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義經濟與合作社(初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四辑》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3443
颗粒名称: 新民主主義經濟與合作社(初稿)
分类号: F121.1
页数: 31
页码: 192—222
摘要: 当我们打垮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之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便会被提到日程的第一位。那时我们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个从解决军事任务,过渡到解决经济任务的划时代的转变。但由于我们在东北、华北、华东及其他有决定意义的战场上,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实际现在就是开始这一转变的时候了。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经济 合作社

内容


  當我們打垮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建立起新民主主義的聯合政府之後,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便會被提到日程的第一位。那時我們就需要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一個從解决軍事任務,過渡到解决經濟任務的劃時代的轉變。但由於我們在東北、華北、華東及其他有决定意義的戰場上,已經取得或正在取得有决定意義的勝利,實際現在就是開始這一轉變的時候了。
  今後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就是使中國在消滅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推翻帝國主義統治之後,逐步由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一個獨立富强的工業化的新中國。但要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就必須走新民主主義的道路,絕不能走舊資本主義的道路。
  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從資本家個人利益出發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是從整個國民經濟出發的。資本主義只顧私人資本的利益,而且“無論在農業中以及在工業中,資本主義都是以“生產者的殉難”爲代價來改造生產過程”(馬克思),也就是犧牲工農人民大衆以發展資本家個人。新民主主義經濟則不但照顧工農勞動大衆的利益,同時還要照顧一切有益於國計民生的私人資本的利益。資本主義經濟是犧性落後的以發展先進的,犧牲小的以發展大的,犧牲鄉村以發展城市,並且道成城市與鄉村尖銳對立。新民主主義經濟則既要有計劃地發展進步的大生產,又要有計劃地轉變那些落後的農業和手工業的小生產,使它們在新的技術和組織基礎上,步步向上提高,使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獲得有計劃、有配合的發展。
  正因爲新民主主義經濟是從整個國民經濟出發,所以國家就需要統籌全局,指導全部國民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正因爲資本主義經濟是從資本家的個人利益出發,所以它就不能不是各自爲政的、盲目的、無政府的。
  這兩種經濟的一個基本不同點就在於:新民主主義經濟是無產階級頜導的,以工農爲主體的,建立在人民大衆的基礎上的一種計劃經濟;而資本主義經濟則是建築在私人資本基礎上的無政府生產。
  自產業革命以來,各資本主義國家所經歷的工業化過程,對於勞動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常痛苦悲慘的過程;就工業化本身來說,也是一個長期的非常迂緩、曲折、困難的過程。在這期間不但要遭遇無數次的週期經濟危機,而發展到最後階段,變成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之後,也還是無可避免的要一個跟着一個土崩瓦解。全世界只有蘇聯和現在東歐的新民主國家是在實行着眞正人民大衆的計劃經濟。他們那裏沒有失業,沒有經濟危機。他們所有的,是一番欣欣向榮的氣象,和充滿了希望的光明前途。
  我們應該虛心接受這一歷史敎訓。中國近百年的歷史也否定了一切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企圖。因此,我們所要建設的是新民主主義的計劃經濟,這是適合時代要求,有廣闊發展前途的一種經濟。我們所反對的是資本主義道路,那是在整個資本主義日趨沒落的今天,毫無前途的一種妄想。
  新民主主義經濟是使中國從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先進的工業國的一個歷史階段。它並不是要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社會,而是要通過這一歷史階段,一步一步地引導中國走向社會主義。
   二
  我們實行新民主主義計劃經濟的最大和最基本的困難,就在於我們還是一個“以農立國”的小農經濟的國家,或者如列寧所說,我們“顯然是小資產階級自發勢力佔優勢,而且它也不能不佔優勢”的國家。事實上全國人民的衣食住行,日用必需品以至工業原料的絕大部分也正是由這佔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和手工業者所生產所供給。所以他們是在佔着優勢。然而這幾萬萬小生產者在經濟上却是十分落後,非常零星散漫,而且是分散在像中國這樣廣大的地區,而中國內地的交通又是這樣閉塞。由於這種情形,也由於半自然經濟和小商品經濟本質上的特點,就一方面使小生產者彼此隔離,同時又使他們與整個國家經濟隔離。十餘年來由於戰爭的影響,這種情况在基本上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是更加退步了。這種小生產的散漫落後現象,就是資本主義前期的生產無政府狀態,不消滅這種狀態,整個國民經濟就會依然是一種無法統計、無從計劃的經濟。 新民主主義國家縱然握有一切鐵路、礦山、工廠、銀行,但如若佔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小生產在基本上是與國家經濟脫節的,而且繼續保留在資本主義前期的無政府狀態之中,那我們就絕不會有什麼新民主主義的計劃經濟。即使在國家手中的那一部分大企業可以有他們自己的計劃經濟,但就整個國民經濟來說,這還是無政府無計劃的經濟。同時新民主主義經濟,也不能長時期建立在兩個不同的基礎之上,即一面是建立在國家的大企業基礎上,另一面又建立在散漫落後的小商品的農民經濟基礎之上。如果那樣,整個新民主主義經濟也就一定會變質,以至最後陷於解體。
  然而怎麼才能消滅這種小生產、小農經濟的無政府狀態呢?基本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資本主義的方法。資本主義雖然是無政府生產,但資本主義各個企業自身却還是有組織有計劃的,他們消滅小生產的辦法就是利用自己的有組織打擊小生產者的無粗織,利用自己的進步打擊小生産者的落後,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打擊小生產者的無資本,他們就這樣將生產者一業一業,一個一個地擠,使他們破產,逼着他們妻離子散,然後驅逐他們到大工厰和大農場裏替資本家作工。資本主義就是這樣來消滅小生產,發展大生產,造成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對立的。這種方法,對於小生產者來說,是一種非常慘酷的方法;就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來說,是一種非常浪費、非常不經濟的方法,是違反國民經濟健全發展的方法。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方法。這種方法不是要打擊與消滅小生產者,而是要扶持、團結、發展他們,使他們從分散走向聯合,從個體走向集體,從落後走向進步,從貧困走向繁榮。使他們能够積累,能够擴大再生產,並由此改造國民經濟的農業基礎。這就是“組織起來”的方法,也就是新民主主義經濟所要求的合作社的道路。
  必須將千百萬小生產者粗織起來,才能消滅他們中間的無政府狀態和他們的落後性。只有將他們組織起來,國家才有可能得到正確的統計,實行眞正的計劃經濟。只有將他們組織起來,才可能使他們不致與國家經濟脫節,國家也才有可能按一定的規模採取積極有效的步驟,扶持頜導他們,使他們按一定的方向發展,與大工業取得一定的配合,並且服從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
   因此,合作社在新民主主義經濟中是佔着一定的絕不可輕視的地位,而且必須要它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生一定的作用。三
  小生產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它“是經常的、每日每時的、自發的大批產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列寧)。但這裏所產生的並不是近代的工業資本,而是資本主義前期的商業資本;按中國的舊社會來說,就是與地主經濟血肉相連的商業高利貸資本,就是由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小商品經濟所產生出來,又轉而剝削農民和手工業者的一種資本。這種資本並且在農業市場上,在中國整個農業經濟結構中,是長期佔據着統治地位的。
  列寧曾經這樣提出過問題,說“小資產階級自發性,無怪乎被稱爲自發的勢力,因爲這實在是一種無定形的、不固定的、不自覺的東西”。實際中國農民由於耕地面積的細小,和生產技術的落後,也就是爲生計所迫,便不得不除農業而外,再從事這種或那種副業與手工業生產,也不得不經常出賣一部分產品來換取他們不可或缺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因此,他們就不能不經常去趕集(太行四十一縣就有三〇一個集市,一年一〇、四四〇個集日,廟會在外)、擺攤、當小販、搞運銷。這一切經濟活動,都是農民所必需的。但由於這些活動,農民也就不自覺的每日每時的,在他們中間並且在他們之上,產生着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因爲小商品經濟是在經常運轉之中,而且是不斷向外、向上發展的。農民由於他們的腿短、眼光小、資本少、知識淺陋,事實上不得不局限在很狹小的農村範圍之內,進行他們所必需進行的交易;但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並不是彼此隔離,而是必須互相交換的。於是在這小商品經濟基礎上,就產生了“長袖善舞,多財善賈”的商人。這些商人就利用農民一切落後的弱點,買賤賣貴,實行各種行色的不等價交換。實際在“公平交易”、“童叟無欺”的金字招牌後面所進行的都是不顧農民血本的欺騙敲詐的買賣行爲。正因爲農民是經常挣扎在飢餓綫上,而不能不在農業之外,再從事副業與手工業生產,商人就拚命壓低逼種產品的價格,使它幾乎等於有時甚至低於原來的原料價格。這樣就使農民經常在飢餓幾上挣扎,任憑商人予取予求地剝削。這種剝削就是使擴大再生產,以至單純再生產都成爲不可能的超經濟剝削。 在逼種小商品經濟基礎上所產生出來的資本主義,對於農民和小生產者來說,實在是一種致命的威脅,但由於農民的散漫落後,特別由於他們乏缺統一集中的頜導,和必要的經濟力量的支持。所以他們就不能對這種資本實行任何有力的系統的反攻。因而他們就不能不經常在貧困中挣扎。有時爲生計所迫,甚至不得不依賴這種剝削着、侵蝕着他們的商業資本。在這種情况下,他們就不是向着剝削者反抗,而是在自己的陣營內錙銖比較,彼此在飢餓綫上互爭短長了。 這種與地主經濟血肉相連的商業資本,對於國民經濟所發生的是一種破壤作用,它絞殺着一切經濟進步的生機。中國幾千年來就始終停滯在這樣一種落後狀態。目前在中國廣大地區所施行的土地改革,雖然對於地主階級是一個嚴重的致命的打擊,但由地主經濟所派生出來的商業資本,却與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汎濫全國(主要是國民黨區)的投機資本。這種投機資本的直接代理人就是戰爭環境所造成的,普遍各地城鄉的投機小販。他們彼此勾結起來,利用戰爭的環境、物價的上漲、交通運輸的困難,進行各種各樣的商業投機,對整個國民經濟發生了嚴重的危害作用。 另一方面,在已經實行土改的農村,舊的商業資本雖然是大大削弱了,但在土改之後的小農經濟和小商品經濟的基礎上,却又在不斷的產生着資本主義。這是因爲雖然在農業的生產關係上已經發生了基本的變化(消滅了地主),但生產本身却還是個體的而不是集體的。同時也因爲在交換過程中,新的聯合經營或合作社經營的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舊的商業制度和習慣就還在市場上佔着統治地位(有些集鎭的全部領導幹部都在靠兼作牙紀來維持生活)。這就好像洗澡之後,又穿起舊衣裳一樣,只是乾淨了一會兒,也乾淨得有限。因爲如若只是改變生產關係,而不注意改變交換關係,那也會嚴重影響生產品的分配,因而就不可避免地要經常地大批地產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事實上,土改之後的小商品經濟久已就是城市私人資本和若干公營商店的極有利的投機對象了。
  商業投機資本,無論是與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有勾結或沒有勾結的,都是破壞國民經濟的。在這種意義上來說,它們只有程度上的差異,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今天問題的嚴重就在於這種投機資本是在汎濫於全國,統治着市場,使商業利潤大大高於工業利潤。這就嚴重地障礙着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因此,當前在經濟戰綫上最迫切的任務,就是有系統、有步驟的將商業投機資本從市場排出去,爲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掃淸道路。這就需要國家銀行、貿易、運輸、企業等各種經濟機構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一方面增加生產,使貨暢其流,保證人民生活必需品最低限度的供給;另一方面,加强對商業資本的管制,納之於正軌,使它眞正從事於有益國計民生的工商業,並且支持那些不逃避國家監督的正當貿易。 然而單單這樣是不够的,因爲城市投機資本的基礎實際是埋藏在鄉村小商品經濟裏面的。所以必須將農民與小生產者用合作的方式組織起來,一方面供給他們必須的生活和生產資料;另一方面推銷他們所需要出售的產品。這樣國家就可以通過合作社來領導農民,使他們脫離商業資本的控制,同時也可以釜底抽薪,使商業資本失掉它在農村中的依據。
   因此,合作社在國家同商業投機資本的鬥爭中是絕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支柱。
   四 同時還應當認識;小資產階級,即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是一個動搖的力量,經常動搖於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領導,農民對於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是有决定意義的。中國無產階級頜導着農民,與他們結成鞏固的政治和軍事聯盟,二十餘年來進行了英勇卓絕的革命鬥爭與革命戰爭。這一革命戰爭現在已經接近最後的勝利。但是我們將共同的敵人——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打倒以後,當我們轉入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時候,農民有沒有可能成爲一種動搖的力量呢? 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一方面,因爲實行土改之後,一般農民都變成了中農,因而在客觀上就加强了小資產階級的自發勢力。而我們現有的“農民經濟仍舊是小商品生產的經濟。這裏有非常廣闊,而且根深蒂固的資本主義基礎”(列寧)。這就使農民本能地要逃避,有時甚至抵抗新民主主義國家對他們頜導與監督;願意與資產階級攜手,向資本主義的方向發展。同時在新民主主義國家之內還存在着資產階級,而且是可能獲得一定程度發展的資產階級,這資產階級並且是經常企圖取得國際資本主義支援的。因此,這對農民就是一個極大的誘惑力量,使它可能發生動搖。另一方面,戰爭對於經濟所造成的破壞,,人民生活的惡化,災荒、歉收、瘟疫、牲畜的死亡,戰爭過去之後,由於長期戰爭與長期貧困而需要急切補充的必需品得不到適當的滿足,以及復員後的土兵得不到適當的工作上的安插等等——這一切也都可能使農民發生情緒上的動搖。 因此新民主主義國家建立之後,所以必須進行的“最後决戰中的一次决戰便是我們家裏的小資產階級自發勢力决戰”(列寧)。“因爲讓小私有制的無政府狀態繼續下去,這乃是最大的、最可怕的絕對會使我們趨於滅亡(如果我們不戰勝它的話)的危險”(列寧)。因此就必須“立刻採取最堅决最緊急的辦法來改善農民生活狀况,並提高他們的生產力”(列寧)。這裏的决戰,主要是用經濟的方法來進行的,就是主要用經濟方法和力量來領導和穩定這可能動搖或正在動搖的農民。
  這裏的一個基本問題,像列寜所指出的,就是“無產階級應當把農民勞動者與農民私有者,就是把農民中的工作者與農民中的商人,農民中的勞動者與農民中的投機者分別開出來。這種分別就是社會主義底全部實質所在。這裏所說的分別是很難實行的,因爲在實際生活中,“農民”所有的一切特性,不管彼此如何差異、如何互相矛盾,總是溶合爲一個整體。但是把他們分別開來還是可能的,不僅可能而且是農民經濟和農民生活條件中所必然產生的現象。勞動農民的實際生活的“敎養”,就迫使農民去設法和工人結成聯盟來反對資本家、反對奸商、反對投機小販。同時經濟環境,商品經濟環境又必然地使農民變爲(並非經常如此,但在大多數情形下是如此)投機小販和奸商”。
   因此解决這一問題的關鍵,也就在將農民實際生活中的兩種經濟行爲——勞動與買賣——分開,使他們不是去個別的買賣,而是集體的買賣,就是通過供銷合作社來進行他們所必須進行的交易。這樣就減除了中間商人的剝削,就可以相當改善農民生活,減少農村中的小販,減少農民的投機性,並且藉此就可以斬斷小生產之必然動搖的一個經濟根源。這樣就可以使他們安心生產,同時藉勞動互助和改良的生產工具與技術也必然可以相當提高他們的生產力。 自然這種經濟方法,也就是合作社的方法,還需要用經濟力量來支持,方能產生顯著的成效。因此,國家應該在捐稅、運輸、原料供給、成品推銷以及資金等各方面給合作社以各種必要的便利與支持。列寧是這樣重視這一問題,以致於提出國家貸給合作社的資金“應該比我們借給私人企業的,甚至比借給重工業的還要多一些”。
  這樣改善農民生活,就可以取得更多的糧食、原料和燃料,使大工業恢復和運轉起來,就可以適當地改善工人生活,並且因此,就使整個國民經濟獲得了鞏固發展的保證。另一方面也“只有當運輸業和人工業完全恢復,無產階級能拿出農民日常生活及改進農業上所必需的一切生產品來交換農民的糧食的時候,小農與無產階級的聯盟才能成爲完全正常和充分鞏固的聯盟”(列寧)。
  但在這裏還需要反覆說明的是:經過土改之後的農民,爲什麼還可能是一個動搖的力量呢?這主要因爲他們所經營的還是個體生產的小商品性的經濟,而這種經濟“就是一種站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這個十字路口的經濟,它可以發展到資本主義方面去,也可以發展到社會主義方面去”(斯大林)。事實上,經過土改的農民今天一般地也正是站在這樣一個十字路口上徬徨。他們不但在心理上、認識上,而且在實際生活上都還缺少一個堅定的明確的方向。一方面要生產發家,另一方面又怕發家之後被鬥,而且還追問:“要不要資本家?”另外,一些較有思想的農村幹部,雖然分了地,但因爲參加工作,不得生產;要出租土地,怕變成地主;要搞工商業,怕變成資本家。於是感覺革命政治都有前途,就是個人的生活毫無前途,結論是革命的結果是會餓死老婆孩子的。這是在極端矛盾的心理中所產生的一種苦悶徬徨。這種心理狀態的造成,基本上是由於新民主主義經濟,個人的和社會的前途都缺乏明確的瞭解,同時在實際生活中也還沒有顯示出這樣一條道路。另外就是由於向資本主義方向發展的要求還表現有相當强大的潛在力量。 所以,從逼裏也可以看出土改之後的農民在本質上還是一個動搖的力量。無產階級的任務就是爭取和領導這個動搖的階級。不是單單政治上的爭取;主要是從經濟上爭取,在經濟方面穩定它,頜導它走上一條安定的發展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合作社的道路,就是“使千百萬農戶在各種合作方面廣泛地合作化起來,把渙散的農戶團結在社會主義(在我們是新民主主義)工業周圍。在農民當中進行集體制度,起初在農產品底銷售方面和農民所需要的城市製造品的供給方面,以後就在農業生産方面……使它能够積累,能够擴大再生產,並由此改造國民經濟底農業基礎……這是提高農村幸福的惟一道路,是使廣大農民羣衆擺脫窮困破產的惟一方法”(斯大林)。
  中國無產階級,由於它與農民結成了堅固的政治軍事聯盟,就成爲一個不可戰勝的力量,消滅了他們的共同敵人,建立起一個新民主主義國家。在取得政權之後,無產階級就需要更進一步,與農民結成堅固的經濟聯盟,以鞏固這一政權。這種工農經濟聯盟就是合作社,就是頜導農民從個體經濟走向集體經濟。合作社是新民主主義國家改造小商品經濟的基本方法,是國家經濟領導個體經濟的主要橋樑。 中國無產階級能不能繼續頜導農民建立逼樣的經濟聯盟呢?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爲中國無產階級與農民已經有二十幾年的革命的戰鬥的友誼,並且在勝利的革命戰爭中,使幾千年不得翻身的農民終於獲得了最後的解放。這樣就更加提高和鞏固了無產階級在農民中的威信,使農民不能不希望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之下順着革命的道路繼續向前邁進。其次因爲中國沒有像東歐那樣的農民黨,中國資產階級也沒有任何黨派在農民中做過任何可以取得農民信仰事業,這就使中國無產階級由於自己革命的業績,成了中國農民的惟一領導者。最後因爲在無產階級頜導之下的新民主主義國家既然掌握着國民經濟的一切命脈,這就使依賴工業、依賴信貨制度、依賴城市、依賴國內政權性質的農民需要追隨無產階級的頜導。所以只要我們有一個正確的經濟政策,而且能貫澈這一政策,與農民結成這樣堅固的經濟聯盟,就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有保證的。
  這種經濟聯盟對於新民主主義國家是有第一等重要性的,因爲只有無產階級與農民結成這樣堅固的聯盟,才能澈底改造整個國民經濟,才是從經濟上鞏固了這一政權,才能保證新民主主義經濟繼續向前發展。相反的,如若無產階級與農民不結成或者不鞏固這樣的聯盟,那末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還佔着優勢的小商品經濟,便會每日每時地大批產生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他們就可能自覺或不自覺地與國內及國際資產階級勾結起來,對抗新民主主義國家,對抗無產階級的頜導。那便會使新民主主義經濟逐漸變質,最後使新民主主義政權陷於解體。 另一方面,我們如若與農民結成這樣堅固的經濟聯盟,那就會使國內資產階級更加陷於孤立,因而可能使本來就十分軟弱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不得不在新民主主義國家頜導之下,按照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參加國民經濟的建設。這也就是從經濟上掃淸國內陣地,在使國際帝國主義支持之下的反動派决無復辟的可能。
   由此可見,與農民結成壘固的經濟聯盟是在戰略上有决定意義的一着,而合作社在這裏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有决定意義的了。
   五
   合作社是一種羣衆的經濟組織,它的性質是以社會和政權性質爲轉移的。 資本主義社會裏的合作社,無論是消費、供銷、信用,或生產合作社,最初都是羣衆在資本主義壓迫剝削之下,由於無可奈何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組織。它在基本上是防禦性質的。消費與供銷合作社的主要目的在減除中間商人的剝削,就是說明這種防禦性質的最好例證。這種合作社可以使羣衆生活得到一些暫時的很小的改善。雖然暫時很小,它却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緩和階級鬥爭的改良主義的作用,這就使資產階級感覺合作社對於維持資本主義統治是有幫助的,因此資本主義以及法西斯主義國家,都無不贊助提倡合作社,將它併入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使它成爲資本主義的支柱和附庸。所以資本主義社會裏的合作社,由於他的社會和政權性質,雖然最初主要是防禦性的,抵抗資本主義進攻的,但以後他自身却又變成資本主義的了。 合作社在中國已有將近三十年的歷史。但由於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和政權性質,合作社在中國也與在資本主義國家有若干基本性質上的不同。抗戰之前和抗戰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只有極少數帶有羣衆性的合作社,在很短的期間表現過一些經濟防禦作用,但這些合作社不久不是破產解散,也就變成由少數人操縱的資本主義經營。至於一般合作社,那就不但是徒有其名,而且實際上都是帝國主義、官僚資本和地主階級直接操縱的經濟機構,不僅沒有減輕農民的負担,反而更加重了對於農民的公開掠奪。自然,農民一般的對合作社也就絕無好感。因此合作社在中國(國民黨統治區)並沒有眞正表現出它的經濟防禦作用。也沒有像在資本主義國家那樣起過維持反動統治的作用。
  合作社在解放區與在國民黨區顯然有所不同。這裏的合作社是在新民主主義政權頜導之下,在戰爭、土改、災荒三個特殊條件之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合作社雖然經過“三起三落”,存在着不少嚴重的缺點與偏向,但一般說來,解放區的眞正羣衆性的合作社,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對於發展生產、保障供給、支援戰爭,對敵鬥爭和鞏固政權上都起過一定的,有時並且是重要的作用。 合作社在社會主義國家(如蘇聯)就起了與資本主義國家完全不同的作用,他已經不是減除中間商人剝削的防禦性的羣衆經濟組織,而且發展社會生產力,改造國民經濟,特別是改造國民經濟農業部分的一個有力積桿,而且是實行社會主義分配的重要方式,他與社會主義企業沒有區別,並且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有機構成部分。
  新民主主義社會裏的合作社是在新民主主義國家,也就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羣衆性的經濟組織。但由於中國是小農經濟佔優勢的國家,更由於新民主主義經濟本身的過渡性,所以在新民主主義國家頜導之下的合作社也表現着他的過渡性。就是一方面他是防禦性的,特別在初期階段,要以減除中間商人剝削爲中心任務之一;另一方面,他又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就是要領導小商品經濟,從個體走向集體,並且在新的枝術基礎上逐漸提高和改造這種落後的農業經濟。這對於手工業者和農民來說,就是使他們不致於淪爲大資本主義生產的犧牲品,而通過合作社的道路,直接從小生產過渡到大生產,從個體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
  自然這一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比較複雜的鬥爭過程。因爲在這過程中它旣須要使小生產者從資本主義前期的生產關係中解放出來,又須要經常與在小商品經濟基礎上所產生的資本主義傾向作鬥爭。它旣須要在合作社內部與小生產所特有的弱點——散漫、偏狹、自私、投機等——進行堅决的耐心的鬥爭。又須要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聯合國家經濟與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向私人投機資本作最頑强的鬥爭。因此,合作社在新民主主義國家中所担負的,不但是經濟建設任務,而且是經濟鬥爭任務。 這也就可以說明在新民主主義國家頜導之下的合作社,並不是資本主義性的而是新民主主義的,是具有過渡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這樣的合作社就絕不是“資金與勞力的結合,資金所有者與生產勞動者均爲合作社的主人”的合作社,也絕不是以“入股分紅”爲號召的合作社。因爲那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合作社。最初也許主觀上是以“勞力爲主”去結合資本,但容觀的行程却一定會使他走上以“資本爲主”去僱傭勞力剝削工人的道路。這種辦法在過去雖然發生過一定限度的刺激生產的作用,但在今天就是與新民主主義經濟基本上背道而馳的了。 資金確實是合作社的一個重大問題,然而這却不是靠資本家去解决,也不是資本家所能解决的問題。資本家可以解决幾個合作社的資金問題,却絕解决不了中國全體合作社的資金問題。以“分紅”爲號召並不能,事實上也並沒有解决合作社的資金問題。這種號召的實際效果,是助長了商業投機,造成了市場上的更嚴重的無政府狀態,並且替資本家在新民主主義的人民中,以至在無產階級隊伍中,廣泛地傳佈了資本主義的思想和手段。這實在是很不聰明,而且是得不償失的。至於那些完全脫離羣衆,專門以進行商業投機,追逐利潤爲目的的“合作社”,當然就根本算不得什麼合作社了。合作社的資金是需要解决而且是可能逐漸解决的,解决的方法就是依靠羣衆,依靠羣衆克勤克儉日積月累積蓄。依靠羣衆自己的生產,依靠減少中間商人對羣衆的剝削,自然也需要依靠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扶持和幇助。這種解决資金的方法也許是很慢的,但是很實在的,而且是新民主主義合作社所應該採取的最可靠的方法。 就整個國家建設來說,合作社與國家經濟(即國營企業)是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兩個主要支柱。國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頜導成份,合作社是組織基層國民經濟的主要方式,國家經濟應該領導私人資本,向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向發展。合作社應該頜導小商品經濟的個體生產向集體的方向發展。國家經濟與合作社不是彼此分離的,而是相互密切配合的。合作社是國家經濟聯系與頜導千百萬小農經濟,促進工業與農業之間週轉和溝通城鄉關係的主要橋樑。合作社必須在國家經濟的有力支持之下,才能獲得廣泛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家經濟,首先是輕工業,也只有在合作社廣泛發展的基礎上,方能有保證得到源源不絕的糧食和原料與日益擴大的國內市場。沒有合作社,國家就不能有眞正建築在羣衆基礎上的計劃經濟。沒有國家的頜導和支持,合作社就不可能避免地要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只有在新民主主義國家的頜導之下,中國廣大的農民和小生產者才能通過合作社,一步一步走向社會主義的前途。
   因此無產階級的正確頜導,對於合作社的發展是有决定意義的。六 我們在軍事上正由其本勝利走向全國範圍的澈底勝利,在經濟上即將進入建設階段。“我們在鬥爭底這一新的高級階段上决定自己的任務時,應當格外小心和加倍謹愼。我們應當儘量儉樸地來决定這些任務,”(列寧) 合作社在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是重大的。他將來可能是全國最大的,包括幾萬萬人的羣衆組織,但是今天我們却不能好高騖遠,將一切任務同時提出,那樣主觀主義地來對待農民和小生產者,就一定會變成强迫命令,結果不但是“欲速則不達”,而且會使全部合作事業遭遇極大的困難。今天的任務,是根據農民小生產者的日常經濟生活,與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需要,提出他們所能瞭解和願意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方式和方法,然後“因勢而利導之”,使他們逐漸從資本主義前期的經濟關係中解放出來,順理成章的走上新民主主義的經濟道路。我們今天所需要硏究、採討和試辦的就是這些過渡的方式和方法。這就是目前開展合作社工作的主要關鍵。這種進展的速度在最初也許是比較慢的,但只要我們所試驗出來的道路是對的,羣衆就一定可以和我們一同前進,而到了一定的時候,這運動就會按着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速度向前發展。根據以上各節的分析,就是從中國的經濟結構,新民主主義的政權性質和經濟政策出發來看合作社,對於合作社的性質作用和發展方向也就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明確的解答。那末,進一步的問題就是合作社工作究竟應該從那裏着手,或者說,什麼是目前開展合作社工作的主要環節。 這主要環節就是供銷合作社。因爲農民在脫離自然經濟,進入半自然經濟、小商品經濟之後,他就需要交易,需要趕集,並且隨着副業、手工業,特別是農村特產的發展,和農業經濟的商品化,農民就愈益依賴市場、依賴商業。而經過土改消滅地主階級之後,農民今天所受的最主要的剝削,就是這種資本主義前期的商業剝削。供銷合作社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將農民所各自進行的這種零星交易,匯集起來,變成比較大量的交易,不經過商人、小販而經過農民和小生產者自己粗織起來的供銷合作社,使長距離的買者賣者之間進行直接交換。這樣就減除了中間商人的剝削,節省農民很多浪費和時間,因而就在相當程度上改善了農民和小生產者的生活,這樣就可以使農民和小生產者脫離商業資本的支配,使他們在消滅地主之後,在經濟上又獲得進一步的解放。土地改革只是在基本上消滅了封建,並沒有在經濟上澈底消滅封建,因而還有相當强大的資本主義前期的商業勢力在支配着農村,阻塞着復興農業經濟的道路,因此消滅封建這一艱距歷史任務,還必須通過合作社,首先是供銷合作社,才能澈底完成。
  供銷合作社在農村中,對於農業、副業、手工業生產所起的作用,與商業資本對它們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供銷合作社與生產並不是對立的,而是頜導組織與發展農村生產的。它能頜導生產,因爲它減除中間剝削就增加了農村中的財富,因爲通過它的供銷網就擴大了銷路,因而對農村生產,就發生一種刺激作用;而由於生產的增加,就使它處在極有利的地位,將農村各種生產進一步粗織起來。同時因爲它本身旣集中了鄉村一部分資金,又可以取得上級供銷合作總社的支持,這就使它有可能引用新的技術和新的設備來提高農村生產力。這就是農村中所謂大社頜導小社、供銷社領導生產社的問題。
  自然,生產是創造價値的,是基本的;供銷並不創造價値,只是經過市場的交易,體現了生產的價値;但如果只注意生產,而忽視供銷,沒有適當合理的體現,或者說取回生產的價値,那就不但使生產難以擴大,難以發展,有時還會使再生產都不可能。在今天採取“重農輕商”的觀點,忽視供銷合作,只發展生產合作社的另外一種危險,就是一切交易都必需通過商人,因而隨着生產合作社的發展也就發展了商業資本。這就是束繭以自縛,結果不但不能發展生產合作,反而限制了生產合作的發展。所以,今天不應該“重農輕商”,當然也不應“重商輕農”;而應旣重農,又重商。正由於要重農,所以要重商,正由於要發展生產,所以要提倡供銷。因爲在近代的生產中,商業是受財政與工業資本支配的;但在小商品經濟中,商業却是支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這就是供銷合作社何以成爲目前開展合作社工作的主要環節的另一個原因。中國農村雖然貧困,但由於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在廣大農村就存在着,從各個農民來說是很小的,從全體農民來說,就是非常龐大的,但是長期處在睡眠狀態的閑散資金,主要是糧食和各種農產品。正由於這種資金是在分散的睡眠狀態之中,所以它並沒有對農民的貧困發生應有的調劑作用。因此,就在農村中給高利貨留下一個很大的空隙,使它能因利乘便向農民實行高利盤剝。爲了調劑農村金融,解决農民週轉上的困難,農貨是必要的;但同時也應該充分利用農村中的閑散資金,使它由“死物變成活錢”。這就是信用合作的義務。不過,無論農貨或信用合作都必須與供銷業務緊密結合起來,而且必須在統一頜導之下,才能使資金不呆滯、不浪費,以少量資金發揮大量的調盈劑虛,發展生產的功用。這裏最主要的是週轉問題,就是必須加速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以及鄉村彼此間手工業品與農產品的週轉,才能使整個農村經濟活躍起來。供銷合作之所以爲主要環節就是因爲從道裏入手,便可以將農村的全部經濟活動(包括生產、運銷、信貸等等)一齊帶動起來。
  另一方面,也只有通過供銷合作社將散漫的農村中的各種經濟活動組織起來、統一起來,國家才有可能對農村的小商品經濟實行有計劃的頜導,而這種頜導在今天是有特殊現實意義的。因爲進行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的第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打擊投機資本。國家爲完成這一任務,使商業中的資本主義服從國家管制,就不能單單依靠國家工業和運輸業,國營貿易以及工業和商業的國家資本主義底經營,而且須要依靠在農村中廣泛發展供銷合作社,在城市中普遍發展消費合作社,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國家不僅在批發貿易中,而且在零售貿易中的决定作用。也只有如此,才能大大縮小投機資本的活動範圍,造成對投機資本的反包圍,才能有步驟、有系統地將投機資本從全國各地區和各種市場上排擠出去,最後使它完全絕跡。這就是爲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建設掃淸道路。 不過對投機資本的鬥爭,是一個異常重大艱巨的任務,因爲舊社會的經濟結構不是很快就可以摧毁的。戰爭環境所造成的小販現象,也不是一時所能肅淸的,而我們也還沒有足够的力量、經驗、方法和技巧去在短時間之內完成這一任務。另一方面,人民今天離開商業就不能生活,而商業又是製造商品投機的最好溫床。在這種複雜的情况之下,我們就不能輕率急躁,而應審愼地,有步驟地去掌握這一問題。須要細心地在實際生活中,將商品投機與正常的商業加以區別並分別對待。但最基本的,能實際解决問題的辦法,還是首先建立國家所能直接領導直接調度的商業體系。必須首先建立自己的陣地,然後才能給投機資本以有力的致命打擊。
  因此,從目前整個國民經濟來說,首先須要建立自己的經濟秩序。而這裏最主要的一環還不是工業,而是商業,必須把握商業、指導商業,建立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和各地區彼此之間的正常週轉,才能刺激生產,或者說才能使正常的生產成爲可能。反之,如若我們不能恢復正常貿易,不能使貨暢其流,那就會阻塞住一切生產的正常進程;並且給投機資本造成極有利的投機機會,因而就旣不能改善農民生活,也不能改善工人生活,因而就可能產生極其嚴重的政治後果。因此我們必須與農民建立堅固的經濟聯盟,須要使農民生活得到實際的改善,這關鍵就在於商業;“商業是千百萬小農與大工業之間惟一可能的經濟聯系”(列寧)。因此,供銷合作社就不但是帶動農村全部經濟活動的主要環節,而且是國家經濟(大工業)與農業經濟之間的主要環節。
   七 供銷合作,從整個國民經濟來說,是有全國性的意義和作用的。但表現於實際業務經營的是它的地方性和區域性。在中國廣大的農村,供銷合作社應該是地方經濟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如果各地成立經濟委員會,它應該是地方經濟委員會的骨幹)。它應該以農村經濟中心的集鎭作爲自己的主要陣地,建立中心社,通過它的供銷業務伸入周圍的農村,在各村建立分社。供銷合作社經營業務的直接目的是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直接的交換關係。因此在以集鎭爲中心的供銷合作社之上還要有縣、市、省和全國的供銷合作總社。並根據一般經濟條件,主要是以運銷的條件將全國劃分爲幾個區,成立區總社;各省則以主要城市爲中心,成立地方總社,傾導周圍各縣的供銷業務。必須建立這樣的供銷網,才能眞正達到取消中間剝削的目的,才能與國家經濟眞正很好的配合,因而才能眞正有計劃的發展地方經濟。供銷合作社的業務在農村是供給農民和手工業者所需要的一切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推銷他們的產品,兼營信貨並領導生產合作社,和農村一切其他經濟活動;在城市就是組織工厰、機關、學校和一般居民的消費合作社,與一般小生產者的生產合作社。
  供銷合作社與消費合作社,都不是以盈利爲目的,而是以服務爲目的。它服務的對象不是一般羣衆,而是社員羣衆。必須這樣明確規定服務對象,才能使合作社發展爲眞正羣衆性的經濟組織;而且只有這樣,才能由於合作社的發展,使國家眞能逐漸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分配制度。
  社員入社,必須繳納股金,遵守社章。出社有自由,股金可按實退還。但社股無股息,也不按股分紅。因爲供銷與消費合作社,由於它自己直接運銷並且由於上級社的支持和國家的優待,就可以用低於市價的貨物供給社員。社員從這種以服務爲目的的交易中所得到的好處會遠超過他們原來入股的價値,這是不分紅的一個原因。另外,而且更主要的是因爲供銷不是生產,他本身並不創造價値。如若有盈餘,那主要是從上級社的支持和國家的援助與優待得來的,因此也就不應該將這樣的盈餘分配給社員個人而應該全部累積起來,以擴大合作社的業務,加强合作社的作用。不分紅是不是就不能擴大資金了呢?最初可能是困難的,但以後社員由於自己的經驗,就會漸漸懂得合作社的好處,等到他們知道合作社的資金愈充足,交易額愈大,社員所得的好處就愈多的時候,合作社的股金就可以不是個別的,而是一般的逐漸向上提高了。按交易額分紅也是不對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合作社,按交易額分紅;因爲他們按市價交易,而且社員與非社員一樣買賣,所以在年終結帳之後,爲表示對社員優待起見,就提出一部分盈餘按社員交易額分配給社員,名之曰“返還金”。但我們的合作社是只服務社員羣衆,不服務一般羣衆,而且是按低於市價的價格交易,所以並不能實行按交易額分紅的返還金制度。
  盈餘只在生產合作社是可以分配的,因爲生產創造了社員取得工資之外的剩餘價値。因此就可以在結算之後,將盈餘的一部分提充公積金,以累積資本,將其餘的部分,按工資比例(每個工人的全年實際所得)分配給全體社員工人(但非社員工人不分配,其應分配部分全數轉入公積金。如若他要求入社,可將這部分如數補還)。生產合作社的這種盈餘分配也可以稱之爲返還金,但這已是另一意義的,也就是剩餘價値的返還了。
  組織與領導生產合作社是供銷社合作社的中心任務,因爲必須有所生產,方能有所供銷。但生產在農村中却是一個旣落後又複雜的問題。因爲從社會分工來說,那裏的工業與農業基本上還沒有分離。工業還主要是農村副業和手工業的性質,而手工業一般的也還沒有發展到手工業工場的階段;有的已經發展成手工業工場,但由於土改的影響又返還到家庭手工業或獨立手工業者的狀態。至於農業生產,就更是個體經濟的典型。同時無論農業與手工業的生產工具都是非常低級而簡陋的。除去畜力和在很少的情况下利用水力之外,沒有其他動力。 在這種原始狀態之下要提高生產力,增加農村的收益,其比較簡而易行的辦法,就是在有的生產基礎上根據自願、等價、兩利的原則,實行簡單的分工合作(勞動互助是分工合作的方式之一)與所謂農副業結合起來,貫澈全年。旣然是在現有的生產基礎上,就須要注意這種生產的規模是很小的,而且像列寧所指出的,是不固定的、無定形的。它有季節性,在業務上也有很大的因時因地因事制宜的變化性,還有農民所特有的很難變化的習慣性。因此頜導這種生產合作社或生產小組,就不能不注意這些特點,而且要多少遷就這些特點。一切主觀的、機械的、超階段的作法儘管用意是好的,却很難爲農民所接受,因而就難免會變成强迫命令,不自覺的違反了自願的原則。這也就是爲什麽互助小組不易於“鞏固”和“擴大”的原因。
  我們須要在耐心的在現有的生產基礎上,頜導着農民和小生產者一步一步的前進,首先是用簡單分工合作的方式將他們粗織起來。恰如毛主席所說,“這樣的改革,生產工具根本沒有變化,生產的成果也不是歸公而是歸私的,但人與人的生產關係變化了,這就是生產制度上的革命”;而且“在中國經濟史上是要大書特書的”。這樣簡單的分工合作之所以値得大書特書,就因爲由於生產關係的變化,便有可能在這新的基礎上引用新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枝術。土改之後由手工業工場分散成獨立手工業的小生產者,還可以集攏來再成立手工業工場,但這就不是舊式的、由掌櫃的指揮操縱的作坊,而是新的、民主的生產合作社了。這種集體生產的合作社,在供銷合作社的頜導和支持之下,就有可能置備比較進步的、半機械化的工具,並且可以逐漸使用動力。這就是中國農村的枝術革命。在農村中一般說來,只有以當地農村特產爲基礎,已經專業化了的,或者必須利用集中的生產設備的手工業,才宜於採取集體的生產合作的組織形式。農業和一般副業性的生產則以實行簡單的分工合作較爲適宜,而且由於生產本身的季節性和不固定性,其組織形式,即使在農副業貫澈全年的條件下,也不宜過分固定。因爲我們不能將落後的、不固定的農業和副業生產勉强固定起來,不能用强制手段去和農民的落後性作鬥爭。那會損害全部事業的。分工合作增加生產的理論雖然完全正確,但要强迫農民接受,由於沒有很好的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便成爲不正確的了。 供銷合作社應該將農村中的生產合作社和生產小組緊密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以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另一方面,生產合作社與生產小組應該有自己的代表參加供銷合作社,以鞏固無產階級在農村供銷合作社中間的頜導作用。
   八
  合作社是組織基層國民經濟的主要方式,是地方經濟的粗織者和頜導者,是國家計劃經濟的基礎,是邁向新民主主義分配制度的第一步。但合作社必須在新民主主義政權的領導和國家經濟的有力支持之下,才能達成自己的任務。同時合作社須要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礎上,不但自下而上,而且要首先自上而下的來建立自己的粗織體系。不但要有民主的生活和作風,而且要有集中統一的頜導。因爲它須要配合國家經濟,執行國家的經濟建設計劃,所以它要有統籌全局的頜導;因爲它是分散在廣大農村的,所以要能充分發揮地方的自動性。 合作社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的業務機構,因此就需要有革命的企業精神和現代化的經營能力。但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却在善於硏究和善於學習。要硏究經濟,硏究經濟發展的規律,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的,特別是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發展規律。要學習把握這些規律,同時要學習實際業務,而且要善於將這些規律具體的應用於合作的實際業務之中。要善於處理和解决實際問題,經濟同其他事務一樣,如若不能使一切實際具體的問題得到實際具體的解决,任何正確的方針、政策、計劃也還是不能貫澈,執行不通的。
  合作社不但是經濟組織,同時也負有文化敎育的任務。正如列寧所說,“爲了要促使所有的人個個都來參加,並且不是消極地而是積極地參加合作事業,那我們還須做到一件小小事情:就是要使我國居民具有這種“文化”程度,以致懂得人人參加合作社的利益,並把這參加合作社的事情料理妥善。……這就需要有一周較長的歷史時代。在最好的情况下,我們也要花一、二十年的功夫來通過這一歷史時代。……如果不經過這一歷史時代,不做到人人都識字,沒有足够的知識程度,沒有充分敎會居民去閱讀書報,沒有做到這一切的物質基礎,例如防荒防飢等等的相當保障——如果沒有這些條件,我們就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們如果能做到這一切將農民完全合作化了,那我們便是勝利地通過新民主主義這一歷史時代,安安穩穩地站在社會主義的基地上了。 在今天的條件之下,我們應該如何推進合作社工作呢?“全部關鍵在於先鋒隊不要害怕革新自己、改造自己。公開承認自己沒有充分準備和沒有本領等等。全部關鍵就在於現在要協同更無限廣泛和無限强大的羣衆前進,務必協同農民一起前進。用事實、實踐和經驗證明給農民看。我們是在學習,並要學會幇助他們,頜導他們前進。在我國目前的國際形勢下,在我國目前的生產力狀况下,只有極緩慢地、極小心地、脚踏實地地、千百次地、實際檢査自己的每一步驟,才能解决這個任務。”

知识出处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四辑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参考資料 第四辑》

出版者:西南人民革命大學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参考资料第四辑》原拟选用联共(布)党第十五、十六两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及一九三〇年三月十五日联共(布)党中央关于反对歪曲我党集体农庄运动路线的决议,因缺原文,未能如愿。又拟选载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及一九五三年三月廿六日“人民日报”社论:“领导农业生产关键所在”。

阅读

相关人物

孟用潛
责任者
斯大林
相关人物
列寧
相关人物
蔣介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