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伯、仲雍奔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3029
颗粒名称: 1.太伯、仲雍奔吴
分类号: K225
页数: 2
页码: 6—7
摘要: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欢种麻,于是大家各采一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一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了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吴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名“至德寺”,老百姓亲切地叫它“让王庙”。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这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农历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
关键词: 族谱 吴姓 吴国

内容

传说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小儿子季历娶了一位挚任族的好姑娘叫太任。当她怀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十分注重胎教。后来果然生下了一个神童,取名叫昌。姬昌一生下来就聪明异常,而且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颇有伟人气质,王者风度。因此,周太王古公亶父对姬昌这个孙子另眼相看,宠爱有加,有意要将周家的天下传给他。太王曾传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但按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姬昌的父亲季历排行最小,无资格承嗣王位,这样姬昌也就没有继承周家天下的机会。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氏族的规范,又为自己不能依心意传位而十分苦恼,终日双目紧锁,郁郁寡欢,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二子仲雍为了顺从父亲要立少子季历以便传位圣孙之意,结伴出亡,逃到与周族邻近的游牧狩猎民族荆蛮句吴那里。太伯、仲雍的出逃,据传是当古公病的时候,他俩托辞到衡山为父亲采药而一去不复返的。这样,季历才被改立太子。太伯、仲雍逃到那里后,成为当地吴族的酋长,建立起氏族国家,号称 “句吴”。
  不久,古公亶父病逝。为了照顾氏族的传统,他留下临终遗嘱,要季历位于太伯。太伯、仲雍回国奔丧,极尽孝义之道。这时,季历依照父亲遗命要将王位让给太伯,太伯坚辞不受。季历不依。太伯多让不成,只好带着弟弟仲雍再次回荆蛮吴部落中。这一次为表示决无反顾之心,太伯、仲雍带着族人远走高飞,举族南迁。他们从陕西西部的西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辗转迁徙,最后一直到达长江入海处的江苏无锡地带。太伯、仲雍易服毁容,完全改变吴人文身断发的心惯。在以礼义文明自诩的周人看来,只有遭刑罚的人才断发文身。几次让天下的这一举动,它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中国人。圣人孔子读到这一段动人的历史时,感动极至,拍案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在孔子看来,太伯的品德已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词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太伯在中国东南长江三角洲地区(既三吴中的东吴之地)重建国家,国号依旧叫“句吴”,并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后,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站稳了脚根。
  太伯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一一梅里平墟。今天,无锡县东三十里的鸿山(也叫东皇山、梅里山)仍有这位开拓者的墓庐(即“泰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此墓建于1818年,高大雄伟,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幅对联,歌颂了太伯最大功德,其文是: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欢种麻,于是大家各采一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一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了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吴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名“至德寺”,老百姓亲切地叫它“让王庙”。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这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农历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

知识出处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重庆市万州区吴姓谱》

家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思乡之情愈趋浓烈。他们也急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为了推动国内对家谱利用,发掘这一祖国文化宝藏,改变中国家谱的内轻外重状况,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的足迹,我们还会走向明天。继承这部历史,弘扬这部历史,我们的民族因此生生不息。 我们纪念家族的祖先,因为我们的身体中流淌着他们的血液,智慧、仁爱和忠孝是烈祖烈宗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纪念我们的祖先,是因为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他们创造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这也是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源泉所在。 人类社会由原始群居,形成氏族部落,而组成国家,至今有五千余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绝非一个单一之民族,均系几个或至几十个民族之组而成。而每个民族又是若干个氏族、家族、家庭之集合体。相反,绝没有脱离氏族、家族、家庭的空洞之国家存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家庭又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恰恰是这个小地方,最能显现一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道德。尤此说明,每一个家庭良好与否,关系到民族之兴旺发展,关系到国家之强盛繁荣。 吴姓谱书之立,主要以研究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的家族发展史。家庭史又是研究孝道美德和饮水思源的品质,谦让和开拓的精神。我们的祖先从历史走来,所以有我们的今天,踏着祖先足迹,我们继续走向明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