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是一座大學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529
颗粒名称: 解放軍是一座大學堂
分类号: I207.425
页数: 4
页码: 71-74
摘要: 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具有高度政黨覺悟的部隊,也是具有相當文化水平的部隊。因此,解放軍不但是一個出色的戰鬥隊和工作隊,並且是一座很出色的學校。
关键词: 进军西南 文化生活

内容

人民解放軍是一支具有高度政黨覺悟的部隊,也是具有相當文化水平的部隊。因此,解放軍不但是一個出色的戰鬥隊和工作隊,並且是一座很出色的學校。——在解放軍的指戰員中間,絕大部分都是工人和農民的子弟,入伍以前,貧困的生活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權利,這使他們在舊社會吃了很多虧,也使他們在部隊工作與生活中感到很大不方便。所以他們一參加部隊,便有强烈的學習要求,這光景就像部隊中唱的一首題作“學文化”的歌子裏邊的寫的:“睜眼瞎,睜眼瞎,白紙黑字不認得它,不怨爹來不怨媽,地主惡霸害了咱。咱們參軍爲翻身,堅决革命打倒他,打倒了他還不算話,提高自己學文化。”“學文化,學文化,看書寫信就有辦法,要有决心有計劃,不怕心笨年紀大:一天認上三個字,十天算來一大把,提高了文化學政治,文武雙全就數咱。”向大西南進軍中,部隊普遍掀起了學習熱潮,提出提高文化與理論水平,準備解放大西南後,承担建設國防的繁重任務。一一四團副敎導員張保林在軍人大會上說:“我過去是個睜眼瞎子,來部隊後下了决心,日夜學習,幾年來不間斷,到現在可以看書看報了,但要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還差得遠。”一一三團八連九斑戰士曾華靑說:“從小沒辦法上學,在敵人那邊當官的光怕你了解時事,解放後到咱部隊裏又學形勢又學文化,眞正是個大學堂。”一一二團第四連的文化學習組,規定每人每天學三個生字,寫好還展覽,文化俱樂部文化欄及問答欄上很活躍。英雄侯永福斑湊起錢來買了三支鉛筆,斑裏使用。把發津貼時給的紙煙錢省下來買紙學習的很普遍,三十七師某營部用津貼買了一百五十支水筆。在以後的進軍中,一二〇團第三連,在二十多天行軍中,沿路用了十九萬九千元人民幣購買筆墨紙張等文具,幹部拿出津貼給大家買紙張,成了很普遍的現象。有時買不到通常用的紙,戰士們便把老百姓敬鬼神用的黃表買來寫字。
  許多連隊走着路還學生字:在出發前把生字牌掛在前邊一個人的背包上,一邊走一邊唸,到不了宿營地,便把幾個生字認熟了。戰士們在手裏,在地上,在紙上到處寫,犧牲睡眠努力的學。一一四團八連戰士許刻虎等七八個人,每人每天夜裏照着燈去俱樂部裏學習,有一天一直到天亮才囘來,還在嘟噥着念。戰士馬常有過去是不願意學習的:“非要十年寒窗苦才行,咱學不好。”後來他看到過去與自己一樣的同志認識四十多個字了,自己便也開始學。連長李金富下决心要把全連花名册能寫出來。周學義師長要求上級給他配備個文化敎員,决心學習文化。
  因爲每個人有决心,學習的效果很大。過去在一般學校中需要幾年時光才能學會的,常常只要幾個月就行啦。學習方法都是與實用結合起來,學會幾個字便聯句子,再多點就寫小文章。一一八團機砲第三連,在一個來月中,全連寫了八百多篇稿,有一個戰士一個人就寫了七十多篇。部隊最流行的是寫快板,戰士們用快板來表揚模範,批評落後,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見解。有許多寫得較好的快板,讀起來很動人。例如王參幼寫的“張正林訴苦”就是一首寫得好的快板:“同志們,聽我談,我的痛苦說不完。國民黨要壯丁,保長强迫我當了兵。班排長,把我欺,每天打駡實難提。担砲彈,扛子彈,壓的兩肩都磨爛。扛不動,哭啼啼,他還駡咱耍死皮。扛不動,壓死你,你和何人說道理?吃不上,餓死你,誰叫你是當兵的?穿不上,凍死你,誰叫你犯在人手裏?駡的咱,把頭低,暗藏一肚寃枉氣,上怨天,下怨地,怨恨半天沒人理。有心想着逃跑吧,又怕抓住要槍斃。再說是我不走吧,實在難以活下去。正在想得沒法時,解放軍來包圍起。國民黨,狗上級,手忙脚亂沒主意,這個哭,那個啼,我的心裏暗暗喜。解放軍,快來吧,打進來把我救出去。正想中,開始了,馬上發起總攻擊。機槍大砲轟打得烏煙又瘴氣。不大會,全被殲,我才到咱部隊裏。沒人打,沒人駡,官兵一致眞和氣,關心我,眞是親兄弟,從此再不受壓迫,老老實實幹到底。”

知识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進軍西南實錄》

出版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出版

《进军西南实录》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籍,它是明代末期著名将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西南地区的历史记载。详细记述了李自成的起义过程、武装斗争、策略布局、军事力量、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明末清初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和军事战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