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區三年來生產救災工作的成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西南區三年來工作的成就》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6011
颗粒名称: 西南區三年來生產救災工作的成就
分类号: D677.19
页数: 4
页码: 85-88
摘要: 西南區三年來的生產救災工作的基本方針是“生產自救,社會互濟,以工代賑並輔以政府救濟”,經過各級人民政府發動羣衆貫徹執行,而獲得很大成就。解放前許多地區農民,由於地主階級的壓榨剝削,每年在春夏荒中必須要吃野菜和“觀音土”,才能渡過這災難的日子。解放後經過減租退押、土地改革等偉大運動,在農村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農民分得了土地,因而生活改善了,在歷史性的春夏荒中,再不要吃野菜和“觀音土”了,普遍能吃到糧食了。
关键词: 地方政治 重庆市 生产救灾

内容

西南軍政委員會民政部副部長
   王德茂
   西南區三年來的生產救災工作的基本方針是“生產自救,社會互濟,以工代賑並輔以政府救濟”,經過各級人民政府發動羣衆貫徹執行,而獲得很大成就。解放前許多地區農民,由於地主階級的壓榨剝削,每年在春夏荒中必須要吃野菜和“觀音土”,才能渡過這災難的日子。解放後經過減租退押、土地改革等偉大運動,在農村消滅了封建剝削制度,農民分得了土地,因而生活改善了,在歷史性的春夏荒中,再不要吃野菜和“觀音土”了,普遍能吃到糧食了。雲南馬龍縣三區尙家壩村二十三戶貧雇農一九四九年全部吃過野菜和觀音土,中農三十五戶亦有半數在春荒斷糧期間,須以野菜充飢,今年已全部能吃上了糧食。解放前某些地區農村中許多十七八歲的大閨女衣不蔽體,甚至無褲子穿;解放後的農民已普遍穿上了嶄新的衣服。雲南宣威縣大坡鄉李家村,每個貧雇農平均於一九五二年已能够買零點七件布了(約能做一身單衣)。近兩年來,西南區的自然災害,雖然嚴重(一九五一年全區有一〇五縣發生旱象,一九五二年有一九〇縣發生旱象及一五九縣的部份地區發生水災,而其他風、雹、蟲、霜各種災害侵襲,亦較往年爲多)但經過各級人民政府發動羣衆進行全力搶救,終於戰勝了所有自然災害。
   在與自然災害作鬥爭上,首先是廣大農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規模巨六的羣衆性的防旱抗旱運動,在黨與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許多負責同志下鄉親自動手組織下,今年全區投入抗旱運動的人數在三千萬人以上。今年全區修整水塘達十萬多口,堰五萬多條,出現了如川南組織二十五萬二千一百八十二架水車日夜踩水救苗等事例。許多地區農民進行了四次以上的改種。這樣史無前例的巨大的有組織的抗旱行動,保證了西南農業生產的豐收,同時也打破了農民“靠天吃飯”的思想,樹立了“人定勝天”的信心。從一九五〇年到現在,全區興修農田水利擴大了灌漑面積達九百萬畝,對防止旱災,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搶救水災方面,一般在防汛期間領導廣大羣衆搶險、修堤,日以繼夜地與洪水作鬥爭,並及時動員社會力量安置災民,均未釀成重大災害。如川東區今年十五縣發生水災,被淹面積達一千五百餘萬畝(每老石折合一畝計算),經組織廣大羣衆洗苗、補種、改種後,僅一萬餘畝成災。在搶救風雹蟲災方面,各地多及時撥發了農貸糧與救濟糧,以解决災區的種籽口糧問題,支持羣衆生產。各災區均進行了扶苗改種工作。一遇蟲害發生,即動員千萬農民予以撲滅。川南今年發動羣衆即達一百五十六萬人之多,捕殺害蟲二億五千萬條又十一萬斤,保證了作物的成長,取得很大的勝利。
   至於歷史性的春夏荒,三年來我們一貫採取了“防災重於救災”的方針,每屆冬耕即行佈置防災備荒工作,訂出防荒計劃,根據當地條件組織羣衆利用農閑從事副業、手工業生產,多養豬羊;廣泛發動羣衆多種春裝、早熟作物,儲存代食品,並組織貿易、合作、銀行、農林、糧食、交通等有關部門大力收購、預購土產、特產,組織運輸、以工代賑。從各方面𡑭加農民收入,防止災荒。每逢災荒露頭,各地及時以救災爲中心,大力配合有關部門及社會力量,認眞組織羣衆進行生產自救,因而缺糧人民都能穩渡荒期。其具體工作爲:
   (一)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大力恢復與發展副業生產,發動羣衆生產自救,因地制宜,各找門路,靠山吃山、養山,靠水吃水、治水,發動羣衆互助,堤倡自由借貸,政府並予以扶助,解决其生產與資金缺乏的困難。各級貿易、合作部門爲支援災區副業生產,均曾撥出巨額糧款予以輔助,並與各方訂立合同,推銷土產。一九五一年中央貿易部撥給貴州收購土產專款一百億元,今年中央又撥給雲南專款二百億元,幫助少數民族解决生產困難問題。由於以上的各種措施,目前各地已發展了種類甚多的副業生產,如打油、製粉、織布、編蓆、捻索、採茶、採藥、運輸、淘金、開礦、打魚、造紙、作鞋等共一百五十餘種。貴州省去年農民從事副業生產增加的收入約佔農業收入的三分之一,因而解决了一年的災荒問題,並爲城鄉物資交流和國家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發動災民以工代賑,組織修築公路、鐵路、運送、翻晒公糧、運鹽、運煤、揹茶、修建倉庫、營房、堤堰等,解决了災民的生活問題,並對國家建設起了一定的作用。去年川南動員屏山等十三縣災民伐木,救濟了二十萬災民;貴州省撥出糧食三千二百九十八萬斤,修築公路十八條,解决了該省大部災民的生活問題。今年中央特撥雲南工賑糧四千萬斤,也解决了該省救濟災民的大部問題。 (三)社會救濟運動。首先在機關部隊普遍掀起了每人每天節約“一兩米”的捐獻運動;在城市由於工人的帶頭作用,推動了工廠、學校及各界人民的節約捐獻運動;在農村中部分地區也開展了“一碗飯”“一把菜”運動,對援助農村災民起了很大作用。一九五〇年西南雖解放不久,羣衆生活尙感困難,但由於羣衆積極捐獻,竟募集救濟蘇北皖北災民寒衣代金達人民幣五百七十二億五千餘萬元,表現了中國人民自救助人的光榮傳統。三年來採用節約捐獻、城市支拔農村、非災區幫助災區的辦法,所產生的力量是很巨大的。如川東一地,去年爲救夏荒捐獻人民幣即有四億二千五百萬元,糧食三百五十二萬斤;今春川南行署級各單位結合“三反”募集災民寒衣亦有二萬餘件。
   (四)人民政府以極大的物資力量支持了災民。三年來僅中央撥給西南各災區的救濟糧即達一億二千三百六十五萬斤,救濟款二百三十五億元,今年西南撥給各地“生產口貸糧”爲一億零七百萬斤。若把其他用於救災的糧款如農貸、水利貸款、工賑糧、貿易合作部門投資收購災區產品的糧款,以及地方糧款等計算在內,其數目則更巨大。單就今年春夏兩季西南撥發各地的農業水利貸款即有一千四百八十一億多元。
   三年來的生產救災工作是有很大成就的。人民政府領導人民戰勝了連年的災荒,保證了農業生產的豐收,廣大羣衆從救災的實踐中認識了人民民主制度的優越性。這是由於認眞發動組織了羣衆,把政策貫徹到羣衆中去,成爲羣衆自己的要求。今後仍應本此方向而努力。

知识出处

西南區三年來工作的成就

《西南區三年來工作的成就》

出版者:西南人民出版社

西南區三年來工作的成就记录了重庆市西南区地方政治中的工作成就。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德茂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