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奇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544
颗粒名称: 人類的奇蹟
分类号: I207.425
页数: 4
页码: 114-117
摘要: 粤桂邊大圍殲戰中,基於高度階級覺悟的指戰員,創造了許多奇蹟式的業績。部隊在整個戰役中,日日夜夜的追趕着逃敵,得不到休息和睡眠的時間,常常二十四小時吃不到一頓飯,行進的疲勞使人走在路上能够睡着覺,許多連隊幾乎百分之百走壞了脚,有的累得暈了過去,有些戰士拖着病痛不願離隊。
关键词: 进军西南 人类的奇迹

内容

粤桂邊大圍殲戰中,基於高度階級覺悟的指戰員,創造了許多奇蹟式的業績。部隊在整個戰役中,日日夜夜的追趕着逃敵,得不到休息和睡眠的時間,常常二十四小時吃不到一頓飯,行進的疲勞使人走在路上能够睡着覺,許多連隊幾乎百分之百走壞了脚,有的累得暈了過去,有些戰士拖着病痛不願離隊。白天,亞熱帶的酷熱使人如逢盛夏,黑夜在崇高的山嶺裏,人們又以單薄的衣衫抵抗着降冬才有的奇寒。有時在崇山峻嶺中根本找不見道路,有時又被汹湧的江流阻擋住。但是由於高度的覺悟,由於勝利的鼓舞,山於對任務的深刻理解,部隊日以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前進着,終於超過了逃敵,對鎖了祖國海岸綫和大陸上的邊疆,把自匪消滅在粤桂邊區的羣山叢中。
  陳庚將軍的指揮部,在戰役結束後曾召集一個高級幹部會議。人們發現:從陳司令員到各軍、師的首長,許多人的嗓子,都因夜以繼日用電話指揮喊得嘶啞了。這次指揮戰鬥遇到一個很大的困難:沒有一份廣西省的軍用地圖,許多指揮員只有一張四百萬分之一或二百萬分之一的地圖,上邊只有地理敎科書上提到的一些城鎭,我們的指揮員就靠着這來指揮作戰,辨別方向。我記得,這種情形只有王震將軍中原突圍的時候曾有過,他是使用這種地圖突破敵匪重圍,勝利囘到延安的。據周希漢軍長說:全戰役中部隊裏約有千名左右的病號,都是走壞了腿脚的。許多師與團的指揮員,都和戰士一樣日夜徒步前進。所有的大行李都被遺落在後邊,部隊只能輕裝前進,在那些起伏重叠的羣山中,通常是連最起碼的小道也是很難找到。偶然發現一些羊腸小徑,大半都陡得像直立起來的樣子。在這些狹隘的山路上,戰士們把槍橫架在背包上揹起來,抓住岩石縫中的小樹和野草往上爬,以免跌進十幾丈高的懸崖下邊。走到特別陡峻處,戰士們便要先用兩手按在泥裏,弓起脊梁倒退着爬,才能够下得去。許多地方牲口是根木不能通行的。卽使在能通行牲口的“大路”上,那些砲兵部隊,也常常把武器扛到山下,然後用蠅索反拉着駝鞍,讓它緩緩走着,才不會跌到那些深谷裏面去。某團機砲連的戰士,在很長一段道路上,扛着沉重的砲身和彈藥,在勾漏山脈的夾谷間,在狹小的巨石纍堆起來的“路”上,表現了高度的頑强。
  這一路,不但山多,水也多。每到淸早,連小河溝裏都被海潮漲滿了。人們、砲兵和他們的䭾馬,常常要從淹住脖子的激流裏泅過去。有天三十八師走了一百六十五里,在早晨四點鐘趕到緊靠河邊的宿營地。河裏的海潮正在漲,還沒休息,戰士們便忙到山上去砍竹子,有的忙着絞稻草繩。午後二時許,他們從自己架起的橋上走過去。
  在急進的途中,某團收到命令說:限定兩天趕到欽州,截住白匪最後的海上逃路,路程三百里。而據調査:實際路程却是四百多。他們立卽便在全軍中展開動員,出發時幹部提出“把屋裏的工作搬到路上做。”利用小休息,分往班、排深入動員,反覆講解此次戰役的重大意義。在討論中,戰士用實際例子說:就像昨天我們消滅敵人那個營一樣,敵人一天跑一百里我們要追一百五十里,讓他沒有逃跑的路。這樣,腿上就生長出無限的力量。在前進的路上,戰士們的鞋底磨穿了,脚上打了血泡,依然堅韌的跟隨着部隊。某部翻越牛欄嶺的時候,深夜寒冷的風,像冰霜般浸透戰士的單衣服,人如被浸在水裏面,戰士們披的夾被都成了濕的了。被極度的疲乏、脚痛糾纒着的人們,瞌睡得直往路旁的水溝裏歪倒,前面一停,後邊便躺在冰涼的地上睡着了。某團的第五連,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走壞了脚。十八歲的戰士鄧銀茂,整個脚後跟的皮都脫落了,露着紅赤赤的鮮肉,仍然跟得緊緊的,一步也不掉隊。在經受着極端的苦痛時,人們便想起毛主席,想起黨,隆隆的聲音便從心坎裏發出,唱起來:“共產黨,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們永遠跟着你走……”後邊便都唱起“跟着毛澤東走”,歌聲震撼着雄偉的山蠻,渾身立卽增長了百倍的精力。這種政治上的高度覺悟,對於人民和黨的事業的無限忠心,乃是我們部隊戰勝敵人,克服困難無窮的力量之源泉。

知识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進軍西南實錄》

出版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出版

《进军西南实录》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籍,它是明代末期著名将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西南地区的历史记载。详细记述了李自成的起义过程、武装斗争、策略布局、军事力量、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明末清初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和军事战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