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渝北苦竹溪姜氏族谱》 家谱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358
颗粒名称: 序言
页数: 9
页码: 29-37

内容

姜氏源流补述及续谱之缘起
  一、
  我姜氏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发源于炎帝,驰名于太公。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今陕西渭河支流的歧水),以姜为姓。《水经注》云:歧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姜姓乃公元前二千多年羌族的姓,与姬姓等上古姓一样,都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而得姜姓。神农氏的后裔,还有齐、甫、申、吕、纪、许、向、芮等八个姓氏,姜氏是其嫡裔,故有“八姓不通婚”之说。以后,炎帝向东发展,与黄帝联合,大败蚩尤于涿鹿。再后来,南下至长江流域一带,定居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历山镇为其故里,死后葬于“长沙茶乡之尾”。“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酃县。
  炎帝陵最早建于宋德五年(公元967年),以后多次被毁,1988年修复,甚为壮观。陵园正殿中央有一米多高的金色炎帝塑像,因炎帝有“始作讲耒耜“,”教民耕耨”、“遍尝百草,宣药疗疾”的贡献,雕塑为一手捧稻穗,一手拿灵芝的形象。墓碑亭中央,有由胡耀邦在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题写的“炎帝神农氏之墓”汉白玉墓碑。海内外炎黄子孙前往瞻养、祭祀者络绎不绝,现酃县已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炎陵县。
  炎帝后裔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又称尚父。家贫,但胸怀大志,《诗经》和《史记》对他的事迹都有记载。《诗经》中描述姜子牙:“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把他比喻为一只娇健勇敢的山鹰。相传姜子牙晚年为避纣乱,尝在渭水确溪隐居垂钓。周文王访贤,遇子牙于渭水,遂请回京城,奉为军师。之后,太公辅佐周武王兴师伐纣,灭了商朝,帮助周朝奠定了八百年基业的基础,立了大功,封于齐。传说著有《六韫》兵书传世。
  渭水现名渭河,流经陕西省西安市附近,至潼关注入黄河。唐朝诗人贾岛有诗云:“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可证。渝北苦竹溪姜氏宗祠上殿曾悬有一黑漆大匾,上书“钓渭家风”四个金字,以示我族尊崇太公,继承太公爱国为民的传统。
  以姜太公为始祖的齐国建于西周初,都城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以后发展成为春秋战国五霸七雄之一。历经二十九世至齐康公,被田和所灭。从此子孙分散,大半个中国乃至台湾皆有其后,历朝历代不乏闻人。据史料记载:
  在军事方面,有三国名将姜维、宋朝姜才和姜绶父子。姜维,字伯约,甘肃甘谷人,官至征西将军,后封平襄侯。诸葛亮死前,曾托维辅佐后主刘禅。姜才,安徽凤阳人,南宋名将,以善战著称。为南京扬州守将时,屡败元军,被元军围困捕杀,史称忠烈之士。姜绶,处州丽水人,为宋朝抗金义士。金人再犯京师,朝廷募忠勇之士赍书赴南京调兵来援,绶应募,割股藏书,缱城而下,被俘遇害。后其子姜特立亦因父功而封官,拜为节度使,有词般山续稿厂卷问世。
  在政治方面,有姜太公嫡系后裔齐桓公姜小白、齐景公姜杵臼;有宋朝进士姜遵,字从式,淄州长山人,官至刑部侍郎兼侍御史等职,以为政清廉著称;有南明进士姜曰广,号居之,江西南昌人,官至掌南京翰林院,后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在文学方面,有姜夔、姜宸英、姜个翁等。如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著有《白石词》五卷。其词作被选为大学文科教材,并为多种诗词选集收录。通音律,有古琴曲《古怨》传世。
  还有守忠义敬孝弟的姜师度、姜肱和姜诗父子。姜师度,唐元宗年间河东县尹、同州刺史,不仅为政清廉,且爱民怜贫,曾散地二千亩救济贫困。东汉姜肱,与弟仲海、季江三人相友爱,常同被而眠,后因用“姜被”比喻兄弟友爱。东汉姜诗父子,四川广汉人,以事母至孝闻名于世。
  迄至现代,我族有为之士也是人才辈出,就以渝北苦竹溪姜氏一脉视之,也不乏其人。
  自抗日战争以来,我国人口迁徙流变加剧,文化交流、社会交往日繁。加之重庆成为战时陪都,世风日渐开化,吾人开始重视文化学习,关心政治和时局变化。族中不少人加入了教师队伍及从事其他社会职业, 有的还参加了中共地下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活动。解放以后,他们不仅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为人民的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重视培育下一代。可喜的是,在我族中青年一代中,有的已崭露头角,颇有作为。例如:姜凤梧,复兴场姜信之之子。姜信之师承中医外科,擅长医治疔疮,在当地较有名气。凤梧受其父影响,在四川大学毕业后,也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担任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协专家组成员,中医研究院中药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国和世界天然药物研究会专业组副组长,全国中西医结合会会员;曾参与编写卫生部主编的《中华本草》及《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五部药典辞书,主编《全国药用动物志》、《中国药用动物养殖学》、《抗癌中药图鑑》等书;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并曾参加历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会,先后赴前苏联、韩国、越南和东南亚各国及我国香港地区讲学、行医,成为我国中药界的著名专家。
  姜凤鸣,渝北区文化局姜凤文三弟,自学木雕艺术,从事创作十余年,有作品二千多件,其代表作品有:梁山一百零八将、三国将帅木雕像、镂空花瓶、观音佛像、木狮、八仙、十二生肖及牛角雕等,曾在重庆多次举办个人雕刻艺术作品展和参展。其事迹被收入《中国民间名人录》和重庆市文化局编印的《群星璀灿》等书。现为重庆市美协会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1999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家,并名列榜首。
  姜铭姜山兄弟,余之稚子。姜铭大学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现在重庆南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他读书刻苦,成绩名列前茅。上大学时,每学期均评为三好学生,毕业时被授予优秀大学生称号。在计量研究所工作期间,勤于钻研业务,先后担任温度室副主任、业务科长,被授予先进工作者、青年突击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多次在国家级刊物《中国技术监督》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能独立完成研究课题和项目,并有所创新。如在“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的编制研究课题中,由他负责编制的技量技术规范,通过专家组审定,获得较高的评价。该项计量技术规范,填补了重庆市管理性技术规范的空白,由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000年7月起在全市范围实施。他还组织编制了技术机构科学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质量手册》,也获得国家局专家的好评。姜山自幼不甘平庸,不满足现状。原在重庆市旅游公司工作,却要求去读书,当他在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即不再回公司,而应聘到重庆扬子江假日饭店财务部工作,从此爱上了这一行。十多年来,他先后在海南、厦门、昆明、上海、南京等十多个城市星级假日酒店从事财务管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已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人材,被美国假日酒店管理集团确认为该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并于2000年初聘任为杭州国际假日大酒店(四星级)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级),这是该集团在中国管理的27家假日酒店中,第一个聘请中国人担任的职务。
  姜继华,水土镇委姜深霖次子,自幼能吃苦耐劳。“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年,即考入云南昆明工学院,并选读工作艰苦的地质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解放军成都基建工程兵部队作技术员,现为武警部队黄金十二支队具有上校军衔的高级工程师。黄金十二支队是以找矿为目的的一支部队,工作基地在青海。继华经常深入西北边陲对找矿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尽管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仍积极工作,无怨无悔。
  姜学明,苦竹溪姜凤福之子,先后在西南石油学院攻读采油工程和油气开发工程两个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并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现在中原油田采油六厂任注采作业科长。参加工作十二年来,曾先后发表十多篇论文,有25项科研成果,在生产工作实践中有较好效益,并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多次被评为优秀青年、十佳青年、优秀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1999年3月,被聘任为该厂副总工程师。
  有所作为的还有:登字派的登杰字深霖,解放前参加地下党,解放后先后担任江北县直属机关党总支书记、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水土镇委副书记(区级镇)等职。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官正直无私,为人直率真诚,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登治(忠立),曾任江北县区委书记、二轻局长(已病故)。登光(锡光),早年即定居重庆城区,曾任重庆物资回收公司总务科长;其姐登富也在重庆捍卫仪表厂厂长岗位上退休。继字派的继安字资生,解放前参加地下党,解放后在江北县委宣传部、四川日报社、四川省委宣传部工作多年,“文革”后转到教育战线,先后在重庆二机校、渝州大学负责教务和校报编辑工作。一生淡泊名利,勤恳工作,做了许多有益之事。另一继安(云程),也是地下党员,曾任江北县兴隆区委副书记。继远,地下党员,曾任年釜硫铁矿党委书记,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组织才能。继成(占云),地下党员,曾任江北煤矿副矿长。继明(海文子),高级工程师,曾任四川地质局测绘队长(已病故)。继彬是原复兴乡乡长、党委书记,现为复兴镇农办主任,继太是铜梁煤矿党委书记(已病故),继敏是重庆庆铃公司高级会计师,继海、继惠(女)均在中学任教。家住滩口石(音旦dan)丘的继文、继友,曾先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搞好农村工作,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凤字派中,作国家公务员的有凤文,渝北区文化局群文科长,曾在龙王、复兴、两口等中小学担任校长、支部书记多年,后调任江北县川剧团党支部书记,转到文化战线。为人谨慎谦逊,勤于钻研业务,兴趣爱好广泛,长于根雕,爱好书法,喜收藏奇石;他的两个弟弟凤鸣、凤元亦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在木雕、根雕艺术上一举成名。还有四川纳溪县林业局副局长的凤菊(女)、重庆渝中区国税局行政科长的凤鸣(惠之子)、广西百色县计委科长的凤平(树云子),以及担任基层干部的复兴镇梓潼村党支部书记的凤清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四川省军区印刷厂广长凤修、棊江金星食品厂副厂长凤致(已病故)、贵阳龙洞堡酒厂厂长凤炎等。在教育战线的有:重庆市二十四中校长凤云、西昌汽运司子弟中学校长、高级教师凤翔、江北师范学校讲师凤旭、中学教导主任凤炳、中教一级教师凤平(焕田子)以及凤鑫、凤菊(继银女)、姜莉等等,他们长期从事粉笔生涯,舌耕不辍,辛勤培育桃李。活跃在文化战线的有重庆有线电视台渝中办副主任晓林、成都战旗歌舞团演员正芳、原永川地区文工团员凤英等。
  姜氏族人中的女性及姜氏男子之配偶,也多有文化和作为。如王正蜀(凤梧妻,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蔚雯(重庆精神卫生中心办公室主任)、汤贤君(凤伦妻,医院药剂师)、涂若讷(凤翔妻,技工校讲师)、雪梅、淑惠、周发明(凤旭妻)、唐建军(凤鑫妻)、黎放、姜杨、方红(姜铭妻)、晓碧、秦静(学明妻)等皆学有专长,能立足社会,尽其所能;而担任成都华阳中学校长的继贵、担任重庆金山饭店总经理的继蓉,更是巾帼中之强人,族中之佼佼者。
  在改革开放中,族人下海经商者也不乏其人,有的经营有方,几经拼搏,已有较大发展,如继才、继峡(均锡光子)等皆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族中正值青春年华,奋发向上之辈,由于志气不凡,将大有作为。如岚字派中的红雨,大学毕业后,现任北京飞鸿佳讯公司企划专员;姜勤,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现正与其配偶李洪友(留德博士后)在德国深造和研究尖端科技;姜瑾,西师大毕业后,本已在重庆渝中区高级职业学校任职,又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余长期在宣传部门工作,年过半百才转到党史研究单位。笔耕半生,皆为他人作嫁衣;酷爱读书,不求甚解以自娱。生性好静,钟情山林,故离休后深居简出,闭门读书,与世无争,也颇有乐趣。家父雅度公自号“耘樵山人”,藏书半楼,晚年赋闲在家,日每一卷在手。于我莫不有所遗传乎?
  综上所述,我渝北姜氏家族,虽无高官显宦,也少有专家名人,但皆能立足社会,随时代而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今后定会有更多的新人脱颖而出,活跃在各条战线上,报效家国。
  二、
  余自幼在苦竹溪姜氏宗祠(内设小学)读书,成人后又在此教书。但从未考究过祠内碑文、宗祖牌,也未闻有谱牒流传于世,因而对我姜氏家族的由来及其源流宗支,竟茫然无知。几十年来,忙于工作,奔走在外,无暇过问也无从过问。近年,幸有族中热心者,从族弟继文家中找出老谱,加以复印扩散,始获得一本。继文弟是汶阳公后裔登禅之子,世居民安村姜家沟o据介绍,其父粗通文字,先祖曾参与修谱,知道谱书的珍贵,藏之书箱,秘不示人。因其家庭出身较好,无被抄家、破“四旧”之虞,所以,虽纸张由黄变黑,仍保存完好。登禅叔曾示其子:“谱书要传之后代,出门若遇困难,只要身藏谱书,便会得到族人救助,不致遭受冻馁。”余翻阅老谱,对我姜氏家族的源流宗支始知其大略,查修谱年月,距今已近百年,遂萌生续谱之念。
  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姜氏家谱是一部人口繁衍史,也是一部辛酸的创业史。有谱可考者从江西鄱阳迁吉安,以承嗣公为始祖,越四代,约九十余年。于元朝明宗五年壬申岁(公元1332年),由四世祖明德公迁湖北黄州,世及三代,居约七十余年。又约于明朝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由六世祖天佑公携子侄入蜀,定居渝北苦竹溪等处,迄今已发派至二十六代,有六百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两次较大战乱的动荡,遭遇过无数次旱涝灾害,坎坷变故,历尽沧桑,繁衍至今。不难想象,他们为了维持生计,抚育子女,兴家创业,不顾寒暑,不舍昼夜,耕手月氐足,勤刨苦做,挥汗耕耘劳作,真正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背太阳一背雨”。这就是我们的先辈,可谓创业维艰,辛苦至极!
  我族入蜀后,因战乱流离,家谱被毁,长期无谱书稽考。赖有十八世祖世治公于清道光二十一年首倡修谱,使我族源流宗支得以重现。此时距入蜀已有四百四十余年。第二次修谱则在六十六年后的清光绪末年。这次修谱从始祖承嗣公起至二十一世“登”字辈止,绘制世系总图,使源流宗支发展衍变清晰可见。但第二次修谱迄今也已九十三年,我族从“登”字辈以下又繁衍了四代。人口繁衍愈众,居住更加分散,彼此又不常往来,缺乏交流了解,现在已出现子孙不知道我族字辈,族人相见不知如何称呼。更何况,对我族从何而来?祖籍何在?祖坟何处?先辈有何事迹可以追思?有无谱书予以稽考?等等,均感茫然。如再不组织续修家谱,待一息尚存的长辈一一辞世,则再也无法接续宗支,就会有断代的危险!
  全国解放至今,已愈五十年,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经过了各种政治运动直至十年浩劫。在过去这些岁月里,有翻身解放、土地改革的欢乐,也有遭受自然灾害等的忧伤。由于年轻的共和国对建设社会主义还缺乏经验,我族父老先辈也同全国人民一样,长期在贫困状态下生活。特别是1960年一一1962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时,又处于重灾区,纷纷被饥饿和肿病击倒。一场恶梦醒来,有的失去了父母,成为孤儿;有的白发送黑发,丧失了精壮劳力,人口锐减,新坟累累。现在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当时正是学龄儿童,却错过了求学的机会,以致一无文化,二无技术(经商学艺也受到限制),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时光之轮运行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迎来了改革开放,端正了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城市实行市场经济,不多久,已发展到“全民经商”。现在,农民过上了温饱生活,城镇开始富裕起来。这段历史值得我等回顾、深思和珍惜。
  扫墓祭祖,既是缅怀先辈,更是激励后人。对先祖的祭祀,解放前还沿袭旧例,每逢春节、清明、中元三大节气坚持进行,解放后逐渐废弛。而今先祖坟莹已残留无几,且知之甚少。入川始祖天佑公坟莹已无可考。现仅知辈份最高的九世祖福才公的坟莹,在复兴镇民安村长沟石鲤鱼院大灰坝,仅存一深基。自十二世祖朝阳公更改字派,致辈份一度混乱,从十三世祖汶阳、兴贵二公开始分为两支。据此次实地考察:汶阳公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岁四月二十八日未时,娶妻吴氏、颜氏,葬于苦竹溪双河口山嘴,卒年无考。兴贵公生于明崇祯四年己巳岁正月十九日辰时,娶妻向氏,葬于梓潼村邱家湾坟坝,与向氏妣合冢,卒年无考。指明先祖坟地,便于春秋祭扫,以尽报本追怀之愿。
  孝亲敬长乃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我族先辈一贯遵循和提倡,并列入教约条规加以约束。家族是血缘关系的组合,家庭是家族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有家,从过去的大家到现在的小家,从耕读传家到四海为家,尽管变化很大,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孝敬父母,和睦家庭,使老有所养,少有所倚,有一份家庭的温馨,得享天伦之乐。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达,社会飞速变化,工作节奏加快,也许已无暇顾及家族活动。但倘有谱书一册在手,能在节假日家人团聚之际,由长辈叙叙家谱,讲讲先祖创业之艰辛,偶或到族人中走动。这对加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家族的亲和力,增进族人间友谊,发扬孝亲敬长之美德,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余与堂弟继安不顾浅陋,毅然倡议续修家谱,其目的在于清理源流宗支,分清房份辈份,使之长幼有序,世代不紊;同时,传承先祖良德,展示今人风采,以表追远励后之诚。从公元2000年夏开始,在登海、继涛、继远、继海,凤文、凤平等兄弟叔侄的协助下,在族中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基本编篡告竣。谨将其奉献给族人,倘能达此目的,亦可告慰于祖宗了。是为序。
  二十三世孙继武字直中敬撰
  公元二00一年辛巳岁仲春
  时年七十有五

知识出处

渝北苦竹溪姜氏族谱

《渝北苦竹溪姜氏族谱》

(一)、此次修谱,将谱书定名为《渝北苦竹溪姜氏族谱续编》,以使名实相符。既是续编,理应将老谱刊印在前面,分为“旧谱”和“续编”两个部分。 (二)、“旧谱”部分,对清道光年间第一次修谱的三篇序和光绪末年第二次修谱的一篇序原文录存,并加以分段、标点和注释,以便族人阅读和应用。另三篇序和一小引(即《太公序》、《快乐大仙赠序》、《吕祖序》和一篇“源流小引”),由于来源和依据不明,且带有迷信色彩,故予以省略。 (三)、世系总表采用垂丝法纵向排列,以“老谱”世系图为基础,续编至二十世纪末我族现有之二十六世孙。新编分列详表,从“登”字派起,将现有人口逐一列名登记。 (四)、续编总表和新编券列详表,根据男女平等的原则,凡我族人,无论男女均予列表。姜氏男女之配偶亦在详表中列名登记(女子出嫁后所生子女已属另一家族,不再登记)。 (五)、分列详表登记办法,一改过去按辈份登记为按房份登记。即以“成”字辈为基础,依其发派子孙的长幼顺序,逐房逐户列名登记。 (六)、十八世祖世治公首倡编修家谱,使后代对我族源流宗支得以知晓;二十二世登廷公和登科公在源流绝续之际再修家谱一一三位先贤对彰我昭穆,延我世系,贡献卓著,令族人无任感佩!惜乎世治祖和登科公的生平事迹,除在有关序文中提及一二外,已无可考。故仅撰《迪简公传略》一篇,以示怀念。 (七)、先祖在苦竹溪创建宗祠,以供族众春秋祭祀和聚会之用。三、四十年代,曾在祠内设立小学,当时祠宇尚保存完好。解放以后,历经沧桑变化,宗祠逐渐被毁,而今已荡然无存。为追寻遗迹,特绘制四十年代苦竹溪宗祠地形图,以供参阅。 (八)、字派,是家族血缘关系的记录,宗支繁衍不紊的重要手段,也是我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无论今人或后人,取名是否按照字派,作为谱牒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仍应加以保留。故在卷首显著位置刊登五十个字的字派,又在卷末刊登“九辈”称谓法,以飨族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