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和勇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图书
唯一号: 230020020230001519
颗粒名称: 頑強和勇敢
分类号: I207.425
页数: 3
页码: 55-57
摘要: 陽江大圍殲戰鬥中,我軍指戰員表現了無比的頑强與勇敢,顯示了偉大的新英雄主義氣概。
关键词: 进军西南 阳江大围殲战

内容

陽江大圍殲戰鬥中,我軍指戰員表現了無比的頑强與勇敢,顯示了偉大的新英雄主義氣概。
  十月二十五日逃敵一〇七團在陽江鴨掌寨村後一排起伏的山崗上,擺成一個椅子形的陣地,妄圖依靠飛鵝嶺和猪頭山兩個制高點和當中的一個平山包爲屏障,掩護整個劉安琪兵團殘匪向海邊逃跑。某團第六連奉到命令:“鑽進去!挖斷敵人的心腹陣地平山包,而後攔腰斬斷。”六連從鴨掌村左側撲進了椅子圈,碰到一塊平坦的泥坑,前沿密密的長着荆棘。這是直取平山包的必經之地,戰士們勇敢的撲進去,坑中的泥過膝蓋很難拔腿,滿身淌着汗。敵人迎面又射擊繁密的子彈,泥坑平平的沒有一點障礙物。
  戰士們頑强而勇敢地和敵匪、汚泥搏鬥着。機槍二班戰士王有光的兩隻鞋都掉了,兩脚血淋淋的發了腫,他仍忍着疼從一排跑到前邊三排的前頭。王世全端着機槍邊走邊打,還喊口號:“看誰最頑强!”“拔出泥坑就是勝利!”七班有六個人負了傷,各人裹着自己的傷口,戰士林文奎被打傷了一條腿,指導員讓他下去,他抱着指導員的腿說:“我爬着也要爬到山頭上完成任務,讓黨考驗我,讓我入黨吧!”到後來,敵人的投彈越來越密,七班只剩下郭恩法,他向八班長說:“八班長!我聽你指揮,讓我給七班爭光報仇。”八班副竇龍旺拉着〓就走,腿從泥裏拔出來又遇到荆棘,兩個人頭頂鋼盔勇敢鑽過去,撲向平山包敵人機槍陣地。竇龍旺負傷倒下去,他鼓勵着郭恩法“堅持兩分鐘!”對方囘答說:“我是共產黨員,堅决爲七班報仇!”竇龍旺忍着痛躺在地上喊口號,用以鼓舞後邊的部隊迅速前進。他們終於衝向山頭,迫敵匪全部丟下槍,死的死,爬的爬;這時五連也衝上了猪頭山,和三營和友鄰部隊配合消滅了各個山頭的敵人。
  同日下午,另有一股匪軍自平岡墟向南海岸潰逃,我軍某部奉令不顧一切的窮追逃敵。戰士們馬上摔下了肩上的背包,向南海岸的泥灘上飛奔,許多人的鞋子、綁腿被灘上的稀泥沾掉了,有的跌倒在泥水裏,但爬起來擦一擦槍栓繼續前進,追擊着已經陷在泥裏的敵人的騾馬、砲車、輜重及羊羣一樣的敵匪。某部六連排長張書德,帶領七個戰士斜插在一股逃敵的前面,一撥機槍就嚇得四百多個敵人舉起手來。後邊的敵人向兩側散去,八個人卽又分向兩側展開,結果又令五百敵人把武器放在地下。某部副排長田福堂和十二個戰士,互相拉着手越過五十公尺寬、深及肩膀的海〓,進到海邊。這時幾隻木船上,正擠滿了敵匪,有的拉住舵,有的抓住船沿,許多人被擠進水中。戰士們卽向船隻和海面猛烈射擊,四隻大船沉沒了,兩千餘匪永遠沉沒在海底。另有八百多個敵人,一手舉槍,一手搖着手巾,向這十三個勇士投降了。
  戰士們在陽江大圍殲戰中創造的奇蹟是很多的。某團第二營,曾以輕傷一人的代價,生俘匪軍兩千六百人。有兩個脚上負傷的戰士,艱難地爬行着,竟也俘虜了三十多個敵人。二十六日,敵匪覆滅之際,某團一營一連十二班射手張英奇,挾着一挺輕機槍和一顆手榴彈,一個人就捉來了八十三個俘虜和五匹牲口,而且一個人把這一批勝利品帶囘二十里以外的司令部來。另外,一連六斑戰士李中和一口氣捉了一百一十個俘虜,二十二匹牲口,他同八班的李河淸一共捉到二百四十個俘虜,整個第一連,這天,捉的俘虜總數是七百〇五人。

知识出处

進軍西南實錄

《進軍西南實錄》

出版者: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政治部出版

《进军西南实录》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籍,它是明代末期著名将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西南地区的历史记载。详细记述了李自成的起义过程、武装斗争、策略布局、军事力量、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明末清初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民族文化和军事战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阅读