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初生兒身體上的特點和處理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怎樣帶娃娃》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8372
颗粒名称: 第一節 初生兒身體上的特點和處理方法
分类号: R722.1
页数: 12
页码: 1—12
摘要: 初生兒身體上的特點和處理方法需注意事项工十二點。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特点

内容

小娃娃沒有生出來以前,在母親肚子裏發育生長的時期叫做胎兒。一生下來到臍帶脫落爲止(大約兩個星期左右),這一時期叫做初生兒。由臍帶脫落到兩歲這一時期叫做嬰兒。胎兒出生轉變爲初生兒的時候,他身體裏一切生理的解剖情形,都要起很大的變化:(一)胎兒的營養完全依賴胎盤;初生兒則立卽改爲母乳,用口腔吸吮。(二)胎兒的肺的血量極少;初生兒則立卽使用肺的小循環。(三)先天的免疫力逐漸消失;後天的免疫力還得逐漸產生。所以在這個時期裏,初生兒最容易感染各種疾病,如不很好看護,便會出危險,做母親的應該特別注意,以便度過這個危險時期。普通主要注意的事項有下列幾種。
   一臍帶
   胎兒生出來立刻使他側卧,或握脚倒提,快些用紗布纏在小指上把他口腔裏的粘液擦乾淨,免得當他第一聲哭叫的時候,把口腔裏的粘液隨空氣吸進氣管裏去,有發生肺炎病的危險。這一步做完以後,就要做斷臍帶的工作。胎兒剛生出來的時候,臍帶的血管是跳動的,經過五分鐘到十分鐘後就會停止跳動,此時可用手摸一摸,就知道跳動是否已經停止。如果已經停止,就先用脫脂棉花(西藥房賣)蘸酒精把要結紮的一段臍帶擦一擦,然後用已經消過毒的絲線或普通棉線緊緊紮好。結紮要有兩道,第一道在距離臍根約一市寸的地方,第二道在距離第一道一寸半或二寸的地方。然後在兩道紮線中間用消毒剪刀剪斷。剪斷以後,再用手把連在小娃娃的一段臍帶擠一擠(當然接生人的手,事先要洗乾浄的),看看有血液出來沒有,如果有繼續不斷的血液擠出來,那就是結紮的不緊,還需要另行結紮;如果沒有血液擠出來,就可用事先預備好的碘酒擦在剪斷臍帶的頭上(沒有碘酒用酒精也可)。然後用消毒紗布包好,再用寬二、三市寸,長約三市尺的繃帶(布條)纏繞在小娃娃的腰部以固定。
   消毒工作像醫院裏所作的,固然最合要求,但是普通的家庭裏很難辦到。在家庭裏可用較爲簡單的消毒方法。消毒方法很多,以煑沸法爲最好。一般的微生物(或叫作細菌)在開水裏經過二十分鐘的煑沸,可以完全死掉。有的東西可以直接放在水裏煑,煑過後就可使用(像剪刀、紮臍帶的線等)。但是有些東西放在水裏煑是不適合的,像棉花紗布等,可用下面的方法消毒:
   把要消毒的東西,裝在乾燥不透氣和水的鐵筒裏,把蓋子蓋好,把鐵筒放在鉄鍋裏,鍋裏加水,再蓋好鍋蓋,然後把鍋裏的水燒開一小時,將鍋裏的鉄筒拿出,暫時不要打開鉄筒的蓋子,以免灰塵飛入,臨用的時候才可以打開蓋子,用消毒過的手取出使用。
   臍帶包好了以後,經過一兩個鐘頭要把小娃娃的包被打開看一看,包肚臍的繃帶紗布是否被血液打溼了,如果是被血液打溼了,就是臍帶結紮的不緊,小娃娃身體裏的血液從臍帶裏慢慢的向外流出來了,流多了小娃娃的身體受損失太大,就有生命的危險。有時候小娃娃會因臍帶出血哭的很厲害。
   以後每夫都要檢查臍帶情形。臍帶的四周是不是發紅了,肚臍根部化膿了沒有,有臭的氣味沒有,臍帶是不是乾燥的。假如臍帶是乾燥的,漸漸的堅硬,也沒有什麽氣味,不要用手摸它,也用不着換紗布(紗布如果沒有打溼),照舊包好。若是臍帶不是乾燥的,有要化膿的樣子,有臭味發出,肚臍的周圍也發紅了,這就是弄髒了的現象,要壞事,須快到醫院去醫治,不然小娃娃有生命的危險。
   每天每次換尿布的時候,要注意臍帶的包布是否尿溼了,如果尿溼了,就要更換。 臍帶脫落的時間,有的小娃娃比較的早,在四、五天以後就脫落了,也有的到十四五天才脫落的,普通小娃娃大約在一個星期左右脫落。臍帶脫落以後,還是要注意肚臍是否乾燥,出血不出血。如果發現肚臍孔裏是溼的,有一點臭味,有時候也出一點血,可用脫脂棉花(或叫藥棉花)蘸點酒精把肚臍孔擦一擦,然後用已消過毒的紗布蓋在肚臍上面,再用繃帶纏好。像這樣每天要作一次或二次,經過兩三天以後,不見效果,就要到醫院裏請教醫生。
   臍帶脫落以後,肚臍孔雖然是乾浄的,可是纏肚子的繃帶還是要繼續纏好。纏到三、四個星期,到滿月的時候才可除掉。因爲小娃娃的肚臍會因啼哭、咳嗽、嘔吐的用力,使它凸到外面來,有時突出很長的一段,可到一寸長,不但不好看,有時會發生重病。
   二體溫
   一般初生兒的體温較低,體重不够五磅的,不足月的嬰兒更低。因此我們應該注意保温,尤其是在冬天,更應該注意,以免初生兒或嬰兒因體温不够而死去。保温的辦法除了穿棉衣蓋棉被之外,還要放置熱水袋(注意熱水袋不可太熱,袋外需加套,放在棉衣外面)。農村中有這樣的舊習慣,無論是夏天冬天初生兒都非要等三天後才穿衣服,有無數的初生兒死後父母還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其實主要的就是因爲體温不够的原故,因此我們要注意保護初生兒體温的正常。
   三皮膚
   初生兒的皮膚是非常嬌嫩的,一不注意就會糜爛破皮,特別是腋窩下和兩腿皺襞處。要避免這一點就要把下面的幾件事做到:
   (一)洗澡每天洗澡一次,如果冬天屋子裏的温度不够,又不可能天天燒火盆,那就隔一天洗一次。洗的時候要有火盆在旁邊,免得小娃娃受了涼。若是隔一天洗一次都辦不到,就用一盆温熱的水用毛巾浸溼後,塗一點洗臉肥皂給小娃娃擦澡。但是屁股要天天洗。無論洗澡擦澡動作都要快,屋子裏的人不要行動,因爲皮膚被水洗溼以後,稍微有一點風就感到特別寒冷,容易使小娃娃受涼。洗澡用的肥皂,最好用洗臉肥皂,因爲刺激性較小,洗衣服肥皂是不相宜的。如果經濟力量辦不到,洗衣服的肥皂也可以少用一點,或者什麽肥皂都不用。洗完澡以後,用軟毛巾把皮膚擦乾,在兩腿皺襞處和兩腋窩下跟頸子周圍撒撲粉。如果發現有糜爛的地方,就不要撒撲粉,要擦油膏,如果自己弄不好,又不知擦什麽油膏好,那就要到醫院去診治一下。比較肥胖的小娃娃更容易有這種毛病。
   (二)尿布尿布要常換,尿布的質料要柔軟。換下來的尿布,無論溼了多少,一定要洗過再用。有許多母親圖方便,溼尿布不洗,晒乾或烘乾以後再用,因而尿布上的廢物不能去掉,尿布弄的很硬,很容易把小娃娃的屁股磨破。
   (三)衣服衣服要寛大,質料要柔軟。每天更換一次以保持淸潔,免得被汗或汚跡弄硬了衣服擦破嬰兒的皮膚。
   四耳朵
   才生下的初生兒,耳朵是聽不到聲音的,經過幾天之後才能聽到,幾個星期之後,聽覺就很靈敏了,這時要注意不要在小娃娃跟前發出強大的響動和大聲喊叫,以免小娃娃受驚。
   給小娃娃洗臉的時候,不要把水弄到耳朵裏去,如果不小心流了進去,就應當想法子把水吸出來。最好用脫脂棉花在水裏浸溼後,再用手指擠乾,做成細長的棉條,放進耳朵裏,很容易把水吸出來。如果不把水弄出來,會使耳內發炎,厲害了就能損壞耳鼓,一輩子聽不見一點聲音,若是兩個耳朵都在小時候弄壞了,就成了聾子。因爲聾的早不會學說話,同時也就成了啞子。
   五眼睛
   剛生下來的小娃娃眼睛是不常睜開的,哭的時候也沒有眼淚,偶而睜開眼睛,母親心中非常高興,隨着高興又帶來了一點驚恐,看見在黑眼珠旁邊的白眼珠上有一塊血,有的時候是一隻眼睛上有,也有的兩隻眼睛上都有。這可不必担心,過幾天就會退下去的。這是因爲在生產的時候受了壓力,細小血管受傷所出的一點血,以後就會慢慢的消散,完全可以退掉,絕對沒有什麽危險。所危險的是在產後一兩天小娃娃的眼睛發現紅腫,有液體流出,那就要馬上到醫院去醫治。因爲有一種最厲害的病菌,傳染到眼睛上去,眼睛就會紅腫,先流液體,漸漸由液體變成膿,如不及早醫治,會使小娃娃終身失明。如果發現小娃娃一隻眼睛有了病,小娃娃睡覺的方向就要睡向病眼那一邊,就是說左眼有病睡向左側,右眼有病睡向右側,以免一個眼睛有病傳染到另一眼睛。用的手帕不要用擦過病眼的去擦好眼。 六口腔
   初生兒的嘴裏,牙牀附近,正常是黃白色的,加上小娃娃不能漱口,所以在舌的上面和口腔四周圍有乳汁的沉澱附着,這不一定就是病,有的老婆婆硬說是有病,用香火頭亂燒一陣,或用手胡搞,結果越搞越厲害。是不是病應當請醫生檢查,如果是病,醫生會吿訴你怎樣處理。
   七胎便
   胎兒生下來不久,開始排出黑綠色粘性的膿稠大便,沒有臭味,醫名叫做胎便或胎糞。開始吃奶以後,就漸漸變爲黃色,裏面混有白色小塊,每天二、三次。產後四、五天,胎便就可以排完了。此後如果小娃娃的大便是黑色的或紅色的,那就證明大便裏有血液,是病態的,快請醫生診治。
   八初生兒頭產瘤和頭血腫
   在胎兒剛生下來就可以看見在頭頂部有凸出的一塊那就是頭產瘤,特別是初產婦所生的孩子有頭產瘤的居多。經產婦因爲生產的時間較快,往往沒有瘤樣物出現。這種瘤樣物發生的原因,是因爲生產的時候,頭部受到的壓力較大,裏面的血管破裂出血所成。至於這兩種瘤子的分別,就是由於出現的地方不同而已。接生婆或母親往往用手揉這塊瘤腫物,意思要使它快快的消散,這是不對的。用手去揉不但沒有好處,有時還要壞事,最好不動它,它會慢慢的縮小,幾天以後卽可消失的。頭血腫要注意一點,當胎兒生下來的時候,因爲這種瘤樣物太小,不容易看出來。等到第二天或第三天,就漸漸腫大,它的邊緣决不越過一個顱頂骨的骨縫。用手可以觸知,柔軟有波動感。它漸漸腫大,每於數週以後才可消失。也有時會化膿發熱,這對於小娃娃的生命是有危險的,所以要注意,一發覺有點不好,就請醫生診治。
   九初生兒的乳房
   初生兒不論男女,也不論營養好不好,在產生出第三、四天,常常有乳腺腫脹的情形。一般是輕微的,經過三、四天就會消退。不過有的也會腫的很厲害,腫到胡桃那樣大,疼痛,可以擠出奶樣的液體,要經過兩三個星期才可以好轉,但也有延遲很久的,或者有化膿的。在初起時可用紗布塗硼酸軟膏敷在乳頭上,如果不見效,就到醫院去請教醫生。
   十初生兒什麽時候開奶
   一般在家裏生孩子的母親們,怕才生下的小娃娃肚子餓,聽見他哭,趕快請東鄰西舍三姑二姨來開奶。小娃娃生出來以後,時時要哭,哭不是餓了才哭,哭是運動,是有好處的。在生產的時候,如果兒頭很久都生不出來,等到生出來以後,小娃娃雖然是活的,可是不能動也不能哭,輕的皮膚呈靑紫色,重的就呈白色,很有生命危險。當你發現小娃娃生下不馬上就哭,趕快在他庇股上或脚底板上打幾下,如果輕度的,就可卽時哭起來,很快的皮膚的顏色變爲紅色,四肢也動作起來,成了一個活潑的小娃娃。這可證明初生兒要哭才好。
   第一次喂奶,普通在產後六至八時開始。在開始喂奶的時候,母親的乳房有少許乳汁叫作初乳,因爲小娃娃在產後前兩三天大多數是不想吃的,所以也就够了。在喂奶以前,先把乳房用温水和肥皂洗乾浄,然後用百分之三的硼酸水或白開水冲洗一下,就可以給孩子吃了。我們中國大多數地方的習慣,初乳不給小娃娃吃,怕吃了以後瀉肚,這是根本錯誤的,正因爲有瀉肚的作用,才適合初生兒的需要。初乳可以排胎便,這是自然的生理現象。如果母親自己的奶實在太少,可以加喂一點糖開水,喂的時候要一滴一滴的喂。
   十一初生兒的睡眠
   初生兒除了肚子餓了才醒以外,其餘的時間都是在睡覺。當着睡覺的時候,小娃娃的面孔表現出各種不安的情形:眼睛閉着,眼珠在裏面亂動;有的時候睜開眼睛,向上下或左右看一陣又閉上;呼吸快慢不定;有的時候連着吸幾次氣,又有的時候停了一會不呼吸了。有些母親看見小娃娃有這種情形,嚇了一跳,以爲孩子生了病。其實這是初生兒的正常現象。
   十二囟門
   初生兒在頭頂前部和後部,用手摸一摸,就覺得這兩個地方沒有骨頭,眼睛也可以看得出這兩個地方的頭皮在跳動,特別是前部的最淸楚,這些跳動的地方叫作囟門。在前部的比較大一些,叫作大囟門,後面的小一些,叫作小囟門。小囟門大約在小娃娃兩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長攏了,大囟門較遲。這塊地方必須小心保護,不要碰他,也不要受涼。母親睡在床上喂奶的時候,母親的鼻子出氣,正對着小娃娃的頭頂,最容易吹到這個地方,在冬天容易使小娃娃受涼,不可不注意。大囟門約在小娃娃一週歲時才能長攏,最晚是一歲半可以長攏。如果一歲半的小娃娃這塊地方還沒有長攏的話,那就是有病,快去請醫生看。

知识出处

怎樣帶娃娃

《怎樣帶娃娃》

出版者:重慶市人民出版社

《怎樣帶娃娃》這本小册子,是爲了配合婦幼衞生工作而編寫的,初稿曾於一九五一年六月由西南衞生書報出版社刊印過。這本書的編寫目的和內容,主要是用通俗的文字,詳細地說明了幼兒的起居、飲食、生活習慣和容易感染的疾病及其預防法和治療法,藉以提高我們帶娃娃的衞生常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