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土產》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6979
颗粒名称: 畜產
分类号: F762.7
页数: 18
页码: 111-128
摘要: 猪鬃是指猪脊背上之剛毛而言,此部份毛,性剛靱而富於彈性,雖與鋼鐵作猛烈摩擦,亦不致折斷,同時對乾燥潮濕之反應極小,耐熱性又强,故爲最適於做各種刷子之材料,特別是機器刷,油漆刷及牙刷等類,更爲猪鬃之主要用途。凡工業發達之國家,對猪鬃之需要均大。
关键词: 西南土产 畜产

内容

猪鬃是指猪脊背上之剛毛而言,此部份毛,性剛靱而富於彈性,雖與鋼鐵作猛烈摩擦,亦不致折斷,同時對乾燥潮濕之反應極小,耐熱性又强,故爲最適於做各種刷子之材料,特別是機器刷,油漆刷及牙刷等類,更爲猪鬃之主要用途。凡工業發達之國家,對猪鬃之需要均大。以猪鬃之產量而言,我國產量爲世界第一,每年外銷約佔國際市場交易總量的80%以上,在爭取外匯上,起了很大作用,國內產量之分佈,西南區卽佔全國總產量之25%,尤以西南區所產之白猪鬃,無論在數量上或品質上均爲全國之冠,茲就西南區猪鬃之歷史材料和現在情形,分爲生鬃熟鬃二部,綜述於後:A、生猪鬃一、品名生猪鬃。
   二、用途:生鬃之最主要用途,係用作洗製熟鬃之原料,其不合乎洗製標準者,可作肥料之用。
   三、生產季節:四季均產,而以冬春季產量最多,品質最好,此時期中,各地普遍宰殺年猪,故產量較他季爲高,同時因氣候寒冷,猪毛生長齊全,有條口,豐滿,色澤光潤之優點。若在夏末秋初則產量甚少,更因天氣炎熱,其毛淺短而色暗,品質低劣。
   四、產地:西南區各地均有出產,其中以四川產量爲最多,產地的分佈情形如下:
  1.川東方面:(1)一等貨產地——巫山、巫溪、奉節、雲陽、開縣、萬縣、城口、萬源、宣漢、綏定、墊江、梁山、忠縣、酆都、石砫、彭水、黔江、酉陽、秀山等地。
   (2)二等貨產地——涪陵、長壽、南川、綦江、巴縣、江津、壁山、永川、大足、銅梁、武勝、潼南、合川、江北等地。
  2.川南方面:(1)一等貨產地——樂山、威遠、榮縣、犍爲、富順、宜賓、瀘縣、敍永、古宋、江安、納谿、合江、南溪、峨嵋、夾江等地。
   (2)二等貨產地——內江、馬邊、需波、屛山、筠連、高縣、琪縣、慶符、長寧等地。
  3.川西方面:(1)一等貨產地——成都、華陽、簡陽、仁壽、資陽、灌縣、汶川、崇慶、新津、雙流、温江、崇寧、江油、北川、平武、松潘、茂縣等地。
   (2)二等貨產地——資中、井硏、新都、金堂、廣漢、德陽、彭縣等地。
   (3)三等貨產地——綿陽、羅江等地。
  4.川北方面:(1)一等貨產地——大竹、渠縣、安岳、樂至、廣安、蒼溪、廣元、劍閣、昭化、南江等地。
   (2)二等貨產地—中江、三台、梓潼、射洪、蓬溪、鄰水、儀隴、南部、西充、閬中、鹽亭等地。
   (3)三等貨產地——遂寧、順慶、岳池、營山、蓬安等地。
  5.貴州方面:貴州多爲山地,產地分散,所產多爲一等貨,以安順、遵義,等處產量較多,其所產之鬃骨身堅硬,花黃較重,光澤欠佳。
  6.雲南方面:產地亦分散,所產亦多爲一等貨,以下關、盤縣、蒙自等處產量較多,所產之鬃骨身堅硬,岔稍長,黃尖多,過去售價低於川鬃,現價則與川鬃相近。
  7.西康方面:(1)一等貨產地——西昌、雅安、昭覺、鹽井等地。
   (2)二等貨產地——越嶲、富林等地。
  8.白鬃產地產量:產地以榮昌、隆昌、富順、自流井、威遠、榮縣、瀘縣、大足、東關鎭爲最多,永川、江津、廣安、岳池等地次之。全西南產量約爲4,500市担左右。
   五、產量:西南各地生鬃產量自1926年至1946年的20年間,產量均相當正常,茲列表說明於後:六、規格:西南習慣,通常將生鬃分爲飛尾、尖子,及原莊三種。
  1.飛尾多爲四吋至六吋之毛,其中略附有三吋幾者。
  2.尖子——多爲三吋至四吋之毛,其中略附有二吋幾者。
  3.原莊一可分爲上、中、下三等,上原莊亦名原套原莊,卽未將長毛剔出者,中原莊內稍有尖子,下原莊,則係在三吋以下之毛。
   七、集散地:
  1.川東——重慶、萬縣。
  2.川南一瀘縣、宜賓。
  3.川西——成都。
  4.川北一南充、三台。
  5.貴州一貴陽、安順、畢節。
  6.雲南——昆明、下關。
  7.西康——西昌、雅安、會理。
   八、包裝運輸:1.包裝——生鬃之包裝手續極簡單,普遍有散裝和捆裝二種,散裝係將生毛裝入篾包或竹簍中,封口待售。捆裝係先將生毛以草繩、棉繩、麻繩、棕葉等紮成小把,再裝入篾包或竹簍中,始行封口出售。
  2.運輸——生鬃出產多在鄕間,其運輸方式甚不統一,通常零星貨靠人力或畜力運輸至集中地集中後再運至洗製地加工。
   九、價格:
  1.歷史價格——以1934—1935年重慶原莊生鬃平均價每担約140元按每市斤中熟米0.042元計折合米數量3.333市斤。
  2.1950年平均價格——以原莊每市担價格計算,列表於後:
  1950年度與1951年度二月份價格比較表 (價格與米之比數以重慶爲標準,1950年每斤米價爲606元,折合中熟米2,805市斤,1951年2月份米每市斤價700元折合中熟米1,785市斤。)十、銷售情况:西南區生鬃,均屬內銷,一般情形係由小商販在農村中收零成躉,再轉手售與較大商販,運至集中地售出,(大多是由行棧介紹)全年均有成交,而以春季爲旺。
   B、熟猪鬃一、品名:熟猪鬃。
   二、用途:
  1.製刷——熟鬃主要作製刷用,黑白鬃在製刷上用途,又有不同:(1)黑鬃——主要爲製機器刷及油漆刷。
   甲、機器刷一—鬃性剛紉而富彈性,具有耐熱及耐潮之性能,故最適用於作紡織機刷,捲煙機刷,軍用刷,煤爐刷,煙卤刷等,一般係以硬度鬃製造。
   乙、油漆刷——鬃毛尖稍有分岔,可以吸收多量油漆,敷刷面積廣大,且抗油力强,不起溶解作用,更因其有平滑性,能反覆運用,揮洒自如,故以軟質鬃作油漆刷最爲相宜。
   (2)白鬃——白鬃品質潔白美觀,精緻輕巧,故多用作淸潔人體之細緻毛刷及婦女用刷,重要的有牙刷、理髮刷、衣刷、帽刷、指甲刷、鬚刷、醫用刷、繪畫刷及漿糊刷等。
  2,製蔻頭——織絲毛纖維時,如毛嗶嘰、禮服呢、羽紗等,用以製蔻頭。
  3.引針——猪鬃長而粗硬者,鞋匠,縫匠用做引針。
   三、生產季節:熟鬃之生產,以每年七、八、九、十、四個月爲最旺,十二、一、二、三、四個月則爲淡月,在此時期,因原料較少,一般廠商大部停工,故熟鬃產量卽減低。
   四、加工地:就西南全區言,以重慶、萬縣、宜賓、成都、南充、昆明等處爲最重要的集中加工地區,大部生鬃均集中於以上六地加工洗製。
   五、產量:
  1.常年產量(1926年——1946年)——根據比較正常之歷史產量情况,茲將西南各主要加工地之年產熟鬃數量列後:(1)重慶——年產約1,000關担 (2)萬縣——年產約1.500關担 (3)宜賓——年產約2,000關担 (4)成都——年產約500關担 (5)南充——年產約3,500關担 (6)昆明——年產約2,200關担以上各主要加工地區年產熟鬃約共計20,700關担。
  2.1950年產量——全區所產熟鬃約計18,500關担。
   六、生產成本:由生鬃製成熟鬃,其洗製手續甚爲繁複,茲照重慶現行工價及各種材料價格計算,將洗製過程中所需各項費用列表於後:熟鬃冼製成本估計表(以製成熟鬃一市担計算)由上表得知,洗製熟鬃一市担需用折實單位213.59個,但可扣囘樓工、水梳、纏毛三部工人伙食約5.86單位,故實際支付應爲207.73單位。
   如以洗製熟鬃一關担計,則比照上項洗製熟鬃一市担之費用成本估計,須付出折實單位251.25個,始能製成一關担熟鬃。
   七、規格:西南區猪鬃原有17號、4號及5號三種配箱,後以17號配箱長花色過多,不適於西南出產情况,經改良爲27號配箱,17號及5號配箱均已廢棄不用,現西南只有27號4號及漂鬃88號三種配箱,至於二吋鬃,則不屬配箱之內,另行單獨裝箱出售,西南區現在所產熟鬃其成份均達90分,茲將各配箱花色數量列表述明於後:
  27號及4號配箱花色重量表漂鬃88號套貨花色數量表說明:每箱重一百關斤。
   八、集散地:西南區熟鬃係集中在重慶、萬縣、昆明三地待運出口,其中以重慶爲最大之集中市場,萬縣、昆明二地,則集中數量較小。
   九、包裝與運輸:
  1.包裝——熟鬃之包裝,係先將各花色照規格配成配箱,再將各花色中之把子,分別以白紙逐一包裹,包紙上須印明商標及牌號呎吋,俟各花色均已包好後,卽可裝入特製之木箱內,箱內先以油皮紙襯妥,以防雨水及潮溼浸入,並滿撒防腐劑,以防蟲害及腐爛(普通防腐劑,多用樟腦粉),各色鬃裝妥之後,始行加封,箱口牢釘鐵皮,箱面註明牌號,商標、呎吋、毛重及淨貨重量,每箱淨重爲100關斤,現行鬃箱係以杉木製成(底蓋三鑲,四牆二鑲,板厚一吋),其尺碼列表如下:熟鬃包裝成本,以成一箱之各種材料費用計算,可以下表示之:熟鬃成箱材料成本表(以重慶價計算)折合中熟米(以每市斤700元計)153.6市斤
  2.運輸——西南區猪鬃運輸情况分雲南、貴州及四川鬃三類方面說明:(1)雲南鬃在1933年以前,有一部份係由昆明由滇越鐵路起運,經河口、老街至海防,再以輪船運往香港出口,1945年到1948年間,因交通受阻,昆明部份長鬃乃改用飛機輸出,一部份則由昆明經貴州、柳州到衡陽(藉公路運輸),再經粤漢路運廣州出口,解放後昆明鬃均運來重慶,再行轉運出口。
   (2)貴州鬃除小部份經柳州、衡陽轉廣州出口外,大部份均由公路運來重慶轉運。
   (3)四川鬃只有萬縣係直接東運,其餘全部集中重慶,再東運至漢口,抗戰前後係由漢口轉運上海出口,解放以後則一律由漢口轉運天津,再行出口。
   猪鬃貨運在公路爲二等貨品價,在水路爲四等貨品價,各路里程及目前運費列表如後:說明:1.以上公路及水路運費爲每噸全程運費。
  2.鐵路運輸按箱計算,以上係每箱全程運費。
  3.公路運輸按重量計,每13.3箱合一噸。
  4.水路運輸按量尺噸計算,約八箱半左右卽合一噸。
   十、價格:
  1.歷史價格——抗戰前(1934年——1935年)重慶熟鬃每配箱關担平均價格爲僞法幣400元,以當時之中熟米價每斤0.042元折合,約中熟米9,524市斤。
  2.1950年平均價——1950年重慶熟鬃平均價爲645萬,以中熟米每斤606元計,可折合10,610.56市斤,其他地區價格如下:
  3.目前價格——西南各地區27號配箱熟鬃價格係按中央規定統一掛牌收購,以重慶言爲配箱每關担629萬元,合中熟米8,986斤,各地區各檔花色之單價,及貨値以表分列如下:西南區各地27號配箱熟鬃各擋花色貨値計算表說明:(1)重量以關斤爲單位。
   (2)黃鬃照價九折,霉鬃照價八折計算。
   十一、銷售情况:
  1.銷售集中地——西南區豬鬃以往大部份係集中於上海出口。解放後,則大部在天津集中輸出國外。
  2.輸出國別一我國猪鬃在1924年以前以輸往英國爲最多,美國次之,1924年以後則以輸往美國爲最多,英國次之,抗戰以前,我國猪鬃對外輸出,經常以美國居首,英、日、德、法諸國則較少,茲將戰前及戰後我國猪鬃對外輸出之主要國別及數量列後:說明:(1)資料來源係根據歷來中外海關貿易統計年刊。
   (2)單位以公担計算。
   過去我們白鬃大抵先售與日本,經日本漂製後,始再運銷歐美,嗣後爲了增加利潤,我國乃自行漂白,現重慶有上江猪鬃公司經營漂鬃業務,所出漂鬃,品質相當良好,並不亞於日本所漂製者,惟目前漂鬃產量極少,年產只500關担,其餘未經漂製者,仍製成精裝出口,現西南區出口熟鬃、漂鬃、有U、Y、嘜頭,其他熟鬃則有L、T、(虎牌)及A、B、C、等嘜頭,在國際市場上均極有地位。
  3.銷售季節——國際市場上,以秋末、冬季、春季爲旺銷季節,國內熟鬃之銷售情况亦大體相同。
  4.1950年西南區熟鬃輸出約計29,000關担,解放前僞幣波動太大,一般人多存貨保値,解放後物價平穩,均紛紛出售,故年輸出量打破歷史紀錄。
   (二)羊皮一、品名:羊皮係農村副產物,西南區沿揚子江、沱江、嘉陵江、涪江一帶農民飼養羊者甚多,因氣候温和,所以羊皮品質結實均勻,四川所產羊皮甲於全國,在國際市場上亦被稱爲上等貨色。二、用途:外銷多用製女皮鞋、皮衣、手套、皮夾等。內銷用以製皮鞋、皮箱等。
   三、生產季節:每年八、九、十、十一四個月爲生產旺月,在農歷入秋起到冬至以前,所產品質最佳,夏季次之,冬至後所產之皮已生絨毛,其質量佳者亦祇能作二等貨。
   四、產地:西南各地均產,以四川出產最多,品質亦佳。
   五、產量:西南區羊皮產量表單位:市担以上材料係集合經營羊皮有經驗者共同商討决定。
   六、規格:(1)頭等貨:每張重量以1.35磅至1,75磅,平均以1.45磅爲合格。毛衣有小中毛及平毛,皮板結實均勻,無傷痕者屬之。
   (2)二等貨:每張重量多在1磅以下或1.75磅以上,毛衣有大中毛及二毛,皮板結實均勻,無虫傷者。
   (3)三等貨:每張重量不定,皮質次於二等貨者屬之。
   七、集散地:(1)四川區(包括西康)分別集散於重慶、成都、萬縣。
   (2)雲南多集散於昆明。
   (3)貴州多集散於貴陽。
   八、包裝與運輸:(甲)出口包裝以皮板對皮板,在毛上多撒樟腦粉,用鐵機壓緊成件,每件600張,頭二等貨分別成件卽能直接出口;用木機壓者每件300張,爲頭二等混合成件,至口岸地須改包,將頭二等貨分別成件,每件面底上下均蓋以三等貨,然後用麻布包捆,外用繩結。
   (乙)運輸:(1)產地至集散地多爲人力運輸。
   (2)由集散地至重慶、萬縣,沿江多用木船。沿公路多用汽車運。
   (3)在重慶、萬縣經簡單加工,削成半製品包裝後,運至上海、天津、廣州出口。
   九、價格:重慶羊皮厯年價格對照表十、銷售情况:1.1950年輸出區外約計爲9,000市担,區內銷約計2,250市担。2正常外銷量佔年產量80%,以運銷歐美各國爲主。
   (三)黄牛皮一、品名:黃牛皮。
   二、用途:黃牛皮的用途主要的是製皮革用,如皮鞋、皮箱、皮帶、機器、輪帶、手槍外壳、馬鞍、子彈帶、醫藥袋、皮球及其他軍用品等。
   三、生產季節:四季均產,但以冬季生產較多。
   四、產地:西南區各地均產,比較說來以四川,雲南生產最多,州次之,四川區產於揚子江流域者通常稱爲大河皮,產於嘉陵江流域者稱爲小河皮,小河皮品質最佳,大河皮與雲南皮次之,貴州皮最次。
   五、產量:西南區黃牛皮之產量向乏精確統計,根據專營斯業者之估計:
  1.歷史最高產量:1921年——1923年平均年產量,約計76,000市担。
   川南及貴州區20,000市担,川西5,000市担,川北11,000市担,川東14,000担,雲南26,000市担
  2.西南區常年產量:1933年——1935年平均26,500市担。
   川東區6,000市担川南區5,000市担川西區1,000市担川北區7,000市担貴州區1,500市担雲南區6,000市担
  3.1950年產量約爲16,000市担。
   六、價格:
  1.歷史價格:根據僞中國銀行所編“四川月報之記載,重慶市黃牛皮歷年價格均有變更,抗戰前因歷年出口數量增加,價格亦隨之上升;抗戰時期因交通阻礙,黃牛皮全部內銷,價格亦隨之下降,茲將“四川月報”所記載之歷年價格列表以供參考。
   黃牛皮以市担計,米以市石計。
  2.1950年各地區平均價:(每市担)重慶486,700元川東395,300元川南401,700元川西366,700元川北278,400元貴州320,000元雲南380,000元
  1950年重慶市中熟米每市斤平均價606元,每市担黃牛皮折合中熟米803.13市斤。
  3.現在價格:(每市担)重慶660,000元川東580,000元川500,000元川西500,000元川北450,000元昆明520,000元貴陽400,000元目前重慶市中熟米每市斤平均價700元,每市担黃牛皮約折合中熟米943.33市斤。
   七、包裝:小件篾綑三百餘斤一件,外用蔴繩絪紮。
   八、規格:黃牛皮因乾製方法不同,分而板皮與灰板皮二種。
  1.血板皮分甲、乙、內三級:甲級皮:重量在十五市斤以上爲全毛大張而無任何傷痕者。
   乙級皮:重量在十一市斤至十四市斤而無任何傷痕者。
   丙級皮:重量在八市斤至十市斤而無任何虫傷癩疤等毛病者,擦花及輕微刀傷在皮之不重要部份者可列入此等。
  2.灰板皮分甲、乙、丙、丁四級:甲級皮:重量在十二市斤以上全毛大張而無任何傷痕者。
   乙級皮:重量在八斤以上十二市斤以下,而無任何傷痕者。
   丙級皮:重量在八市斤以下之次皮其中僅有輕虫傷,輕刀傷脫毛、擦花、硬耳、硬尾、癩疤任何一種毛病者。
   丁級皮:爲次下皮,火炕及虫傷屬此級。
   九、集散地:雲南所產之黄牛皮,多以昆明爲集散地,四川所產之黃牛皮,則以爲重慶、成都、南充、萬縣爲集散地,貴州所產之黃牛皮多在貴陽集中。
   十、運輸情况:列表如下:十一、銷售槪况:
  1.抗戰前西南區黃牛皮出口數量曾高達總產量百分之七十,抗戰時間因交通阻滯,外銷困難,全部內銷,解放後,出口略呈活躍,據統計1950年,除內銷約6,000担外,其輸出數量約達10,000担之譜,茲並將1936年——1938年由重慶輸出之黃牛皮統計如下以供參考(陪都工商年鑑統計):
  1936年1937年1938年
  30,000担15,000担3,000担
  2.西南區之黃牛皮於解放前多運往漢口上海再轉運國外,抗戰前以銷日本爲主,次銷英、美、德等國
  3.銷售季節:四季均銷,以春季爲最旺。
   (四)水牛皮我國水牛,因氣候關係,多生產於南方各省,其中以福建、廣東、四川等省爲最多,四川各地均產水牛,出產之豐,首推成都一帶,加工製造者則以重慶爲最著。
   一、品名:水牛皮(分撐板與箱皮兩種)。
   二、種類及用途:1.撐板:係出口物資,其用途主要的是割成皮條,做工廠機器上馬達的皮帶,棉花機的皮滾及製皮鞋底。
  2.箱皮:製皮盒、皮箱及其他各種日用品。
  3.最次皮多用以煑水膠。
   三、產地:在四川山貨業中,經營雲南,貴州水牛皮者不多,故對雲、貴等地水牛皮之生產情况缺乏了解。四川之產區多分佈於成都、富順、自流井、威遠、榮縣、重慶、內江,及小河流域一帶。
   四、產量:西南區水牛皮之生產數量向乏精確統計,根據專營斯業者之估計:
  1.歷史最高產量:約計20.000担。
  2.1950年產量:約計6,000担。
   五、生產季節與品質:水牛皮的品質與季節性的遲早,乾製術的高明,和保藏的得法有密切關係,以季節而言,普通以夏秋所宰得的皮張爲最佳,其次是冬季皮,最次的是春季皮,蓋因夏季水牛多喜游水,故其毛色齊全色澤光潤,皮質細緻,無癩子,虱子,春冬二季因水牛不能游水,皮毛間易於生癩、生虱、生瘋皮,故皮質粗糙枯乾,所以春冬所宰得的皮張爲最差。
   六六、銷售季節:每年四月至十月市場交易最旺。
   (五)雜皮一、品名:雜皮是指虎、豹、、獺、獾、狼、猫、兎、狐等獸皮之總稱。
   二用途:豹皮:製大衣及皮褥子用。
   狐皮:製大衣及皮袍子用。
   獾皮:製男女皮大衣及皮袍用。
   〓皮:製褥子與毯子用。
   獺皮:製帽及飛行衣等用。
   虎皮:製大衣及皮褥用。
   靑鬃皮:製皮褥用。
   家貓皮:製帽及手套等用。
   黃狼皮:製大衣及製毛筆用。
   劍貓皮:皮可製大衣用,毛可製筆料用。
   白〓皮:製皮大衣及皮袍用。
   花貓皮:製袍及皮衣用。
   野兎皮:製手套及製筆料用。
   三、生產季節:冬季最旺,品質最佳,春季次之。
   三四、產地:雜皮多產於雲、貴、西康山區。
   五、產量:雜皮係野生動物皮,價高則獵獲者多,反之則少,因此無一定產量。
  1.歷史最高產量,(一九二一年——一九二五年平均年產量)達二十餘萬張。
  2.常年產量,(一九三三年——一九三五年)約十萬張左右。
  3.一九五〇年產量:五萬餘張。
   各類雜皮常年產量表單位:張六、規格:
  1.豹皮分頭首、二首、三首由耳至尾根長五尺以上,花明色紅黃者,爲頭首三尺至四尺,花明色紅黃者爲二首;二尺至三尺,花色均暗者爲三首。
  2.狐皮:西藏出產爲藏狐,雲貴出產者爲西狐,草地出產者爲沙狐,其中以藏狐品質最佳。
  3.獾皮:分頭二等,肥大色紅黃者爲頭等貨,次者爲二等貨。
  4.木龍:分頭二等,肥大色灰黃而有光澤者爲頭等,次爲二等貨。
  5.獺皮:分黃毛與靑毛二種,以靑毛爲最佳。
  6.虎皮:分頭、二、三首,由耳至尾八尺以上,花明色潤者,爲頭首;六尺以上,花明色潤者爲二首;四尺以下者爲三首。
  7.靑鬃:分頭二等,肥大花色顯明爲頭等貨,次爲二等貨。
  8.家貓:分黑、黃、灰三色,以麻色者爲最佳。
  9.黃狼:分大小黃狼二種,十四吋以爲大黃狼,十四吋以下爲小黃狼。
  10劍皮:內銷貨無一定規格。
  11白〓:分頭二等,肥大色顯明者爲頭等貨,次爲二等貨。
  12花貓:毛厚花色明顯者爲最佳。
  13野兎:內銷貨無一定規格。
   七、價格:如下表:雜皮厯史價格與現在價格對照表(以每張價格計算,獺皮以每方市尺算)註:1921年至1925年中熟米每市斤平均價0.035元,銀兩0.71合1元計算。
  1951年二月份米價以國營粮司牌價700元一市斤計算。八、包裝:每件一百張至三百張不等,先用篾蓆包裹後,再包以麻布。
   九、銷售槪况:1昆明、重慶、成都爲集散地,一九五〇年多爲零星輸出無法統計。
  2.大多由重慶運至天津、上海、廣州等地出口,一部份由越南出口。
  3.銷售區域:內銷爲上海、天津、北京、東北等地。外銷獺皮多銷蘇聯、英、美等國,虎皮靑〓皮多銷美、日本、英國,豹皮、白丐皮等銷英、美、法爲主,獾、木龍、黃狼銷英、美等國。
   (六)家兔皮一、品名:家兎皮。
   二、用途:1.歐美等國用以舖壁桌,及製婦女小孩衣物手套等,其毛可製毛呢、呢帽、絨線等。
  2.內銷可作婦女小孩衣帽鞋邊手籠等。
   三、生產季節:冬季出品最旺,最佳,春季次之,秋季更次,夏皮不合用。
   四、產量:家兎係農村副產品,向無固定產量,價高畜養者多,出產亦豐,價低飼養者少,產量卽減,其產量槪况以成都壩皮佔全部產量60%,川東、川南山皮佔40%,白兎皮佔總數95%,黃黑花兎皮佔5%。
  1.歷史上最高產量:1928年——1929年平均年產量)年產達5,672,000張。
  2.歷史上最低產量:(1941年——1942年平均年產量)年產910,000張。
  3.195年產量1,100,000張。
   五、產地:西南兎皮以四川隆昌、資中、內江、榮昌、成都、瀘縣等爲主要產地。
   六、規格:1.以顏色分有白、黑、花、黃四種,以白色爲最佳。
  2.出口標準:(甲)頭等貨:15吋以上皮板結實,無尿黃傷疤者。
   (乙)二等貨:14吋以上皮板結實,無尿黃傷疤者。
   (丙)三等貨:12至13吋皮板色澤略遜於一二等者。
   七、集散地:集散地:成都、隆昌、重慶。
   八、包裝與運輸:
  1.產地至集散地多以人畜力運輸。
  2.由川西至重慶可由趙家渡用木船裝運,運費較車運便宜一倍左右,又可用汽車經成渝公路運渝。
  3.包裝:經選擇後之兎皮,以皮板對皮板,在毛上撒以樟腦粉,用木機壓緊,以100張爲小捆,然後裝箱,外套麻布,再加繩捆,大箱30捆(3,000張),小箱10捆(1,000張),郵包爲5捆(500張),唯郵包包裝,先用油紙包紮,然後外套蔴布。
   九、價格:以重慶爲標準:
  1.歷史價格(1934至1935年平均價)每張0.25元折合中熟米5.95市斤(以當時米價每市斗0.63元計每市斤0.042元)。
  2.1950年平均價每張1,060元,折合中熟米1.74市斤(1950年中熟米每斤平均價606元)。3.1951年2月每張1,500元,折合中熟米2.14市斤(按國營公司牌價每斤700元計算)。
   十、銷售情况:1.經重慶轉運至天津上海出口,以銷法國爲最多,英美次之。
  2.銷售季節:四季均銷,以春季爲最旺。
  3.正常外銷額佔80%。
  4.1950年輸出量約計1,000,000張。
   (七)猪腸衣一、品名:猪腸衣(猪小腸衣)。
   二、用途:未括製者可供日常食用,加工後可作香腸、臘腸及軍用乾粮之外壳原料。
   三、生產季節:四季均產,以冬季稍旺。
   四、主要產地:西南各地均產,以四川出產量較豐。
   川東:長壽、墊江、涪陵、酆都、萬縣等地。
   川南:宜賓、瀘縣、樂山、合江等地。
   川西:成都、雙流、什邡等地。
   川北:遂寗、南充、廣安、岳池、三台等地。
   貴州:遵義、貴陽、桐梓、畢節、安順等地。
   雲南:昆明、宣威、昭通、下關、大理等地。
   五、產量:1.歷史最高產量:1936年6,000,000副至6,500,000副,1950年產量如下表:重慶腸衣產量調查表註:以上爲重慶山貨業公會統計之資料,其中一至七月份爲估計數,雲南與貴州大部份腸衣由湖南廣西方面輸出,上表所列不包括該項數字。
   六、加工成本:(以每桶2,500副爲單位)。
   七、規格:腸衣有其天然色澤,味香、質薄、靱力强、無麻筋者爲佳,色分粉紅、白、淡黃、紫黑色,以粉紅色爲最佳,白色次之,淡黃色更次之,紫色與黑色者不能用。
   毛腸:不分路份,爲了統一規格起見,西南區猪鬃公司規定毛貨每把長度135碼,每把條數不得多於二十五條,每條腸衣不得短於一碼,每大桶規定裝250把,小桶裝125把。
   淨腸:每桶2500副,每副131/2碼,每副不得多於三條,每條不得短於一碼,腸衣直徑花色共分八路。
   八、集散地:雲南以昆明,貴州以貴陽,四川以重慶、成都、萬縣、南充等地爲集散地。
   九、包裝與運輸:
  1.包裝情形:毛腸:包裝簡單;即將腸衣用鹽醃好後,裝入木桶內,或竹簍內,週圍襯以油紙,如係遠距離的運輸,則必須裝入嚴密的木桶內,週圍並襯以白布袋,上下襯以油紙。
   淨腸:包裝木桶必須嚴密,桶內或塗漆,或打臘,木桶週圍並襯以白布袋,上下襯以油紙或臘紙,桶內須置一“路份牌”,表明路份,封閉後,外面塗以油漆,印上嘜頭卽可出口。
  2.由集散地運輸,雲貴區以汽車爲主,成都、南充多以木船運輸,再由渝裝輪船至漢口或出口口岸轉運出國。
   十、價格:1.歷史價格(1934——1936年)每付平均僞法幣0.25元,折合中熟米6.25市斤。2.1950年平均價格:(重慶毛腸衣價格)每付4,400元,折合中熟米7.2市斤。
  
  3.1951年以重慶爲標準,每副3,900元折合中熟米5.57市斤。
   十一、銷售情况:
  1.生腸多由鄕鎭腸販零星收購,售與城市預約商號,由其集中製成毛腸,再轉運至集散地,加工洗製爲淨腸後,裝桶出口。
  2.腸衣全爲外銷貨,抗戰前銷德、法較多,美國荷蘭次之,幷銷東歐各國及英、美。
  3.1950年生產數字係根據重慶山貨公會輸出數字計算,爲1,218,619付,雲貴輸出數字尚無統計。(八)鴨毛西南區粮食生產,以谷物爲主,水田特多,川溪縱橫,因之農村普遍以飼鴨爲副業,鴨成長過程迅速,肉可供食用,毛輕暖可製各種禦寒物品,惟西南輸出貨,係半製品,到出口商埠再加機製,始可外銷。
   一、品名:鴨毛分半製品與生毛兩種(以下專指半製品)。
   二、用途:毛質柔輭細緻,富保温功能,可製成被、褥、枕、墊子、飛行衣、絨線、汗衫、絨襪等上等禦寒物品。
   三、生產季節:四季均產,以秋季爲最旺。
   四、產地:西南各地均產,以四川爲最豐,四川又以川西出產最多。
   五、產量:鴨爲農村副產,殺鴨之目的主要爲供食用,毛爲副產品,故歷年均無精確統計,多以出口材料計算。又因鴨毛係外銷貨,價高時,商販收購者多,則產量多,反之則少。
  1.常年產量:(係1943年——1945年平均計算)單位:市担
  2.1950年產量3,180市担。
   六、加工包裝:(生毛中含有硬毛鷄毛泥沙等必須加工選擇)。
   (一)包裝:每包240——260市斤,用木榨壓縮其體積後,用篾蓆包裹外,再套以蔴布套。
   (二)加工成件成本列表說明:七、規格:每百市斤生毛,加工選擇後,可成半製品58——60市斤,至出口岸經機製加工折耗率約爲85%,品質以絨毛多,無泥沙硬毛鷄毛等爲佳。
   八、集散地:重慶、成都、昆明。
   九、價格:係生鴨毛價格做成半製品須加折耗及加工費,鴨毛多爲外銷貨,價格以國際市場情况爲轉移。
  1.歷史:1934—1935年僞法幣平均價格每市担23.50元,折合中熟米559.5市斤計(米價1934—1935每市斤平均價爲0.042元計算)。
  2.1950年平均價格與1951年2月價對照表:說明:折合米斤數以重慶一地爲標準,1950年中熟米每斤平均價606元,計折合米774.6市斤,1951年以國營公司牌價700元,計折合米914市斤。
   十、運輸槪况:
  1.1950年輸出約3180市担。
  2.運輸情况:產地至集散地,以人畜力運輸,至集散地後,多由水道運輸,不得已時方用汽車或人力担運,由重慶運出,多以輪船爲主。
  3.經營過程,小商販在農村收購後,多交與預約行商,再由行商運至集散地,鴨毛行加工整理爲半製品後,再運往海口,過去以銷歐洲各國爲主,其次則銷南洋羣島、新加坡一帶,外銷額佔90%以上。

知识出处

西南土產

《西南土產》

西南土產豐富,品種繁多,在整個西南國民經濟中估着極其重要的地位。可是過去土產銷路,因受國民黨官僚資本集團的壟斷和破壞,日益萎縮,嚴重地影響了廣大人民的經濟生活。解放以後,我們在這方面雖曾作了一些工作,但還是十分不夠的。

阅读

相关专题

猪鬃
相关专题
生猪鬃
相关专题
熟猪鬃
相关专题
羊皮
相关专题
黄牛皮
相关专题
水牛皮
相关专题
雜皮
相关专题
家兔皮
相关专题
猪腸衣
相关专题
鴨毛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