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共產主義建設綱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五輯》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3462
颗粒名称: 斯大林的共產主義建設綱領
分类号: D11
页数: 7
页码: 230—236
摘要: “斯大林的共产主义建设纲领”中主要描写了列宁和斯大林的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功勋就在于他们缔造了伟大的苏联共产党,这个党展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工人阶级和农民的巨大工作,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忘我的斗争以争取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它的思想影响能普及于这样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把他们变成一支有政治教养的队伍,理解自己斗争的目的并为达成这些目的而积极斗争等内容。
关键词: 共产主义 斯大林 建设纲领

内容

列寧和斯大林的具有全世界歷史意義的功勳就在於他們締造了偉大的蘇聯共產黨,這個黨展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敎育工人階級和農民的巨大工作,發動人民羣衆進行忘我的鬥爭以爭取社會的革命性改造。
  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像我們黨這樣的政黨,它的思想影響能普及於這樣廣大的人民羣衆,能够把他們變成一支有政治敎養的隊伍,理解自己鬥爭的目的並爲達成這些目的而積極鬥爭。
  歷史上還從未有過先例:一個羣衆性的政黨在思想武裝和組織上的團結一致,能够達到這樣的程度,像列寧初斯大林所創立的我們的共產黨一樣。
   斯大林同志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把勇敢地開闢新歷史道路的黨的思想武裝,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約·維·斯大林總結了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經驗,創造了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完整學說。他豐富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發展了列寧關於在爭取社會主義鬥爭中工農聯盟在無產階級領導下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的思想。
  斯大林同志發展了列寧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政策思想,製定了有關國家工業化的原理,創立了農業集體化的理論。斯大林同志曾指出消滅剝削階級的途徑。蘇聯人民在共產黨頷導下,徹底根除了城鄉資本主義因素,消滅了人對人的剝削,在歷史上第一次建設了社會主義社會。蘇聯人民以他們的豐功偉績把人類先進智慧數世級以來所夢想的社會主義變成了在一個兩億人口國家中的現實。蘇聯社會主義的勝利是列寧斯大林關於社會主義學說的最偉大勝利,是斯大林的領導的勝利。
  馬克思列寧主義敎導說,共產主義的發展將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社會主義,第二個高級的階段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將逐漸地發展到共產主義。
  斯大林同志天才地論證了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道路,並且具體地確定了共產主義社會最重要的特徵。斯大林同志所創立的關於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學說,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科學中新的一章。
  約·維·斯大林證明,從社會主義發展到共產主義是客觀的自然的歷史過程。斯大林同志在他的經典著作“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解答了在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提出的一些問題。斯大林同志在縝密和全面地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條件後,揭示了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客觀經濟法則。約·維·斯大林在揭示和表述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法則以後,指出這一法則的作用决定着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過程,確定共產主義勝利的歷史必然性。
   社會主義正在逐漸地向共產主義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法則同時也是共產主義建設的經濟法則。
   約·維·斯大林天才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辯證的規律性,指出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法則决定着其他經濟法則——其中包括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的法則——的作用。約·維·斯大林指出:“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的法則,只是在具有國民經濟的計劃發展所要實現的任務時,才能產生應有的效果。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的法則本身並不能提供這個任務。國民經濟計劃化尤其不能提供這個任務。這個任務是包含在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法則中,即表現於這一法則的上述要求內……”
  斯大林同志科學地論證了共產黨在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過程中的政策,指出這種政策是以被認識了的社會主義經濟法則爲基礎,這種法則不以人們的意志爲轉移而客觀地發生作用。
  約·維·斯大林粉碎了庸俗的主觀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爲,人們自己可以創造、變更和改造經濟法則。他也擊破了另外的、具有同樣危險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爲,似乎人們在客觀的社會法則面前是無能爲力的。如果主觀主義的觀點會導致經濟活動中的冐險主義,那麽把客觀法則偶像化便會導致消極和絕望。
  斯大林同志敎導說:人們在社會的法則面前並不是無能爲力的。人們能認識這些法則,掌握它們,能駕馭它們並按照這些法則熟諳事理地來全力發展國民經濟。因此,人們基於被認識了的客觀法則的活動,顯示出自覺地管理社會經濟發展的人的眞正力量。
  這種自覺地管理經濟發展的力量,已由共產黨所輝煌地加以證實。黨在斯大林同志的頷導下,實現了宏偉的經濟改造,這就使我國從一個經濟上落後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强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現在正順利地建設着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的經濟法則並不是機械地、自發地實現的,而是共產主義建設者們自覺地掌握這些法則的結果。斯大林同志從這些法則的客觀性質出發,指出爲了準備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物質生產基礎和文化條件,應當如何領導經濟的發展。
  約·維·斯大林敎導說,爲了在實際上使過渡到共產主義成爲可能,首先就必須切實保證全部社會生產的不斷增長,並使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佔優先地位。
   使生產資料的生產佔優先地位,是擴大社會主義再生產的一定不移的條件,並保證高級的經濟——共產主義經濟的建立。切實保證全部社會生產的不斷增長的目的,是在於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準備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基本先决條件之一,是用實行起來有利於集體農莊因而也有利於整個社會的逐漸過渡的辦法,來把集體農莊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並用產品交換制來代替商品流通。
  關於從社會主義的兩種所有制形式向共產主義的單一的所有制過渡的方法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中一個完全嶄新的課題。約·維·斯大林天才地描續了這一過渡的具體道路。
   他指出社會主義的兩種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决定着必須保留商品——貨幣的關係。但是商品流通的存在是同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遠景不相容的。因此,用產品交換制來代替商品流通是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基本前提之一。斯大林同志曾指出,應當抓住爲了沿着這條路綫準備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那個環節。在我國目前的條件下,這個决定性的環節便是發展工業和農業之間的產品交換,這種產品交換的萌芽在我國經濟的實踐中已經以工農業產品之間的“換貨”形式而存在。
  關於把集體農莊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水平的方法、關於徹底消除工人階級和農民之間的差別以及消滅城鄉之間的本質差別和向無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等問題,斯大林同志都給了馬克思主義的解决。
  約·維·斯大林不僅是從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發展的觀點,而且也從創造文化前提的觀點,硏究了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準備條件的問題。社會的文化水平越高,人們的勞動也越具有生產效率,生產力也越會順利地發展。斯大林同志指出,在共產主義制度下,所有的人都將是有文化的和受過敎育的。他證明,整個社會文化的提高,是準備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重要的條件。斯大林同志敎導說,必須使社會達到這樣高度的文化發展,“保證社會一切成員全面發展他們的體力和智力,使社會成員能獲得足以成爲社會發展的積極活動家的敎育,能自由地選擇職業,而不致由於現存的勞動分工而終身束縛於某一種職業。”
   這些原理便是社會文化改造的綱頷。
  爲了使人們都能成爲受全面敎育的人,爲了使整個社會達到巨大的文化高漲,必須對現存的勞動狀况作重大的改變。爲了做到這點,首先需要把每天的勞動時間至少縮短到六小時,然後再縮短到五小時。其次,還需要實行普及的綜合技術敎育,根本改善居住條件和把工人和職員的實際工資至少提高一倍,也許還要更多。
   所有這些都會導致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本質差別的消滅。
   在馬克思主義科學中,還從來沒有提出過這樣宏偉的社會文化改造的任務,像斯大林同志所提出的一樣。
  約·經·斯大林的著作“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是斯大林的天才的最偉大作品,是共產主義的綱領性文獻。這一著作扼要地、極端精確地總結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指出實現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偉大目標的道路。
   現在,共產主義已成爲千百萬蘇維埃人的實踐的事業。蘇聯人民正以自己的日常勞動建設着宏偉的共產主義大廈。。
   在斯大林同志的著作“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指出了我們所應當走的明確道路,以實現列寧斯大林的不朽思想。
  約·維·斯大林,天才的共產主義建築師,遺留給我國人民以建設共產主義的科學和一個爲他所培育起來的黨。我國黨和政府的領導掌握在偉大斯大林的戰友們的可信賴的手中,他們曾和斯大林一起領導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性事業。因此,蘇聯人民在和自己的偉大導師和領袖斯大林同志吿別的時候,滿懷信心地瞻望着未來,他們知道,列寧斯大林的旗幟是握在忠實的、經過考驗的列寧和斯大林的信徒的手中。由斯大林所培養的黨和政府的頷導者們,實現着斯大林的遺訓,頷導蘇聯人民通過正確地和最短的歷史道路向偉大的目標——共產主義前進。。

知识出处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五輯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五輯》

出版者:西南人民革命大學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参考资料第五辑》的中心主要介绍了是苏联完成社会主义建社的基本规律及经验。其中包括消灭剥削阶级、劳动竞赛与斯达哈诺夫运动、干部决定一切、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等等重大问题。

阅读

相关人物

列寧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