,然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早已面目全非。下殿曾因火灾付之一炬。这里的主人,由僧人改换成了凡人。昔日的迴龙寺,雄伟的庙宇,而今已变成了寻常百姓家。神像已毁,两座石碑,经年深日久,虽残存而字迹模糊难辩;年老的人,已多所辞世,年青的人,又缺乏记忆!是此,旧迹杳然,心境泯灭,无可稽考,今日的“回龙寺”,徒俱虚名矣!
  欣煜记(二)
  或曰:迴龙寺,曾经设立过私塾,何年何月?事实若何?无可稽考也!
  曾闻祖辈传言:该学堂有学生十名,老师常虑及其学业之不甚优! 一夜,师梦有一棵大树塞于学堂之门。既醒,心异之。窃思今乃大比之年(即考期),莫非暗示本届考题为“邦君树塞门”?古科举时代,三年一比,往往考题多出自《论语》或《四书》中的一句文词。于是老师每天以此为作文题,其文稿做了改,改了又做,天天不断,于是学业大进,临期参考结果,中“秀才”九人。考官大惊,以为“异兆”,该学堂因之被查封罢学。
  欣煜默记

知识出处

李氏本支族谱

《李氏本支族谱》

族谱,或称宗谱、家谱、族乘、家乘、谱牒,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在我国各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中,保存着大量的各种姓氏的族谱家乘类书籍,这是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史学文献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今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一些知识,现从有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中,辑录和编写以下一些点滴知识,供研究和参考之用。也可作为族人阅读了解修订再版后的《李氏本支族谱》的一步入门阶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