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壩村怎樣在原有換工形式的基礎上發展互助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新聞彙編一月號》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7954
颗粒名称: 中壩村怎樣在原有換工形式的基礎上發展互助組
分类号: F321.2
页数: 2
页码: 七三—七四
摘要: “中坝村怎样在原有换工形式的基础上发展互助组”中主要描写了四川省温江县中坝村自去年二月成立第一个互助粗后,到现在已先后成立十一个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已达到全村所有劳动力的百分之七十一。由于中共温江县委员会重视在民间原有换工形式的基础上发展互助组,因此中坝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发展得稳而且快等内容。
关键词: 互助合作 中坝村

内容

四川省溫江縣中壩村自去年二月成立第一個互助粗後,到現在已先後成立十一個互助組,組織起來的勞動力已達到全村所有勞動力的百分之七十一。由於中共溫江縣委員會重視在民間原有換工形式的基礎上發展互助組,因此中壩村的互助合作運動發展得穩而且快。
   中壩村原有的換工形式叫“窩子班”,它是當地農民在幾家鄰居或親戚的範圍內,根據一定的社會經濟關係和生產要求聚集起來,並無一定組織,也無班長,但是有“散夥不垮架”和每季農忙互助的固定性。這種換工形式的缺點是:以幾戶有耕牛和農具完備的農民形成核心,對缺乏農具耕牛的貧雇農民進行不等價的換工;人工方面是“工換工”,“個抵個”,不分技術高低、勞力强𢐅、耕作快慢,因而勞動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半勞動力和婦女受到限制,很少參加勞動,在栽秧、撻穀等緊張農事活動中,往往要請外村農民來幫工。
   去年年初,中共溫江縣委員會根據中壩村農民的要求,確定了在原有換工形式的基礎上領導發展互助組的方針,但是一開始却碰到了中壩村幹部思想上的阻礙:有的幹部認爲“窩子班”是舊東西,要把它拋棄,“另起爐灶”組織互助粗;有的幹部認爲“窩子班”就是互助組,不需要去組織領導了。中共溫江縣委員會指出:前一種思想將違反群衆自願原則,破壞群衆習慣,導致强迫命令和形式主義的偏向;後一種思想將使黨對互助合作運動放鬆領導,不能更好地引導農民走組織起來的道路。中壩村幹部在端正了對原有換工形式的不正確認識後,就積極發動農民在原有換工形式的基礎上組織起來。經過大力宣傳,一部分農民很快就接受了把“窩子班”發展爲互助組。秋收過後,中壩村召開“互助組和窩子班的對比”座談會,大家更加明確了互助組比窩子班確實好得多。現在,全村十五個“窩子班”都提髙或合併成了十一個互助組。
   中壩村從原有換工形式“窩子班”發展爲互助粗的經驗證明:培養互助組的骨幹分子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首先是培養領導骨幹,使他們對互助合作運動的政策和發展方向有較深刻的了解,以便能够合理地處理組內的問題。其次是培養積極分子。這樣,就保證了自願、互利、民主三大原則的貫徹。
   針對過去“窩子班”中不等價換工的不合理現𧰼,在互助組內必須啓發組員建立簡單的按勞評分制度。開始時,工作幹部給徐尙文互助組制訂了一張過繁的“評工記分表”,組員們嫌太麻煩,沒有採用;但勞動力較强的張宗樹、葛道成,因爲不評工記分,幹活不起勁。這時,工作幹部便引導該組按勞動力强𢐅、勞動效率高低來評工記分,邊評邊講,大多數組員都覺得對;少數組員仍表示:“從前都是個抵個、工抵工,而且大家都是親戚鄰居,用不着那樣過細分個髙低。”經工作幹部以該村“窩子班”的活路做得慢,互助組的活路做得快的事實,說明評工記分能發揮勞動積極性,搞好生產,終於使全組一致接受了評工記分。在向農民進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敎育後,各互助組都發動婦女參加勞動,對生產有很好的作用。
   由於過去“窩子班”長期限於親戚鄰居的情面,缺乏實事求是、講求民主的習慣。因此,在提高爲互助組後,發揚民主、健全粗織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幹部領導各互助粗訂立了互助組的公約,公約中規定了定期召開檢討會、總結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提倡實事求是和大公無私。這樣就保證了組內組織生活的健全與民主作風的樹立。

知识出处

西南新聞彙編一月號

《西南新聞彙編一月號》

“西南新闻汇编一月号”中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工业·工运、建设新西藏、农业·农运、财经工作、文教卫生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朝
责任者
治安
责任者
德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溫江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