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
世界谢氏宗亲总会副事长,泰国合艾市宗亲会会长谢其昌先生为追寻谢氏祖源地,跋涉数千里,追寻至南阳,下榻南阳宾馆现谢少云引至唐河县,受到唐河县政府的关注与热情款待,自此始唐河县展开了査寻谢氏祖地之风。
—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
由泰国谢氏宗亲总会组织中原故乡寻根探亲团,由顾问谢其昌,团长谢声盛,付团长谢汝浩,谢振成,总务谢绵声等先生率领莅临唐河县,蒙政府热情款待引至唐河县苍台乡谢家庄(实名老鹤窝谢庄),唐河县侨务等部门认定的“西周古谢邑”。
十二月,唐河县谢氏族人回南阳市宛城区(原南阳县,下同)金华乡东谢营向祖地谢氏宗亲汇报了,唐河县政府认定东谢营谢氏族人徒居地为谢氏发祥地一事,激起了谢族公惯。同时报请上级政府,成立了谢氏宗亲会,谢氏文化研究会,由谢麒台先生任会长,谢增寅、谢少先任付会长,领导进行谢氏文化研究。
一九八八年:
二月,谢增寅撰文的《古谢邑今址考》上报县、市、省学术研究部门,引起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考古所专家的重视,专家郑杰祥、任崇岳、艾延丁三位先生莅临南阳,由南阳地区地名办主任彤良翰先生,博物馆崔庆明馆长等陪同到东谢营考察,在谢水回侧水,东西谢营周围发现了大量的秦汉、西周、乃至仰昭文化时期的陶片文物。
五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向南阳政府下发《谢邑考》论文和认定书。
五月,建立古谢国遗址碑。
年底,东谢营谢氏文化研究会通过中国驻泰国大使陈先生驱车千余里方把《谢邑考》、《认定书》、《古谢邑今址考》递交合艾市谢氏宗亲会谢其昌会长。同时通过其他渠道将信件寄达香港谢氏宗亲会,转至世界谢氏宗亲总会。受到了总会理事长谢汉儒、首席付理事长谢国华、香港宗亲理事会长等先生的高度评价。
ー九九0年:
八月,谢麟台会长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东谢营谢氏宗亲会举行改选,谢少先当任会长。
十月二十一日,谢氏祖地东谢营迎来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组成,委托首席付理事长谢国华先生,率领来自世界各地的五十四位宗亲寻根谒祖代表团。召开了数万人欢迎大会,敬受了世界谢氏总会代表团与团员们的义捐,合人民币三万余元。
一九九一年:
十月,在南阳召开了《中国首届谢氏源流学术研讨会》,来自八省市二十余位学术界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收到论文十数篇,历史地理界权威人士谭其骧教授著文立说;确认东西谢营村一带为谢氏发祥地。
—九九二年:
十月,在东谢营学校召开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理事谢致民先生设立的“云枣奖助学金”
首届颁发,暨世界谢氏宗亲总会寻根谒祖周年纪念大会。
一九九三年:
九月二十日,谢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谢增寅,会长谢少先,理事长谢朝发应邀参加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在北京举行的《谢安与淝水之战研讨会》,同时接受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支助建立发祥地“宝树学校”的二万美元。
十月底,谢氏文化研究会派名誉会长谢增寅,理事长谢朝发到榕城参加了福建谢氏宗亲联谊会。
十一月,南阳地方政府匹配十一万人民币到位,宝树学校破土兴建。
一九九四年:
四月,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理事谢致民先生,个人捐赠五千美元,支助宝树学校建设和购置图书。
八月十五日,召开了宝树学校落成典礼。同时接受了南阳县张清波县长带动南阳县政府各部宫员和工作人员义捐宝树学校教育事业的二万五千元人民币。
初冬,南阳地区谢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同时接受了世界谢氏宗亲会颁发的“第一届希望工程奖学金”。
九月,广州电视台华人公司总编葛云生先生率领百家姓摄制组来东谢营摄制谢氏发祥地近况。
奖助学金,与谢致民先生第三届云枣奖助学金颁发给学生。
十一月底,由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理事长谢汉儒题字,谢氏宗亲义捐,要求修复的“谢氏宗祠”在旧址上破土动工。
一九九五年:
三月清明节,三省八市县宗亲代表回东谢营参加了谢氏宗祠开光与祭祖大会。
四月,河南省冬阳影视传播公司百家姓摄制组导演张人元先生一行来东谢营联系拍摄谢氏春秋。
初冬,由南阳地区谢氏宗亲联谊会谢献忠会长亲自到宝树学校颁发了世界谢氏宗亲会第二届希望工程奖助学金和第四届云枣奖助学金。
十一月,谢少先会长随市联谊会谢献忠会长带领的宗亲代表团到菲律宾参加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第八届恳亲和会员大会。
—九九六年:
五月四日,东谢营村谢氏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增寅、谢少先、谢朝发、谢东斗在南阳宾馆参加了南阳市谢氏宗亲联谊会,谢献忠、谢文普会长主持的“五四”宗亲联谊座谈会。
九月二十八日,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与福建宗亲联谊会主持在武夷山召开的爱国诗人叠山公诞辰七七0周年纪念大会,邀请谢少先会长,谢朝发理事长及南阳市宗亲会副会长谢振祥、谢静前往参加。
谢氏文化研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国家学术界的共认。
近十年来,在南阳地区政府各级领导下,通过谢氏族人不懈努力,谢氏文化研究工作日臻完善。
谢氏发祥地谢氏故里确定在宛城区金华乡东西谢营一带,已得到国内史学界、考古界的一致认定,使海内外谢氏族人寻根溯源寻根问祖心声,终于如愿以偿。
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东谢营谢氏文化研究会
一九九六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