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司马吴汉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035
颗粒名称: 2.大司马吴汉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3—14
摘要: 吴汉,字子颜,东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莽末年,父亲吴章被王莽杀害,吴汉逃难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穷困潦倒,初以贩马谋生。但在险恶的生存环境,掩盖不住英雄的本色,吴汉贩马每到一地,总喜欢结交地方豪杰,因而深受人们的赏识。更始政权时,被任命为安乐县(今北京义顺县)令。刘秀起兵后,吴汉幕名率兵投奔,被封偏将军。邯郸战役中,吴汉建立奇功,又加封建策侯。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刘秀任命立下汗马功劳的吴汉为司马,改封舞阳侯(舞阳侯国在今河南舞阳县)。吴汉生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其后代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胜嗣被封为第二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吴姓族谱,是吴姓族史上的一个盛举。
关键词: 族谱 吴姓 吴汉

内容

吴千秋官衰嗣旺。长沙王吴芮的第六代孙便侯吴千秋被免除封爵后,被迫从湖南迁居蒲板(今山西永济县西蒲州)。其后代子孙人丁兴旺。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于宛。吴章生育四子:长子吴尉,次子吴汉,三子吴翕,四子吴演。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吴汉,字子颜,东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莽末年,父亲吴章被王莽杀害,吴汉逃难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穷困潦倒,初以贩马谋生。但在险恶的生存环境,掩盖不住英雄的本色,吴汉贩马每到一地,总喜欢结交地方豪杰,因而深受人们的赏识。更始政权时,被任命为安乐县(今北京义顺县)令。刘秀起兵后,吴汉幕名率兵投奔,被封偏将军。邯郸战役中,吴汉建立奇功,又加封建策侯。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刘秀任命立下汗马功劳的吴汉为司马,改封舞阳侯(舞阳侯国在今河南舞阳县)。第二年,又改封为广平侯(在今河北省鸡泽县),收食广平(鸡泽),斥漳(今河北曲周县),曲周(今曲周)、广年(今河北永年)四个县的租税。吴汉为人质朴纯厚少文,但却勇猛机智。刘秀曾说:“吴公差强人意,威重勇猛如一敌国”。吴汉为人又极忠孝,带兵过宛时,上奏回家扫墓,以尽孝心。公元44年5月,吴汉去世,享年88岁,葬于枣阳(今湖北枣阳县),诏赐谥号“忠侯”,因此史书称为“广平忠侯”。下葬时,光武帝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送葬,葬礼规格之髙与大将军霍光相同,可谓皇恩浩荡,荣宠至极。
  吴汉生两个儿子:长子吴成、次子吴国,都封侯。其后代吴胜(族谱作吴如胜),吴胜嗣被封为第二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吴姓族谱,是吴姓族史上的一个盛举。

知识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思乡之情愈趋浓烈。他们也急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为了推动国内对家谱利用,发掘这一祖国文化宝藏,改变中国家谱的内轻外重状况,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的足迹,我们还会走向明天。继承这部历史,弘扬这部历史,我们的民族因此生生不息。 我们纪念家族的祖先,因为我们的身体中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智慧、仁爱和忠孝是烈祖烈宗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纪念我们的祖先,是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他们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这也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源泉所在。 人类社会由原始群居,形成氏族部落,而组成国家,至今有五千余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绝非一个单一之民族,均系几个或至几十个民族之组而成。而每个民族又是若干个氏族、家族、家庭之集合体。相反,绝没有脱离氏族、家族、家庭的空洞之国家存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家庭又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恰恰是这个小地方,最能显现一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尤此说明,每一个家庭良好与否,关系到民族之兴旺发展,关系到国家之强盛繁荣。 吴姓谱书之立,主要以研究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的家族发展史。家庭史又是研究孝道美德和饮水思源的品质,谦让和开拓的精神。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足迹,我们继续走向明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