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申之的小麥、紅苕豐產經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區一九五一年粮食作物豐產經驗》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6859
颗粒名称: 鄭申之的小麥、紅苕豐產經驗
分类号: S233.71
页数: 2
页码: 24-25
摘要: 鄭申之,川北蓬安縣利溪鄉一村人,現任該村生產委員,是蓬安縣農業勞動模範。由於他的勤勞耕作和鑽硏枝術,一九五一年他穫得小麥和紅苕兩種作物的豐產。
关键词: 水稻生产 生产经验

内容

鄭申之,川北蓬安縣利溪鄉一村人,現任該村生產委員,是蓬安縣農業勞動模範。由於他的勤勞耕作和鑽硏枝術,一九五一年他穫得小麥和紅苕兩種作物的豐產。
   他種小麥一畝二分,共收七八〇斤,每畝產量為六五〇斤,高出當地農民高額產量約二百斤。
   他種的小麥是良種中大“二四一九”。在頭一年小麥成熟時,就在田間進行穗選顆粒飽滿的穗子,單收單曬,然後密封罎内存貯,並在夏天進行翻曬,以避免潮濕或蟲害。在下種前,又進行一次風選和篩選,並且用兩開一冷的溫湯浸種。
   種小麥的土,前作物是芝蔴、玉米,收後卽先犂炕土,把落葉、殘草一齊犂入土内,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到播種前,又作兩犂兩耙,使土充分細碎。所以,前後共三犂三耙,而當地農民僅犂耙各一次。
   在寒露節後五天播種,採用穴播方法,行距二尺,穴距八寸。播種時,隨種子施下基肥:油枯粉一五四斤,乾糞五十二挑。播種後,薄薄的蓋一層細土。到苗高約六寸時,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深約三寸;苗高一尺二寸左右,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宜淺,免傷根。同時又灌水糞五十五挑作追肥。第二年立春後,培土五寸;麥子孕穗時,又行第二次培土,厚八寸,以防止倒伏。在小麥生長期間,經常注意病蟲害,發現時,卽用菸草石灰水或人工捕殺法進行防治,因此,大大地減輕了病蟲為害,保證了豐產。
   鄭申之在一九五一年種紅苕一畝,收了五千二百斤,超出當地最高產量一千五百斤。
   他栽培紅苕的經驗是;選用良種“南瑞苕”。育苗時,在苗床内挖窩子,深六、七寸,寬七、八寸,先施渣渣糞和油枯粉,再灌水糞,然後將苕種放下,把苕塊的弧面向上,凹面向下,這就能促使提前發芽,隨卽蓋上紅沙泥。以後,斟酌生長情况在六月間除草兩次,做到苕地無雜草。在夏至節左右,下雨後卽行栽種,栽時先下油枯及乾糞,如遇金花蟲為害,就用菸草石灰水防治。由於他的栽培得法,立冬前就全部收穫,因此避免了雪害而腐爛的損失。

知识出处

西南區一九五一年粮食作物豐產經驗

《西南區一九五一年粮食作物豐產經驗》

西南農林部今天發表了一九五一年西南區農業豐產模範第一批受獎名單。這些豐產模範都是去年愛國豐產運動中湧現出來的生產能手;是農業生產戰綫上的戰鬥英雄,是廣大農民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旗幟。他們充分發揮了高度的生產熱情,努力提高耕作技術,創造出許多農作物的豐產記錄。

阅读

相关人物

鄭申之
相关人物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