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文家族六代显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045
颗粒名称: 1.吴文家族六代显宦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26—27
摘要: 作为天下吴姓正宗的延陵吴氏两大主系之一的季札第4子吴子玉宗,于唐宋之际开始崛起。据公元1012年吴子玉的后裔有一部分自吴国灭亡后,一直坚守家园,世代居住延陵,人称延陵吴氏。延陵吴氏传54代,出了吴鼒谱称吴鼒处山林,隐居不仕,但他却对吴姓宗族历史感兴趣,首次编成《丹阳吴氏家谱》20余卷。至此延陵之名开始再度为世人所知。
关键词: 吴姓 吴文家族 六代显宦

内容

作为天下吴姓正宗的延陵吴氏两大主系之一的季札第4子吴子玉宗,于唐宋之际开始崛起。据公元1012年吴子玉的后裔有一部分自吴国灭亡后,一直坚守家园,世代居住延陵,人称延陵吴氏。延陵吴氏传54代,出了吴鼒谱称吴鼒处山林,隐居不仕,但他却对吴姓宗族历史感兴趣,首次编成《丹阳吴氏家谱》20余卷。至此延陵之名开始再度为世人所知。
  吴鼒儿子吴文,字文正,仕南唐主李升官任太子中允。延陵吴氏自吴文开始,六代显宦,勋名灿然,赫赫如日中天。吴文生子吴淑,字正义,是南唐至宋初最著名的一代大学者、大文人。早在南唐时,吴淑便以超常的才华被时人所器重,官任校书郎直内史。宋平江南后,授大理评事、起居舍人等重要职务,预修北宋三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又注《事类赋》一书流传于世。
  吴淑生3子:吴安节、吴让夷、吴遵路,个个都是进士出身,不但地位显赫,人丁兴旺发达。其中3子吴遵路、字安道,历任殿中丞秘阁校理、工部郎中、陕西都转运使等重要职,封为荣禄大夫、柱国少保、龙图大学士,入《宋史•循史传》。吴遵路后又封为“延陵侯”,延陵吴氏之名,更加荣显。吴遵路生3子,也都身居要职。长子吴璞,官至比部员外郎。次子吴瑛,官任虞部员外郎,通判池、黄二州,知郴州。但他不乐仕叙,年仅46岁,便辞职回家,种花酿酒,消遥自乐。三子吴琚,官任中书舍人。他还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曾题字甘露寺“天下第一江山”,至今碑刻仍在。吴遵路3子又分3支。
  次子吴瑛一支,传儿子吴中起,进士出身。吴中起生两子:长子吴交如、次子吴斑如。吴交如中宋高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进士,官任刑部郎中、大理寺卿等职。延陵吴氏自吴文至吴交如,六代显宦;自吴遵路至吴交如,祖孙代都是进士,宗族繁荣兴旺至此臻于极盛。

知识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思乡之情愈趋浓烈。他们也急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为了推动国内对家谱利用,发掘这一祖国文化宝藏,改变中国家谱的内轻外重状况,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的足迹,我们还会走向明天。继承这部历史,弘扬这部历史,我们的民族因此生生不息。 我们纪念家族的祖先,因为我们的身体中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智慧、仁爱和忠孝是烈祖烈宗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纪念我们的祖先,是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他们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这也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源泉所在。 人类社会由原始群居,形成氏族部落,而组成国家,至今有五千余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绝非一个单一之民族,均系几个或至几十个民族之组而成。而每个民族又是若干个氏族、家族、家庭之集合体。相反,绝没有脱离氏族、家族、家庭的空洞之国家存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家庭又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恰恰是这个小地方,最能显现一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尤此说明,每一个家庭良好与否,关系到民族之兴旺发展,关系到国家之强盛繁荣。 吴姓谱书之立,主要以研究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的家族发展史。家庭史又是研究孝道美德和饮水思源的品质,谦让和开拓的精神。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足迹,我们继续走向明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