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中縱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535
颗粒名称: 粤中縱隊
分类号: I207.425
页数: 5
页码: 89-93
摘要: 在亦坎和我們同駐的,是堅持粤中敵後鬥爭的粤中縱隊。它的前身原爲抗日時期的人民武裝,抗日勝利後東江縱隊於一九四六年春天北撤,粤中根據地的大部人員也就被迫“復員”,後來,毫無信義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瘋狂迫害和逮捕,很多人關進了監獄,遭到屠敎。
关键词: 进军西南 粤南纪事

内容

在亦坎和我們同駐的,是堅持粤中敵後鬥爭的粤中縱隊。它的前身原爲抗日時期的人民武裝,抗日勝利後東江縱隊於一九四六年春天北撤,粤中根據地的大部人員也就被迫“復員”,後來,毫無信義的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瘋狂迫害和逮捕,很多人關進了監獄,遭到屠敎。這種血腥壓迫激起人民反抗的怒潮,在林鏘雲、吳有恆等同志領導下,又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武裝,積極進行武裝鬥爭,並在一九四六年中獲得很大發展。
  他們是由最初的二十四個武工隊員發展起來的。這個武工隊開頭只有十幾個人在台山上活動,白天大夥給人家當苦工,有的種地,有的砍柴:入夜便聚集到一起,下山去摸反動派的據點。一九四七年冬,他們在恩平集起二十四人時,便去雲浮縣境襲擊住有敵人兩個縣警中隊的都騎鎭,祇在幾分鐘內,便解决戰鬥,繳獲輕機槍兩挺,步短槍五十多枝,全部活捉了八十多個敵人。後來他們又打動鬱南縣境,興鬱南中共地方黨取得了聯系,爭取僞自衛隊等三百多人起義,成爲以後鬱南地方武裝的重要基礎。
  在粤中四圍的山地,他們艱辛地開關工作,有次,敵人進攻陽春、羅定、雲浮三縣交界的雲霧西山區,我們指揮機關和主力轉移時,有十幾個傷病員無法運走,便派了四個女衛生人員招呼他們留在這裏。主力轉移後,他們沒有人供給食粮,因游擊隊有良好的紀律,女衛生員在給人民細心治病中建立了和羣衆的親密聯系,所以羣衆便自動凑集柴米油鹽供應他們;傷員缺乏營養,村子裏的婦女們便給他們送來鷄蛋………隔不多久,傷病員都已痊癒,二十多個人,正好是一支武工隊的架子,他們便拿起槍來,一面警戒,一面發動羣衆。他們單獨地在雲霧西山停留兩個月,在跟主力和上級領導完全隔絕的環境中,憑着羣衆的鼓舞和自己的努力,開闢出一個六十里方圓的根據地來。有一天,女衛生員羅惠釗進到敵人的據點去工作,等工作完畢出來的時候,天已將晚,敵人在四面都派出了夜哨,只有通過敵人警察所門口的一條路可以通行,她便從這一條路走出來了。第二天,在這個據點裏傳遍了羅惠釗進出警察所的各種傳說,駭得敵人不敢再在那裏駐紥,撤囘城裏去了。
  他們一切依靠羣衆,也在處處爲羣衆打算。敵匪“戡亂”“淸剿”給粤中農村帶來無窮的災難和破產。新興縣的合江,就是一切受盡了蔣匪的殘踏而破敗了的鎭子,當一九四九年四月初解放的時候,全鎭的商店早在半年以前統統關門了,農民們沒有了粮食,飢餓的羣衆佔了全鎭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爲了救濟人民的饑餓,他們便領導人民組織一個“鋸木”公司,到附近山地砍伐杉木。先向公倉借了二十石谷子,作爲工人的工資。他們把杉木砍下後,鋸成木板,有的作成桶,運銷恩平,雲浮等地,比過去光砍樹木不加工製造時貴了好幾倍,有很大的利。參加這個生產的有鋸木工七十多人,担工六百多人,造桶工四十人,每月營業達二萬元港幣以上,直接養活了工人和他們的家屬二千多人。工人生活改善,購買力提高,鄰近各鄉的米,谷,日用品都運到這裏來,商人、小販和挑夫也到這裏來做買賣,鎭上原有的八十多家店舖也因此恢復營業。這樣,就更獲得人民的擁護,逐漸使游擊戰爭變成羣衆性的,在人民中到處組織了不脫離生產的民兵。並且在解放區外的人民中,也散播了良好的影響。在一九四八年一年內,有一千多個靑年學生投奔到粤中解放區。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六日,鶴山簡易師範從校長、敎員到全部學生,完整的由蔣管區搬到解放區來,接着鶴山第二中學也有三十多個學生,通過敵人封鎖集體參加人民軍隊的工作。六月十五日,又有開平省立長沙師範全體師生,由方惠民校長率領來到粤中解放區。開平縣立一中和二中也各有三四十人跑來了。我們住在赤坎時,曾見開平一中師生開晚會,歡迎他們參加解放區工作的同學返校聯歡,全校都認爲是本校至高的榮耀。鬱南連城鄉第二中心小學的高年級學生,並曾與當地農民一塊起義,打進僞鄉公所和一座粮倉,收繳了二十多枝步槍,然後投奔解放區。
  幾年來,匪軍妄圖消滅這支人民武裝,曾組成僞“粤中剿共綏靖指揮所”,集中優勢兵力,以“重點進犯”,“空心進攻”等戰術進行四次大“圍剿”。粤中縱隊全體指戰員爲了保衛這塊人民的土地,與匪軍在雲霧山的崇山峻嶺中展開英勇的鬥爭。他們穿着被汗浸兩淋的破爛衣服,甚至有時依靠野火取暖和以野菜度日,堅持與敵人作戰。在茶山守衛戰中,敵人以六百餘人的兵力妄圖“圍殲”他們七十人,敵人的四次進攻都被我勝利擊退。戰鬥英雄歐仔一人擊斃七個匪軍,他在英勇犧牲之前,對身邊的同志說:“記住,同志們,誓死堅持我們這塊乾淨的土地。”
  一九四八年上半年中,粤中縱隊,又先後粉碎了匪首莫福如的數十次大小“圍剿”和“掃蕩”,在秋後他們卽大舉出擊,一度解放高明、鶴山縣城。一九四九年七月八日,敵以僞保安六團和僞警兩個營向恩平平朗底墟進攻,當卽與我廣陽支隊五團某營發生激戰。當時我軍有一個斑堅守在〓蓋山上,把敵人的一個排用火力壓縮在山脚下,使他們完全暴露在另一支我軍的火力殺傷範圍內。匪軍爲了援救這股卽將覆滅的敵匪,便調動了十倍於我的力量,向鑊蓋山衝鋒。固守在該山的英雄們在副排長吳寬同志的率領下,奮勇反擊,在殺傷了十多個敵人後,彈藥便用完了,而敵人正從四面八方包圍上來,他們便退到旁邊一條山澗裏,繼續用石頭擲擊敵人。最後,當敵人已經〓到他們的跟前時,他們七個人便緊靠到一起,拉響了最後的一顆手榴彈,結束了這一場激烈的鑊蓋山的爭奪戰。這七位英雄中,有五位壯烈犧牲,他們的名字是副排長吳寬,政治戰士關森(他們都是共產黨員),和戰士譚植、吳濃、蘇就。另有戰士關華和勤務員豬仔兩人負重傷。鑊蓋山雖然失守了,但整個朗底墟的戰鬥,却因鑊蓋山方面牽制了大量敵人而獲得勝利,共殺傷敵匪四十多個,打退了敵人向我根據地的進攻。
  當人民解放大軍進軍廣州前後,他們一面積極建立人民政權,一面向敵人作更大規模的進攻。這次陽江圍殲戰中,大軍挺進西江後,他們便與野戰軍勝利會師,共同作戰,殲滅了由廣州西逃的殘匪七千多人,協同解放了高要、三水、高明、新興、雲浮等十餘座縣城。

知识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進軍西南實錄》

出版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出版

《进军西南实录》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籍,它是明代末期著名将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西南地区的历史记载。详细记述了李自成的起义过程、武装斗争、策略布局、军事力量、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明末清初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和军事战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