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原序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氏本支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385
颗粒名称: 三 原序三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53—55
摘要: 本节主要讲述了《李氏本支族谱》中的李氏族谱原序三。
关键词: 族谱 李姓 原序

内容

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不佞,修尝偕外王父往还其间,每见长幼秩然而有序,内外肃然而有闲,上下森然而有纪,规条固至严谨,而嘉言伟行,必有昭垂不爽者,修既叨荐,书列仕版,奔走南北垂十年,其心未尝不在金陵里者。不幸而先大孺人故,扶衬而归,以襄大事。今且既毕,将有事于北辕。外兄彩日彩耀登堂而告曰:“我李氏自陇西公、唐公、临淮王光弼、陇西郡火德以来,王、侯、尚书、宰相,一时贵显,世莫与伦。其后,暂经离乱,迁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长安、长沙、洪州、吉安、抚州、福建、广东、云南,莫非金陵之派。金紫蝉联,科甲接武,视之汉、晋、唐、宋,后光辉映。纂辑族谱,得毕盖殿王曾、范仲淹二夫子之序,核且详矣。其间生齿之繁,簪缨之都,文物之盛,淑行可表,懿德可纪者,较倍于前也。第不重为编辑,将来者质之无从,考之无据,其不至一本而弁髦,同支而涂人也。几希日等,乃以此意,告之宗老以及诸子侄,无不忻跃从事,今且稍稍就矣。特冠其首,不可无言也。子大夫谊属至戚,敢烦大雅之句,以增新谱之光,垂训我子孙于不朽。”修于是谢不敏,二君之命至再三也,则请闻于先达者,更敬借王范二夫子之笔,以助外兄谱之光辉。
  盖闻谱之为制,所以别世系,辨尊亲而教爱之道存焉。顾尊之云者,岂直一飨祀,一裸献已哉;亲之云者,岂直一燕享、一欢洽已哉。夫祖宗功德,百代如见,故必敛吾真诚,以会先世之精意,志其志,事其事,遗言往行,无非耆蔡,居处吐茹,无非羹牆,竞竞乎一鉴于祖训,而勿敢遏佚前光,斯为尊尊之实际也。百千子孙,总属一脉,荣显侧陋,贵贱各异,智愚贤否,明昧亦殊,当一体视之,诱掖奖劝,拯恤策厉,斯为亲亲之实际也。至尊为实尊,则朝廷燕享,无非祖宗陟降而敬之也。至亲为实亲,则逖服属一,皆肢体之联贯而爱之也。周果若斯,孰有弁髦其先,而涂人其族者哉。是谱之刊,一准先世之义,例而纪载之,儆劝罔不具焉,斯可为信谱矣。乃李氏之宗,其为长幼内外,尊卑之间,皆以礼法相守,恩义相维,凡训家良规,昌达之远猷,循循允践,则其于百代之众,必且敬之。至爱之周,尊尊之实际,亲亲之实际,自有戛戛乎。其无余歉者,修乃鳃鳃焉。取所闻于先达者,亟以相告,独不敢妄为小浅而以规进也。虽然积不厚则流不远,韬不密则发不光,自昔云然。
  金陵人文济美,于今为烈,而尤莫盛于汉唐之日。其先世所为培植,所为酝酿者,今亦可考也。诸君子之于今日也,祖德之灵承在我,后裔之启佑在我,一务厚其培植,深其酝酿,积而发之,弥光将来,不有绍陇西、临淮之芳声,嗣汉唐王、侯、宰辅而再兴者乎,是在诸君勉之哉,是在君勉之哉。
  景祐二年
  赐进士第荣禄大夫
  文渊殿大学士内阁丞相加文忠公
  □□表弟泷冈欧阳修拜撰 (□□为原谱因蛀孔而缺字。泷冈在江西省永丰县南凤凰山一一编者注)

知识出处

李氏本支族谱

《李氏本支族谱》

族谱,或称宗谱、家谱、族乘、家乘、谱牒,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形式。在我国各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中,保存着大量的各种姓氏的族谱家乘类书籍,这是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史学文献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今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一些知识,现从有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中,辑录和编写以下一些点滴知识,供研究和参考之用。也可作为族人阅读了解修订再版后的《李氏本支族谱》的一步入门阶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