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五輯》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3452
颗粒名称: 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
分类号: D033.4
页数: 19
页码: 24—42
摘要: “苏维埃社会主义社会”中主要是描写了苏维埃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按每个人所完成的工作底质量与数量支付工资、阶级底成份与社会底道德政治底统一等内容。
关键词: 苏维埃 社会主义

内容

一社會主義所有制
   一九一九年五月一日,列寧在莫斯科紅場上對人民說道:
  “我們的子孫要把資本主義制度時代底文獻和紀念物看成怪物一樣。他們很難想像,生活必需品底販賣怎樣能操縱在私人手裏,工廠怎樣能屬於個人所有,一個人怎樣能剝削另一個人,人們不從事勞動怎樣能生存。”
  實際上,我們生長在蘇維埃政權下的靑年,很難想像舊俄底社會制度,那時,工廠,生產工具和生產手段,田地、牧場和山嶽,地下蘊藏、森林和水流,都是屬於富有而無所事事的人所有,而成百萬的工人和貧窮的農民都過着半飢餓的生活,把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地主、富農。
  舊日的工人和農民體驗了以私有制爲基礎的資產級地主制度底一切恐怖。但是,蘇聯底靑年却從來沒有看見過資本家和地主,因爲他們是在以社會主義所有制爲基礎的新制度底條件下成長起來的。
   什麽是社會主義所有制呢?
  按照斯大林憲法規定,土地、地下蘊藏、水流、森林、礦井、礦山、工廠、國營農場、機器拖拉機站、銀行、鐵路運輸、水路運輸、空中運輸、電訊設備(郵政、電報、電話、無線電)、城市企業和城市的主要住宅,這一切都是社會主義國家財產,也就是全民財產。
   我國一切基本的和主要的生產手段都構成國家底社會主義財產。
  集體農莊與合作社組織底農場建築物與企業,它們的工具和機器,它們的役畜和它們的養畜場,都構成合作社集體農莊底社會主義財產,也就是集體農莊與合作社機構底財產。
  由我國團結絕大多數農戶於集體農莊一點,可以看出,合作社集體農莊底社會主義財產具有如何的重大意義。一九四〇年,加入集體農莊的農戶幾乎佔全農戶百分之九十七。
   個體農民和手工業者底小規模私有經濟,在以自力勞動,並不剝削他人勞動的條件下,是蘇聯法律所准許的。
   蘇聯法律也保證全體公民對其勞動收入及儲蓄、對其住宅、家庭副業用具、日常用品、消耗品及享樂品有個人所有權。
  蘇維埃政權底敵人們都說,彷彿社會主義不承認私有財產。這是胡說。社會主義不承認土地、工具、機器、企業的私有制,是因爲這種私有制構成所有者非勞動收入底源泉,是一些人剝削另一些人的工具。
  但是,個人財產只是爲了滿定人們個人需要用的。蘇維埃國家承認個人財產,並且以法律來保護它。斯大林憲法鞏固了每一公民可能經常改善個人生活狀况,並將其個人財產遺留給子女的情况。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明確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所有制對於勞動羣衆,對於我們的國家,是具有怎樣偉大的意義。
   爲什麽在我們這裏誰也不能强迫別人爲自己工作呢?
   這是因爲我國土地、生產工具與生產手段都是社會主義財產,而不是個人財產。
   爲什麽我國沒有失業,沒有窮人呢?爲什麽我國全體勞動人民底生活一年比一年地越發富裕,越發文明呢?
  這是因爲我國土地、工廠礦山、銀行、運輸工具和電訊工具、印刷事業、學校、圖書舘、劇院、電影院、醫院、療養院等等都是社會主義財產。這一切都是爲勞動人民謀福利的,而不像在資本主義國家那樣,是私有者致富的工具。
  爲什麽我們在過去是落後的國家,能在前所未聞的短期間內,變成世界上最强的大國之一,能在與德國法西斯及其幇兇鬥爭中,保衞了自己的自由與獨立呢?這是因爲社會主義所有制成了這樣的一個基礎,在它之上,我們建立起强大的工業,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產量最高的農業,我們保證了蘇聯軍隊具有最優等的武裝和良好的補給。
  社會主義所有制是我國整個社會制度底基礎。它的力量就在這裏。它和以生產手段和生產工具私有爲基礎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差異,也就在這裏。
   二社會主義企業
  我們已然看到,斯大林憲法裏談到社會主義所有制底兩種形式:國家財產和合作社集體農莊財產。可是,爲什麽我國社會主義所有制,不是一種形式而是兩種形式呢?
  由資本家與地主手中沒收來的,舊的工業企業與大規模的農業企業,都成爲蘇維埃國家底財產。在幾個斯大林五年計劃的年代,我國建立起很多新工廠、煤礦、礦山、石油工業、大規模的電力站。而在農業方面,建立起許多國營農場和機器拖拉機站。所有這些企業,都是由蘇維埃國家底力量和金錢建立起來的。這些企業所在的土地也是屬於國家的。顯而易見,所有這些企業,和這些企業所生產的全部產品都是國家的財產、都是全民的財產。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集體農莊和它的田地、養畜場、生產工具和農莊建築物吧。集體農莊是怎樣產生的呢?集體農莊是用農民自己的力量和資財,在國家扶助與領導之下,建立起來的,建立的方法是由農民把主要的生產工具、勞動力與農戶底份田,自願地聯合在集體經營的農莊裏。顯而易見,集體農莊底全部財產和它的全部產品,是組成集體農莊的集體農民底共有財產。只有集體農莊所使用的土地,才是國家的財產,由集體農莊永遠無償地使用着。
   所以,在我們國家裏,存在着社會主義所有制底兩種形式,它們是與我國社會主義企業——國家企業與合作社集體農莊企業——底不同的起源,密切地聯繫着。
   在國家企業與合作社集體農莊企業之間,還存在着其他的差別。
  國家企業底主人是誰呢?國家企業底主人是蘇維埃國家。由蘇維埃機關任命管理這種企業的經理。企業機關底職工則按照各人所完成的工作底質量和數量,向國家領取勞動報酬。
  那末,誰是集體農莊底主人呢?組成集體農莊的集體農民是集體農莊底主人。集體農莊底事務由集體農莊莊員大會管理,而在大會休會期間,則由大會所選出的集體農莊理事會處理。
  集體農莊對國家負担一定的義務。集體農莊向國家繳納(按固定價格出售給國家)爲法律所規定的一部分收穫和一部分畜產,而由其現金收入中向國家繳納依法規定的稅款和保險費。集體農莊以實物和現金繳納國家機器拖拉機站,以償付後者按照與該集體農莊特別訂立的契約所完成的工作之報酬。其餘全部產品及全部金錢收入,根據農業勞動組合章程規定,歸集體農莊全體農民自行處理。
  集體農莊莊員並不與工廠工人和國營農場(國家農業企業)工人一樣由國家領取工資。集體農莊莊員底勞動是由他們集體經營底收入中支取報酬的。報酬是按照每個集體農莊莊員對集體生產所投勞動底質量和數量,按勞動日數,用現金和實物(產品)發給的。
  除了集體農莊共有的收入之外,集體農莊莊員還從園地上個人小規模經營的副業中獲得收入(個人底牲畜、菜園、花園等等)。集體農莊與集體農莊莊員都可以把自己產品底剩餘,拿到集體農莊市場上自由出賣。
  我國國家企業與合作社集體農莊企業間的差別就是如此。這種差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種差別並不構成兩種企業間根本不同之點。兩者都是建立於同一基礎之上的。而這一基礎是什麽呢?
  兩種企業底生產手段都是公有財產(而不是私有財產)。國家企業底生產手段屬於全體人民,也就是說屬於全社會;合作社集體農莊企業底生產手段屬於各個社會組織。不過兩者底生產手段都是社會主義公有財產。
  由此可見,我國國家企業與合作社集體農莊企業,儘管在形式上是不同的,而其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一致的。人對人的剝削在這兩種企業中都是不可能的。
  對生產手段的不許私有,和沒有人對人的剝削,就是我們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根本不同之處,而資本主義社會,正以社會上極少數的不勞動的人對廣大勞動羣衆的剝削作基礎的。
   我們建立起的工廠、國營農場、集體農莊等等,都是用以建築一幢美麗大廈——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堅實基礎底各個石塊。一切國家企業與合作社集體農莊企業,合在一起來說,我們的整個社會主義經濟,乃是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底統一的經濟基礎。
   三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勞動及產品底分配
  我們的社會沒有人們以工廠、土地等生產手段爲自己私有財產的階級。我們的社會也沒有被剝奪了生產手段的階級。我們的勞動羣衆共同掌握着屬於社會主義公有財產的生產手段。
   因此,在我們的社會裏,在生產上形成了與資本主義社會中完全不同的關係。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手段所有者本身並不工作,而是强迫工人和鄉村中的貧農爲他們工作。而在我國一切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都要工作。我國憲法中有“不勞動者不得食”的規定。
  國營企業與合作社集體農莊企業中的工作者共同在公有的(而不是私有的)經濟中工作。他們是以擺脫了剝削的人們底合作與互助爲基礎而工作着。斯大林同志說過:“在我們工廠裏是沒有資本家而人們在工作着。由人民中間出身的人領導着工作。這在我們也就叫做事實上的社會主義。在我們的田場上是沒有地主,沒有富農,而由農業勞動者進行工作的。由人民中間出身的人領導着工作。這在我們這裏也就叫做日常生活中的社會主義,這在我們這裏也就叫做社會主義的自由生活。”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動,是被迫從事勞動的人個人的事。你若有工作,便要彎着腰替資本家和地主去工作。若是沒有工作,那末你雖然是餓的要死,沒有人來過問。
  我們這裏,人們不是爲剝削者工作,而是爲自己,爲只由勞動羣衆組成的社會來工作。我們這裏,勞動是公共的事業。我們這裏,勞動人民並不感覺自己是孤獨的,是被人棄置不顧的。相反的,如果他用了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去工作,如果,他藉勞動向社會貢獻他所能貢獻的,他便成爲全國知名的人了,享有榮譽和尊崇。
   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企業所有者個人所有,僅僅付給工人們以極少的工資,他們便隨心所欲地處分產品。
   在我們的社會中,生產出來的產品是社會主義公共所有的。它完全由勞動羣衆去處理。這些產品到那裏去了呢?
  一部分產品用作恢復使用舊了的生產手段。另一部分產品用作擴充公共經濟,集成公共儲備(用於發生災害等等的時候);用作抵禦外來侵犯的國家保衞費;用作國民敎育、保健、對於無勞動能力的人的生活保證等等費用;用作管理費用。
  其餘一切產品都用以滿足勞動羣衆個人的需要,按照他們的勞動去分配。在國營企業和合作社集體農莊企業中,工作者底勞動是根據蘇聯憲法所載明的“各盡所能,按勞取酬”的社會主義原則去給予報酬的。工作得越多越好的人,所得到的就越多。不工作的人就一無所得。
  按勞動底質量和數量來支付報酬,使每一勞動人民對其工作成績發生直接的物質興趣。同時,這種勞動報酬制度,能提高勞動人民生產率,並改善勞動質量,是完全符合於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按勞動給予報酬,使全體社會成員養成用全副力量和能力爲社會工作的習慣。
   四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讓我們更進一步來看看我們的經濟企業是怎樣地工作着肥。例如,中亞細亞蘇維埃各共和國產棉的集體農莊,出產無數雪白的棉花。把棉花送入國家的棉織工廠,工廠中用棉花製成億萬公尺的棉織品。把棉織品送入我國的縫衣工廠,裁縫好了的衣服供給全蘇聯底勞動羣衆。
  產穀物的集體農莊保證供給全國的糧食。用他們所生產的糧食去供給工廠底工人、供給軍隊,以及培植棉花、培植亞麻、培植烟草的集體農莊莊員。
  而由工廠對工作人員供給農業機器、動力燃料、化學肥料、煤油、鹽、糖、織物、衣服、鞋、家庭日常用品、書籍、報紙、自行車、無綫電收音機等等。
  我們看到,我國國民經濟底各個部門,各個經濟企業都彼此緊密地聯繫着,並且共同構成統一的社會主義的國民經濟。個別的企業,不過是統一的大規模的國民經濟底極細小的一部分。
  顯而易見,無論我們那一個企業,都不能隨意照它所想的去工作,不能就它所願意生產的去生產,願意怎樣生產就怎樣去生產。每一個企業,應當按照全國所需要的全部工作,去完成其所担任的部分。換言之,每一個企業應當按照預先規定的計劃去工作,這一個計劃應當是統一的國民經濟計劃底一部分。
  國民經濟計劃是由在蘇聯政府之下設立的國家計劃委員會製定的。在所有蘇維埃共和國、邊區、省、州、區都有自己的計劃機關輔助國家計劃委員會去工作。
   蘇維埃國家在製訂國家計劃的時候,它的目的和任務是怎樣的呢?
   主要的和基本的目的是:保證共產主義在我國的勝利。
   緊密聯繫着的還有第二個目的,即保證社會主義經濟底鞏固,經常不斷地增加公有財富,使蘇聯人民大衆物質和文化水準不斷地增漲。
  因爲資本主義的包圍依然存在着,所以第三個目的,即保證蘇聯國家獨立底鞏固和國防能力底加强,也是必要的。國家計劃委員會底任務,在於正確判斷蘇維埃國家國民經濟底無數的和各種各樣的需要,確定居民的需要,預計一年內、五年內國民經濟每一部門應當生產多少產品,應當生產什麽產品;每一部門爲了生產,需要多少材料和什麽材料;應當準備多少部機器與多少設備,應當準備什麽機器與什麽設備;需要怎樣的新企業,應當在什麽地方去建設;應當擴充多少播種面積,增加多少頭牲畜;勞動生產率可以提高多少和應當提高多少;製品底成本可以減低多少和應當減低多少;應當準備多少工人和準備那種工人;將要把多少商品從生產地運送給消費者;應當開設和建築多少倉庫、商店、舖店和怎樣的倉庫、商店、舖店,以便把商品配給消費者等等。
  除此之外,在製訂國民經濟計劃時候,還有一個任務,即設立國家的準備金(儲蓄金)以備充作意外事件的費用和對蘇聯可能發生的外來侵襲時候應用。
   每個企業底個別計劃,都是根據國家計劃製訂的。
  現在每個企業都有計劃了。那麽,譬如說,某一個集體農莊只限於單純地完成所收到的計劃嗎?不是,集體農莊要再次地估計自己的物力和勞動力,估量能不能超額完成計劃,能不能縮短完成時期,減少消費等等。所以計劃常常被超額完成的。
  斯大林同志說道:“其實生產計劃是千百萬人底活的實際行動。……就是活的人,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勞動意志,我們按新方法來工作的决心,我們執行計劃的决心。”因此,我們全部的國民經濟都是在統一的領導之下,按照統一的國民經濟計劃實行的,是在增加社會的財富、不斷地提高勞動羣衆底物質與文化生活、鞏固我們祖國底獨立和加强祖國國防力量的利益之下實行的。
  我們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根本差別就在這裏。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每個企業主只以自己致富爲目的,就他所認爲必要的去管理自己的企業。
   以公有的社會主義所有制爲基礎而由單一的中央來領導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乃是蘇聯力量與威勢底主要源泉之一。
   五蘇聯道德政治底統一
  一九三九年一月十七日,一天之內,我們全國普遍地舉行了人口調査。蘇聯有一億七千萬以上的人口(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〇年間,由於新興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省份加入了蘇聯,蘇聯人口增加了二千三百萬以上)。其中半數是工人和職員(家屬包括在內),少半數是集體農莊莊員和參加合作社的手工業者。其餘的還有少數的個別農民和獨立手工業者,都是在自己私人生產中工作着,而不剝削僱傭勞動的。他們(家屬包括在內)佔人口底百分之二·五。由此可見,我國的社會完全由勞動人民,即工人、農民和由工農隊伍裏出身的知識分子所組成的,同時,絕大多數的勞動人民都在社會主義的經濟,即國家的企業機關裏,合作社集體農莊的企業裏工作。我們的社會裏沒有剝削階級,沒有人對人的剝削。這就是說,我們的社會是社會主義社會。
   因此,我們社會仍然有兩個階級:工人階級與農民(佔絕大多數的是集體農莊莊員)。
  蘇維埃的工人成爲一個階級,他們在國家企業中工作,用領取工資的方式獲得生活資料。集體農莊莊員也成爲一個階級,他們在自己的集體事業中工作,由事業收入中獲得生活資料,除此以外,他們還由自己的副業中獲得收入。
   這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按照那一些特徵,而分成爲兩個階級。
  蘇維埃工人階級乃是我們社會先進的領導階級,領導着我們國家走向共產主義。蘇維埃農民是走向大規模社會主義集體農業的自由的農民階級。蘇維埃的知識分子與工人階級和農民緊密地聯繫着。
  工人和農民是兩個友好的階級。他們曾經爲了自己的解放共同地鬥爭,共同地戰勝了自己的敵人,共同地建設了新的社會主義社會。在各種基本問題上,他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而他們的目的也是完全相同的:即鞏固我們的國家,保證各民族間的持久和平,進一步地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一心一德地努力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文明,努力建設共產主義。
  請仔細地到處觀察我們的全國,你們就會看到,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乃是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無可比擬的友好合作底情景。你們會看到,我國全體人民是如何地團結一致,億萬的蘇維埃人們怎樣兄弟般地彼此互助,創造一個共同的偉大事業。
  蘇維埃人們在基本利益、觀點和目的上的這種完全一致,他們圍繞着蘇維埃政府與共產黨周圍的團結,我們稱之爲蘇維埃人民底道德政治底統一。這種統一是從何而來的呢?
   這種統一决不是一下子就建立起來的。
  當我國還存在着剝削階級底殘餘的時候,全體蘇維埃人民是不曾有像今天這樣的統一的。當私有的農民經濟在蘇維埃農村中仍佔多數的時候,全蘇維埃社會是不曾有這樣深刻的道德政治底統一的。這樣的統一是隨着我們的農民逐漸成爲集體農莊底莊員,日益加多地參加了社會主義的建設,日益加多地充滿了他們的利益與全社會底利益之一致性的意識,而逐漸鞏固起來的。
   這樣,蘇維埃人民道德政治底統一,是以我們社會經濟基礎是統一的、是以全體蘇維埃人們都是統一的社會主義經濟底勞動人民爲基礎的。
  這就可以看出,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底道德政治底統一,是在怎樣的基礎之上成長起來的。這樣的統一,因爲我們的社會裏男女之間、工農之間、智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之間、各民族與各種族公民之間,在政治的與其他的權利上,沒有任何差別而更形鞏固了。
  蘇維埃人們在其全部生活中感到社會主義社會底深刻的內在的統一。每一個蘇維埃人都知道,當他遭遇到不幸的時候,整個社會與蘇維埃政權都幇助他。這使蘇維埃公民加强其對於自己的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底道德政治底統一,是熱烈的蘇維埃愛國主義底無窮盡的源泉。
  蘇維埃人民道德政治底統一,特別有力地表現在蘇維埃人當偉大衞國戰爭進行戰鬥與勞動時候,所表現的團結一致與英雄主義之中。這樣的統一,當選舉蘇維埃時候,明顯地表現在對於蘇維埃政權和共產黨的忠誠中,表現在選民底團結中,表現在全體人民對於我國底領導者——斯大林同志的愛戴中。
   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政治底統一,是蘇聯力量與威勢底基本源泉之一。六社會主義社會優於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系統,使我們的社會對於資本主義社會有了大大的優越性。
  資本主義國家在國民經濟中沒有任何的計劃性。企業的老闆只關心於怎樣能多獲利潤。關於國民經濟,關於改善勞動人民狀况,資本家是絕不去設想的。相反地,爲要更加提高自己的利潤,他們儘量地去降低工人的工資,減少農民底收入。
  但是,消費品底購買者主要地是工人,是勞動大衆,而當他們處於窮困的境况和生活日益沒有保證的時候,羣衆底購買力就受到了限制,並且日益降低。因此在資本主義國家中每隔十二年、十年、八年,甚至時間還要更短一些,就不可避免地發生商品底“生產過剩”。商品堆積在倉庫裏,商品底價格低落了,工廠開始倒閉了,播種面積減少了,成百萬的工人被拋棄在街頭之上,成萬的農民經濟破產了。這就叫作經濟危機。
  資本家爲要恢復商品的價格和挽救其利潤,就消滅“剩餘”的商品,把它們燒燬,投入海中,任其在地裏腐爛着。可是,這樣也不能有所補救。只有逐漸地,很緩慢地使堆積的商品銷。售出去,𨙻時在生產上才逐漸地重新繁榮起來。
   在資本主義國家裏,經濟危機不可思議地破壞了生產手段和勞動力,阻礙了生產力底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中,沒有也不可能有經濟危機。生產手段在我們這裏是公有的財產,是用來滿足社會底需要,而不像在資本主義國家一樣,是爲了剝削勞動人民的。我們所有的經濟都是按照計劃進行的。國民收入底分配是用以改善勞動人民底生活。我們這裏,人民大衆底物質保證不斷地提高,各種消費品底需求在增加着。
  所有這一切都要求不斷的擴充生產、建設新的企業、增加播種面積、增加牲畜頭數等等。我們這裏根本談不到關閉工廠。我國的經濟體系消除了像失業𨙻樣的不幸。。
  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體系,保證了生產力不斷地迅速高漲。我國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七年工業產品,每年平均增加百分之二十。而在美國,由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三六年間,工業產品平均每年只增加百分之一。在英國更在百分之一以下。
   斯大林同志說過:
  “我們應該承認,不知道那裏去安放生產的“多餘”,而不得不在羣衆窮困和失業的時候去燒燬“多餘”的那種經濟制度,應當自己替自己定死罪。
   ……蘇維埃的經濟制度則有許多的優點,這些優點,無論是𨙻一個資產階級的國家,……都不敢夢想的。”
  社會主義社會道德政治底統一,也給予社會主義社會以巨大的優越性。資本主義國家,在工人和資本家之間,在農民和地主之間,即被剝削者與剝削者之間,進行着經常不能調和的鬥爭。資本家和地主,對於工人和農民採取了種種暴力和鎭壓的方法。顯然地,資本主義社會是談不到任何道德政治底統一的。
  階級對立,階級鬥爭,都是資本主義社會內部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工人階級,勞動大衆對剝削階級的鬥爭,必然要把所有各國的資本主義制度推向於崩潰。
   而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底優點,在於有牢不可破的內部一致。
  德國法西斯指望一經他們軍隊底侵襲,我國便要發生“階級衝突”,工農聯盟會“垮台”,以及蘇維埃政權便會消滅。敵人是打錯算盤了。就在進行反對法西斯主義戰爭時候,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底友好合作,我們社會底道德政治底統一,從來未有地加强起來,鞏固起來了。無可比擬的困難並沒有征服,相反地,愈益𨩷鍊了蘇維埃人們不屈不撓的意志,鐵一般的英勇與團結。
  衛國戰爭結束後,蘇維埃人民以在戰鬥中同樣的團結一致,同樣的毅力,從事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工作。蘇維埃人民現在完全一致地爲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而工作着。
   ※※※
  我們硏究了蘇維埃社會主義社會底基本特點,這些特點是:它的經濟基礎、生產關係、按每個人所完成的工作底質量與數量支付工資、階級底成份與社會底道德政治底統一。
   我們社會主義社會還具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即有自己的政治基礎、有自己的國家組織。這些我們都將在下一章去介紹。

知识出处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五輯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五輯》

出版者:西南人民革命大學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参考资料第五辑》的中心主要介绍了是苏联完成社会主义建社的基本规律及经验。其中包括消灭剥削阶级、劳动竞赛与斯达哈诺夫运动、干部决定一切、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等等重大问题。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
莫斯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