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一九五四年一至五月羣眾水利工作簡結及今後發展意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水利工作手册》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3610
颗粒名称: 四川省一九五四年一至五月羣眾水利工作簡結及今後發展意見
分类号: F407.9
页数: 16
页码: 60-68
摘要: 農田水利工作開展情况:我省的農田水利工作是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綫與中央水利建設方針,按照我省具體情况進行的。五個月以來,由於各級黨政的正確領導,廣大農民羣眾經過總路綫教育,生產熱情的顯著提高,以及幹部的積極努力,水利工作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关键词: 水利工作 四川省

内容

一、農田水利工作開展情况:我省的農田水利工作是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綫與中央水利建設方針,按照我省具體情况進行的。五個月以來,由於各級黨政的正確領導,廣大農民羣眾經過總路綫教育,生產熱情的顯著提高,以及幹部的積極努力,水利工作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去冬糧食統購統銷工作結束後,各地即轉入春耕生產準備工作,各地委、專署先後召開了縣、區書會議、春耕生產會議、擴幹會議及水利代表會議等,根據中央水利部的指示,提出今年增產的首要關鍵是興修水利,具體佈置了水利工作。如巴縣縣委在擴幹會上提出:“去冬我們沒有抓緊水利吃了虧,今年要把水利列為第一”。遂寧專區在一月初指示各地,要求每鄉擴修或新修大塘一至二口,並加強組織領導,具體訂出工程計劃及施工程序。鹽亭縣委指示各區鄉“要把修塘變成教育農民,促進互助合作發展的學校”,開工之前。先作好準備,编印挖塘手冊,區鄉水利幹部都參加了學習,開工後又指定專人負責,巡迴檢查,因而全縣興修的六十六口大塘,都設備齊全,質量合格。在興工中,大部地區都貫徹了合理負擔政策,提高了工程質量,堅定了羣眾興修水利的信心,如璧山三區由於認真貫徹了“多受益多負擔,不受益不負擔”的政策,全區興修的八十六口塘完全合乎標準,農民紛紛要求水利幹部去指導修塘。各地在工作中,依靠了互助合作組織,從而促進了互助合作的發展,並順利地解决了塘地、資金和勞動力等問題。如璧山縣青杠鄉岳水清農業生產合作社,原來只有十一户,通過興修水利,擴大為一百四十二戶。劍閣六區復興鄉在興修水利中,鞏固和發展了五十七個互助組。為了加強技術指導,提高工程質量,許多地區開辦了水利幹部訓練班,或召開了水利會議,研究和討論了水利技術問題。江津專區在二月底至三月初共計訓練了區鄉水利幹部二、五三一人,安岳縣訓練了石工和水利幹部,兩個月內就興修了九十三座石堰。此外,各地還採用了典型示範,觀摩推廣及派幹部到外區學習等辦法吸取經驗。在二月上旬,水利廳由科長、工程師及技術員等共組成了十二個工作組,前往各專區具體指導水利工作,交流各地經驗,幫助解決了一些技術問題;由於加強了技術指導,改進了工作方法,工程質量有了提高,很多新修的塘都蓄起了水,對春耕生產起了一定的保證作用。據最近十二個專區及成都、自貢兩市不完全統計,第一季度興修的水利工作,灌溉面積即達二四五萬多畝(其中擴灌一六八萬多畝,改善七六•七萬多畝)。
   二、防旱抗旱情况:我省去年秋季因雨量過多,農民為防止水稻倒伏,紛紛放水晒田,秋收後又未注意及時蓄水,加以今春雨量稀少,致冬水田面積縮小,蓄水不多,形成嚴重的春旱現象。受旱地區,幾乎遍及全省,至今年二月底止,估計全省只有七〇——八〇%的田能保證插秧。旱象發生後,各級黨政領導即親自動手,組織大批幹部深入羣眾開展防旱抗旱工作。萬縣地委梁歧山書記和石青玉專員,率領地專級機關幹部七十四人分赴萬縣、開縣、梁平等七縣檢查工作。專區各縣在三月十五日前後成立了縣、區兩級水利指揮部,由負責同志親自領導,全力發動羣眾抗旱。其他各地亦成立了防旱抗旱辦公室或抗旱小組,根據不同情况,依靠互助合作組織進行車水灌田、找水源、挖泉凼,潼南縣前後動員羣眾二、四六二人,水車一、二二六架,灌田五、五〇六畝,萬縣縣委書記陳天民親自尋找水源,發動六個村的羣眾修了一條大堰,能灌田二、二〇〇多石。綿竹縣淘修了水溝一、〇六〇條,打井二六〇口,挖泉凼三一四處,變二、一〇〇多畝旱地為水田,變一、六〇〇多畝缺水田為飽水田。此外尚有許多地區重視和解決了囤水田問題,如長寧縣老翁鄉恢復了一、八〇〇多挑囤水田,能灌田六、九〇〇多挑,仁壽縣三區擴大了囤水田九〇〇多挑,保證了一萬零八百挑田的插秧用水,瀘縣雙喜鄉二村王炳南互助組解決了囤水田減產的補償問題,由受水户補人工、肥料及產量等,羣眾很滿意。遂寧玉峯鄉新圓農業生產合作社訂出具體的用水計劃——“分期育秧,分期栽插”;不但保證了插秧用水,而且還預留了一部份滲水。隆昌縣樂只鄉中和村陳炳雲互助組提出“囤水保苗,寄秧遲栽”辦法,解决了三三二挑田的用水問題,這些用水方法,附近農民也樂於採用,收到了一定效果。劍閣縣在抗旱期中,具體解决了資金、口糧和提水工具問題,及時發放了水利貸款一九、六〇〇萬元,貸糧一七四萬斤,提水工具發動羣眾互助互濟,有力的幫助羣眾解决了困難,大大推動了蓄水防旱工作。二月上旬水利廳趕製了一批改良龍骨車,分送各專區推廣,由於提水高,費力少,造價又不高,很快在全省各地推展,便利了農民提水灌田。更通過節約用水,調劑水量,分批育秧,勻水囤水等一系列的措施,有效的制止了旱象的發展,從而推動了農田水利工作。至三月份各地連續降雨,截至現在,除在五三年的基礎上保證了滿栽滿插外,今年插秧面積還有一部分擴大。
   乙、今後發展的初步意見一、目前的情况 (一)全省水田面積中自流灌溉的五四〇萬畝,佔水田面積的一〇%強;塘堰灌溉的一、一〇〇萬畝,佔水田面積的二〇%。冬水田及望天田三、七〇〇萬畝,佔水田面積七〇%,這說明我省絕大多數田尚無保證,亟待解決以利水稻增產。
   (二)蓄水保水方面:一般羣眾“重蓄輕保”,致流失嚴重,實際有效水量少。
   (1)新修塘堰由於缺乏技術指導,因而 ①工程質量差,造成三漏(即堤埂漏、塘底漏、放水洞漏),致設備利用率很低。
   ②塘多分散而淺,蓄水少,佔地多,且有礙合作化後的耕作。全省不完全統計垮漏塘堰佔總數的三〇——四〇%,而內江專區高達五0%。據綿陽街子鄉何興全互助組的調查,該組有塘五口,由於漏水等原因到插秧時僅有水量五、〇〇〇公方,佔秋季關滿水量的六〇%(即有效用水量能灌溉的為六〇%);又該組塘共佔地七畝,僅灌四四畝田,塘地佔灌溉面積一六%。該鄉六村壩田有塘共佔地六〇〇畝,僅灌一、四六〇畝田,塘面積為灌田數的四一%。
   ③無足夠沉沙及溢洪設備,因而每年為山洪冲壞或造成淤積。
   (2)冬水田、囤水田由於缺乏組織領導,因而:①冬水田蓄水不夠:①放水打乾田谷子;②收水遲;③田坎低,且多有滲漏現象。
   ②囤水田:①未起應有作用,且有減少;土改後土地分散,打亂原有囤水灌田系統。②修築費工、水深、田冷、遲栽、減產沒有適當補償。因而囤水很淺,僅供補添水,沒有起到改冬水田為兩季田的作用。③缺乏組織領導。
   什邡縣洛陽鄉五村周光泉等十七户,土改時因大家不願要囤水田而平均攤派,致共分一塊八畝大的囤水田,大家都不囤水;十三戶人種苕子,三户種菜子,一戶種大麥,而原來用該囤水田的不得不去朱李火堰用水,但因缺水遲栽影響產量。該鄉類似此種情况的囤水田佔三〇%以上。
   (三)在灌溉管理方面:管理不善,蓄水使用率低。
   (1)用水户多未確定,多數無人負責,用水混亂,甚至將放水塘改為車水塘,浪費現象嚴重。在組織管養機構時,羣眾又怕還工,怕還貸款,怕糾紛落到頭上。如綿陽縣街子鄉寡婦堰“用水有人、管理無人”,異常混亂。儀隴縣中興鄉譚雪民(農民)認為“大家挖塘大家用”,到一里多路遠的塘內放水泡田。
   (2)分水紊亂,水路交錯,水權重覆,爭水搶水。綿陽縣街子鄉三村九組胡姓人家共十四户,有田廿畝共五〇多塊,分在六口塘內用水,而且水路交叉常起糾葛;同村八組王秀同四•一畝田竟分九口塘用水。
   (3)耕作方法粗糙,田底漏、田坎漏、且係深水灌溉,水量浪費很大。
   綿陽街子鄉峗才弟互助組,每畝泡田水量為六〇公方;而同村何興全互助組平均每畝則達一二七公方(土質與前者同),蓄水使用率相差五〇%。
   (四)山溪方面:山洪為害仍然嚴重 (1)造成的原因:①耕作技術簡陋,不能保坎,順山開行。
   ②沉沙凼與排水溝年久失修,淤塞縮小,有的則盲目放倒土埂,填塞沙凼河溝,改亂沿河渠系以擴大耕地面積,致失去蓄洩作用,漫溢成災。如遂寧縣梓潼鄉一、七兩村即填了沙凼四二個,沙溝十一條做土;西眉鄉二村六組共一六九個沙凼,去年即掏沙一、二六三公方。
   ③盲目開墾荒坡砍伐樹木、鏟草積肥。
   ④溝田多無排水溝,一遇大雨就“遍溝紅,田翻田”。冲垮田坎、冲毀莊稼,“田巴凼冲成牛滾凼”。
   (2)災害情况:①我省去年山洪災害淹沒面積即佔總受災面積的五八%。
   ②淹沒田地嚴重減產:去年遂寧縣梓潼鄉五、六兩村及新橋鄉三、四村共淹棉田八一〇畝,其中嚴重受災的約五〇%,減產達七〇——八〇%。淹沒水稻五四八畝,其中嚴重受災的佔四五%,僅收二、三成,減產達七〇——八〇%。又該縣上寧鄉九個村的調查:去年有四二個居民組局部或全部莊稼受到損害。佔全鄉居民組的四一%,受災面積三、三二〇畝(包括土),佔全鄉耕地面積的二三•九%,減產共達十萬六千多斤黃谷,佔該鄉五三年總產量的八•二二%。
   二、完成任務的有利條件和存在的困難 (一)有利條件第一、農村中通過統購統銷以及大張旗鼓的進行了總路綫的宣傳教育,從幹部到羣眾,社會主義的覺悟大大提高。
   第二、由於互助合作組織的發展和鞏固,羣眾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需要增產迫切要求興修水利;同時隨着國家工業化,也需要更多的糧食、棉花和工業原料,水利設施也是刻不容緩的農村基本建設。
   第三、幾年來我們已找到水利發展的方向和形式,必須“全面計劃”“因地制宜”“除害與興利並重”,目前部份地區已經這樣辦了。
   (二)存在的困難第一、技術指導力量不夠,表現在下列幾方面:(1)技術指導遠趕不上工作需要。
   (2)技術幹部數量少。現有技術幹部全省未分配或分配人數少的區(市)約佔六八%。
   (3)技術幹部質量差,政治與技術水平不高,抓不着技術關鍵,有的還不會選擇塘址。普遍存在兩種思想:存在“重大型、輕小型”,不願搞羣眾性水利工作;認為搞小型水利沒前途,只是挖凼凼、填埂埂沒搞頭。
   存在“重工程,輕管理”的思想,把工程修好後,往往放鬆管理工作,以致“塘漏無人管,用水打破臉”。(4)小型水利中存在着長期不能解决的技術問題(塘坎漏、塘底漏、放水洞漏等),因而失去信心。
   第二、塘址佔地問題尚存在以下兩種情况:(1)農業生產合作社多在山溝下游,要修塘或水庫就要選在上游非社內土地上,如一時組織不起來,又沒有公田,可能影響工作進行。
   (2)互助組與個體農民要興修水利,他的塘址佔地比較難解决。
   以上兩種情况,只要當地黨政重視,就可能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
   第三、我們還沒有摸到比較成熟的合理組合勞力的經驗,如果在工程進行中勞力組合不好,就會形成窩工等現象,就要影響工程質量、工效、負擔,以致引起農民之間的不團結。
   第四、由於準備不夠,時間短,技術力量薄弱,在某些地區,可能趕不上合作社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水利工程也有一定的技術性,如果不加以控制,勢必盲目施工造成浪費,關於缺水的問題,擬用囤水田來解决。
   三、完成任務的方式方法 (一)根據調查摸底和幾個已經成功的經驗得出今後發展小型水利的幾種類型:①塘與堰結合,②大塘與小塘結合,③大塘與沉沙凼結合,④小水庫,⑤堵水壩,⑥機械提水。
   (二)完成的辦法:(1)通過典型示範,逐步推廣,達到點面結合,主要使幹羣能掌握小型水利的四個關鍵(地形地勢、塘埂、放水洞和溢洪道——馬口、湃缺)。
   (2)依靠合作社,配合合作社的發展,年底前,在淺丘陵地區,以每一個地區的大部份鄉修一個示範塘;深丘陵地區每一個區或部份鄉修一個示範塘,調集準備下一步修塘的人參加實地學習,並組織積極分子等實地觀摩,學習修好塘堰的三個原則和四個關鍵,以掌握技術,為下一步修塘堰打下基礎。
   (3)因地制宜,多方面的結合,並根據原有水利條件和人力、物力的可能條件,分步實施,並採用:①擴建(或改建)與新修相結合,有的是一般新修重點擴建,或一般擴建重點新修,有的是又擴建又新修。
   ②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有的地方宜於分散,不宜集中;有的宜集中,不宜分散;有的是兩種都搞。
   ③各種類型的水利工程相結合。
   (三)興修塘堰的同時要解決水土保持問題。
   (1)具體事例——僅以遂寧縣調查材料為例:①冲刷減產:(見前述)②淤毀良田:遂寧西眉鄉二村岳家灣十四畝水田廿年中已有四•四畝淤積成土佔三一•五%,遂寧梓潼鄉一、二、五、七村,去年一次洪水有二三畝田顆粒無收,田內淤積卵石、砂泥一尺多厚。
   (2)主要原因:①反動統治時期濫伐樹木,破壞森林,農民不可能發揮生產積極性和搞水土保持。
   ②柴薪缺乏,農民砍柴、扯草根作燃料,同時部份地區盲目開荒,致成童山。據遂寧西眉鄉二村調查:住草房的農民缺半年的燃料,住瓦房的缺三個月。
   (3)水土保持的辦法:①興修塘堰時要灌溉與防洪相結合:如遂寧縣西眉鄉二村王家龍一面擴建舊塘可蓄灣頂山坡一百卅多畝的山水,同時增挖沙凼利用舊塘及修好排洪溝,以蓄洩其餘較集中的山洪,從蓄洩兼施做到除害與興利相結合。
   ②植樹種草涵養水源:西眉鄉二村擬大量種植馬桑、葛藤,其優點是:(一)不擇土,容易成活。馬桑、葛藤在石骨子縫裏也能生長,扦插成活率可達九〇%;(二)馬桑為叢生灌木,生長快,不瘦土,頭年栽下,次年即可砍用。葛藤覆蓋面大,可保水保土;(三)可作肥料、燃料、飼料和藥材:如每户能種四百顆,第三年每颗能砍得十斤(共四千斤,其中得青肥一、二〇〇斤:可抵約一百五十斤桐枯,柴二、八〇〇斤),即可解决四畝田的青肥和四個月的燃料,有馬桑當燃料,即可節省出豌、葫豆葉改作豬的飼料。葛藤的根和葉均可作豬的飼料,葛根還是一種藥材。
   總之要求具備以下條件:①不擇土,易栽活;②生長快,易於覆被土地;③能作燃料、肥料或飼料,④又蔭土,不瘦土,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進行培植。
   附馬桑栽培方法:①採種:芒種前後採集種籽,用豬血或黃鱔血拌合後撒種,由螞蟻搬入洞內二、三年後即可砍柴;②壓條:馬桑、葛藤均可採用此法,次年即可利用;③分根:馬桑用“打篼分栽”,葛藤分“葛兒子”移栽;④扦插:在八、九月將隔年生的枝條或當年生長較老的截成一尺左右,插在土中或岩縫內或石谷子上,可在六、七月先打凼風化再插。
   ③土地加工:①禁止開荒,改坡地為梯地,以減少流失;②開背溝、亮溝、做檔埂作谷坊以削弱水勢;③挖沙溝、打沙凼以沉集泥沙;④處理卵石:大的砌埂,小的埋入土中,不使下溝,以減少重質;⑤疏淘溝渠以暢排洪。
   ④改進耕作技術:看好水面(看山水方向),根據地形開行,避免冲刷與搪水(淤塞)。
   (四)發展塘內副業:(1)養魚:可養草魚、鯉魚,每畝塘每年至少可產魚一二〇斤,每斤以二、〇〇〇元計,可售二四〇、〇〇〇元,既能增加農民收入,又可解決肉類缺乏。
   (2)栽藕:塘內淺水處可栽藕,一般五畝大的塘以塘後水淺的地方,一畝種藕,每年可產一、二〇〇斤,每斤以四〇〇元計,可售四八〇、〇〇〇元。
   (五)囤水田問題:(1)囤水田是在沒有或水利設施不足地區內的一種重要的防旱抗旱設施。過去一般只作冬水田滲水之用,根據彭縣、德陽縣等地調查,則主要是供給兩季田所需之水,這是囤水田主要的作用。在農村水利基本建設工作尚未完善時,是解决農田需水,增加產量的重要辦法。
   (2)囤水田的優點:花錢少,技術性低,簡而易行,收效快,容易推廣。
   (3)發展囤水田的困難:①主要是思想顧慮:①怕減產;②怕費工;③怕用水户爭水,自己不能插秧;④怕用水戶整田太遲,影響自己的增產;⑤怕囤水後借田育秧吃虧。②做了囤水田、兩季田增加,同時也就增加了春耕時牛力調劑等困難。
   (4)發展囤水田的意見:①各級黨政應重視這一工作,有計劃、有領導的貫徹互助互利原則,向農民普遍進行算賬教育,大力發展囤水田。
   ①算水賬;②算糧食(小麥)增產;③算油料增加;④算增加綠肥料;⑤算增加豬的飼料。
   ②以互助合作組織為主,按其水利需要,帶頭做囤水田,並按灌溉系統照顧個體農民的用水。
   ③推行用水户與囤水戶訂立合同制,消除用水户與囤水户的思想顧慮,以便囤水戶大膽囤水,做好囤水工作;用水户也安心生產,達到增加生產,增加收入的目的。
   ④在一個囤水田系統中,應有計劃的安排生產。小春多種菜子和葫豆等早熟作物,使能早收穫,早栽秧,並可增加油料、肥料和飼料。為增產糧食,仍應適當栽種小麥等晚熟作物。大春應分批育秧,分批栽秧;先栽塝田,後栽溝田,以便輪流囤水,保證滲水需要。並可適當解決調劑牛力的困難。
   四、工作準備 (一)加強技術指導力量:(1)原派工作組仍留各專區(溫江、藏族自治區未派),另外從九月起每一專區配備一個查勘隊協助勘測工作。
   (2)增強專縣技術力量。(3)訓練現有水利幹部,以提高技術水平,主要學會修塘的四個原則:①全面計劃;②省工省錢;③耐用;④收效大。四大關健:①選好塘址;②築好塘埂;③修好放水洞;④修好溢洪道。
   ①為了邊學、邊做、邊交流經驗,理論與實踐結合,每次訓練都凝選一處施工,由省抽各專縣部份水利幹部和少數縣區行政幹部集中學習,回去幫助專縣辦短期訓練班。
   ②各專署在秋收前抽各縣建設科幹部、區生產助理員和沒有參加集訓的水利幹部學習。
   ③各縣在秋收後到小春下種前,訓練農民中的水利技術人員、鄉生產委員。大縣可分批分期訓練。
   (二)選好塘址:今冬明春要修的塘預先選好,在小春下種前將擬修塘的土地留下,以免下種後掉換和增加青苗費的負擔等。
   (三)確定受益户,組織勞動力:根據新塘蓄水量的計劃和田土、季節、作物不同需水量情况,劃定灌區,確定受水户,並以農業生產合作社為主,吸收灌區內的互助組和個體農民,合理組織勞動力,作好動工前必要準備工作。
   五、管理養護問題每新修一個塘即要選出專人加強管理養護,才能充分發揮其灌溉效能,同時結合防旱防洪加強現有塘堰管養工作。要做好這一工作,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重要問題:(一)確定受水户,劃定灌區。其原則應從“水盡其利”出發,依“由近到遠、認田不認人、不能插花飛水”的原則進行,既不能“水頭受澇,水尾受旱”也不能分散用水,造成浪費,對多出工因田遠分不到水的,應本“等價互利”原則,合理解决,如採取“以農閒工還農閒工,以水利工還水利工”等。
   (二)管理組織應以互助合作組織為領導核心,有條件的地區進行聯組管理,互相調劑,在此基礎上選出成份好和為人公正的農民,充任管理人員,對誤工的應給一定報酬。
   (三)管理組織或人員,應認真領導受水户訂出養護公約和用水制度,以使互相監督保護工程,延長工程壽命和減少整修費用。如有的地方要求做到“二禁”(即禁止挖塘埂,挖渠堤的草皮和禁止牲口踐踏塘埂、渠堤);“三防”(即防漏水、防山洪和防偷水);“四檢查”(即暴雨後檢查、天旱時檢查、放水後檢查和秋收後檢查)。這是比較完整的辦法,各地可根據不同情况加以修正或補充。
   (四)應根據土地、季節、作物等不同需水情况,在當地耕作技術基礎上加以改進,即可達到節約用水,保水保肥,節省放水工,並可增強抗旱效能,如據綿陽縣街子鄉峗才弟互助組改進耕作技術,作到“水到田、牛到田、人到田”及“耙好田邊、糊好田坎、磨平田面”的耕作方法。
   六、工作步驟 (一)二、三季度應抓緊防旱防洪,同時進行現有堰塘的管理養護工作,並進行一次小培修、大檢查。
   (二)秋收前後:訓練水利技術幹部及農村水利基層人員,修築示範塘,宣傳與作好做囤水田的準備工作。
   (三)秋收中和秋收後:動員農民做囤水田和關蓄冬水,同時組織水利幹部和農民選出今冬明春準備興修水利工程的地點,並留出土地。
   (四)秋種和統購統銷後:在已作好示範塘的地區就可展開興修工作。未作好示範塘的地區開始興修示範塘。
   五、五五年一月份:各地區都轉入大力興修。有條件的地區應提前開展。
   七、組織領導 (一)為加強對農田水利工作的領導,各專縣仍應繼續重視這一工作。
   (二)必須貫徹因地制宜,全面計劃,多種辦法比較,分步進行的原則,做到防害與興利相結合,興修塘堰與水土保持相結合,達到防旱、防洪的目的。
   (三)興修水利時必須結合農村中心工作,按生產季節生產階段進行。
   (四)做好準備工作:(1)建立批准制度——興修水利必須經鄉人民代表會通過,由區人民政府批准,講清楚只准修好不能擺爛攤子。申請批准書應問清楚:①佔地如何解决;②勞動力組織辦法;③領導骨幹如何;④技術上的把握。
   (2)加強組織領導——必須有得力幹部專人領導,建立組織,做好管養,工完賬清,同時進行水土保持。
   (3)做好示範塘——要工小、效大、短期完工、具有代表性,起到示範作用。
   (五)推行見習觀摩——專區興修示範工程時,縣幹部參加實習;縣進行時區幹參加,區進行時鄉幹參加;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進行時,附近社派人參加。各級進行中都要找附近的水利積極分子進行觀摩,把技術交給羣眾,為合作社大力發展興修水利打下基礎。
   (據四川省水利廳負責同志稱:本文尚未經省委批准,僅作參考)雲南省一九五四年一至四月羣眾性水利工作簡結

知识出处

水利工作手册

《水利工作手册》

西南在六月一日至十九日,召開了全區水利工作座談會,總結了去冬今春各地開展羣眾性水利工作的經驗,研究了下半年的水利工作。會議採用彙報、討論和到長壽縣實地觀摩的方法,因而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收到了好的效果。為了更好地將會議精神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現將會議主要文件,印成專輯,配合各地進行傳達及研究工作時的參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