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實中我怎樣批判了自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解放一年》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12927
颗粒名称: 在事實中我怎樣批判了自己
分类号: A122
页数: 3
页码: 254—255
摘要: 过着舒适而和平的日子。当时反动政府为了将我们这些孩子造成统治人民的工具,不惜花费,不择手段,用华衣丰食来纵容我们,蒙蔽我们。
关键词: 批判 思想解放

内容

八年前,我十二歲的時候,考進了空軍幼年學校。那時,廣大中國人民正與日本帝國主義作着殊死鬭爭,但我却安然的在川西邊緣上——灌縣——過着舒適而和平的日子。當時反動政府爲了將我們這些孩子造成統治人民的工具,不惜花費,不擇手段,用華衣豐食來縱容我們,蒙蔽我們。使我們辨不淸是非,脫離群眾,養成「自高自大」「自以爲是」及「英雄包打天下」等狂妄思想。
  解放後,我跟着一股參軍熱潮考進了軍大。雖然踏入了革命陣營,我的思想,感情,仍是以前那一套。以爲「別人勞動我不勞動,別人守規矩我不守規矩」才是英雄本色。所以同學們很起勁的披草,舗路,抬米,担煤時,我却站在旁邊,譏笑他們是『傻瓜』是『來豬』。他們向我解釋,跟我提意見,我不但不理,還要說上幾句俏皮話,生活就是這樣吊而浪當,漫無紀律。
  學習社會發展史,我頭一次聽到了「勞動創造世界」及「階級闘爭」等名詞。但是我不相信勞動人民會有創造歴史的才幹,更不相信社會上眞有人吃人的剝削現象。「白毛女」「九件衣」的相繼演出,我看到了地主階級血淋淋的吃人事跡,我激動的哭起來,然而我的哭只是由於單純的同情,却沒有進一步去挖掘他們苦難的根源。四月初我由學校調到川東行署農林廳,接着就分派下鄕担任動員春耕工作,當畤覺得和那些旣不講究衛生,說話又啰嗦的莊稼漢打交道,的確有失身份。儘管口頭上也學會了叫啥「爲人民服務」,可是思想上却處處還有小資産階級的脫離羣衆的臭架子。
  到了鄕下,田裏土裏様様外行。但是我一向鄙視的農民郤能說上一大套生產的知識,比方陽光有向背之分,
  地勢要分山地溝坡,土質要分沙土黄泥囉,那些地可以種高梁,那些地不能種棉花,種豆子坑要刨多深,挖土鋤頭要舉多高,那一種田需要多施肥,那一種田又不宜多用……等等。我發覺他們蘊藏着無窮的智慧,他們說的無一不是學問。我開始體會到毛主席所說的,我們知識份子「一不會耕田,二不會做工,三不會打仗,四不會辦事」
  ,的確是實話,我的臭架子吃不開了。
  六月間我到巴縣第八區工作。這裏是巴•綦•南三縣交界地帶,過去川黔邊境股匪的不時騒擾,地主惡霸的勤索壓榨,使人民過着極端窮困的生活。看見他們吃樹筋吃雜粮,我心裏說不出的難過。
  
  七月中旬,由於工作上的需要,我被調到長梁公路工程處。與工人同志們熟悉了,從他們口裏,也聽到了他們以往牛馬不如的生活的敍述。這目睹的,這耳聽的残酷的事實敎育了我,使我懂得了統治階級如何剝削着人民,使我了解了自已過去優裕的是如何建築在人民的痛苦之上。
  我不斷的作着自我闘爭,决心要將思想上的渣滓澈底淸洗乾淨。十幾年來,我湖里糊塗的混着日子,今天,在共產黨理論與實踐聯系的正確領導下,我進行了自我改造,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我的個人英雄主義粉碎了,小圈子感情摧毀,也願意接受批評和批評別人了,工作有了目標,生活更有意義,我像一個新人似的充滿了希望和信心。這種轉變主要是由於自己親身經歷,耳濡目染,逐漸在一點一滴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新敎育的成果。
  我的轉變組織上感到滿意了,同志們也高興起來,和我一起參加過工作的一位老幹部給我的信裏這樣寫着:
  「當靑年人認淸了眞理以後是最熱情最勇敢的」,我看过信後給了我極大的鼓舞,爲慶幸自己的進步而高興,但是我還要繼續求進步,不能自滿。飲水思源,我更應該感謝偉大的共產黨,他將我的思想從舊敎育的枷鎖裏解放出來,並引導着我加入了廣大羣衆的洪流。我願意以加里寧的話:「要想把理想和希望變成事實必須刻苦學習,努为工作。不谕是學習或工作,都顧該以現實主義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作爲感謝共產黨的實際行動,更好的作一個人民的勤務員。最後我歡唱:
  「千萬青年跟着毛澤東,
  永遠向勝利!永遠向光明!」

知识出处

解放一年

《解放一年》

“解放一年”中主要描写了保卫胜利花朵、永远是战斗队、劳动人民力胜天、好日子开始了、母亲和儿女们一起前进、我怎样认识了为人民服务、两面红旗以这些主题记录解放一年成就的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趙國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