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演兵——進軍中的娛樂活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530
颗粒名称: 兵演兵——進軍中的娛樂活動
分类号: I207.425
页数: 3
页码: 74-76
摘要: 文化學習展開後,部隊文化娛樂工作便也展開來,並且逐步形成羣衆性的活動,戰士們在連隊裏組成業餘的小劇團,實行“兵演兵”。
关键词: 进军西南 文化生活

内容

文化學習展開後,部隊文化娛樂工作便也展開來,並且逐步形成羣衆性的活動,戰士們在連隊裏組成業餘的小劇團,實行“兵演兵”。
  一三〇團的第一連,文化娛樂工作卽較活躍,他們創造了幻燈與小型歌劇的形式及小劇本的編寫。幻燈的製法是以手電筒放映,包袱皮作放映布,用玻璃紙接成長條製成影片,用圖畫和字解說故事的意思。小型廣場劇是以三人五人不等組成一起,使用說、唱、表情來說明一件故事,這樣比單人說快板等類的形式更加興趣化戲劇化,而且在行軍的大小休息中隨時隨地都可以演出。
  他們且使娛樂工作與部隊的中心任務及敎育工作密切結合。比如,部隊將要開始向廣東進軍了,他們卽演出“進軍廣州”的小劇。上級指示要作好團結友鄰部隊,他們卽演出了“茶水站”,用四野設茶水站招待我們的情形敎育自己的部隊。又如有個時候,曾有戰士見到汽車不給讓路,以致發生汽車軋壞人的事,他們抓往演出了“躱汽車”。在飛機不斷擾亂的情况下,他們放映了“對空射擊”的幻燈。爲了敎育落後同志,他們抓住現實放映了“李忠文同志的轉變”。還有“蔣介石內部亂”,“衞生員照護病號”,“軍民一家”,“思想互助與體力互助”等許多內容很廣而富有敎育意義及生動現實的小劇與影片,這些東西都是戰士自己編寫,自己演出的。而且內容大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或者是和他們關係密切的事情,因此也就非常適合戰士的口味與要求,起了很好的作用。如“李忠文同志的轉變”放映後,李卽更加積極努力,別人也跟着他學習。
  一三二團各連隊的“兵演兵”,自編自唱,也很好。除去幻燈、小型劇外,還有“喇叭筒”廣播,特別是“呱噠板”說快板,更爲普遍,其內容都是向大西南進軍中團結友鄰,四野熱情招待,羣衆歡迎,羣衆紀律,互助表演等,富於敎育意義,很受戰士歡迎。他們用快板改造了許多人。團的幹部們說:“許多落後分子快板表揚的轉變了。”在行軍時,各連隊便組織“化裝鼓動棚”,一三一團在九月份的幾天行軍中,共搞了三十一次鼓動棚。在大路邊給戰士演唱,鼓舞進軍情緒。
  大進軍途中,各部文藝工作團、宣傳隊都組織成許多小組,專門進行跡途上的宣傳工作和娛樂活動。某軍文工團特抽了二十六個人組成一個進軍文藝工作隊到團裏去。一路上,大家不休息,下夜工,一邊走,一邊編。以鼓勵棚、墜子、梆子、歌,快板、蓮花落、廣場短劇、拉洋片、文藝詩歌等多種方式,提高戰士情緒。從贛南上猶出發的最初七天進軍中,在高山頂上搞了三次鼓動棚。針對各種人,編成各種快板,唱着,打着,使戰士們非常興奮。在大休息中,他們趕到各營的駐地,演出廣場快板劇“講衛生”、“鐵腿班”等。拉洋片的內容是文化幹事陳志若“拾金不昧”的故事。指戰員們在洋片裏看到本單位的事,感到格外親切興奮。
  因此,部隊的行軍,就充滿了興奮愉快的情緒。除了文工團和宣傳隊的鼓動棚,各連隊都是走着唱着。某團第一連還發展一種“老頭問話”的形式,富有敎育意義。辦法是首先由一人學着老頭的動作聲音,提出問題:“哼!哼!某某你說解放大西南有何重要性?”“哼!哼!某某你說如何通過開闊地搶佔這個山頭?”被叫的人也裝老頭答,答不上就罰唱。後來又發展的不限老頭,裝老太太,小孩子什麽人也可以,逐漸發展成小型快板劇了。由於說唱活躍,戰士情緒很高,行軍不覺疲勞。戰士普遍反映:“你說我唱,不覺來到宿營地了。”

知识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進軍西南實錄》

出版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出版

《进军西南实录》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籍,它是明代末期著名将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西南地区的历史记载。详细记述了李自成的起义过程、武装斗争、策略布局、军事力量、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明末清初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和军事战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