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米與煮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衛生廣播文集 第十輯》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4152
颗粒名称: 淘米與煮飯
分类号: C913
页数: 3
页码: 四九—五一
摘要: 淘米煮饭的方法:第一、米绝对不要淘洗三四次,淘洗的次数多,多费人力又费时间,也更要多损失有价値的养分,只要淘洗一次就行了,并且,在水里淘洗的时间不应该过久。第二、最好采用焖饭的方法,来代替甑饭,如果一下子还不可能改成焖饭的话,那末,米汤千万不要倒掉或是和煤烧锅,应当留着,加些米在米汤内,用来煮稀饭。
关键词: 淘米 煮饭

内容

各位工人兄弟:
   現在我們來和大家談談淘米與煑飯的問題。大家也許要認爲是笑話,淘米與煑飯這一套,誰還不知道!就是三歲的娃兒們,也曉得米洗乾淨了下鍋煑,米煑熟了就可以吃下肚皮;像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情,又有什麽値得談論的地方!對的,淘米與煑飯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但是,這些平常事,却有許多道理須要搞淸楚。就拿工廠礦山的淘米煑飯的方法來說吧,就存在很多問題,須要我們來討論硏究和改善的。現在,我就拿重慶紗廠的淘米煑飯來舉一個例子,向大家擺談擺談:
   重慶紗廠米淘的方法:是先把米用水冲洗四次,一直冲洗到水都淸亮了才停止;有的時候,把米放到洗米的池子裏面,加上水,用脚踩上三四分鐘,踩過後又用水冲洗三次。炊事人員以及工人同志們,都認爲水冲洗的次數越多,米愈淘洗得乾淨,因此,都以爲這個方法不錯。可是米經過用水左一次右一次的冲洗上三四次,都把米上最有營養價値的可以溶解於水的營養素,像乙種維生素和丙種維生素,都溶解到水裏面去了。這兩種維生素,是我們身體中不可缺少的養分,如果缺之得嚴重的話,就要得營養缺之病;假使身體裏缺乏了乙種維生素,就要得脚氣病;缺乏丙種維生素就要得壞血病,並且還容易感染傳染病。 重慶紗廠的煑飯:是先把米放前鍋裏煑上大約三十分鐘的時間,然後把米撈起來,放到木甑子上蒸,米湯呢,絕大部份是倒進水溝去。有時,用來和煤燒鍋,我們大家想想看,很有營養價値的米湯,含有很多乙種維生素與丙種維生素的米湯,用來和煤燒鍋,或者是倒進水溝去,這是多麽可惜的事啊!
   像重慶紗廠這種淘米與煑飯的方法,很多工廠礦山的伙食單位,都是相同的。
   我們主張米要淘洗一下再下鍋煑,但是,淘米與煑飯的方法,是個重要的問題,像重慶紗廠伙食單位的錯誤方法,是極需要改善的,假使我們仍然守舊着用這個老法子,那就違背了我們吃飯的目的了,我們吃飯的目的,大家都知道,是爲了營養身體,把身體營養得結結實實的,才有力量生產,把身體營養得健健康康的,才有力量抵抗病菌,才可不得病或者少得病。大家也許要問,我們多少年來都是這個法子來淘米與煑飯,我們身體也不見得壞些,還不是照樣有力量生產嗎?就這個問題,我再拿重慶紗廠來舉個例子來說明:
   西南衞生部曾經在重慶紗廠五百七十人左右的長白班伙食團,調査了二百五十四名工人。調査的結果,有營養缺乏症的佔百分之七十八強,比較健康或比較正常的佔百分之二十一強,也就是說,一百個工人當中,有營養缺乏症的,就有七十八個,比較健康或正常的,只有二十一個人。其中得齒齦腫,牙出血和流膿營養缺乏症爲最多,佔百分之五十,這種營養缺乏症的主要原因,跟缺乏丙種維生素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因爲淘米煑飯不得法,損失了大量的乙種維生素和丙種維生素。 嚴重的營養缺乏症存在工人身上。在這個問題沒有發覺之前,一方面因爲大家過去忽視了這個問題,再一方面因爲營養缺之症不是像頭痛發熱那樣使人容易感覺出來。有時,雖然發現到如像牙出血這些小毛病,都認爲這太平常的小事,沒有注意。同時,也不會曉得是跟我們淘米煑飯的方法有着直接關係,我們現在旣然發現工人身體存在着嚴重的營養缺乏症,這個問題的原因我們又找到了,那麽,我們應當重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應當積極糾正錯誤的淘米煑飯方法,很好的加以改善,現在我提出一些改善淘米煑飯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實行起來:
   第一、米絕對不要淘洗三四次,淘洗的次數多,多費人力又費時間,也更要多損失有價値的養分,只要淘洗一次就行了,並且,在水裏淘洗的時間不應該過久。
   第二、最好採用燜飯的方法,來代替甑飯,如果一下子還不可能改成燜飯的話,那末,米湯千萬不要倒掉或是和煤燒鍋,應當留着,加些米在米湯內,用來煑稀飯。
   上面所提的兩項改善淘米煑飯的方法,是簡單且容易實行的。在改善的初期,可能有些工人兄弟對這種方法煑成的飯,有些吃不慣,但是,習慣是時間養成的,只要大家經過一個短的時間過程,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爲一種很好的習慣了。

知识出处

衛生廣播文集 第十輯

《衛生廣播文集 第十輯》

出版者:西南衛生書報出版社

《卫生广播文集第十辑》主要介绍了怎样照顾孩子;婴儿吐奶和便秘怎样处理;开水烫坏了王弟弟;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如何预防正在流行的百日咳;工厂学校部队要推行集体透视运动;防痨武器卡介苗;打空气针;从顽强的肺痨菌谈到防痨消毒;怎样预防肺痨病;一个蛔虫的自述;怎样才能不得蛔虫病等十七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本會
责任者

相关机构

重慶紗廠
相关机构
西南衞生部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