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中蘇友誼在川陜老根據地人民心裏生了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新聞彙編十一、十二月號》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7798
颗粒名称: 通訊:中蘇友誼在川陜老根據地人民心裏生了根
分类号: K263
页数: 3
页码: 七六—七八
摘要: 四川省达县罗江口乡是川狭老根据地的边沿地带。一九三三年,罗江口乡的农民曾经团结在苏维埃政权周围,分田地,门土豪,展开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关键词: 中苏友谊 川狭老根据地

内容

四川省達縣羅江口鄉是川陜老根據地的邊沿地帶。一九三三年,羅江口鄉的農民曾經團結在蘇維埃政權周圍,分田地,門土豪,展開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三十年來,他們都從未忘記那些驚天動地的日子,也從未忘記蘇聯對中國人民革命門爭的援助。今年十一月七日,羅江口人民舉行了慶祝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大會。當年的鄉蘇維埃主席、六十五歲的張辛熙在會上說:“十月革命後,中國勞動人民找到了自己鬧革命的榜樣,我們和蘇聯人民交了朋友,向蘇聯學習,成立了蘇維埃政權。今天,我們革命勝利了,更應該努力學習蘇聯建設的經驗。”他的話表達了羅江口人民的共同心情。
   羅江口每逢趕集的時候,在擁擠的人群中,很多農民胸前佩着毛主席紀念章,又佩着中蘇友好協會會員證章。這是他們引爲光榮的標誌。毛主席紀念章,是去年十月毛主席派來的革命老根據地訪問團塗給他們的。去年九月完成土地改革後,在全縣的許多鄉中,羅江口鄉第一個成立了中蘇友好協會組織。現在全鄉已有會員五千三百多人,佔全鄉人口的一半。在“中蘇友好月”中,還有二千多人要申請入會,他們都要爭取帶上中蘇友好協會的會員章。這裡的農民有一個共同的想法,他們不僅要當農會會員、武裝隊員、合作社社員,還要爭取當中蘇友好協會會員、靑年團員和共產黨員。他們都想努力學習蘇聯,爲革命多做些工作,把老根據地建設得更美好,使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羅江口鄉的農民對學習蘇聯經驗的好處有着親身的體會。今年春耕抗旱時,第九村農會主席、中蘇友好協會會員何國樸帶頭採用蘇聯先進耕作法,結果創造了一畝山田生產穀子八百畧五斤的新紀錄。全鄉有三分之一的農田,今年因爲農民們學習蘇聯經驗改進耕作法,平均增產了百分之三十。豐收鼓舞了農民學習蘇聯的熱情。
   從“中蘇友好月”開始那天起,羅江口的人們更活躍起來了。場上,街道兩旁,滿是五光十色的標語。茶館門口是宣傳站,宣傳員隨時都在用金錢板、曲藝等形式宣傳中蘇友好和蘇聯的農業生產情况。全鄉四十多塊黑板報分佈在每條山路的要道口上,每塊黑板報都登載着介紹蘇聯的文章。全鄉五十六個廣播小粗的八十九個喇叭筒和七十六個宣傳員分工負責,深入到每個角落宣傳蘇聯先進生產經驗。全鄉九個中蘇友好協會會員小組的組員們,在“中蘇友好月”中每天學習一次,總結從學習蘇聯而得到的豐產的經驗,準備爭取明年更大的豐收。不久前的一天,達縣城裡電影院放映中國農民代表團參觀蘇聯的記錄片,當晚,羅江口就有一百九十多個農民翻山越嶺來囘跑了六十里路進城去看這部影片。
   羅江口鄉“中蘇友好月”活動內容是豐富和多樣的。最使人感動的是紅軍烈士家屬和軍人家屬舉行的囘憶會。參加這個會的有很多英雄人物,其中有老紅區鄉蘇維埃主席張辛熙,二十餘年來堅持地下門爭的老紅軍通訊員李德茂,以及參加過長征的復員榮譽戰士們。在回憶會上發言的人是那樣的興奮和激動,他們回憶着過去英勇門爭的事蹟,一致表示了對蘇聯人民的感激和對美帝國主義的憎恨。張辛熙說:“二十年前我們就知道只有蘇聯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美帝國主義不是個好東西。”六十六歲的老紅軍通訊員李德茂在會上囘憶了美帝國主義幫助國民黨反動派迫害老百姓的事實後,激動地說:“美帝國主義現在不甘心我們過好日子,處心積慮地想破壞我們的美好生活,我們一定要和蘇聯人民以及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團結在一起,堅决地制止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爲。”這回憶會上的聲音,就是羅江口人民力量的源泉。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在這個革命老根據地人民的心裡已經生了根了。
   (新華社成都十一月十日電)

知识出处

西南新聞彙編十一、十二月號

《西南新聞彙編十一、十二月號》

《西南新闻汇编十一、十二月号》主要介绍了全国各城市迎接“中苏友好月”;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已完成迎接“中苏友好月”的准备工作;全国各大城市庆祝十月革命节;“中苏友好月”活动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国各城市“苏联视频展览”开幕;拉萨市展开中苏友好活动;万县市各界人民集会追悼苏联空军烈士等多篇新闻报道。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村
责任者
證章
相关人物
何國樸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蘇友好協會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1933年11月羅江...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