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海外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082
颗粒名称: 4.海外篇
分类号: K82
页数: 6
页码: 109—114
摘要: 谦让于内,开拓于外,吴姓的这种家族精神使吴姓人避免了多少兄弟阅于墙的悲剧,又促使他们努力去拓展新境界。于是,在本土,吴姓历来王气不振,数千年皇位与之无缘;然而境外,吴姓却非常发达,为国家之首者不乏其人。太伯后裔,衍化为日本皇室。吴姓分支夫余氏,在古朝鲜独占百济王室数百年。公元10世纪,吴权创立越南独立王朝。缅甸总理吴奈温,乃客家吴姓后裔。新加坡现任总理,是吴姓子孙吴作栋。更有一大批吴姓子孙,以他们杰出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其代表为著名物理科学家吴健雄。
关键词: 族谱 吴姓 海外人物

内容

谦让于内,开拓于外,吴姓的这种家族精神使吴姓人避免了多少兄弟阅于墙的悲剧,又促使他们努力去拓展新境界。于是,在本土,吴姓历来王气不振,数千年皇位与之无缘;然而境外,吴姓却非常发达,为国家之首者不乏其人。太伯后裔,衍化为日本皇室。吴姓分支夫余氏,在古朝鲜独占百济王室数百年。公元10世纪,吴权创立越南独立王朝。缅甸总理吴奈温,乃客家吴姓后裔。新加坡现任总理,是吴姓子孙吴作栋。更有一大批吴姓子孙,以他们杰出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其代表为著名物理科学家吴健雄。
  ①围棋大师日籍华人吴清源。吴清源,(1914一一)生于中国。原籍福建闽侯县。11岁起在北洋军阀段祺瑞门下当棋客。12岁时,赢了日本岩手董六段和小杉丁四段。1928年14岁时去日本深造,后加入日本国籍。因棋艺超卓,1929年被日本棋院授予三段称号。1933年与日本围棋界最高权威秀哉名人对局时,使用“三3、星、天元”新布局,动摇了统治日本棋界达一百多年的“秀策流”布局,促进了日本棋艺的发展,从而驰名棋坛。1942年升八段,1950年升至九段。1951年,以七胜一平二负的成绩战胜藤泽秀行九段。1954年,又以六胜二负胜了坂田荣男。1958年《读卖新闻》举办的“日本最强赛”中,以八胜二负成绩夺得冠军,被誉为“昭和棋圣”。著有《吴清源围棋全集》、《近代布局》、《莫愁》等。
  ② 美国第一位华裔副州长吴仙标。吴仙标,(1937—)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副州长。祖籍浙江余姚。1937年出生于上海一家书香门第。12岁随家人前往台湾,半年后迁往香港,曾在香港培正中学和崇基学院读书。1958年,不满20岁即赴美国留学,先入乔治城学院,后在密苏里州华盛顿大学攻读物理,1964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实验室太空联合研究所研究员,后在特立华州立大学任物理学教授,1976一1982年任大学董事。是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特立华分会的创始人。他长期执教和参与社会活动,使其学术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益发完臻,显示了他的才干,其声望和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
  1984年11月6日的大选举中,吴仙标获得多数选票,击败州共和党候选人巴特尔、鲁宾逊夫人当选为特立华州副州长。这是美国第一位华人副州长,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当选职位最高的美籍华人。
  吴仙标当选副州长后,竭尽全力为本州居民服务,实施他在竞选纲领中提出的奋斗目标:改良教育制度,用高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现该州已成立了 “高科技特别小组”,他亲自出任主席。
  ③著名女物理学家美籍华人吴健雄。吴健雄(1912一)美国物理学家。美籍华人。1912年生于中国江苏浏河。父亲是中学校长,1934年中央大学毕业。1936年赴美留学。1940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后又获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十二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他是普林斯顿大学有史以来授予名誉理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妇位)。曾在密斯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944年进哥伦比亚大学任战研究处科学组组员,进行辐射控测研究工作。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任教授,1972年任该校米彻尔、普宾物理学讲座教授。专门从事核物理学的研究。1956年设计了一项验证“宇称守恒定律”的试验,精确测定了弱相互作用,证实宇称并不守恒,证明了杨振宇、李道政两人提出的科学理论(杨、李因此获得诺贝尔奖1973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学会会长(该学会第一位女会长)。为爱丁堡皇家学会荣誉会员,美国全国科学院、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1964年获美国全国科学院奖。1975年获美国总统福特颁授的国家科学勋章(美国对科学、数学和工程学有杰出成就者的最高褒奖)。1978年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首次向她颁发十万美元奖金,以表彰她对科学和人类的贡献。1942年5月30日与袁家骝(美国国立布洛克海文物理论研究所顾问)结婚。
  ④美国第一位华裔州立大学校长吴家玮。吴家玮(1937一),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校长,全美华人协会会长。1937年11月13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杭县。少年时随家迁居香港。在培正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崇基学院。1955年赴美留学,1972年加入美国籍。1956年肯塔基州乔治城学院毕业。1966年先后获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1966一1968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进修,在量子多体理论和液精理论研究上取得多项成果。1968年起在伊利诺侰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任教十一年,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74一一1979任该校物理与天文系主任。1973一一1983年又回到圣迭戈,任雷维尔学院院长兼物理学教授。1983年任旧金山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校长,同时兼任该校物理系教授。成为美国三千多所高等院校中第一位任州立学校校长的华人。他还担任旧金山一一上海友好城市协会的执事委员、美国丝路企国际公司董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实验大学筹备委员、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顾问和华侨大学董事等职。于1984年11月当选为全美华人协会会长。
  ⑤心血管专家巴西华人吴鮀光。吴鱼它光(1952一),祖籍广东惠来县,岀身于香港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童年随父母迁居马来西亚,后移居巴西。1975年,他获得圣保罗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圣保罗医学院教授,现任圣保罗大学医院血管X光部主管。吴博士在医务工作中,专心研究心血管专业,除临床治病外,还悉心积累资料,研究病理,写了不少关于心血管的论文。他所著的论文曾获巴西心脏学会论文奖第一名,并在美国医学刊物上发表。他除精通西医外,对中医学,特别是中医的针灸学学素有研究,并热心推广。吴博士十分关心华人和当地居民的健康,他与几华人医生办了一间联合诊所,利用业余时间为市民治病,对一些贫困的病人还减免医药费,深受华人和当地人的称许。1983年圣保罗的华人和基督教团体办起了“慈善会”,选吴博士为“慈善会”主席。由于吴博士对当地医疗和慈善事业杰出贡献,除连续两届蝉连“巴西名人”的荣誉称号之个,1981年曾获圣保罗市某法人财团颁发的奖状,1983年又荣获当地文化团体颁授的“爵士”荣御。巴西《南美新闻》和《巴西侨报》等报纸,都不时发表赞扬他的文章,当地的一些葡文、日文刊物,也曾报道他的事迹。
  ⑥前新加坡副总理吴庆瑞。吴庆瑞(1918一),现任新加坡货币局局长、前副总理。1918年10月6日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毕业后在所得税局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社会福利部任职。1948年获奖学金去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深造,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仍在社会福利部任职。1954年任社会福利部研究组主任。1958年当选为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59年5月当选为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为国会)议员,并任政府财政部长,负责发展工亚及裕廊发展计划。1961年8月当选为人民行动党副主席。1963年9月任新加坡与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的马来西来联邦议会会员,并任马来西亚联邦财政部长。1965年8月新加坡宣布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后,出任国防部长。1967年8月第三次出任财政部长。1970年8月任国防部部长。1973年3月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1979年至1980年任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和金融管理局主席。1980年12月至1982年11月任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员。1984年退岀政界。1985年1月起任新加坡货币局局长,同年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担任中国沿海开发经济顾问。
  ⑦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吴作栋(1941一),生于新加坡。曾在莱佛士学院读书。1964年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后到美国威廉斯学院深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1968年8月任新加坡海皇船务公司经理,后任董事,专务董事。1979年9月任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1979年3月任贸易和工业部部长。任新加坡总理。
  ⑧泰籍华裔著名报人吴继岳。吴继岳(1905一)出生于广东梅县。他青年时代起,投身泰国华文报界,后来曾到新加坡《星州日报》工作数年。日本侵略军南进、他携家小,避居乡间,养鸡种菜,做小商贩,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重返泰国,继续在华文报社任职。现任泰国《新中原报》执行总编辑,除撰写社论外,还兼编体育版。
  50年代末,吴先生因从事华人报业工作,惹上“官非”入狱5年。想不到这次生活上的不幸,却促成他写作上的收获。他在狱中写了十多个短篇、二个中篇、一部长篇《侨领正传》,分别用笔名“胡图”、“陈琼”、“杨帆”等发表在方思若所主编的《泰风周报》上。此外还写了《海外50年一个新闻记者的回忆》中的大部分章节。1980年所写的《60年代海外见闻》(1983年12月香港南粤出版社出版),被看作是研究当代海外华人社会发展史的可贵的参改资料。
  吴先生喜欢体育运动,他可以是东南亚华人报界第一个在报纸版面上开辟体育栏目的人。
  ⑨菲律宾华商骄子吴克诚。吴克诚,名泽设。福建省晋江人。17岁渡海到菲律宾,后集资购买机器,设厂备船,在菲律宾三宝颜附近大规模经营木材业,创华侨在菲律宾商界从来未有之业。美国占领菲律宾后,实行对华侨不利的哈理生簿记法登记华侨人口。引起在菲华侨的强烈反抗。吴克诚为谋华侨福利。和另一个华侨领袖薜敏老代表在菲华侨,首先赴美交涉途经香港、上海、天津、北京时、向政界要员、团体、国内群众广发传单,呼吁国人支持,在动员舆论,争取支持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知识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思乡之情愈趋浓烈。他们也急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为了推动国内对家谱利用,发掘这一祖国文化宝藏,改变中国家谱的内轻外重状况,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的足迹,我们还会走向明天。继承这部历史,弘扬这部历史,我们的民族因此生生不息。 我们纪念家族的祖先,因为我们的身体中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智慧、仁爱和忠孝是烈祖烈宗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纪念我们的祖先,是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他们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这也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源泉所在。 人类社会由原始群居,形成氏族部落,而组成国家,至今有五千余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绝非一个单一之民族,均系几个或至几十个民族之组而成。而每个民族又是若干个氏族、家族、家庭之集合体。相反,绝没有脱离氏族、家族、家庭的空洞之国家存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家庭又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恰恰是这个小地方,最能显现一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尤此说明,每一个家庭良好与否,关系到民族之兴旺发展,关系到国家之强盛繁荣。 吴姓谱书之立,主要以研究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的家族发展史。家庭史又是研究孝道美德和饮水思源的品质,谦让和开拓的精神。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足迹,我们继续走向明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