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祖國地下富源的人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新聞彙編一月號》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7906
颗粒名称: 勘探祖國地下富源的人們
分类号: P624
页数: 3
页码: 二三—二五
摘要: “勘探祖国地下富源的人们”中主要描写了西南地区艰苦的地质勘探工作就开始了。在冰封雪冻的康藏高原上,在云贵高原的丛山峻岭间,在奔腾湍急的大渡河谷,在四川盆地的边沿山区,都留下了地质勘探人员的足迹等内容。
关键词: 地质勘探 技术人员

内容

在山多巖峻的西南地區,人們不難想像曠產的藴藏是多麼豐富;要勘探這些曠產,又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西南地區艱苦的地質勘探工作,兩年前就開始了。去年,在冰封雪凍的康藏高原上,在雲貴髙原的叢山峻嶺間,在奔騰湍急的大渡河谷,在四川盆地的邊沿山區,都留下了地質勘探人員的足跡。去年,全西南區約有二十個地質勘探隊出現在高山深谷,對銅、鐵、錫、煤、石油、石棉等曠產,進行了地質普査、詳查、鑽探、槽探、洞探等工作,絕大部分完成和超額完成了自寄的任務。
   那怕是一簇曠苗、一條曠脉的發現,常常是地質勘探人員化費很大的勞動換來的。爲了追尋川北地區的油苗,地質勘探隊員們在火熱的陽光下走了半個月好幾百里的路程,有的脚也走破了,手也被叢林裡的荊棘刺傷了。當他們終於在某地發現豐富的油苗時,大家都興奮得互相擁抱起來。忘記了一切的疲勞和艱苦。法年秋天,正是山區霤雨的季節,地質人員劉增乾在西康大渡河兩岸的橫斷山脉地區進行石棉勘探,他幾乎每天都冒着雨雪,爬山越嶺,雨水和汗水常常把他全身的衣服濕透。遇到有些根本沒法踏脚的陡崖峭壁,他就用鐵鍬掘土成梯,用手攀着地上的野草、葛藤,一級一級地匍伏而上,就這樣地爬上了四千三百多公尺的陡峯。在那空氣稀薄的髙峯上,他感到手脚麻木,呼吸迫促,但是他想到:不忍受這點困苦,怎能弄淸楚曠脉的走向和分佈情况呢?他鼔起勇氣,繼續爬上峯頂陰森的老林區,艱苦細緻地進行了勘探。經過三個多月努力,他終於把質量、產量都居全國第一的某縣石棉的儲量和分佈情况勘探出來,使國家能够有計劃地進行大量開採。
   爲了詳査一個曠床的藴藏價値,地質勘探人員還要長年累月地住在荒山和草原上。他們的生活幾乎完全和廣大的人們隔絕,可是他們深切知道,他們的工作是和正在從事祖國經濟建設的廣大人民息息相關的。有一個鐵曠勘探隊,兩年來一直住在兩千多公尺高的山崖上用樹皮蓋成的棚屋裡。隊員們每天看到的就是山崖、樹木和一些奇怪的蟲獸,他們唯一的娛樂只有𧰼棋和樸克牌。生活雖然這樣艱苦,但是,爲國家勘探一個巨大的鐵曠寳庫這種光榮感和責任感,鼓舞他們緊張而愉快的工作着。領隊的老工程師熊永先,已經五十歲了,他和年輕人一樣,不管是大雨大霧,都要爬到三千多公尺髙的山崖上勘探地層構造。他還爬進兩百多公尺深的礦洞裡仔細勘探原生曠脉的分佈情况。他在去年秋季害眼膜炎症的十多天中,眼睛又紅又腫,還繼續堅持工作。他常常這樣鼓勵自寄:早一天把鐵曠勘探出來,國家就能早一天開辦幾個鋼鐵工廠。
   正是這些勘探地下富源的人們艱苦辛勤的工作,給祖國大規模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知识出处

西南新聞彙編一月號

《西南新聞彙編一月號》

“西南新闻汇编一月号”中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工业·工运、建设新西藏、农业·农运、财经工作、文教卫生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明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